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我們的孩子》讀後感(通用10篇)

有關《我們的孩子》讀後感(通用10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我們的孩子》讀後感(通用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

  當時,小到克林頓港,大到整個美國,社會經濟壁壘處在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歷史最低點,具體表現為:經濟和教育高速發展;收入平等程度較高;鄰里和學校內的階級隔離維持在低水平上;種族間通婚和社會交往的階級壁壘可以輕易打破;公民參與度高,社會凝聚力強;出身社會下層的孩子們有著充足的機會去攀登社會經濟的上行階梯。

  我高中同學的故事向我們展示出,無論貧窮富有,甚至無論膚色黑白,所有的孩子都有機會走向成功。他們的人生能走多遠,首先取決於他們自己的才華和進取心。

  他的家族謹慎低調地處理他們的家庭地位:當你身處克林頓港,周圍的孩子們都只買得起一罐可樂,那你也只能買可樂。

  這就好像,曾經有一道自動扶梯帶著1959屆的大多數學生向高處走,但就在我們自己的子女行將踏上之際,這扶梯卻戛然而止。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2

  帕特南教授出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那個時候,白領和藍領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各個階級之間融合度比較高,沒有很明顯的階級分化,機會也相對平等。有錢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窮人家的孩子如果努力上進,就會實現階級的躍遷。那個時候,在家族聚會中,你會看到教授和藍領正在談笑風生;商人和從事服務行業的人言笑晏晏。

  後來,隨著經濟的衰退,階級分化越來越嚴重。富裕人家越來越重視教育,於是他們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都享受著優質的教育資源。普通人家負擔不起昂貴的學費,只能上一般的學校。孩子們從一出生,就被分在了不同的階級裡。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努力,但他面臨的難題要比富裕人家多太多:怎麼申請大學,要讀哪個專業,面試的時候要怎麼做才比較得體。窮人家的孩子想要找到這許許多多問題的解決辦法,需要多方打聽、做出很多努力;而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從父母親戚那裡得到了準確的指導。

  好容易大學畢業了,窮人家的孩子又碰到了另外一個嚴峻的考驗:找工作。富裕人家可能早就給孩子安排了不止一個好的實習機會,而窮人家的孩子卻要從那些不怎麼好的機會里面,去花時間甄別尋找相對來說不那麼糟糕的那個。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不夠努力和優秀,而是因為缺乏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和提升自己的機會。

  前幾年,有一篇文章很火,叫《寒門再難出貴子》。講的是幾個在同一銀行實習的大學同學,因為家庭背景不同,後來的職業生涯也有了很不一樣的開篇。家裡社會地位高的早已進入保險箱,內定為銀行的正式員工;家裡經商的早已看破實習規則,因此並不妄想留在銀行,而是積極尋求和銀行合作的商機;家裡條件普通、甚至貧寒的孩子,沒有在這次的實習中得到工作或者賺錢的機會。

  一個人出生的家庭和階級,確實影響深遠。比如一個很有物理學研究天賦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人脈很廣,那麼他會得到很好的培養,甚至以後可能會成為物理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如果他的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階級,那麼尋找一個能在專業方面指導孩子的人都難,更別說後續的培養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一般人家的孩子不夠聰明,實在是父母擁有的資源太有限。即便他們傾盡所有,也不一定能提供給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出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等級,必然會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和眼界產生重要影響。很多事情背後隱藏的規則,富裕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聽父母說過,所以他會欣然接受著一切,也會知道怎麼去順應這些規則、有哪些地方可以利用這些規則;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規則的存在,他們又拿什麼去教導孩子呢?富裕人家的孩子可以早先接觸到高科技的東西,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去家鄉以外的地方開闊眼界,這些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所以,當富裕人家的孩子們討論倫敦巴黎波士頓的時候,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有在一旁默默傾聽和暗自羨慕的份。

  隨著財富和資源分配的傾斜,貧富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階級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之前,各個階級之間隔得是一張網,現在,階級之間隔的是一塊密不透風的鐵板。來自於不同家庭的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實現階級躍遷的機會越來越小。

  寒門再難出貴子,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因為寒門享受的資源和機會,實在是太少了。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3

  今天看的是《我們的孩子》這本書,它是由哈佛大學教授羅伯特·帕特南透過大量的資料和例證寫出的一本暢銷書,它展現了美國教育的現狀,以及半個世紀以來美國日益加大的階級鴻溝。

  雖然說的是美國的教育現狀,但是從中可以窺見我國教育的模式和走向。

  他向我傳達的第一個觀點:窮人已經無法翻身。

  在我上高中的時候,《讀者》中,有一篇爆文,《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這篇文章講的是一個農家子弟,透過辛苦奮鬥18年,才取得和大都會里的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這是上世紀末一代人的真實寫照,這篇文章在當年引發很多共鳴。

