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人際交往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大學生人際交往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一、問題提出

  人際交往通常指除親屬關係以外的人與人交往關係的總稱,也被稱為“人際關係”,包括朋友關係、學友(同學)關係、師生關係、僱傭關係、戰友關係、同事及領導與被領導關係等。人是社會動物,每個個體均有其獨特之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然而人際關係對每個人的情緒、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甚至對組織氣氛、組織溝通、組織運作、組織效率及個人與組織之關係均有極大的影響。作為剛剛走出家門的大學生,減少了與親屬(主要指父母)之間交流的機會,人際交往就顯得更為重要。

  和諧的人際關係既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大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源泉。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是在88—92年左右出生的,由於受到社會、學校、家庭和自我等多方面的影響,大部分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從而引發一系列的不良校園問題,偶爾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由於大學生在校面對的主要是同齡人,因此,調查也針對這方面展開,就大學生的交往問題找出原因並提出可行的解決辦法。

  二、調查工具

  問卷形式

  三、調查物件

  外語系xx級部分同學,總人數:200人

  四、結果分析

  (一)、大學生目前人際交往的重要性及現狀

  首先,我們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作了調查,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超過70%的同學對自己的人際交往現狀感到不滿意。其中1/3的男生不知道應該怎樣改善自己的人際關係,而女生在這個問題上的比例達到了1/2。另外,在對朋友數量的調查中,有50%左右的只有4-6個較好的朋友,其中男生的朋友數量普遍多於女生。

  由此可見,有很大一部分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是存在問題的,他們的交往障礙產生的原因大致如下:大學生以專業分班級、以學科分院系,班級和院系是他們生活的團體,一個單純的高中學生上大學後,若不小心被別人鄙視或被拒絕於團體活動之外,而他又不善於交往,不在改變中得到提高的話,就有可能進入孤獨、壓抑的狀態,進而困擾大學四年的生活,甚至影響未來的行為。

  大學生由於閱歷較淺,一般都缺乏處理人與人關係的經驗。大學生的交際困難主要表現為他們在本能的驅動下渴望融入集體,但又習慣於後天養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方式,有時他們理解不了、接受不了、適應不了同齡人之間平等的爭吵、合理的衝撞和正常的磨合,因此在客觀上群體包容不了他們,主觀上自己也容納不下群體。主要症狀①自我封閉: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外界的事物不適應或不感興趣,不願與他人交往。②容易衝動:對於身邊發生的一點點小事常會以過激的態度去面對。

  大學生在校期間人際關係處理得好壞直接影響他們的學習、生活甚至工作。融洽的人際關係可以使人身心愉快,從而促進學習,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現在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處在冷漠、疏遠的人際關係中,他們心情不愉快,有時還產生敵對、憎惡的態度,從而導致攻擊性行為,有損身心健康。

  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麼我們怎麼才能改變這種狀態呢?下面,我們從幾方面來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並試圖針對性的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二).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環境因素

  1、社會人口政策及家庭因素對大學生交往的影響

  自從計劃生育政策全面實行以來,家庭生活往往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模式,這些孩子聚在一個集體裡,就會出現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問題。

  上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的家庭不僅存在‘縱向”關係,而且還存在“橫向”關係。“橫向”關係體現為每個家庭基本有兩個以上孩子,鄰里之間的孩子相互串門。小夥伴在嬉戲玩耍時避免不了受傷掛彩,吵嘴哭鼻子,這使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學會了競爭與合作,形成人際觀念。

  自從我國實施“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的計劃生育政策以後,中國的家庭多為獨生子女,“橫向”關係沒有了,孩子享受的是“縱向”血親(爺奶、父母)帶來的呵護甚至溺愛,從小缺乏集體環境而導致缺乏集體榮譽感與合作精神;家長的過分包辦使獨生子女上大學後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及為人處世的能力;缺乏坦誠的心態;理解偏激等等。

  2、校園環境的影響。

  大學具有比較開放的學習環境,生活在其中的學生吸納多方面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處理不當就會產生矛盾。與中學比,大學的管理模式較為鬆散,強調的是個人的興趣與發展。中學時期住宿比較集中或居家,每天的安排有固定的規律,班主任也一任數年,天天相見。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語言、習俗,構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跨進大學,周圍的人來自不同地區,素昧平生,語言、習俗各不相同,再加上沒有固定的座位,甚至教室也經常變動,大學生沒有一個固定的環境和他人交流,因此更要靠自己的交往能力來適應周圍的環境。大學是走向社會的橋樑,大學生可以與社會人員交往,可以自由去網咖甚至在宿舍中直接上網際網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往環境的複雜性和形成良好人際交往狀態難度。

  總結環境因素對大學生交往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大多是客觀存在,其中絕大部分都是不可改變至少短期內不會變化的,因此,要想有效的改變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現狀,我們應該從自身找原因。

  (三)自身因素對大學生交往的影響

  1、 怎麼做——大學生對人際交往方法的瞭解

  正確的交往方法是人際交往的基礎,為了解大學生對人際交往方法的掌握程度,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的第3、4、5題(詳見附錄2)。從結果可以看出:54.4%的會在結交新朋友時會選擇直接上去搭訕,而45.6%的會選擇透過他人的介紹和陌生人搭上關係。在面對談話中出現的令自己不愉快的內容時,2/3的會採用岔開話題等主動的方式來解決,1/3的會採取默默忍受、直接離開等被動的方式。最後,當和朋友發生矛盾時,有超過85%的會主動尋求和解,其中69.6%的會直接找對方和解,16.5%的會透過第三者與對方和解,只有13.9%的完全被動地等對方來找自己。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對交往方法的掌握情況是比較樂觀的。和他人交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認識。與陌生人開口交談是人際交往中最重要的步驟之一。處理好這一步可以使人結識很多有趣的朋友;處理不好會引起尷尬,失去很多機會。與陌生人呢交談要找到共同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①留心觀察。開始談話前首先

