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範文(精選9篇)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範文(精選9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指的是為某一次行動所制定的計劃類文書。那麼什麼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範文(精選9篇),歡迎大家分享。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1

  按照中央xx號檔案、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和市縣農村工作會議部署要求,以縣委、縣政府“雙城六鎮”建設為契機,在進一步鞏固三年行動成效的基礎上,以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為目標,以農村改廁、垃圾治理、汙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百村示範·千村整治”三年行動,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全面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現結合本鎮實際,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總體目標

  20xx年,我鎮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觀,基本形成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農村供水、生活垃圾汙水、衛生廁所、村容村貌治理體系,做到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有序,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村民環境衛生意識普遍增強。農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生活汙水得到有效管控,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95%以上,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85%以上;農村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村容村貌顯著提升,村莊佈局規劃基本完成;全鎮實現乾淨整潔的行政村達到100%。

  二、重點任務

  (一)加快提升村容村貌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1、立足各村(社群)不同基礎條件,以日常清潔保潔為重點,突出“八清一改”(清理農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內塘溝、清理畜禽養殖糞汙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室內外衛生、清理亂堆亂放亂搭建、清理廢棄房屋和殘垣斷壁、清理農村河道衛生、清理農村道路沿線衛生、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不良習慣),以實現村莊由乾淨整潔向美麗宜居轉變為目標,深入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結合迎接建黨週年慶、重大節慶活動,打好村莊清潔節日戰、攻堅戰;開展村莊清潔乾淨整潔村、重點達標村、示範樣板村“三檔村”、縣級示範村、鎮級示範村建立,建設一批美麗宜居村莊;各村(社群)建立健全符合當地實際的村莊保潔制度、維護機制,推動村莊清潔制度化開展。結合疫情常態化防控,引導農民群眾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養成健康的生產生活方式。

  2、把實現脫貧村莊由乾淨整潔向美麗宜居轉變作為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的重要途徑,保持幫扶政策、幫扶資金、幫扶力量不變,強化相關專案和資金整合,動員群眾積極參與村莊環境整治,持續改善脫貧鎮辦、脫貧村、脫貧戶人居環境。

  3、有序推進人口規模較大自然村(組)通硬化路,推動農村公路建設更多向進村入戶傾斜。全面推進路長制實施,夯實鎮級政府主體責任,加強養護管理,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效。

  4、實施農村供水保障工程,鞏固提升受益人口覆蓋率。持續深化農村供水建後管護體制建設,夯實“三個責任”“三項制度”,加快農業水價改革推進步伐,實現農村供水水費收繳率95%以上。

  5、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通動力電長效機制,確保與產業發展、城鄉電網、鄉村振興等規劃有效銜接和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保障鄉村發展用電需求。

  6、持續推進鄉村綠化美化行動,保護鄉村綠化成果,增加鄉村綠化總量,提升鄉村綠化美化質量,健全鄉村綠化系統,最佳化鄉村綠化佈局,強化管理維護水平。組織引導農村群眾,選用本地適生的鄉土樹種,開展房前屋後、村內道路、公共場所等區域的植樹造林等綠化美化活動。村莊主幹道和入戶道路做到應綠盡綠,努力構建“村在林中、院在綠中、人在景中”的鄉村生態新格局。

  7、積極推廣使用《xx省農房設計圖集》等適合本地實際的農房設計圖集,指導各村(社群)提高農房設計和建造水平。組織開展低能耗農房建設試點示範,推廣裝配式農房建築技術,支援建設裝配式民居。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建立並完善農房建設管理制度,做好傳統建築保護工作。

  8、以第xx屆全運會為契機,開展“體育健康行”進鎮村活動,指導各村(社群)做好農村全民健身設施的建設和維護管理,推動全民健身活動在農村積極開展。

  (二)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9、因地制宜,根據《xx縣農村改廁技術指南》在有條件的村引導戶用廁所進院入室,統籌推進廁所糞汙與生活汙水、畜禽養殖廢棄物治理有效銜接,支援聯戶、聯村、村鎮一體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加快農村公共廁所建設,做好已改造農村公廁的日常管護。

  10、加快廁所糞汙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體系建設,統籌推進廁所糞汙處理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有效銜接,推進廁汙共治,遴選一批農村廁所糞汙處理與資源化利用典型範例。

  11、引導科研單位、企業等加大農村改廁技術模式和產品研發推廣,為農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方便綠色的產品和服務。強化相關標準和規範宣傳、基層農村改廁技術指導,組織專家開展技術指導服務,舉辦業務培訓班,提高農村改廁相關人員專業技能。

  12、發推動旅遊廁所建設與管理高質量發展有關通知,組織開展農村旅遊公共廁所建設與管理培訓、檢查,持續抓好農村旅遊公共廁所繫統管理、地圖標註和示範性建設。結合旅遊旺季,開展遊客、群眾文明如廁教育。

  (三)因地制宜抓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

  13、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成效評估複核,加快實施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試點示範工程和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工程。出臺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專項規劃,以水源保護區、黑臭水體集中區域、鎮辦政府所在地、中心村、旅遊風景區等為重點,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到20xx年底,完成xx村生活汙水治理提升。

  14、將黑臭水體整治納入“十四五”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規劃,持續推進集中式汙水廠設施建設,分期分批有序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治理任務。

  15、加強農村飲水安全行業監管,建立飲水安全動態監測機制。開展河湖暗訪督查,督促指導鎮村兩級河長湖長履職盡責。加大農村飲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調水源涵養地突出環境問題查處力度,提升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水平。

  (四)持續開展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

  16、進一步拓展最佳化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加快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和生活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建設,完善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回頭看”,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回收和資源化利用體系,積極推行分類減量先行治理模式,建立一批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村。

  17、加快鎮域垃圾回收網路體系建設,建設鎮環衛中心,採取市場化運轉,建立垃圾保潔收集轉運機制。發揮供銷系統組織體系優勢,積極承接政府“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和資源化利用”等購買服務,指導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開展農膜回收、秸稈資源化利用、廢舊家電回收利用等。

  (五)有效提高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

  18、推廣“果蔬茶園牧”種養模式,加快構建農牧結合、種養迴圈發展方式,推進畜禽養殖標準化規模養殖,夯實村(社群)管理責任和養殖場主體責任。確保到20xx年底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5%以上、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配套率達到100%,推動全鎮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再上新臺階。

  19、深入開展農膜回收行動。按照源頭減量、依法治理、多元化共治原則,加快推進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嚴格執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xx年版本)》,淘汰不合格塑膠購物袋,“白色汙染”得到有效控制。

  20、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建設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示範村,打造秸稈產業化離田模式。整合一批秸稈收、儲、運、用典型模式,遴選一批秸稈綜合利用主推技術,探索秸稈綜合利用長效機制。

  (六)進一步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

  21、圍繞農村改廁、生活汙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農村道路養護等重點工作,指導各村(社群)因地制宜採取適合農村特點的多樣化執行管護方式。

  22、建立垃圾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宣傳推廣典型經驗。繼續在全鎮各村推行垃圾處理農戶付費,原則按照每人每月不低於1元的費用標準收取農戶垃圾處理費,各駐鎮單位也要繳納相應的費用。所收取的費用採取先交後補的方式,全部用於鎮域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23、健全管護隊伍,引導農民投工投勞,大力拓展以工代賑建設領域和實施範圍和規模,加強鄉村保潔員、設施管護員、公廁管理員、護路員等公益性崗位管理。

  (七)突出抓好村莊規劃管理工作

  24、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區分集聚提升類、融入城鎮類、特色保護類、資源約束類和“直通車”試點類,合理劃分村莊型別,明確村莊分類佈局,積極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推行鎮組織領導、村(社群)主體實施、部門具體指導、村民廣泛參與的村莊規劃編制機制。立足鎮村資源稟賦和群眾需要,統籌謀劃、嚴格落實“一戶一宅”規定,大力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因地制宜規劃村莊,推動村級層面“多規合一”。堅持建設與保護並重,最佳化村莊功能佈局,健全違法用地查處機制,嚴肅查處違規亂建行為。

  25、抓好傳統村落、傳統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農村地區文化遺產遺蹟保護,做好傳統村落連片保護利用工作。