  來自農村的寒門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考大學,只有透過這種方法,他們才能走出大山,開眼見世界。當時確實有這樣的寒門子弟,透過刻苦學習取得了很好的未來。

  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以及教育區域的不同都給這些農村的孩子造成不可逾越的鴻溝。之所以說高考相對公平,只是因為高考給了這些學生一個希望,一個機會。他們得知,可以透過好的成績得到一個夢寐以求的機會,哪怕這種機會是城裡的孩子所不屑的。

  但是,我們也要清楚在地區限制下高考分數線有天差地別。北京、上海戶口的學生在考清華、北大、交大、同濟大學的時候分數線可能比湖北、山東、江蘇的學生分數線要低得多得多。同樣的考試小地方的孩子付出的努力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的辛苦也要多得多。

  其實,有更多的人會發現,他們辛辛苦苦奮鬥了18年,還是不能和大城市的孩起喝咖啡。高額的房價已經逼著他們朝不保夕,哪有喝咖啡的奢望了?

  最近導演鄭瓊用六年時間,記錄了三個孩子的《出·路》。這部紀錄片從2009年的三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孩子的生活軌跡,來說明中國目前青年的現狀,記錄了三個青年的夢想和當代中國現實的碰撞。來自甘肅貧困地區的馬百娟、湖北咸寧的徐佳以及和北京富二代袁晗涵。

  六年後,馬百娟還是過著跟村裡們的女孩同樣的生活,嫁人、生子;徐佳經過復讀,考上了大學,但是,畢業後卻發現找工作不像他想的那麼容易;而袁晗涵有家人的支援和鼓勵,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順。所有的人說,這就是他們一成不變的出路。

  這也反映了作者說的第二個觀點:思維方式限制了窮人的想象力和創新力。

  中國有句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在美國有富人區,有窮人區,哪怕這隻有一牆之隔,富人區的都是來自上流社會的,他們享受的是富人所能提供的所有的資源。他們見識廣,眼界寬。而窮人從小就沒有接觸高新科技帶給他們生活上的便利,他們自然也想象不出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的。

  現在的中國和當年的美國一樣。富人家庭精心栽培孩子,他們為了孩子,不惜買天價的,學區房。只是為了讓孩子爭取到好的教學資源,好的學習環境。

  富人的孩子,從小學就開始接觸了科學設計和發明創造,英語口語,也能和外國人無障礙交流。

  而農村孩子連電腦是什麼都沒見過,更不用提那些科學實驗。英語朗讀更是蹩腳。

  有很多鄉下孩子再轉入城市,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語言障礙。

  就像紀錄片中馬百娟的夢想就是考大學,一個月掙1000元,買她們那裡不夠吃的面……其實,她不知道的是,1000元還不夠我們這個四線城市有的孩子一個月的零花錢。

  果然是貧窮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富人的後代和窮鄉僻壤的孩子自然是都不在一個起點,就是我們常說的,人家一出生就在羅馬了。

  作為家長,我們只能不斷髮展自己,提高收入,儘自己最大可能為孩子創造條件,不要相信那種所謂佛系的說法“孩子就要平平淡淡,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長大”。

  此非魚,焉知魚之樂?過程雖苦,但有朝一日,當他站在領獎臺的時候,再回首這一路走來的汗水。你知道他不快樂嗎?他不充實嗎?他不滿足嗎?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4

  這兩年,關於孩子起跑線的討論越來越多,反映了大家對社會分層越來越焦慮。對大多數父母來說,無論什麼出身,想必都願把最好的給孩子,當然也把最大的希望寄託在了孩子身上。這本耶魯法學院教授羅伯特。帕特南寫的《我們的孩子》一書以訪談的形式比較了美國中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差別,讀書過程中,結合自己和平時接觸的父母們的教育方式,深感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社會階層確實已成為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克林頓港的切爾西和大衛

  切爾西家屬於美國的中上層階級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條件優渥。對於切爾西的母親來說,養育孩子是她的頭等大事,她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學習上從不間斷對孩子的督促,每年的生日派對也會為孩子精心準備,而且,她還會在學校裡為孩子挺身而出,投身到學校事務中的熱心程度遠非其他家長所能及。此外,她還鼓勵孩子平時做兼職,暑假做暑期工,讓他們明白“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穫”。孩子們從小就確定了上大學的目標。

  大衛出生在下層社會,沒有完整的家庭,沒受過像樣的教育當然也就沒有像樣的工作,過著焦慮、孤獨、毫無希望的生活。

  作者提出“這一代人的收入分配可以影響到下一代人的機會分配”,“父母的財富對社會流動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因為這筆財富相當於非正式的保險,允許孩子們承擔起更多的生活風險,有機會尋求更豐厚的回報。”