  看對方有何與自己相同之處。例如,他和你都穿了一雙李寧氣墊運動鞋,你就可以以李寧運動鞋為話題展開談話。②以話試探。兩個陌生人相對無言,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首先要開口講話,可以採用自言自語,例如,“天太熱了”,對方聽到這句話便可能會主動回答將談話進行下去;還可以以動作開場,隨手幫對方做點事,如推下行李箱等;也可以發現對方口音特點,開啟局面,例如,聽出對方的周口口音,說:“周口人吧?”,以此話題就可以展開。

  與您剛認識的人在一起談話或與人談論您不認識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從一個話題到另一個話題地試著說,如果某個題目不行,再試下一個。不要對片刻的沉默慌張,讓它過去即可。談話不是競賽,像跑步一樣拼命地衝到終點。

  (2)交談時的眼神。與人講話時不斷環顧四周或者在聽別人講話時東張西望,都是缺乏基本責任感的行為。在你對任何人講話時,都要注視他(她),不時緊緊地盯著,而是一直看著,這樣你的對話者會明白你沒有分散注意力。

  (3)讚美對方。我們說要適當地讚美別人的優點長處。這種咱們必須是誠心的,而不是為了阿諛奉承而故意誇大的虛假的讚美。交友時,說話如果能很好地動用這一條,對於朋友間的和諧大有裨益。

  (4)面對侮辱。誠懇地告訴他,他的言論是令人討厭的,不想再聽到這樣的話了,然後走開或者開始另一個話題。

  (5)剋制。與人相處,難免發生摩擦衝突,剋制往往會起到“化干戈為玉錦”

  的效果。剋制是以團結為金,以大局為重,即使是在自己的自尊與利益受到損害時也是如此。但剋制不是無條件的,應有理、有利、有節,如果是為一時苟安,忍氣吞聲地任憑他人無端攻擊、指責,則是怯懦的表現,而不是正確的交往態度。

  從對大學生交往方法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交往方法並不是限制大學生交往的主要因素,那麼我們繼續下面的分析。

  2. 能不能做到——對大學生交往能力的調查

  知不知道如何做很重要,能不能做到同樣不容忽視。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自信心對交往方法和交往策略的實現起著最為重要的影響。

  從結果可以看出:超過80%的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自信的情況,其中有1/4的甚至存在自卑的現象。

  自卑是一種過低的自我評價。自卑的淺層感受是在自己看不起自己,而深層體驗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學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總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懼怕丟醜、受挫或受到他人的拒絕與恥笑。這種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將社交圈子限制在狹小的範圍內。

  另外,害羞和孤僻也是導致大學生交往障礙的因素,他們都阻礙了交往的正常進行。害羞者過多約束自己的言行,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情感,也無法與人溝通,造成交往雙方的不理解或誤解,妨礙了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孤僻者孤芳自賞,自命清高,結果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愛則無朋,與人不和群,待人不隨和,或者由於行為習慣上的某種怪癖使他人難以接受。這樣從心理上與行為上與他人有著屏障,自己將自己封閉起來。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個人能力的缺失是限制其人際交往的關鍵,大學生由於自身原因,無法把理論應用於實踐,導致其人際交往的不理想。那麼,原因是不是隻有這些呢?下面我們繼續分析。

  3. 想不想去做——大學生對改善人際交往的態度

  如果知道怎麼做,以自身的能力也可以做的很好,但是不情願去做,也不能把事情做好。從統計結果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大學生都希望結交新的朋友;然而,有一半左右的在週末傾向於獨自度過而不是和朋友在一起。

  這是一個比較矛盾的結果,其可能的原因如下:

  (1)有的是因為性格內向,被人誤認為封閉;

  (2)有的是整天忙忙碌碌,因為緊張的學習,始終處於疲倦狀態,自然也就很少有高漲的熱情,只要緊張氣氛鬆弛了,他們的熱情一般能很快調動起來;

  (3)由於大學生活鬆散的氛圍,各種活動的動員主要由各班的班長和團支書進行,難免有些不盡如意,使同學們對各種集體活動的開展不瞭解,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

  五、調查結論

  1、很多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時存在著自卑的心理、導致他們不願意與人主動去交流。

  2、部分大學生交往的方式不正確、導致他們不能更好的去交流。

  3、部分大學生性格內向也是影響交往的因素之一。

  4、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學生自身原因,缺少主動和人交往的意識。

  六、提出建議或意見

  綜合以上調查可以看出,個人能力的缺失大學生人際交往現狀不理想的最主要因素,另外,個人對交往的態度也或多或少的影響了大學生的交往。根據這個結果,可以針對性的提出以下解決建議:

  1、對大學生

  (1)在學習之餘,可以進入班委或學生會以及各種社團鍛鍊自己;

  (2)多多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

  (3)平時多在課堂上發言,鍛鍊自己在公共場合的應變能力;

  2、對學校、學生會

  (1)舉辦一些有關人際交往的講座,幫助大學生糾正自己錯誤的觀點;

  (2)多舉辦一些活動,並做好宣傳,增加大學生鍛鍊自己的機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