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夢麟傳閱讀和答案

蔣夢麟傳閱讀和答案

  蔣夢麟傳

  蔣夢麟,1886年出生在浙江餘姚蔣村一個小康之家。先後在加州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求學,主修教育,最後獲得博士學位。

  蔣夢麟深刻體會到“對本國文化的瞭解愈深,對西方文化的瞭解愈易”。這種思想反映在他日後在北大的學科佈局。他代理北大校務時,十分重視中西結合,文理貫通。要求入外文系者須有國文功底;入國文系者需有外文成績。把《科學概論》作為所有文學院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理科各系則把國文作為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

  蔣夢麟對北大的未來有很高的期待。他在1920年就提出北大的目標不能滿足於“國內一流”,而是應該在國際上有自己的地位。強調學校要將經費節省下來,把理化的儀器、實驗室加以提升,為師生提供良好的試驗條件。更重要的是,北大不僅要研究西洋已有的發明,且要自己有所創造,有所發明,才可以在世界一流大學中競爭。

  本著蔡元培“教授治校”的構想,蔣夢麟具體實施建立了北大首創的評議會。評議會是校內最高立法機關,會員中包括由教授互選而產生的教授代表,目的是讓教授有參與學校治理的機會。

  蔣夢麟掌校期間還落實了開“風氣之先”的“選科制”改革——允許學生在規定範圍內自由選擇,修夠學分即可畢業,不構年限。到西南聯大之時,“選科制”已經十分完善。西南聯大學生當年轉系十分普遍,比如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楊振寧,進聯大時報考的是化學系,後來改讀物理。

  1928年,蔣夢麟接替蔡元培出任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大學院改為教育部,蔣夢麟成了中華民國第一任教育部長。作為研究教育的專家,蔣夢麟素來重視教育普及,很早就提出要隨時隨地推行義務教育以促進社會之進化;隨時隨地擴充職業教育、補習教育以增加經濟之能力;推行大學及專門教育,以養成促進社會進化增加經濟能力的領袖人物。

  七七事變爆發,北大與清華、南開組建聯合大學,先設長沙,後移昆明,是為抗戰時期聞名國內外的西南聯合大學。當時還有一個西北聯合大學,也是從北京遷出去的幾個大學聯合起來的,但是它們內部經常有矛盾,鬧彆扭,終致不歡而散。反觀西南聯大,以學校的`歷史及校長的資歷而論,蔣夢麟應該居於領導地位。但他堅決主張不設校長,實行常委負責制,共同主持校務。大政方針實行合議制,而蔣夢麟主要負責對外,校內的事務基本不管。蔣夢麟就此常說:在聯大,我不管就是管。每遇到校際紛爭,蔣夢麟總是耐心地勸大家容忍退讓,以大局為重。親歷其境的聯大教授葉公超感慨地說,在整個抗戰期間,大後方的高等教育沒有中斷,聯大能夠善始善終,且能為中華民族繼續培養人才,蔣夢麟竭盡全力維護聯大團結的個人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抗戰勝利,蔣夢麟離開了服務20年的北大,受命出任“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從一個教育專家轉而變成“草根大使”。蔣夢麟對中國的農村、農業,有著非同尋常的情結。他很早就認為只有改進了農業,才能使最大多數的中國人得到幸福和溫飽。由於農復會的推動,臺灣在20世紀50年代順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換。在蔣夢麟生命的最後十幾年裡,臺灣的每一個窮鄉僻壤他都曾到過。蔣夢麟為臺灣農村的復興與發展身體力行,不僅受到臺灣人民的愛戴,而且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摘編自《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部長》《蔣夢麟談北京大學》)

  【相關連結】

  ① 12月27日為北京大學52週年紀念。他(即傅斯年)演說中有幾句話說他自己。他說夢麟先生學問不如蔡孑民(蔡元培)先生,辦事卻比蔡先生高明。他自己的學問比不上胡適之先生,但他辦事卻比胡先生高明。最後他笑著批評蔡、胡兩位先生說:‘這兩位先生的辦事,真不敢恭維。’他走下講臺以後,我笑著對他說:‘孟真,你這話對極了。所以他們兩位是北大的功臣,我們兩個人不過是北大的功狗。”(蔣夢麟《憶孟真》)

  ②“百年中國,有獨立的大學理念,且能夠真正付諸實施的,不敢說僅此一家,但蔡元培無疑是最出色的。這是因為,有其位者不一定有其識,有其識者不一定有其位;有其位有其識者,不一定有其時——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才可能有蔡元培出任北大時的揮灑自如。” (陳平原《觸控歷史與進入五四》)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蔣夢麟先生要求入外文系者須有國文功底,入國文系者須有外文成績,是因為他認識到只有同時學習中、西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

  B.蔣夢麟先生在北大推行的評議會和選科制這兩種制度,讓師生都有了更大的權利參與學校的治理,學校、老師、學生三方都獲益頗多。

  C.蔣夢麟先生擔任民國教育部長期間,本著養成促進社會進化增加經濟能力的領袖人物的目標,格外重視義務教育的普及。

  D.蔣夢麟先生之所以說“在聯大,我不管就是管”是為了顧全大局,竭盡全力維護聯大團結,在戰時能為中華民族繼續培養人才。

  E.懷著對農村的特別關懷,蔣夢麟先生晚年走遍臺灣的窮鄉僻壤,為臺灣農業從傳統向現代轉換身體力行,鞠躬盡瘁,廣受愛戴。

  (2)請簡要概括蔣夢麟先生在任北大校長期間對北大做出的貢獻。(6分)

  (3)綜觀蔣夢麟一生,他主要具有哪些優秀品質?請簡要分析。(6分)

  (4)蔣夢麟先生作為北大校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為什麼自稱為“北大功狗”?你對此有何看法?(8分)

  參考答案

  (1)答D給3分,答E給2分,答A給1分;答B、C不得分。(A.“只有同時學習”表述錯誤,蔣夢麟強調的是中西貫通,而不是 “同時學習”’;B.“讓師生都有了更大的權利參與學校的治理”錯誤,選科制便於學生自由學習,並不是參與學校的治理;C.“養成促進社會進化增加經濟能力的領袖人物的目標”對應的是 “推行大學及專門教育”,而不是 “義務教育的普及”)

  (2)①確定了中西結合的學科佈局;②提出建立國際一流大學的遠大目標;③加強北大硬體建設;④具體落實 “教授治校”構想,建立教授評議會;⑤推行學生 “選科制”改革。(答出一點1分,若答全五點給6分。意思相近即可)

  (3).①有遠見卓識,視野開闊。對中國教育的發展有遠大的眼光和各種規劃,很早就認識到農業發展對中國的重要作用。②有開拓進取和實幹精神。為教育辦實事,具體推動北大的各項改革;躬行實踐,晚年在臺灣為農村的發展身體力行。③有大局觀念和正直謙遜的品德。聯大期間極力維護三校團結,謙遜地自稱 “北大功狗”。④有愛國情懷和擔當意識。歷任北大校長、教育部長、農復會主任等職,以民族復興、國家強盛為己任。(答出一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意思相近即可)(8分)

  (4)要點參考:

  原因:①自認為對北大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是有功之人;②自認為見識、學問等不如蔡元培、胡適,只是踐行蔡元培的理念,做了具體的工作。

  看法:① “功狗”之說體現了蔣夢麟的謙遜品格;②蔣夢麟為北大做出的貢獻巨大,如果有 “其時”,在抗戰勝利後,不離開北大繼續治理北大,其識見、才華,還可得到更大發揮。

  答出一點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據觀點明確、理由充分、論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給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