  (八)加大政策激勵支援力度

  26、繼續做好農村廁所革命中央財政獎補資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專案和資金爭取,做好專案績效考評工作。

  27、發揮駐村幫扶力量,統籌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期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政策的細化落實工作。

  (九)積極做好日常監督檢查

  28、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日常排程,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抓好各類問題排查和整改,建立問題臺賬、制定整改措施、實行銷號管理。

  29、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農業農村汙染治理工作列入平時督查內容和年度考核,以考核為抓手,發揮好三項機制作用,強化持續推動。落實激勵措施,對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村(社群),在安排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時予以傾斜支援,調動工作積極性。

  30、拓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各類問題投訴反映渠道,建立健全輿情收集及反饋機制,及時發現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

  (十)持續強化宣傳引導

  31、創新宣傳方式,組織媒體宣傳助陣,進一步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有關政策宣貫和知識科普,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經驗做法、典型範例宣傳推介力度,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32、積極發揮各類示範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和“星級文明戶”等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的示範帶動作用,強化宣傳報道,教育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廣泛參與。

  33、建立網格化監管保潔體系,形成鄉村振興、疫情防控、社會治理、人居環境網格化管理體系。

  34、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文明村鎮建立的重要指標和內容,積極發揮志願者作用,以鄉村振興青春建功行動為載體,持續深入動員青年生態環保組織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動少年兒童參與農村環境治理,開展移風易俗、促進鄉風文明宣傳活動,培養農民群眾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結合鄉村振興“巾幗行動”,以“五美庭院”建設為抓手,引導農村婦女全面參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發揮學校平臺作用,開展“大手拉小手”等環境整治宣傳教育活動。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xx鎮成立以鎮主要領導為組長、鎮領導班子成員為成員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王亮同志具體負責環境整治方面各項工作。同時,進一步理清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責任清單,明確和壓實相關鎮、村和人員的責任,形成領導包片區、幹部包抓村、村幹部包組的三級聯動的新局面,確保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提升工作取得實效。

  (二)強化宣傳發動

  各村(社群)透過宣傳欄、院壩會、說事會、鄉賢、紅黑榜、廣播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利用好愛心超市、積分制管理等激勵措施,積極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整治工作,進一步提高群眾知曉率、認可度和參與度。

  (三)統籌抓好試點示範

  示範樣板村按照“村容整潔、生態優美、文化鮮明、設施完善、宜業宜居”的標準進行打造,建成美麗宜居村莊,成為鄉村振興樣板。全面抓好青龍寺村基礎設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突顯地域特色,打造示範精品。全面治理農村環境髒亂差現象,提升建設品位,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建立好xx鎮農村人居環境示範亮點。

  (四)加強督查考核

  以xx鎮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和鎮紀委為監督單位,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對全鎮20個村(社群)進行巡查。建立月通報、季度考核、半年獎懲的考核體系,並納入年度考核。對存在問題的村,限期整改,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同時以督導檢查機制為抓手,進一步轉變思想,做到全鎮上下共同參與、共同整治,切實提升農村環境整治工作。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2

  一、背景

  當前我國進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階段,紮實推動共同富裕,關鍵要落實到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上。“十四五”期間,各級政府要把在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作為提升民生福祉的具體舉措,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安排,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要全面彰顯共同締造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好“新要求、新理念、新辦法”組合拳,真正解決居住群體“急難愁盼”,使保障性住房小區成為共同締造的“和諧社群·幸福家園”。

  二、目的

  按照“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教育廳、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自然資源廳、省商務廳、省文旅廳、省衛健委、省體育局、省供銷社1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的通知》(簡稱《通知》),進一步擴大範圍、提升建立標準,在全省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發動群眾共建、共謀、共管、共評為重點,以形成“環境我來管,實事我來辦,有難我來幫,歪風我來治”的良好氛圍為目標,進一步健全完善社群管理服務體系,切實提高保障性住房小區後續管理水平,確保保障物件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有效提升。

  三、舉措

  成立xx縣保障性住房小區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建立工作領導小組,縣政府分管同志任組長,縣住建局局長任副組長,縣發改局、教體局、公安局、民政局、財政局、人社局、文旅局、衛健局、市場監管局、供銷社和xx街道辦等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由縣住建局局長兼任,負責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建立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督辦、考核等相關工作,保證建立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四、工作重點

  一是以水、電、氣、暖、通訊、有線電視等為重點,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合理建設無障礙設施,確保小區道路與城鎮道路充分街接,滿足入住基本需求;

  二是以社群管理、醫療、教育、養老、社群服務、文體、商業、金融等為重點,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滿足生活基本需求;

  三是以消防、治安、安防、園林綠化為重點,完善公共安全設施裝置和現代化管理手段,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安居、宜居水平;

  四是以老年人、兒童、殘疾人、困難戶、優撫物件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失業人員、困難群體、新生勞動力離退休人員的就業服務和社會保障服務為重點,健全保障房小區社群化管理體系,實現社會化物業管理,完善公共服務體系,開展社群公益服務、志願者服務、群眾性互助服務活動,實現政府公共服務向小區全覆蓋。

  五、目標任務

  到20xx年底,在我縣建成入住的保障性住房小區範圍內開展建立活動。建立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治安良好、環境優美、文明祥和的省級共同締造“和諧社群·幸福家園”小區。

  六、建立標準

  (一)市政設施完善

  (二)服務設施到位

  (三)“四化”要求達標(1.社群美化要求。2.社群淨化要求。3.社群綠化要求。4.社群亮化要求)

  (四)服務功能完備

  (五)管理隊伍健全

  (六)服務物件滿意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3

  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指導意見》(建村〔20xx〕xx號),有序推進我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結合《xx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x辦字〔20xx〕xx號)等檔案精神,制定本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結合我省正在大力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農村自然村為基本單元,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為工作載體,廣泛深入開展“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共同締造”活動,建設“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農村人居環境,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具體、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二、工作內容

  一是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指導鄉鎮和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透過座談走訪、入戶調研等方式,開展基層協商、瞭解群眾需求,共謀人居環境突出問題解決方案;

  二是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指導鄉鎮和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共同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動員各方貢獻力量,共建美好人居環境;

  三是農業農村、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指導鄉鎮和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透過商議擬定居民公約、村規民約並監督執行,共管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成果;

  四是在縣級黨委、政府領導下,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部門共同建立“共同締造”活動評價機制,定期不定期聽取群眾意見反饋,共評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實效;

  五是透過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共享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成果。

  三、組織協調

  (一)明確工作載體。在農村自然村以人居環境整治等為載體,從危房改造、垃圾汙水治理、改水、改廚、改廁、改圈、美化村容村貌、保護傳統村落等工作入手,改善、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注意發揮村民主體作用,從房前屋後的小事實事和長效管護的點點滴滴做起。

  (二)加強組織領導。住房城鄉建設廳會同農業農村廳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開展督促指導,協調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積極參與,確保有關工作落到實處。有關縣(市、區)建立由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在專案申報、資金安排上傾斜支援“共同締造”活動試點村莊。鄉鎮作為工作主體,具體推進“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村民委員會、村民理事會積極開展民主協商和發動群眾投工投勞,支援“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xx月xx日前,設區市要將年度工作計劃報住房城鄉建設廳備案。

  (三)確定試點名單。根據各設區市推薦,在全省選擇31個農村自然村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各試點村要因地制宜確定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的具體切入點,探索創新理念思路、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不斷總結試點經驗。

  (四)做好培訓宣傳。加強對住房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系統及鄉鎮、農村幹部培訓,幫助儘快掌握、靈活運用“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及時發現、總結和宣傳“共同締造”活動中湧現出來的鮮活經驗及鄉鎮、農村幹部和帶頭人的典型,形成廣大群眾關心、支援和參與氛圍。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4

  為深入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試點工作,落實“政府出一點、群眾投一點、社會幫一點”工作方式,調動廣大群眾參與試點工作的積極性,特制定xx村“共同締造”獎補方案。

  一、總體思路

  圍繞全村“三區一帶”發展規劃,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根本路徑,透過“以獎代補”方式,最大程度調動群眾參與熱情,持續打造好“六院一路一場一業”,為全縣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貢獻xx力量。

