《長恨歌》讀後感三篇

《長恨歌》讀後感三篇

  《長恨歌》是王安憶燒製的藝術,提名為淺淺的印象美。王安憶用一支絢爛的筆,把一個女子四十年的故事寫成一首長恨的歌。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高中長恨歌讀後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長恨歌》讀後感】

  《長恨歌》這首詩是作者和朋友一起遊覽仙遊時而作。古今中外,談到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時,心中難免有些感嘆。在這個時候作者官任縣令,對自己的理想和未來充滿了抱負,正是春風得意時,他的思想“兼濟天下”則成為了主導地位,和杜甫詩歌有一脈這承,他認為詩歌應該干預社會,干預政治,主張“文章和為時而著,歌詩和為事而作。”當時作者以前年過中旬,作品中形成了諷刺風格。作品都是以民眾民生為題材,融入了一定的政治色彩的諷喻傾向性。長恨歌的主題思想是以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為題材,透過寫實與浪漫主義的幻想手法,寫出了自己對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對他現實遭遇的的同情和忠貞、專一愛情的褒揚。

  本文以《長恨歌》為題目的原因是因為唐玄宗重色傾國,他製造了安史之亂,安使之亂給人民帶來了無法彌補的苦難,得到了人民的憤恨,但是對愛情的痴情,專一所導致的愛情悲劇,自古以來,英雄和美女有很大關聯,何況一個現實的當局者。所以作者寫這首詩歌時的思想是雙面的,既有對現實的批判、諷喻,又有對唐明皇愛情悲劇的同情。

  《長恨歌》前半部分採用了寫實手法,諷刺了唐明皇的荒淫誤國,開頭第一句就說明了這個觀點,為下文做了鋪墊,在到“楊貴妃”的君王側,在到“從此君王不早朝,為安史之亂的發生埋下了伏筆,從而可以看出安史之亂的必然性。這裡作者對唐明皇給予了極大的批判。在作者在創作這首詩歌的同時,對唐明皇的'愛情悲劇充滿同情以及他對愛情專一大加褒揚。是誰種下的種子,誰就是承擔自己所造成的後果。現實就是給予他的報應,長恨歌的正文在後半部分,作者寫唐明皇在賜死楊貴妃之時的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的痛苦。

  以愛情悲劇為線索,寫出了自己對唐明皇荒淫昏庸的批判以及他對現實遭遇的同情和忠貞、專一愛情的褒揚。

  【篇二:《長恨歌》讀後感】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落葉時。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吹落的梧桐葉,勾起綿綿長恨。

  一個是重色輕國的君王,一個是嬌媚恃寵的妃子。雲鬢花顏,芙蓉暖帳,曾經鑄就了一段刻骨銘心的不倫之戀。自古君王迷色誤國,愛江山更愛美人,只可惜李隆基生不逢時,安史之亂,六軍不發,君臣出逃,情急之下,只有以楊貴妃的死換得蒼生性命。西南路上,悲涼秋景,馬嵬坡生死離別,無邊落木蕭蕭下,香銷玉隕。

  長恨啊!為國之君,身不由己,不忍割愛卻又欲救不得,“血淚相和流”是那沒完沒了的恨。蜀地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回宮後睹物思人,白日傷情夜難眠,朝思暮想不復返。纏綿悱惻的思念之情,蕩氣迴腸。真切的酸楚愁慘,夢中的“悠悠生死別經年”是那動人心魄的恨。

  行宮月色,夜雨鈴聲,蕭條衰敗,落葉有情。上天入地,蓬萊仙境,含情凝睇,梨花帶雨。拖物寄詞,重申前誓,七七相會,比翼連枝,此情此恨,了無絕期。

  曾經甜蜜的愛情如流星,閃過瞬間的美麗。吹落的梧桐葉,從高高的枝頭掉下。從枝頭到樹根,從完美到毀滅。也許李隆基本不該為大唐天子。一個貧民百姓與自己心愛的女子白頭偕老,又有誰會橫加阻攔呢?或者李隆基不是貪圖享受的酒色之徒,楊貴妃也不是個好玩的女子,又哪裡會有六軍不發,馬前死呢?既然是一國之君,就要以江山為重,社稷為大,否則到頭來只會陪了夫人又折兵。

  其實,身為天子也有致命的無奈與遺憾。江山,美人不可兼得,成全了一面總還有另一面讓自己心痛啊!