  案例二本德鎮的安德拉和凱拉

  安德拉出生於上層階級家庭,他的父母關心他的成績,支援他培養興趣,為了他的就業動用社會關係為他提供指導,成長於這種寬裕的家庭環境,安德拉本人性格也是開朗樂觀,對自己的家庭始終感受著異乎尋常的溫暖。

  凱拉出生在不完整的下層階級家庭,貧困、流離、無人關心的生活環境也造成她抑鬱的性格,甚至認為這個世界充滿惡意。

  案例三亞特蘭大的德斯蒙德、米歇爾和勞倫、伊利亞

  這個案例,作者選擇的均是黑人家庭,主要是為了控制研究物件受到種族這個變數的影響(美國人做研究確實嚴謹),透過這個案例作者想看看不同階級為人父母者的教育模式。

  德斯蒙德出生於上層黑人家庭,擁有雙親的關心,他母親的理念是“父母必須時刻準備著,為子女提供支援,給出建議,傳達理智的答案。”

  米歇爾和勞倫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她們的母親憑藉自己的奮鬥也能為幾個兒女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她的教育理念則是“重服從而非自由成長、“抽打”而不是講道理、關注人身安全而不是語言能力”。

  伊利亞成長於新奧爾良和亞特蘭大的黑人貧民窟,被父母所拋棄,生活在難以想象的暴力中,成長過程談不上教養和監護。

  作者在這裡引用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嬰兒的大腦如要得到健全的發育,就需要成年人耐心和細緻的關照。再如父母如果同孩子關係融洽,平時周全呵護自己的子女,那麼就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韌性,能夠緩衝原本可能會把青少年擊倒的壓力。還有從孩子七歲開始就有意識地鍛鍊他們的社會交往技巧,比如分工合作和傾聽他人談話、培養他們的社會信任度,未來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的社會機遇。

  作者也提到了在美國上層階級家庭更多采用“精心栽培的教育”,上層階級的父母同他們的子女有著更平等的關係,更願意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出於內心愧疚而改正自己的行為;相反,下層階級的父母則更容易採用體罰的手段來達成管教的目的,動不動就是一頓抽打。

  案例四特洛伊中學和聖安娜中學

  這一章比較的是美國不同階層的孩子接受的學校教育。作者提出基於收入差距的居住分隔,已經將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分流到不同的學校。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都特別用心地為孩子挑選最優的學校。由此,作者指出:你的同學是誰?你和哪些人一起上學?這是大問題。

  首先,學生如果來自於富裕、高知的家庭,則他們也會把父母作為資源帶入所就讀的學校。

  其次,有錢人家的孩子還能把家長的財富帶到學校。(還記得北京某個小學一次興趣活動,某位小學生的父親開直升機去學校的事嗎?)

  再次,同輩壓力,特別是同學之間的壓力,也是促成優異學業表現的重要推手。

  在比較富人家孩子和窮人家孩子大學入學比例後,作者也說了“窮人家的孩子彷彿在腳踝上綁著千斤巨石,越往上走,越步履艱難。”

  案例五鄰里社群

  這一章主要是講的不同階級所擁有的社會資本對孩子的影響。美國上層階級的父母通常都擁有廣泛的“弱關係”(在不同的社交圈子裡都有非正式熟人),這種廣泛的社會網路處處保護著他們的孩子。而底層社會的人們缺乏有用的弱關係,在尋求社會幫助時所能依賴的往往只有家庭和鄰居。

  有錢人家的孩子能獲得更多、也更有價值的非正式指導,這種非正式指導更加劇了窮孩子和富家子之間的見識差距。富家子可以輕而易舉地理解通向機會之路的種種制度,而且遊刃有餘地運用這些制度為他們服務,窮孩子往往就不得其門而入了,因此錯過了向上走的機會。

  作者在最後從社會的角度提出瞭如何幫助窮孩子邁開雙腿,追趕人生路上領先的富家子弟。

  讀完本書,對作者的很多觀點我感同身受。就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我出生於一家普通的農村家庭,家裡並不富裕,但好在父母勤勞節儉,願意供子女上學,我和姐姐都順利取得了高學歷(我碩士畢業,姐姐博士畢業),也在二三線城市立足了。有時候我也會想若我出生條件再好點,命運或許也會大不一樣吧,不過我知道在父母的能力範圍內,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對他們我唯有感激。

  透過觀察我的同事,我也發現,出生較好的同事們的人生路也幾乎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比如出國留學、畢業後安排進一個比較好的單位等。自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她們早已對規則諳熟於心,利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更容易踩住職場中的上升機會。而出生一般的同事大多都是“埋頭拉車型”的,可能幹了更多活、承擔了更多的任務,卻始終在原地徘徊,真的是印證了“窮人家的孩子越往上走越步履艱難”這句話。

