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過而不式》原文及譯文

《孔子過而不式》原文及譯文

  孔子過而不式

  荊伐陳,陳西門壞,因其降民使修之,孔子過而不式。子貢執轡而問曰:“禮,過三人則下,二人則式。今陳之修門者眾矣,夫子不為式,何也?”孔子曰:“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爭而不死,非勇也。修門者雖眾,不能行一於此,吾故弗式也。”

  ——選自《韓詩外傳》

  註釋

  1、荊:楚國。

  2、伐:討伐攻打。

  3、因:就,於是。

  4、執轡:拿(握)著韁繩。

  5、式:“式”同“軾”,車前扶手的橫木。乘車者身靠橫木,表示敬意。上文“孔子過而不式”中的“不式”,意為不表示敬意。

  譯文

  楚國討伐陳國,陳國的西門被打壞,楚國人就讓投降的陳國百姓來修繕。孔子經過這裡沒有對人們行式禮(軾禮:在車上對車下的人行的一種禮節)。子貢拿著韁繩問孔子說:“《禮記》上說,遇到三人就應該下車,遇到兩人就應該行式禮。現在陳國修城門的人很多,您卻不做式禮,為什麼呢?”孔子說:“自己的國家滅亡了都不知道,這是不聰明;知道了卻不反抗,這是不忠於國家;國家滅亡了自己不去殉死,說明他們沒有勇氣。修城門的人雖然多,卻沒有一個能做到我說的其中一點的.,所以我不對他們行禮。”

  閱讀訓練

  1.解釋:

  伐:討伐,攻打

  因:就

  執轡:拿著韁繩

  式:扶著車前的橫木敬禮

  荊:楚國

  2.翻譯:

  國亡而弗知,不智也

  自己的國家滅亡了都不知道,這是不聰明。

  修門者雖眾,不能行一於此,吾故弗式也

  修城門的人雖然多,卻沒有一個能做到我說的其中一點的,所以我不對他們行式禮

  3.孔子為何“過而不式”?(用文中語句回答)

  國亡而弗知,不智也;知而不爭,非忠也;亡而不死,非勇也。修門者雖眾,不能行一於此,吾故弗式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