  二、獎補內容

  (一)水泥獎補

  先完成院落面上環境整治(拆除廢舊建築,完成垃圾清理、公共花園建設等),籌備齊所需砂石等物資,經村“尖刀班”驗收後,再發放水泥,具體標準如下:

  1、院落路:路面設計厚度8-10公分、寬度2。5-3米;每平方獎補80斤水泥。

  2、入戶路:以石板為主要材料,寬度為80釐米,每3米獎補1袋水泥。

  3、公共花園:以石砌或磚砌為主,每2米獎補1袋水泥。

  4、排水排汙及其它設施按實際需要獎補。

  (二)工人工資獎補

  對參與花果庭院建設意願強烈,但缺少勞動力,請託村“共同締造”施工隊實施花池、文化牆建設的農戶,可申請施工人員工資獎補,具體要求及標準如下:

  1、享受施工人員工資獎補的農戶必須是利用村“共同締造”施工隊實施環境改造的農戶。

  2、施工隊人員工資經村委會、農戶、施工人員三方協商一致後,村委會獎補一部分,農戶自付一部分。

  3、私人院壩、院落路、入戶路等水泥硬化路面不享受工資獎補。

  (三)太陽能路燈獎補

  按照“誰積極,誰受益”原則,對群眾參與積極性高,環境整治成效顯著的院落,村“尖刀班”將爭取相關部門支援,分步驟實施太陽能路燈獎補,具體要求及標準如下:

  1、環境整體改造完成度高,院落內破舊廢棄建築完全拆除,房前屋後衛生清潔,農具擺放有序,花池風格較統一。

  2、群眾生活習慣好,不亂丟垃圾,亂堆雜物。

  3、院落內鄰里之間和諧相處,無矛盾糾紛。

  4、路燈間隔原則上30至50米,可根據地形地勢及群眾方便度靈活調整。

  三、其他說明

  1、受資金及其他條件限制,根據xx村總體發展規劃,本方案優先適用於村四至七組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帶,其他各組在條件成熟後逐步實施。

  2、工人工資獎補時間為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路燈獎補在2年內分步完成。

  3、考慮村民財力物力的承受度,對路長在200米以上的院落路不實施水泥獎補,後期透過爭取上級專案支援實施。

  以上具體事宜解釋權歸xx村村委會。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5

  廣泛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以下簡稱共同締造活動),是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現實需要,是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載體,是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有效途徑,是貫徹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根據《xx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於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x辦發〔20xx〕xx號)檔案要求,結合xx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在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中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以城鄉社群(農村自然灣組、居民小區)為基本單元,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後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健全和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為目標,以廣泛發動群眾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為路徑,引導激勵群眾積極參與村(社群)事務,共同締造美好幸福新家園,為加快建設四化同步發展示範區注入強大動力。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建引領。始終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於共同締造活動全過程、各方面,織密建強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強化黨的政治、思想、組織引領,有效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充分凝聚群團組織、各種經濟社會服務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力量,將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堅持群眾主體。堅持群眾主體地位,注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尊重民意、匯聚民智、凝聚民力、促進民享,讓群眾成為參與者、受益者、評判者,真正變“你和我”為“我們”,變“要我做”為“一起做”。

  堅持分類施策。把城鄉社群(農村自然灣組、居民小區)作為開展共同締造活動的基本單元,根據產業基礎、資源基礎、生態基礎、文化基礎等自然村落的不同基礎條件,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科學編制相關規劃,探索創新共同締造活動的實施模式。

  堅持統籌推進。統籌用好政府、社會、群眾多元力量,透過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資源,組織各方參與,形成各類主體合作、各種力量統籌、各方資源融合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工作目標。突出鄉村振興、城鄉建設、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以群眾自主選擇的基礎設施、居住環境、公共服務等微專案和文體娛樂、志願服務、鄰里互助等小活動為載體,動員和組織群眾廣泛參與“共同締造”活動。20xx年底前,在全街道啟動3個(xx村、xx村、xx社群)共同締造示範點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做法;20xx年底前,“共同締造”活動全街道展開,探索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長效機制;20xx年底前,“共同締造”理念深入人心,群眾參與成為自覺,人居環境明顯改善,黨的執政基礎更加鞏固。

  二、基本方法

  (一)決策共謀。充分發揮村(社群)黨組織作用,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開闢政府與群眾對話渠道,搭建群眾相互交流公共平臺,平等吸納各方意見,形成未來發展共同意願。建好民意直通車,透過微信群、調查問卷、入戶座談等方式,充分了解群眾意見訴求,形成問題清單。用好鄉賢智囊團,組建以“五老”、能人、“兩代表一委員”等為重點的鄉賢智囊團,對問題清單進行討論研究,商議年度解決問題及建議方案。開好群眾議事會,廣泛召開村民小組(小區業主)議事會,讓每個居民都能有序參與共謀協商,發揮群眾組織作用,推動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決,形成共同締造的任務清單。

  (二)發展共建。充分發動群眾通過出資、出力、出點子、參與活動等方式,深度參與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管、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工作,形成共建美好家園的工作合力。共建特色產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模式,支援各村成立土地合作社、產業合作社、勞務合作社,鼓勵群眾以土地、勞力、資本等方式入股,深度參與特色產業鏈價值鏈。共建人居環境,引導鄉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切實抓好流域綜合治理,重點以居民房前屋後微空間改造為切入點,發動群眾開展清垃圾、清違建、清堆物、清雜草、清汙染“五清”行動,實現美庭院、美小巷、美菜園、美路網、美河渠“五美”目標。共建基礎設施,針對急需實施的道路、排水、廣場等基礎設施,強化專案“以獎代補”,廣泛發動群眾出資出勞、主動配合並全程參與專案建設,切實改善生產生活環境。共建公共服務,鼓勵建設愛心驛站、農家書屋、便民服務站等服務場所,培育發展家政服務、物流配送、養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務業,推行“群眾點單、幹部代辦、資料跑腿”服務機制,發動群眾開展志願服務行動,實現鄰里守望、互幫互助,促進鄉風文明。共建治理體系,充分發揮“一村一輔”“一居一警”作用,建立以“四長九員”、治安中心戶為重點的群眾自治體系,發動群眾開展治安巡邏、人民調解、情報資訊等工作,推動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建設平安鄉村、平安小區。

  (三)建設共管。全面推行民主監督,充分發動個人、企業、社會組織參與共建成果的維護管理,積極推動建立內部良性競爭機制,促進長效管理。組建共管組織,規範化設定鄉村振興促進會,建立村(居)民監事會、道德評議會、環境理事會等共管組織,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共管組織,創新開展公益創投活動,認領共管區域和事項,全過程全方位參與村(社群)事務監督管理。制定共管制度,組織群眾共同商議制定民主議事規則、居民公約、村規民約等規章制度,強化制度監督執行、管理約束,實現群眾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規範。強化共管激勵,建立多勞多得的獎勵機制,全面推行積分制管理模式,鼓勵建設積分兌換超市,將群眾參與的義務勞動、集體活動、環境衛生、產業發展、技能培訓等活動折算為積分,實行積分兌換實物,激勵群眾共同參與建設、維護環境。

  (四)效果共評。堅持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對“共同締造”活動實效進行評價和反饋,按照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進行改進。開展群眾自評,組織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最美庭院、農村好青年、好婆婆、好媳婦、最美灣組等評選活動,在一定範圍公開評議結果,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見賢思齊。開展聯合測評,對各村(小區)開展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方面共同締造情況,由農辦統籌相關部門,每年進行現場拉練、考核測評,測評結果與專案資金獎補掛鉤。開展目標考評,將共同締造活動推進情況納入年度考核重要內容,把基礎工作落實、測評結果、群眾參與度調查等作為考評重要依據,推動共同締造活動走深走實。

  (五)成果共享。透過共同締造活動,引導群眾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規則,讓村(居)民平等享有完整的設施與服務,平等享有經濟發展成果與產業收益,平等享有良好的精神風尚與溫馨友好的氛圍,自覺維護共同締造活動成果,形成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增強村(居)民對村(社群)的認同感、歸屬感、自豪感,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群眾自治的良性互動。

