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讀後感

傷寒論讀後感

  導語: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傷寒論讀後感,希望有所幫助!

  傷寒論讀後感

  在這春雨紛紛的夜晚,窗外寂靜無聲,我獨自坐在窗邊,看著窗外的行人紛紛,不經意看到桌上的《傷寒論》,手不由地打開臺燈,細細讀起了起來。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翻閱它,但每一次翻閱它,都帶給我一種新的感悟體會。它不僅讓我驚喜,也讓我困惑。但卻又讓我忍不住去思考、鑽研,這一次次的思考、鑽研都化作無數的對《傷寒論》以及中醫的深情。

  說道《傷寒論》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張仲景,張仲景先生在歷史上的主要貢獻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卻願意造福百姓,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尋求探索,從而留下了著作《傷寒論》,為萬千飽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條出路。而其著作《傷寒論》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其留下了幾百個經方,更在於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開創了理,法,方,藥的先河。自此以後,中醫不再是師徒相傳的經驗之談,而是成為了一門擁有理論的學科,使中醫的各種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尋,有法可依。由此觀之,張仲景之於中醫猶如門捷列夫之於化學,稱其為“醫中之聖”一點也不為過。

  然後在多次閱讀《傷寒論》後我卻發現想要真正讀懂它並不是件易事,不僅需要知識積累更需要一顆探求的心。要深刻細讀《傷寒論》,首先就必須要有一種中醫思維框架,不僅是要翻看醫案著作,領悟前人經驗,更要自己結合日常多多思考書中為何如此闡釋?而不是死背醫案記錄。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當結合基礎理論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為主導去排斥它,甚至懷疑它。最後在知識與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對《傷寒論》提出質疑,在疑問的過程中不僅是自身領悟的更高層次發展,更是醫學造詣的昇華。如此這般,方能讀領略到古人張仲景先生蘊藏在書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得到收穫。

  傷寒論讀後感

  開學後,我們就很緊張得進入學習生活了,這學期得功課比以前多了很多。一共有7門課程,其中6門是專業課。

  我們這學期都是臨床課程了,藥理學、病理學、溫病學、傷寒論、免疫學、微生物學還有英語。

  這麼多課程裡,說實話,傷寒論是我最喜歡的。因為,我非常酷愛中醫,所以張仲景自然而然的就是我的偶像嘍!

  傷寒論是一本非常非常經典的醫書!很早以前我就想看,但是哪裡有時間啊……高中的物理化一大堆,上大學後倒是有了時間,但是大一我們的課程安排的很緊……終於到現在,我們開始學習這門課程了。

  其實,裡面有很多我自己也讀不懂,呵呵,這很正常嘍。

  我們開學到現在只是上了一節傷寒課,呵呵,很有意思……

  真是佩服張仲景,呵呵,向前輩學習!

  傷寒論讀後感

  近日裡,沒有時間寫博,在幹些自己的'事,忙些病人的事。今天偷得一點閒,寫一下最近的感覺,讀傷寒論的感覺。才覺得張仲景已經把許多的東西明明白白的寫出來了。幾個月以前,遇到一位頑固性溼症的病人,多方求醫住院治療無效,筆者辨證施治多方調理溼疹還是沒有效果,仔仔細細看了患者的皮膚,調查了患者生活工作的環境,皮膚患處溼疹,正常皮膚乾燥,工作環境陰涼,方知中醫所學還是甚淺。原來傷寒論已經明明白白講清楚的居然被忽略了。汗出不徹,身必作癢,如蟲行皮中狀等等,與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桂枝合半湯加加減減,溼疹不出一週痊癒。皮膚已恢復正常。與善後條例而已。

  黃帝內經,其他經典不外如是。只不過我們讀經典的思維方式以及方法是不是正確到要考慮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