  儘管“步履艱難”,可我還是想鼓勵自己:努力吧,差距也是可以縮小的。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5

  作為一個育齡四年半的新手媽媽,這幾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兒書,發現大部分育兒書籍都有一個好的共性,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當初成長中的缺憾,進而在自己的養育過程中,儘量去避免產生重複的缺憾,給孩子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們的孩子》是擁有著45年臨床經驗的兒童精神科醫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將看見、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全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作為重中之重來闡述。

  全書分為如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的孩子:看見,傾聽與改變”。

  0—12歲是養育孩子的關鍵時期,教育就和建築一樣,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階段,孩童時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這個時期。童年時期孩子的成長將會影響將來一生的性格。

  在我們曾經的孩童時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夠聽見我們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難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更別說能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小時候的我們在父母那裡總是不被理解的,大人們總是希望還能按照他們的想法和要求來成長。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長期的得不到理解和回應,長大後總是會暗暗想著,等我們養育子女的時候一定要改變。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發現孩子在我們面前其實天生屬於弱者,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按照大人自己的意願來幫助他們決定一些事情或

  者說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這種時候父母和孩子其實不是一種平等的姿態。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聽見和理解,似乎又在重複著我們當初成長的軌跡。佐佐木正美認為,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能夠看見孩子行為,要能夠聽孩子行為背後內心的述求,最後才是改變。改變自己的姿態,改變自己的行為。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乖巧聽話,但其實每個寶寶性格都不同,他們的成長軌跡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長是有它自己的過程的,我們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維護孩子們的童心,給孩子們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們的童真儘可能的保持的長一些。這個階段,能看見孩子們的行為,能聽懂孩子內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才是我們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養育

  等孩子們跨過童年時期,進入青春成長期,這個時候孩子們開始接觸的更多,也是自身習慣和觀點培養的重要階段。他們開始更多的和這個社會接觸,也開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這個時期,其實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線,孩子們開始勇敢的探索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也會有著自己的優缺點。

  父母們在旁邊更多的應該是用引導孩子們樹立一些正確的觀點,放手讓他們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優點我們需要用放大鏡去看,而孩子的缺點我們要不動聲色的去引導。

  第三部分: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養育

  我們現在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深遠的,甚至會伴隨一生。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後性格會更穩定,更能溫和的去愛這個世界。

  作為父母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力給孩子完整的愛,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愛,家庭的氛圍和對彼此,對孩子的愛意才是孩子肆意成長的充足的養料。我很喜歡佐佐木正美老師在書裡提出的一些觀點,好像自己成長中的缺憾,我現在發現了並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麼在自己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成長的缺憾也是一種彌補。

  養育孩子並不僅僅是關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內心的溝通,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滿滿的愛意,像呵護一朵花兒一樣去呵護著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能滋養著自己的內心,這也是養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從現在開始,去認真的看見,傾聽和改變,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6

  《我們的孩子》是講述美國50年代的孩子的成長經歷,以及他現在的變化,富人的孩子越來越好,而窮人的孩子就過的越來越差,即使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美國仍然存在著巨大的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教育隔離,想想中國在城市化程序中,之前大家都過得相對於比較平等,寒門也可以出貴子,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不平等的加劇,在這種社會主義國家,有可能貧富差距日益擴大,也走向美國的這種形式,由平等變為不平等,不平等轉向平等需要巨大的推力。

  作者以大量的事實和資料對各個階層進行了對比和分析,這種存在的差距是可以縮小的。

  因為繼續擴大的社會經濟鴻溝,將威脅到美國的經濟以及民主、價值觀。他們必須做到成功的克服這些挑戰,將下一代拉回到機會平等的競爭場域,他們背後的措施是各有不同,但萬變不離其宗,背後就是有著承諾:我們願意將自己的資源投放在別人的孩子身上,而這種承諾之所以成立,離不開一種發自美國內心的情感————就是這些孩子,同樣,他們也是我們的孩子。

  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這個社會,總有一些人,為了這個事業,他們把教育和培養孩子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無論在我們這個家庭裡,都是還是鄰里社群大家庭中。(羅斯瑪麗,她生命中孜孜以求的就是我家廚房上貼的人生箴言:100年之後,無人會在意………你銀行戶頭裡還有多少錢,………但我們會因為路過一個孩子生活,而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感謝作者為之的努力,對當今社會的我們也可以的受到啟迪!堅信教育的巨大作用!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7

  寒門再難出貴子嗎?來看看美國版的故事。這書用全美各地五組孩子真實的故事描繪了這樣一種階級差異:

  中上層家庭的孩子:

  有計劃地被生下來——出生起就住高檔社群,鄰居都是友好可信的高知——父親賺錢,母親全職在家陪讀書、培養興趣愛好——上好的初中高中,同學們刻苦努力,激烈競爭,父母參與學習、鍛鍊、社交等重要活動——申請上好大學,父母提供機會體驗不同職業——大學畢業。

  窮人家庭的孩子:

  未婚或無計劃地被生下來——出生起就住集貧窮、冷漠等為一體的社群,鄰居都是朝不保夕的窮人——父親坐牢或失蹤,母親無法或不想管,有些孩子還要照顧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學校也是髒亂差,大多數學生不是打架鬧事就是無所事事——高中退學或畢業從事低收入工作。

  家庭、父母、學校、社群各有其責任,但所有的原因分析起來都會回到或與“家庭”相關。如果出生在窮人的家庭,面臨的就是人生路上種種機會不平等,而個人努力在改變命運上的作用正在迅速衰減。

  除了高考,我們中國的孩子的機會不平等是哪種程度?希望在它成為下一個“無可挽回的生育率”問題之前,有更多的研究和政策出現。寒門難出貴子不只是寒門的悲哀,也關係所有孩子的機會公平,關係增長、民主、道德、穩定等等那些為人們所珍視的東西。

  沒有人可以置身之外,當有人在慶幸自己的孩子並非出生寒門的時候,有人正在給自己的孩子買一次非洲救濟之旅以增加申請大學的資本。快讀完的時候,突然想起前兩年聽到的“打破社群隔離”的提議,儘管它在各種抵制聲音中迅速淹沒,但如今才看出,它原本應該是一種機會再分配的嘗試:沒有貧富隔離,大家一起照看教育我們的孩子,像從前一樣。

  全書的論據以定性為主,同時引用了大量來自其他研究的結論,可以看出美國學者對這類問題的關心。以下是書中一些對為人父母來說有意義的論據:在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母親中,約三分之一選擇了做全職母親。全美境內,4%的孩子主要由他們的祖父母撫養或照看……而這種隔代撫養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下層社會。

  我們絕對是中國特色隔代撫養,母親的教育程度不同,孩子在認知能力的表現上也存在差異……上述差距早在孩子6歲時就已經存在;即便對兒童早期教育進行投資往往成本不費,但這種投資所產生的實際回報率大約為6%至10%,超過了股票市場的長期回報。

  作者引自諾獎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可別讓它成為無節制買買買的理由。不論學生自己的社會背景如何,最大程度上決定學生成就的學校因素是學生群體的社會組成。仍是作者引自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所以,孩子的同學,尤其是中學同學是誰,很重要,匱乏的人生通常也是低效的人生。

  群眾人的主要特徵並不是野蠻或落後,而是他的孤立以及缺乏任何正常的社會關係。由於美國社會的階級隔離越來越森嚴,成功人士已無從知曉社會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們自己的孩子對貧困更是毫無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我們呢?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8

  本文主要靈感來源於《我們的孩子》一書,但本質靈感則來源於自身,以及對周遭人事不成熟的思索。

  作者認為美國的“階級差異”(文中若涉及中國時,則用“階層”代替。)已經達到了“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們的命運就已經被決定。”的程度,而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是什麼,正是本書作者想要探討的問題。

  一、社會學研究的前問題

  社會學的實證研究無疑會受到“嚴密思維”的指責:

  1、基於資料的研究存在困難——資料不能排除例外;資料本身的內涵不明。

  2、基於案例的研究同樣存在侷限——案例乃特例,不能代指所有;案例的解讀過於主觀。

  作者開篇和結尾註釋部分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闡釋“但從這些個案出發,我們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匯出普遍的結論?”,書中也不僅一次提醒讀者注意:此現象不是特例,而是全美的真實寫照。“當然,克林頓港,只不過是美國千千萬萬個市鎮中的一個小鎮而已——但正如我們將要讀到的,克林頓港在過去半個世紀所走過的道路,以及生活在同一個小鎮上的孩子卻有著迥異的命運,並不是特例。雖然克林頓港上演著一場工業衰敗地帶的故事,但它卻不僅僅只是這個故事。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可以讀到,從俄亥俄州的本德鎮到亞特蘭大,從加利福尼亞州的橘子郡到費城,這個悲涼的故事正在美國各地的社群內到處上演。”書中綜合運用了大量案例和資料,二者的結合更具說服力。

  所以,對書中所描述的“一道社會藩籬正在成為50年代不可想象的新頑疾:孩子們的階級出身。”的信任度,隨著文字的展開,逐漸提升至感同身受的程度:“現如今,教育愈加成為了導致美國不平等的中介因素——在我們的知識經濟中,教育是一類稀缺的資源,也是一種基本上取決於父母之社會經濟地位的手段。”