  三、主要措施

  (一)以基層黨建為引領,發動群眾參與。健全完善農村“行政村黨支部村民小組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組織體系和社群“社群大黨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深入實施領航發展“雁陣工程”,大力推進集體資產改革、土地流轉服務等工作,不斷髮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提高基層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服務群眾的工作能力和保障水平。(責任單位:組織辦,各村、社群)

  (二)以獎補專案為載體,吸引群眾參與。建立政府引導、群眾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投資機制,統籌整合各類專案資金,積極爭取市級“共同締造”“以獎代補”專項基金。各村(社群)要按照產業發展、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五個類別,集中策劃一批“共同締造”活動專案。適時建立“以獎代補”機制,優先支援群眾參與度較高的村(社群)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責任單位:農辦,城建設辦,交通辦,鄉村振興辦,衛建辦,民政辦,平安辦等)

  (三)以培訓提高為切入,引導群眾參與。以街道黨校為主陣地,積極組織村(社群)主要負責人、村(居)民代表等進行專題培訓。各村(社群)黨組織透過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等形式,村(社群)透過“板凳課堂”“7點半夜校”等形式,組織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深入學習共同締造理念方法。建立共同締造活動人才庫,組織培養共同締造“優秀人才”,實施共同締造“鄉賢能人計劃”,探索人才激勵政策。(責任單位:組織辦,各村、社群)

  (四)以示範試點為抓手,帶動群眾參與。堅持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優先支援市領導包聯街道“共同締造”啟動點,形成可推廣可複製的經驗做法。鼓勵有條件的村(社群)以啟動點為標準提前進行“共同締造”活動推進,打造特色,形成亮點。(責任單位:各村、社群)

  (五)以培育精神為根本,提升群眾參與。把培育精神貫穿於共同締造活動的各環節、全過程,拓展“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內涵,塑造共同締造精神。支援群眾自發組織開展廣場舞、居民才藝匯演等群眾性文藝文化活動,推動共同締造理念深入人心。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開展社群學堂、道德講堂、法律講堂、全民閱讀等活動,引導群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參與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建立,涵養良好社會風氣。(責任單位:處宣傳辦,各村、社群)

  四、實施步驟

  (一)組織宣傳動員(20xx年xx月xx日前)。各村(社群)要充分結合共同締造活動實施方案,加大動員宣傳工作力度,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引領社會、動員社會、組織社會、服務社會功能;完善群團組織、社會組織和新興領域參與機制;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群眾自治機制,積極引導各方力量積極參與共同締造活動。各辦結合中心工作,積極推進專案申報、資金爭取、政策支援,迅速推進各領域、各專案共同締造活動開展。

  (二)明確任務清單(20xx年xx月底前)。各村(社群)要充分結合當前實際,認真謀劃、大膽探索,全力推進,透過入戶走訪、小區夜話、進圈入群等途經,組織聽取各方意見建議,引導居民群眾廣泛參與到共同締造活動中,同時依據群眾建議意見,儘快列出專案清單,對下步工作推進機制進行充實完善,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管理制度。

  (三)穩妥有序推進(20xx年xx月底至長期推進)。各村(社群)要堅持“需求導向、按需匹配、個性供給”,進一步細化工作目標,落實工作措施,明確工作清單,紮實做好基礎工作;各辦、處直各單位要積極牽頭協調,形成齊抓共管、協調推進的工作格局,要團結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主流媒體和宣傳陣地作用,長效管理、動態跟蹤、持續推進,讓共同締造活動的理念思路進一步深入人心,形成全民關心、支援和參與的社會治理氛圍。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廣泛發動群眾。成立xx街道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工作領導小組,確保紮實推進共同締造工作組織協調、情況綜合、業務指導、定期排程、進度督導及建設驗收等工作。突出黨建引領,充分調動黨員幹部和居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建設美好家園的良好氛圍,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二)加強資金保障、強化激勵機制。各部門、各村(社群)要積極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引導各類社會投資主體參與共同締造活動建設,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格局;建立“以獎代補”專案激勵機制,對參與度高、影響力大且群眾滿意度高的村(社群)給予適當資金補助。

  (三)加強監督督導、確保務實管用。及時建立完善督查和通報制度,對各項工作任務的落實情況加強督促指導,及時總結分析存在問題,通報進展情況。街道將不定期組織開展督促檢查,對工作進展快、標準高、效果好的給予通報表彰;對工作滯後、行動遲緩、整治不力的進行通報批評,並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確保共同締造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6

  為全面推動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xx〕xx號)和省住建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關於全面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暨“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實施方案》(x建發〔20xx〕xx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提高整體人居環境質量為目標,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路徑,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業主自治,著眼長遠、突出重點、分步實施的原則,全面推進我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改善居民居住條件。著力完善小區功能,解決老舊小區建設標準不高、設施裝置陳舊、功能配套不全、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努力為居民打造一個環境優美、秩序井然、舒適宜居的美好生活環境。

  二、目標任務

  老舊小區改造按照科學規劃、逐步實施的總體思路,結合房屋建設年限、小區環境等基本條件,以改造和管理並重為基本原則,充分聽取居民代表、社群的意見和建議,科學合理確定改造重點和內容,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20xx年,全市計劃實施老舊小區改造50個,涉及建築面積約31萬平方米,惠及3664戶居民。到“十四五”末,計劃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05個,惠及1。1萬餘戶居民,形成環境整潔、設施完善、綠色生態、安全有序、管理規範、和諧宜居的“美好幸福小區”。

  三、改造範圍及條件

  城市規劃區、xx試驗區20xx年前(重點改造20xx年前)建成投入使用的小區且須滿足以下條件:

  (一)小區土地權屬須為城鎮建成區國有土地,且未列入我市近10年棚戶區改造或重大專案建設徵收拆遷計劃;

  (二)小區須為多層以上單元樓且主體結構安全、建築基本完好,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群服務設施不健全;

  (三)居民改造意願強烈,至少有2/3以上的業主同意,且物業費收繳率達50%以上;

  (四)主要對老舊小區及相關區域的建築、環境、配套設施等進行改造、完善和提升(不含危舊房改造和住宅拆除新建)。

  四、改造內容

  (一)基礎設施改造

  1、清除違章建築。小區內搭建的一切違章建築在專案施工前全部拆除,私自佔有用於種菜、養家禽等公共用地,居民在專案實施前自行恢復原狀。

  2、修整、翻建小區道路。小區道路達到城市居住區道路建設規範標準,做到道路暢通,路面平整無坑窪,路牙整齊無缺損,有條件的小區應符合無障礙通行要求。

  3、疏通、翻建地下管網。更換破損窖井蓋,清理、整修、補建化糞池,改造老舊管網,實現雨汙分流,保證排水通暢。

  4、改造三表(水、電、氣)出戶管網。根據實際情況對老舊小區內水、電、氣三表未出戶的住戶實行出戶管網改造,確保水、電、氣收費直收到戶。

  5、修整、規範杆管線設施。完善和規範水、暖、電、氣、通訊和消防等管線及設施裝置,有條件的小區做到管線入地入網,條件不具備的小區要統一高度和線路走向,杜絕亂拉亂接。

  (二)配套設施完善

  1、整治、新建停車設施。新建、改擴建和整修公共非機動車位(棚),儘量滿足小區內居民非機動車停放及充電需求,整頓機動車庫(位)使用秩序,恢復車庫停車功能。增設交通標誌,劃設機動車停放位置,有條件的小區可改建、補建機動車停車位。

  2、更新、規範環衛設施。增設標準化垃圾桶,保障小區居民生活垃圾傾倒和堆放。

  3、修補、美化屋面。在不影響相鄰住戶採光、房屋結構、抗震設防要求的前提下,將隔熱、防漏功能較差的平頂屋面進行合理改造,對破損、陳舊、風化嚴重的房屋外牆進行防滲、粉刷、保溫處理,達到防漏和美觀效果,整修、更換破損落水管道。

  4、清理、修繕樓道。整治樓道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刷白樓道內牆,整修樓梯扶手、欄杆、樓道窗,修繕破損臺階,添置公共照明、郵政設施、樓宇門禁系統。