  落葉梧桐,此情難了,此恨難消。

  【篇三:《長恨歌》讀後感】

  “對面盆裡的夾竹桃開花了,花草的又一季枯榮拉開了序幕。”

  當我看到《長恨歌》這最後一句話時,已是光明與黑暗交替的間歇——凌晨兩點。因為她的小說寫的很細,需要耐心地看,所以我熄燈沉入了黑暗後,唯一的需要就是入睡,抑或再做點美夢是最好不過。

  生得親切如鄰家女孩、性格內斂從不張揚的16歲中學生王琦瑤自己也想不到在上海小姐競選中會得第三名,人稱三小姐,一時間成了上海淑媛的代表。但從此後王琦瑤如純潔白紙的人生便灑上了濃彩重墨。先是被政界名人李主任養住進了艾麗絲公寓,她深愛著李主任,但幾年後因戰亂,李主任飛機失事。解放後王琦瑤一直做護士替人打針靠自己的微薄收入低調地生活著,三十歲時遇到了康明遜,明知不能結合,王琦瑤還是不顧一切地為她生了孩子成了單身母親,之後又遇到了一如既往地愛她的程先生,程先生對她照顧入微,但始終沒有邁出那個檻,六六年,程先生因迫害自殺,王琦瑤的最可靠的底線也失去了。女兒長大成人後,五十五歲的王琦瑤風姿猶存,很多懷舊的年輕男子與她很投緣。這時候她竟與女兒差不多歲數的老克臘發生了畸形戀。但是這遲來的愛情已經來得太晚了,王琦瑤的時間也不多了。終於有一天,王琦瑤被到她家裡偷金條的小偷掐死,草草結束了她悲慘的一生。

  這四十年當中,與同學蔣莉麗、與長她十歲的嚴家師母、與小她三十歲的女兒薇薇、與薇薇的同學張永紅等四個女性在不同的時間爭風頭。王琦瑤以她特有的矜持、忍讓而又不失體面的以退為美的方法,悄然勝出所有的身邊的女人,包括年長她的、與之同齡的和比她小一輩的。

  同樣是上海作家,有人將王安憶與池莉作比較,指責她寫得過於消極。如果按作者的年紀來比這似乎是可以的,但是王琦瑤與林珠是兩個不同年代的人,前後相差四五十年,這怎麼可比呢?我看將王安憶與張愛玲比應該相配些。雖然兩位作者的是屬於不同年代的人,但所寫的都是跨越三四十年的事。女人走過了這三四十年的大半輩子,從年輕嬌美到年老色衰,從滿懷忡憬到希望破滅,怎麼能不消極?不同的是王琦瑤這四十年,性情一點沒變,一樣的追求一樣的希望,一樣的恰如其分地守著她那退到盡頭而悄然勝出的法則。而金鎖這三十年,是一點點被磨滅被扭曲的。所以要說刻薄消極,張愛玲則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王安憶筆下的的王琦瑤一直是積極努力地生活著的,只是將命運弄人,不悲涼又能如何?也許舊上海的故事,總是在悲涼悽美之中才更真實些吧。

  王琦瑤的一生,不管世俗如何評價,總是愛她所愛的,只要有愛就會花十二分的力去愛。雖然日子很艱難但她還是會很自立地生活著,到死,她都沒動過李主任留給她的一盒金條。

  可是作者卻給了這麼個有心思、懂生活的細緻的女人一個如此悲涼的人生。一直努力地生活著,盼望著,但是她的感情總是不能善始善終。也許是王琦瑤命薄福淺,無福消受這福份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