  也許,正因為這個前問題的難度係數,使得今日之中國的社會學實證研究很難取得比較令人滿意的成績,而僅僅透過政府公佈的資料或者新聞釋出的案例,其說服力是可想而知的。當然,這並不是社會學學者的能力不行,而是實證研究所需要的大量資源和耐心是其它學科所難以比擬的,而我們的社會資源遠沒有美國豐富,畢竟,僅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基金支援就是我國目前難以逾越的存在。

  二、美國階級差異的定義

  本書採用了一種“廣角鏡”的方法,此與通常所採用的“後視鏡”方法存在差異,後者在社會學研究中更多的是站在一種後發制人的角度,即研究某一代人的差異,需等到人到中年時期才能蓋棺定論,而作者的“廣角鏡”則以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為視角,橫縱對比孩子的“未來”,正如作者所言:“本書採取了一種不同的研究進路,避開了傳統的“後視鏡”的研究方法,而直接觀察過去30年來在孩子們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他們出生於其中的家庭,他們所接受的家長教育和學校教育,他們成長於其中的鄰里社群。我之所以選擇以上社會領域作為考察物件,是因為這些經驗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未來的人生。”

  書中劃分階級的標準乃是父母受到的教育程度,“雖然教育和收入正變得高度相關,但我主要還是選用教育作為本書衡量社會階級的指標,首先是因為在大多數調查中的收入計量都會摻入很多“雜音”(容易出錯,甚至是完全缺失),而且還因為,即便教育和收入兩類資料均可得,教育通常來說也能更準確地預測孩子的未來。”因此,作者將研究物件的階級進行了三分:“最上層的三分之一是大學畢業生,最底層的三分之一則是高中及以下,中間的三分之一則接受過某種高中後的成人教育。”

  回到中國,讀書一事成為主流似乎僅僅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緩緩拉開序幕,半個世紀不到的時間內,抓住時代脈搏的人和固守傳統(而所謂的傳統只不過是建國之後的特殊情況,古代的傳統可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人差異越來越大。當下,政策以外的產業(例如網際網路+,人工智慧)開拓者無不是高學歷者,但我們似乎還存在許多一夜暴富的神話(詳情見擁有499位世界500強高管的知乎),遮蓋了讀書的效用。但我更相信,當下之中國,讀書的效用遠還沒有能夠達到劃分階層的標準,但我同時也相信,不遠之後(最多不超過兩代人)的中國,這一劃分標準將同樣適用。

  三、幾個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

  作者在書中主要分析了不同階級的家庭結構、為人父母、學校條件、鄰里社群四個因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不同階級的家庭在其所佔用的可用以養育孩子的經濟收入上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上層階級“在撫養下一代時,他們事無鉅細,不計時間和金錢,無微不至地關心。”,但下層階級“經濟資源難免捉襟見肘,成長環境又如此艱難乃至惡劣,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做父母的懷有強烈的愛心和責任感,有時候也無濟於事。”

  對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一觀點,作者指出“在絕大多數研究中,我們都能發現為人父母的規範已經表現出了一項普遍的階級差異:高知父母致力於培養自立、獨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讓子女自尊自強,有能力做出積極向上的選擇;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往往把目光投向紀律和服從,要求孩子嚴格遵守家長定下的各種規矩。”對於祖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作者悲從中來地說道“簡言之,如果把祖父母這一代輩的因素考慮在內,則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階級鴻溝就會進一步擴大。”

  教育事業的偉大之處或許在於:“美國公立教育系統之創設,其出發點就是要給所有的'孩子,無論他們的家庭出身,以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與此同時“學校教育的階級差異,功夫在詩外,起決定作用的並不是學校做了些什麼,而在於學生在校外的生活。”。

  這對於想要透過教育實現上行流動的美國人來說,確實不是一個好訊息,並且——“對於出身底層的窮孩子來說,上大學變得更容易了,但這並不意味著上好大學也變得容易了。”——此種水漲船高的現象存在於任何經濟有所發展的地區。更何況“讀好大學總能讓人距離成功更近一步,但如果統計這類大學的錄取率,實際上階級差距近年來在擴張。”,而美國大學的機制(“被大學錄取是一回事,但拿到大學畢業證則是另一回事。”)進一步拉大了階級差距的鴻溝。

  但作者認為,最為可怕的卻是:“在成績好的窮孩子中,只有29%的人最終能從大學畢業,反而是成績差的富家子會有30%拿到大學文憑,家庭出身壓倒成績成為最具決定性的因素。面對這一事實,我們只能宣告美國夢已經破碎,作為其核心理唸的機會平等已經不復存在。”