  (三)提升環境質量

  1、提升綠化效果。最佳化綠化佈局,拆除佔綠、毀綠的違章建(構)築物,恢復綠化功能,儘可能增加綠地面積、提升綠化檔次。

  2、配套休閒設施。維修改造原有休閒場地,配置健身器材等文體設施。

  3、配置文化宣傳設施。在小區主要出入口設定小區平面示意圖,合理配置宣傳欄、公示牌等設施,力求美觀整潔。

  4、整治配套用房。對被佔用或閒置的公建配套用房進行清理、清退和調整,恢復原有使用功能。

  5、規範設定公共服務設施。結合小區規模,補建和完善社群服務及居民文化活動等公共服務設施。

  6、實行封閉管理。對尚未實施封閉管理的小區,要實施封閉管理,合理確定小區大門的位置和數量,設立門衛室、警務室、治安報警點,零星住宅樓儘量併入臨近小區進行統一管理。

  7、添置電子防護系統。對規模較大的小區出入口設定影片安防監控系統,根據小區規模設定影片監控節點、巡查裝置、報警系統。

  8、完善樓宇安全系統。修繕、添置單元樓宇門禁系統。

  (四)完善消防設施

  1、改善疏通小區原有消防通道和登高車操作場地,保障消防車輛順利通行和操作。

  2、按規定設定室外消防栓。

  3、對已損壞或癱瘓公共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

  4、按相關標準在樓道等公共部位和場所配置移動式滅火器材。

  (五)其他內容。居民反映比較強烈、確需整治改造的其他設施。

  五、工作方式

  (一)工作流程

  堅持政府引導,遵循以下流程:開展摸底排查居民意願調查設計方案審查制定實施方案初步方案公示(居民決策)申報確定實施方案制定改造標準及建立改造專案庫組織實施竣工驗收建立長效管理機制。

  (二)實施步驟

  1、前期準備。市住建局會同市發改科技局、財政局、xx試驗區、各街道辦事處(社群)梳理群眾改造意願及群眾對改造專案的意見建議。透過摸底調查擬改造專案的具體情況,梳理小區改造專案庫,制定年度改造計劃,優先對居民改造意願強、參與積極性高的小區實施改造。養老、文化、教育、衛生、托育、體育、郵政快遞、社會治安等有關方面涉及城鎮老舊小區的各類設施增設或改造計劃,以及電力、通訊、供水、排水、供氣、供熱等專業經營單位的相關管線改造計劃,應主動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有效對接,同步推進實施。國有企事業單位、軍隊所屬城鎮老舊小區按屬地原則納入地方改造。按照統一設計、統一改造、統一管理,進行集中連片改造的原則,由市住建局組織編制老舊小區改造方案,改造方案包括專案基本情況、現狀調研、改造內容、施工圖檔案、工程量清單、投資估算、資金來源、物業管理模式、社會經濟效益分析以及招投標工作等內容。應根據各小區實際情況單獨設計改造方案,並在小區進行公示。公示通過後,嚴格按照老舊小區整治改造工程的相關要求進行審查批准,並辦理立項、用地、規劃等前期手續。

  2、全面實施。由市住建局組織實施改造施工,並做好施工過程監督檢查,強化對隱蔽工程全過程監管,杜絕施工擾民等現象。施工單位制定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施工現場要公佈投訴熱線電話,接受居民諮詢及監督。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要全程介入,設計、施工、管線等單位和技術團隊要全過程現場開展跟蹤技術服務,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或變更設計,及時解決現場技術問題,並就調整或者變更設計的技術合理性和經濟性向建設單位書面說明。涉及重大內容、投資改變的,履行報批手續後要在小區進行公示,從開工到竣工驗收,做到層層把關,確保工程質量。

  3、竣工驗收。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竣工後,由市住建局牽頭,組織相關鎮街(社群居委會)、業主委員會(業主代表)進行初驗。同時,要組織小區居民對改造實效進行評價和反饋,及時整改存在的問題。初驗和整改完成後進行竣工驗收,驗收通過後,完成竣工財務決算,做好竣工專案的資料整理(特別是隱蔽工程的資料)、歸檔和移交工作。並組織評選“市民滿意改造工程”,通報表揚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透過居民滿意度調查對專案建設的意見建議,總結改造經驗。

  4、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將有條件的小區或相鄰的老舊小區捆綁打包,委託物業服務企業管理。引導業主委員會自主選擇專業化物業管理,對未建立住宅專項維修基金的老舊小區,引導業主補交專項維修基金。對已完成改造的“三無”小區(無產權單位、無物業管理、無人防物防)可採取引入物業管理、業主自治等多種模式。改造完成小區可透過公共房屋出租、停車計時收費等形式,盤活小區資源,增加小區“造血功能”,為後期維護管理提供資金保障。

  六、工作措施

  (一)最佳化專案審批。各部門要結合審批制度改革,精簡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審批事項和環節,構建快速審批流程,提高專案審批效率。由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聯合審查改造方案,通過後由相關部門直接辦理立項、用地、規劃審批。不涉及土地權屬變化的專案,可用已有的用地手續等材料作為土地證明檔案,無需再辦理用地手續,簡化相關審批手續。不涉及建築主體結構變動的低風險專案,實行專案建設單位告知承諾制,不再進行施工圖審查,鼓勵相關各方進行聯合驗收。

  (二)完善標準體系。依據《xx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導則》,由市住建局研究制定我市老舊小區改造方案,逐項明確改造內容,合理確定設計方案及施工工藝,明確智慧安防建設要求,鼓勵綜合運用物防、技防、人防等措施滿足安全需要。及時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因改造利用公共空間新建、改建各類設施涉及影響日照間距、佔用綠化空間的,可在廣泛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一事一議予以解決。

  (三)整合存量資源。在廣泛徵求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合理拓展改造實施單元,推進相鄰小區及周邊地區聯動改造,加強服務設施、公共空間共建共享。深入挖掘、統籌利用既有資源空間,增加小區停車位(場)及充電設施供給,在不違反規劃且徵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允許利用小區及周邊存量土地建設各類配套設施。其中,對利用小區內空地、荒地、綠地及拆除違法建設騰空土地等加裝電梯和建設各類設施的,可不增收土地價款。整合社群服務投入和資源,透過統籌利用公有住房、社群居民委員會辦公用房和社群綜合服務設施、閒置鍋爐房等存量房屋資源,增設各類服務設施,有條件的地方可透過租賃住宅樓底層商業用房等其他符合條件的房屋發展社群服務。

  (四)明確土地支援政策。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利用閒置用房等存量房屋建設各類公共服務設施的,可在一定期限內暫不辦理變更用地主體和土地使用性質的手續。增設服務設施需要辦理不動產登記的,不動產登記機構應依法積極予以辦理。

  七、工作機制

  (一)健全動員居民參與機制。充分發揮鎮街、社群組織作用,組織引導社群、企事業單位積極配合參與改造。統籌協調社群居民委員會、小區業主委員會、產權單位、物業服務企業等共同推進改造。將社群治理能力建設融入改造過程,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發動居民積極參與改造專案方案制定、配合施工、參與監督和後續管理、評價等,實現決策共謀、問題共找、方案共定、資金共籌、改造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二)建立改造專案推進機制。鼓勵企業作為實施主體承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支援有實力的國有企業參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案建設。鼓勵採用工程總承包(EPC)、全過程工程諮詢服務等推進專案建設。積極推動設計師、工程師、法律顧問以及志願者進社群,輔導居民有效參與改造,禁止收取不合理費用。鼓勵選用經濟適用、綠色環保的技術、工藝、材料、產品。改造專案涉及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的,應嚴格落實相關保護修繕要求,注重維護城市傳統風貌特色、地域特徵和傳統街區肌理,在改善居住條件、提高環境品質的同時,展現城市特色,延續歷史文脈。

  (三)強化改造過程質量安全監督機制。要把老舊小區改造質量安全管理作為重點工作,切實健全責任主體、實施單位等各方的監督管理制度,細化分工,明確責任,督導責任主體和實施單位按照質量安全標準和規範要求,嚴把質量安全關,杜絕不合格建材進場,在開復工前對施工現場重要環節、重點部位進行全面徹底檢查,重點監督檢查各類腳手架、起重裝置等安全使用情況,以及危大工程、臨時用電、消防等安全管理情況,消除安全生產隱患。要落實全過程留痕要求,特別是隱蔽工程應錄製影像資料。要防止不合理趕工期、搶進度現象,嚴防超定員、超強度加班帶來的安全風險,嚴防高濃度酒精等消毒製劑以及易燃易爆的物品誘發火災。

  (四)完善改造專案事中事後監管機制。按照下達的專案計劃,對施工具體內容、投資額、資金來源、計劃施工時間等資訊進行公開公示,主動接受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暢通投訴舉報渠道,保障居民在小區改造中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監督權”,最大限度滿足居民需求,真正做到把好事辦好,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民心工程”。審計部門要主動介入,加強對改造專案的審計監督,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督促整改。

  (五)完善小區長效管理機制。結合改造工作,同步建立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鎮街、社群居民委員會配合,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等參與的聯席會議機制,引導小區居民制定改造後小區的管理模式、管理辦法及業主議事規則。建立健全城鎮老舊小區全過程管理機制,建立健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歸集、使用、續籌機制,促進小區改造後維護更新進入良性軌道。

  八、資金籌措和管理

  (一)居民合理出資。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積極推動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可透過直接出資、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實。支援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鼓勵居民透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支援改造。

  (二)政府的財政支援。市發改科技局、財政局、住建局等部門積極爭取中省市資金支援,並統籌財政補助資金支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爭取資金主要用於基礎類改造,可適當用於完善類、提升類部分專案的改造。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同級資金配套力度,結合實際,將老舊小區改造專案納入國有住房出售收入存量資金使用範圍。同時要加大統籌涉及住宅小區的各類資金用於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金融力量參與。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依法合規加大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信貸支援力度,各商業銀行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前提下,依法合規對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企業和專案提供信貸支援。各發展銀行可根據省政府與國家開發銀行總行簽訂的《開發性金融支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戰略合作協議》,參與我市老舊小區改造專案規劃及專案篩選,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及國家開發銀行內部授信政策的前提下開展授信工作,加大對老舊小區改造專案的金融服務力度,提供優惠信貸資金支援。支援各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改善金融服務,探索公司及專案融資模式,為老舊小區改造專案提供融資支援。

  (四)專營單位投入。鼓勵原產權單位對已實行房改的原職工住宅小區改造給予資金等支援。公房產權單位應出資參與改造。引導專業經營單位履行社會責任,出資參與小區改造中相關管線設施裝置的改造提升。專營設施改造前產權屬於專業經營單位的,由專業經營單位負責改造,產權不屬於專業經營單位的,改造後專營設施裝置的產權可依照法定程式移交給專業經營單位,由專業經營單位負責後續維護管理。透過政府採購、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吸引各類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各類需改造設施的設計、改造、運營。對具備市場化運作條件的社群養老、托幼、醫療、助餐、超市、保潔、文體等公共服務設施,採取各運營主體與小區業主利益捆綁開發、商業捆綁開發等方式,運用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支援規範各類企業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參與改造。支援以“平臺+創業單元”方式發展養老、托育、家政等社群服務新業態。

  (五)落實稅費減免。專業經營單位參與政府統一組織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對其取得所有權的設施裝置等配套資產改造所發生的費用,可以作為該設施裝置的計稅基礎,按規定計提折舊並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所發生的維護管理費用,可按規定計入企業當期費用稅前扣除。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中,為社群提供養老、托育、家政等服務的機構,提供養老、托育、家政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並減按90%計入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用於提供社群養老、托育、家政服務的房產、土地,可按現行規定免徵契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不動產登記費等。

  九、組織保障

  (一)統籌推進工作。各相關單位要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為契機,將老舊小區改造作為當前城市居住社群建設補短板和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同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和“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

  (二)層層夯實責任。成立神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詳見附件1),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住建局,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要親力親為,履行各自職責,稽核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年度申報計劃和專案內容清單,進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多方籌措老舊小區改造資金,做好轄區內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鎮街(社群)要統籌協調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公司等,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宣傳發動、群眾意願徵集、化解處理矛盾糾紛等工作。市住建局會同市發改科技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加強工作指導、督導檢查,統籌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三)做好宣傳引導。做好政策解讀,讓群眾知曉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物件、條件、標準和範圍。加大對優秀專案、典型案例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媒體平臺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宣傳,著力引導群眾轉變觀念,形成社會各界支援、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奮力譜寫黃河“幾”字彎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示範市新篇章。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7

  為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不斷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根據住建部及市縣相關檔案精神,現就xx村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以群眾身邊、房前屋後的環境整治為切入點。廣泛開展“共同締造活動”。建設宜居的生態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目標原則

  (一)工作目標

  20xx年,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到20xx年,基本實現人居環境“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目標,初步建立“共同締造”的長效機制。

  (二)基本原則

  一是堅持以行政村為基礎。把行政村作為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基本空間單元,著力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的空間環境,營造持久穩定的歸屬感、認同感,增強凝聚力。二是堅持群眾為主體。踐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注重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尊重群眾意願,從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激發群眾參與,凝聚群眾共識。三是堅持共建共治共享。透過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推進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由政府為主向社會多方參與轉變,打造新時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主要任務

  (一)實施農房排危改造工程。加強農村危房改造、地災搬遷、土坯房改造等工作,摸底排查村內危舊房數量,完成排危改造和拆除工作。

  (二)實施村莊淨化、綠化工程。以“戶分類-組收集一村回收一鎮轉運”的總體思路,落實村莊垃圾分類回收制度;荒山、田間、道路及公共空間採用本土植被綠化,注重高中低層植物搭配。

  (三)實施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加大鄉村建築風貌管控力度,提升鄉村建築和庭院的外觀設計水平和環境品質;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村口路旁、濱水地帶、公共活動場所等為重點,注重鄉村綠化與庭院經濟、經濟林果相結合,達到村內村外綠樹成蔭、前庭後院瓜果飄香;推進鄉村公共空間和道路照明亮化工程,推廣使用節能燈具和新能源照明;全面整治村莊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引導村民合理區分生產生活空間。

  (四)推動農村改廚改廁工作。以普及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農村清潔廚房為任務目標,以缺什麼補什麼,什麼不規範就改造什麼為實施方向,推動村內農房改廚改廁工作。

  (五)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改水工程,解決村內部分村民飲水問題,保障村民飲水安全;實施道路整治工程,主要幹道油化,村莊聯組路、入戶路硬化,因地制宜確定建設標準,鼓勵村內道路採用石板、青磚、碎石等傳統路面,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四、機制建設

  成立以“xx鄉人民政府一xx村一設計團隊”三方為主體的專案小組,共同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治理體系,其職能職責如下:

  (一)xx鄉人民政府:宣傳和執行黨的共同締造理念和政策,領導、統籌村委會、村民、規劃團隊、社會力量等主體共建人居環境。保障資金投入、管理專案建設、施工質量等問題,為村莊建設提供人力支援,將政府的服務下沉。

  (二)xx鄉xx村:成立各類村民組織,把每個村民都吸納到各個組織內,讓每個村民都有機會參與到共同締造,行使本組織權利,履行義務;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發揮志願精神,積極主動參與共同締造,密切聯絡群眾,團結村民,向村民宣傳共同締造理念,並向黨組織反映村民意見;由xx村村委會負責組織會議,發動村民、服務村民,協調事務,讓每位村民都參與到共同締造中來。

  (三)設計團隊:設計團隊駐村設計,採取自下以上、協商共謀的工作方式,與村民共同謀劃未來,協助村內建立村組織和相關制度、制定工作計劃、落實相關專案、引導特色產業發展、宣傳政策方法等。

  五、實施保障

  一是搭建公共交流平臺。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拓寬政府與村民交流的渠道,搭建村民溝通平臺。透過座談走訪、入戶調研、工作坊等方式,瞭解居民需求,發動群眾廣泛參與。開展多種形式的基層協商,充分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共同確定村莊需要解決的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共同研究解決方案,激發村民參與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工作的熱情,使村民從“要我幹”轉變為“我要幹”,使基層政府和相關部門從傳統的決策者、包辦者轉變為引導者、輔導者和激勵者。