  反思中國,家庭經濟對孩子的影響差異乍看起來的嚴重性未達到可畏的程度,但正同書中所言,經濟好的家庭往往父母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方法養育孩子,而“上層階級家庭的社會關係網放大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資產,進一步確保了他們的孩子有更多的成功機會。”認為網際網路的加入會改變階層差異的國人甚至忘記了網際網路的發家地正是文中研究背景地美國。

  “但問題在於,有同樣的機會上網,並不意味每一位網友都可以從網上獲得同樣的收益。”、“上層階級的孩子往往掌握了更復雜的數字資訊處理技巧,他們知道如何在網際網路上檢索資訊,如何評估網上所得到的資訊。而且,在施展這些資訊處理技巧時,他們也能得到更充分的社會支援。當這些孩子運用網際網路時,他們更有能力收穫我們當下數字化經濟和社會的紅利。反過來說,即便下層階級的孩子有著相同的上網渠道,但他們也缺乏數字時代的頭腦,無法利用網際網路來增加他們的人生機會。至少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網際網路看起來是在擴張機會鴻溝,而不是閉合。”

  四、我們能做什麼

  任何提出嚴峻問題的人到達此點,想必都只能給出一個抽象而又寬泛的回答,作者也沒能逃出這個魔咒,但作者承認解決方案之難尋的同時,認為揭露問題:“由於美國社會的階級隔離越來越森嚴,成功人士已無從知曉社會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們自己的孩子對貧窮更是毫無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正因此我們不那麼同情出身卑微的窮孩子的困境,我們原有責任,但現在卻被拋之腦後。”才是這項研究的目的所在。

  宗教和道德方面:“若是對這些窮孩子置若罔聞,就有違我們最發自內心的宗教和道德價值觀。”;政治方面:“階級之間的機會鴻溝不僅會危及美國的繁榮,而且會破壞我們的民主,甚至是我們的政治穩定。”。基於此,下一代的孩子們就不僅僅是“我的孩子”,而是“我們的孩子”。

  具體的解決方案絕非一朝一夕可達成,但每一個問題必須首先被意識到,然後才是不斷探究解決的過程。我有幸在十幾年中,看到了山村和鄉鎮,縣城和省會,看到了三面環山和國際都市的不同之處,而其間的差距之大,我想,甚至已經超越了書中所言的階級差距。

  我們的境況更像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而不是當下之美國,可是,指數爆炸的後發國家除卻經濟增長的爆炸之外,問題的爆炸增長同樣是不可避免的,這就又不得不令人擔憂當下我們的問題。

  中國的社會學還處在一個非常稚嫩的時代,但我們所要面對的社會問題卻“老有所成”,至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和美國人一樣“深信幸福生活的根本在於個人的自我奮鬥。”而此種信念多半是過於突出“個體性”,而將“我們”所遮蔽得過於嚴密。

  更何況本文也會出現書中所言的現象:“弔詭的是,這些最新的研究發現卻只會進一步拉大階級之間的差距,至少短期看來如此。原因很簡單,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可能獲知上述研究,也許是自己讀到了,也許是聽到別人轉述,也因此更會在教育子女時親身實踐這些研究的指導......只有愛是不夠的,愛的花朵未必能結出成長的果實。”

  反躬自身,是否讀研就代表著實現了上層流動,這是一個只能“後視鏡”的問題,但若將自身置身於“廣角鏡”,那麼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多麼不捨或不願,無論結局如何,我都只是歷史洪流中的滄海一粟,唯有隨波逐流爾。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9

  假期在家翻閱了《我們的孩子》這本書,其中印象最深的一個章目是『沒有優點的孩子』,心中頗有感觸,內容是說一位三年級學生在寫『我的優點』的作文時,竟然一片空白,而家長認為他的孩子沒有優點,是孩子的錯,而作者也舉出自己的女兒,寫出自己十多項的優點,並認為孩子認為自己沒有優點不是孩子的錯,而是家長的標準太高,對優點的要求過高,以致於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個沒有優點的人。

  看了這樣的一篇文章,不禁回想,如果在我三年級時給我同樣的題目,我的腦袋可能也會是一片空白,因為當時的我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優點有哪些,甚至不認為自己的一些特質算是優點嗎?現在想想,其實優點是什么,也許現在我可以來分析『優點』這兩個字代表的究竟是什麼意義,當自己還是個思想不成熟的孩子時,也許對自己而言,優點就是如家長、老師期望的特質一樣,例如功課好、很乖等等,這些主要的概念,強加在孩子身上,即使他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過人之處,也可能自覺得這不是老師家長所期望的,在寫這樣的一篇作文,不會將這些優點寫出來。我想,這除了讓孩子容易失去自信心之外,還顯示了在我們的家長、老師們會給學生一種觀念,還是將孩子在學業上的表現視為最高的評斷依據,雖然這樣的標準並不一定是最壞的,但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更能正視自己的特點,成為對自我的肯定與支援嗎。

  有句廣告詞這樣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廣告商之所以想出這樣一句宣傳詞,除了推銷自己的產品外,多少反映了在我們的社會上,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的確似乎家長們都認為,如果十分重視,我們也經常看到許多的教改團體一天到晚呼籲推動教育改革,可見得教育問題的確是許多人所關心的議題,然而,教育的品質提高了,受教育的人口提升了,但我們也看到街道上一家家的才藝班、課業輔導班四處林立,家長們殷切關心的,是小孩子會不會輸在起跑點上,因此父母每天帶著孩子奔波於各個輔導班,計劃著讓孩子考級。我同學說,"嗨,這在南京是很普遍的現象,一點都不希奇"可憐的孩子就從星期一補到星期天,天天在學習新的知識,並『廣泛的接觸不同的事物』以『培養優良的興趣』。當然,培養興趣是好的,學習新知也是好的,但孩子們真的樂於接受嗎?也許他們只是家長互相炫耀的資本,也許只是圓了家長自己的夢想。也有些家長會這樣說:"我給她創造這麼好的學習條件,還要陪他學,這是為他(她)好呀"無論如何,當孩子對一項才藝失去興趣,最放棄不下的,可能就是家長了,等到有一天要寫一篇作文,題目是『我的優點』,孩子們想到的可能是:我上過哪些才藝班、我會彈鋼琴、我會跳芭蕾舞…,至於沒學過的,也許想到:我跑得很快、我很會說笑話…但也許不敢將它寫在作文紙上,因為:怕會被其它同學笑。

  當兒童長久在家長老師的期望之下,很容易的會接受長輩給他們的價值觀,若是我們給兒童一個不同的機會成長,不要建議孩子們學這學那的才藝,孩子們的發展會如何呢?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呢?也許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將不再是每個人都是放學後就走進課輔班,放假時就走進才藝班,這些才藝不再被認為是孩子不會輸給其它人的工具,每個孩子都會發展出不同的價值觀,也許某些人更能因此而發現更加適合自己的興趣,我想,社會走向多元,對這個環境中的每個組成份子,也許會是件好事,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更加不同的選擇,當有一天,社會中充滿更多不同的聲音、不同的想法,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可能會更懂得尊重其它人的想法、其它人的聲音。

  我認為,家長們也許不用這麼煩惱的為孩子著急,害怕孩子會輸給其它人,因而替孩子佈置好一條條的道路,讓孩子照著長輩的期望而走,若是能讓孩子對自我有更多的體會和認識,更加認同自己本身的特質,有自己的想法,有自我的主張,當面臨抉擇的時候,能做出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決定,而不是猶豫自己是否符合其它人的期望,也許這樣對一個人來說,會有更屬於自己的人生吧!就像寫不出自己優點的孩子,其實不是他沒有優點,而是他對自己的特質並不清楚,或是他的特點不符合長輩的要求,因而使得這些原本該是快樂的孩子,因為不被長輩認同而對自己失去自信,雖然我並不清楚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會是如何,不知道他們是否快樂。

  《我們的孩子》讀後感10

  讀了《絕佳拍檔之我們都是好孩子》,我有許多感想,但令我最難記忘的是其中的一個小節----可怕的結果。

  這一小節主要是講了馬一左和馬一右讀書的那所學校門口,有一個小攤位是炸肉串的,因為那裡總能飄出來一陣又一陣讓人口水直流的香氣---所以每當馬一左和馬一右走到小推車邊時,就會刺激他們的味覺,讓他們倆忍不住想去吃掉它們。但是每天學校的廣播裡總是反覆在說:"油炸食品的危害,在高溫下容易產生亞硝酸鹽類物質,吃下去會導致肥胖,引發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甚至可能致癌!"縱使知道這麼多的害處,最後他們也沒能抵擋油炸食品的誘惑,還是美美的吃了幾串,但是在他們偷溜回學校時還是沒能逃脫突然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校主任,在一通狠狠批評教育,苦口婆心的開導之後,一左和一右,認識到了自已的錯誤,保證再也不吃垃圾食品了。

  看完這一章節,我想到了我的同學們,想到了每每放學時出現在校周圍的各類充滿誘惑的形形色色的"美食",他們刺激著我們的味蕾,考驗著我們的嗅覺,誘惑著我們的視線,在這裡我呼籲大家,不要圖一時口感之快而危害了自已的健康,要禁得起所謂美食的誘惑,遠離垃圾食品,真正的美食是每天放學回家,媽媽的飯桌上看似平淡卻真真實實是長身體的健康美味,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抵制垃圾食品,從今天做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