  二是做好宣傳引導。加強對村民的民主法制教育,提升村民依法參與管理的能力與質量,提高依法履行應盡義務的自覺性。透過廣泛的村民自治活動,充分激發村民的“主人翁”意識,發動村民積極投工投勞整治房前屋後的環境,主動參與生活垃圾分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公共空間的建設和改造,主動配合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珍惜用心用力共建的勞動成果,持續保持村莊美好環境。

  三是強化監督力量。鼓勵村民針對村莊環境衛生、公共空間管理、生活垃圾分類等內容,透過村委會或村民自治組織,共同商議擬訂村規民約並監督執行,建立健全綠地認領、公共空間認領、公共設施等維護認領的“愛心積分機制”及志願者積分機制,以積分評比獎勵的形式,激勵村民、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人居環境建設成果的維護管理。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8

  開展共同締造活動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實踐路徑,是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深化拓展築堡工程的重要抓手,是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強村富民的現實需要。為落實省、林區關於開展共同締造活動試點的工作要求,現結合當前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以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前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為切入點,以建立和完善全覆蓋的基層黨組織為核心,以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為目標,以廣泛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為路徑,引導、激勵群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一體推進共同締造活動和築堡工程,努力打好便民、利民、助民、富民組合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工作目標。到今年底,xx小區共同締造活動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共同締造理念成為共識,群眾主人翁意識不斷增強,共同締造長效機制初步建立,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力爭建成全區共同締造樣板示範點。

  (三)時間安排。xx月xx日前,將本試點實施方案上報林區黨史的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稽核備案。根據林區具體工作安排,按照時間節點,以專案為載體,全面推進共同締造試點建設,開展內容豐富的共同締造實踐活動。完成初步試點工作任務後,透過相關部門評估,及時總結試點經驗,做好共同締造活動鞏固、拓展、提升工作。

  二、方法路徑

  開展共同締造活動關鍵是發動群眾、組織群眾,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形成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方法和機制。

  (一)決策共謀聚民意。創新黨組織引導下的群眾共謀載體,匯聚群眾智慧,凝聚發展共識。找準共同需求。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透過屋場會、院壩會、小區群眾夜話等方式,傾聽群眾心聲,及時梳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從群眾身邊的小事、關注的難事、想辦的實事入手,找準群眾真實需求。搭建議事平臺。縱向健全“村黨組織黨員中心戶群眾”三級議事架構,橫向健全村黨組織居中引領,社會組織、經濟組織、志願組織等聚合環繞的組織矩陣,把每個居民都納入一個或多個社會組織中,充分發揮村委會、評議會、監督小組、鄉賢理事會等群眾組織作用。健全決策機制。健全村黨組織領導下多種型別組織參與基層協商、民主決策的機制,引導群眾有序參與共謀,形成群眾認可的決策。

  (二)發展共建聚民力。充分激發群眾的主人翁意識,鼓勵群眾採用力所能及的方式,積極參與發展共建。黨員帶頭示範。落實黨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等機制,引導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作為,帶頭出錢、出力、出點子,在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服務等方面,建給群眾看、帶著群眾幹。群眾出資出力。以小區住戶房前屋後環境改善、基礎設施配套等實事專案為載體,形成一份凝聚群眾共識的規劃方案,並把規劃方案轉換為系列行動計劃,有序引導群眾開展共建活動。針對小區水、電、路、網、購等基礎設施專案,從小區住房外立面整治、衛生廁所、汙水治理、垃圾無害化處理、周圍環境綠化美化等實事、小事做起,動員群眾讓地讓利、投工投勞、出資出物,讓大家參與進來、看見成效。採取“補貼啟動、獎勵先進”形式,實施“以獎代補”專案,切實做到“掃乾淨、碼整齊、暢溝渠、修緩坡、固陡坡、順線杆”。房前屋後清理專案,由群眾自己出工出資;技術含量較低且工作量較大的專案,以群眾參與建設為主並按照當地工時費領取報酬;技術含量高、施工複雜的專案,由村集體透過議事程式選擇合適的施工單位開展建設為主,群眾參與為輔。用好各方力量。組織協調、充分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志願者隊伍等下沉力量,爭取人力、物力、智力和財力支援,注重發掘群眾內生力量,增強共建合力。

  (三)建設共管聚民智。建立長效共管機制,調動群眾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建立完善管理機制。推動村民黨小組和黨員中心戶加強自治共管,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共管組織,主動認領公共空間管理、環境衛生、鄉村道路管護等。建立完善監督機制。引導群眾透過村委會,建立小區村規民約並監督執行,協商確定公共空間、安全設施等公益專案建成使用後的管理規約,共同維護專案建設成果。建立完善獎懲機制。建立健全“愛心積分”機制、志願服務積分機制、“紅黑榜”評比制度等,以積分評比、獎勵兌換、公示通報等形式,激勵個人、企業、社會組織參與共建成果的維護管理,促進長效管理。

  (四)效果共評聚民聲。改進專案評價方式,廣泛邀請各方代表進行評議,激發自治熱情。代表全程評議。按照“服務誰、誰評價”的原則,建立全過程的評價標準和評價機制,廣泛組織動員群眾參與專案事前預評實施方案、事中評價建設質量、事後評估效益發揮。公開評比評選。組織村委成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等對房前屋後環境衛生開展常態化評議評比,重大專案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增強群眾責任感、榮譽感。強化典型激勵。建立“以獎代補”機制,對組織參與面廣、效果好的共同締造專案,透過獎勵的形式予以補貼,及時激勵先進,有效鞭策帶動後進,激發群眾參與熱情。

  (五)成果共享聚民心。建立和完善成果共享規則,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共享建設成果。引導群眾共同享有並維護景觀綠化、活動廣場、健身器材等公共環境、公共空間、公共設施,使共建成果最大限度惠及群眾。強化利益聯結。積極探索建立群眾利益聯結分享機制,推行“黨組織+經濟合作組織+群眾”、景村民共同體、農旅文融合等形式,讓群眾分享發展紅利。塑造共同精神。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推進文明小區、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活動,開展弘揚好家風、好家訓活動,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構建親睦融洽的鄰里關係,形成“敲得開門、認得到人、說得上話、託得了事”的良好小區氛圍,塑造“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小區共同精神。

  三、重點任務

  xx鎮xx村xx小區是xx高鐵xx段專案啟動後逐步建設的高鐵搬遷安置小區,發展定位是利用xx區位優勢將其打造成集地方特色飲食、民俗文創、民宿旅遊,滿足出站遊客吃住行於一體的高鐵驛站型示範小區,形成以現代化的綜合交通樞紐為主導,具有自然和人文吸引力的旅遊目的地、遊客蓄水池,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不反彈、能致富”。

  (一)抓好專案建設。xx安置小區專案分四期進行,其中:一、二期規劃設計宅基地88宗,放線72戶,主體建設完工65戶,入住32戶,完工率90。3%,一期場平建設、道路及管線鋪設已經完成,汙水管網3公里,飲水管網入戶2公里,電纜弱電下地2。5公里;三期規劃設計19宗宅基地場平及管網已完成,房屋正在建設中,四期預計安置35戶,目前正在設計階段。外立面改造98戶,投資398萬元;路面硬化、黑化2公里,投資160萬元,小區整體綠化,美化、亮化投資350萬元。xx酒店於20xx年2月開工建設,目前已進入裝修階段,建成後預計客房120間,200張床位,同時可容納200人住宿,150人就餐。下一步將繼續加快專案推進,實施小區整體外燈亮化上房,建設兩條步行道共1公里,統一門面招牌,謀劃小區房頂光伏發電專案。

  (二)抓好環境整治。以林區“兩城一區”聯合建立為目標,以“三治融合”為抓手,全面開展小區環境和衛生整治,透過落實房屋周圍三包、完善村規民約、加強宣傳教育等手段,引導村民轉變觀念並樹立良好習慣,推動村民互相監督,形成長效機制。

  (三)抓好產業發展。實行“以獎代補”,吸引群眾參與,充分利用好區位優勢,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彙集群眾智慧,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帶動xx村群眾積極參與“山上食材本土化,山下農家樂開花”,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最美農家小院、特色民宿,打好基礎推動高鐵時代鄉村旅遊,使“共同締造”活動不斷向縱深發展。

  (四)抓好宣傳發動。加強宣傳推介力度,形成輻射效應,聯絡主流媒體專項採訪,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共同締造活動,講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故事,及時總結推廣共同締造活動的好經驗、好做法,發揮示範帶動作用,由點及面,以點促面,及時回應村民關切,為共同締造活動營造良好氛圍。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廣泛組織發動群眾。工作專班帶領駐村工作隊員、村“兩委”班子入組進戶廣泛宣傳發動群眾,動員全村黨員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積極參與共同締造實踐,持續開展“環境怎麼建,請您來點單”“專案怎麼建,大家商量辦”“設施怎麼管,群眾說了算”等系列活動,最佳化群眾“點單式”機制,建立完善村組需求清單、資源清單、專案清單,做到“策由民定,一村一策”。

  (二)強化專案牽引,健全監管激勵機制。拓寬資金籌集渠道,積極爭取區級財政、行業主管部門、幫扶單位、社會投資主體、鄉賢能人等各方資金專案,將資金和專案進行整合,建立共同締造資金池。落實“以獎代補”激勵機制,實行村落農戶競爭性申報、差額式獎補,將共謀程度、共建成效、共管機制、共評反響等考核指標與獎補資金掛鉤,確保工作實效。

  (三)突出宣傳引導,營造共同締造氛圍。及時提煉總結共同締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成效,健全長效機制。加大宣傳力度,充分運用微信公眾號、廣播、抖音等宣傳渠道,多層次、多角度宣傳共同締造活動,讓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掌握共同締造的方法和要求,積極宣傳共同締造活動中湧現出來的鮮活經驗和先進典型,講好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動故事,加深理念認同、價值認同,增強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凝聚共同締造磅礴力量。

  共同締造具體實施方案9

  為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和幸福生活的新期待,高水平打造“xxx”,我鎮將開展“全民動手共同締造xx美麗家園”市容環境整治主題活動(以下簡稱主題活動),動員廣大群眾參與xx美麗家園建設,共同締造美好環境,提升城市品質,現結合實際制定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要堅持“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要指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城市管理在推動綠色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透過政府主導、轄區實施、市民參與,推進城市環境“平面”“立面”一體化整治,全域打造城市特色亮點,持續深化“大城三管”及“馬路辦公”,把我區建設成為xx東南xx區城鎮群高質量發展的牽引城市。

  二、工作任務

  (一)提升“平面”環境品質。以“我為城市扮靚裝”為主旨,按照“誰建設、誰使用、誰管理、誰整治”原則,開展市容環境大整治、城市品質大提升,重點整治坡坎崖、背街小巷及其他環境薄弱區域,補齊環境衛生短板,進一步擦亮城市底色,讓城市更加乾淨整潔靚麗。

  1、整治環境衛生。在全鎮範圍內,以背街小巷、農貿市場、學校周邊、公路沿線等為重點,在群眾反映集中的熱點區域,開展環境衛生整治,著重解決熱點難點問題,補齊薄弱區域短板、強化環境管理弱項,做到全鎮一盤棋,確保全鎮環境乾淨整潔。

  2、擦亮坡坎崖底色。在集鎮建成區,以集鎮主次幹道沿線、公共廣場周邊、學習周邊坡坎崖灘等為重點,統籌學校、居民房前屋後及周邊坡坎崖,著力消除白色暴露垃圾、堆放雜物、佔用公共綠地種菜等現象,提升市容市貌整體水平。

  3、治理垃圾汙染。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加大分類設施投入力度,促進群眾習慣養成,提高分類投放準確率;不斷完善生活垃圾焚燒、廚餘垃圾資源化應用和建築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促進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規範垃圾站場、公廁、環衛車輛等管理,消除髒、亂、臭現象;常態化開展水域清漂保潔,全面清理消落區垃圾,實現綠色發展。

  (二)提升“立面”環境品質。以“我為城市織掛毯”為主旨,系統開展集鎮立面美化,展現獨特魅力。重點包括坡坎崖品質提升、綠地補缺提質,進一步提升我鎮形象,讓鄉鎮更加宜業宜居宜遊。

  1、推進坡坎崖綠化美化。以公路沿線、學校周邊、半坡梯坎路為重點,堅持自然為美,把文化融入環境,提倡因形就勢佈局,因地制宜建設,注重適地適樹,精選樹種、培植花境、保育生態,豐富林相色相季相品相,將坡坎崖專案打造成為集鎮特有的“立體掛毯”。

  2、統籌綠地補缺提質。以二道巖滑坡整治片塊綠化為重點,加強現有綠化專案的管護,定期開展植物體檢、科學修剪、病蟲害防治、土壤改良等工作,消除綠化缺株死株、違規種菜等現象,增加集鎮綠量。

  (三)全民參與,共同締造。以“我是城市小管家”為主旨,激發群眾參與集鎮管理活力,系統開展志願者服務、集鎮綠化整治認領、優秀案例評選等活動,豐富眾治、眾管方式,進一步營造美麗家園建設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氛圍,讓石家鎮有“溫度”、人民更幸福。

  1、豐富志願服務活動。結合城市管理志願者隊伍建設,開展“全民動手、美化家園”、“城市微更新、文明大提升”等系列主題活動。鼓勵群眾“當一天城市管家”,組織志願者開展相關主題活動。結合網格化管理機制,推動志願者“進網格”,壓實責任,形成集鎮管理齊抓共管、眾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讓良好文明習慣蔚然成風。

  2、探索坡坎崖建管方式。開展坡坎崖建設點位、設計方案推選,打造一批坡坎崖綠化美化精品工程。推行企事業單位認建認管等“認領制”,嘗試透過“微文創”“微綠植標識”等形式探索坡坎崖管理新模式,充分調動各方參與坡坎崖管理的積極性。

  3、配合打造“最美”系列品牌。積極參與“發現重慶之美”系列評選,為主題活動宣傳造勢,透過主流媒體、新媒體、自媒體等加強宣傳,注重經驗總結複製推廣,及時收集優秀案例、提煉有效做法,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不斷推動主題活動向外拓展。

  三、工作步驟

  (一)部署啟動階段(20xx年xx月xx日前)

  1、動員部署。組織開展專題研究,摸清情況,結合實際制定轄區“全民動手共同締造xx美麗家園”市容環境整治主題活動具體方案,細化任務分工,落實責任到位,精準施策。

  2、儘快啟動。按照“邊部署邊開展”的原則,對群眾反映集中、影響較大的環境薄弱區域,要迅速啟動整治,儘快消除髒亂現象,確保在春節前整治一批、實現一批,以乾淨整潔的城市環境迎接新年。

  (二)亮點打造階段(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1、系統排查。結合工作實際梳理形成整治專案清單,明確專案實施主體、建設規模、資金來源、完成時限等要求。

  2、全面整治。全面開展相關工作,制定“時間表、路線圖”,實行掛圖作戰、打表推進。

  (三)鞏固提升階段(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1、總結經驗。總結主題活動成功經驗,挖掘整治典型案例。積極參與全市“最美”系列評選等活動,廣泛開展宣傳報道,進一步營造良好整治氛圍,助推市容環境不斷提升。

  2、完善機制。主題活動要結合“馬路辦公”、“門前三包”、“五長制”等管理機制,推動健全市容環境管理、坡坎崖綠化維護等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整治成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注重統籌協調。按照政府主導、轄區實施、市民參與原則,推動部門協作,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形成工作合力。鎮規劃建設環保辦負責活動統籌協調指導,各有關科室要主動作為,認真履職,切實起到組織落實、協調督辦作用,推進主題活動順利實施。

  (二)開展督導考核,強化結果運用。狠抓工作落實,攻堅克難、開拓創新,以抓鐵留痕和釘釘子精神,將一張藍圖繪到底,確保主題活動有力有效。鎮黨委政府成立暗訪組,定期對整治工作進行評估,並結合文明科室、文明社群等建立工作強化情況通報和結果運用,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單位進行通報。

  (三)組織宣傳報道,及時報送情況。以宣傳帶動整治,促進形成共治共享氛圍,加速實現全民動手共同參與。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