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結算審計過程中問題調研報告

工程結算審計過程中問題調研報告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接觸並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程結算審計過程中問題調研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審計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一)施工單位報審結算存在的問題。在審計中我們發現,有的施工企業利用建設單位對建設工程結算的知識瞭解較少,不能對建設工程結算進行有效地監督的情況,採用多計工程量,高套定額,編制假預算和假結算,重複計算工程量等手段,高估工程造價。

  (二)審計工程結算稽核面臨的問題。

  1、承包

  工程合同簽定不規範,工程結算計價難以確定。在審計過程中發現,建設、施工雙方承包工程合同簽訂不規範。在簽訂合同時不按投標檔案的內容逐一填寫,尤其是建築規模和中標價,存在少填或者不填的現象,給工程計價取費留下活口,目的是為了竣工後高報工程結算價格打下伏筆,使得原本十分嚴肅的'合同失去約束作用,建設單位失去了對施工單位工程報價的有效監督,容易造成決算價格偏高。同時,給工程結算造價稽核帶來難度和風險。

  2、建設單位不正常的舉動,增加審計難度。審計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建設單位節省建設費用,降低基建成本,提高投資效益。但基建結算審計並不受所有建設單位的歡迎,因為有些建設單位的基建管理人員在工程專案實施過程中與施工單位逐漸產生經濟瓜葛,因而這些人思想上有顧慮,認為基建審計核減額越大,說明自己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越多,甚至出現施工單位都予以認可的核減,而建設單位反不認可的咄咄怪事。此外,建設單位打著“降低工程成本,節約建設資金”的旗號,肢解工程專案,將一個本應完整的單項工程肢解成若干子項發包給多個施工單位施工,除了要支付總承包單位服務費,增加工程成本外,有的還指定基建材料,指定材料供貨商,甚至乾脆代施工單位採購建築材料等。所有這些建設單位不正常的舉動,都增加了工程造價的審計難度。

  3、材料成本難以確定。現階段建築材料市場不規範,價格混亂。材料材質相同,價格不同;產地不同,價格不同;渠道不同,價格不同。市場價格差異懸殊,我們在審計過程中感覺到材料實際價格無法核實,成本難以測定。即使是稽核其原始購貨發票,也由於外部建築材料市場的混亂使得真偽難辨,況且回扣與折扣普遍,幅度不同,更增加其難度。

  4、監理單位沒有盡職造成工程結算稽核難以深入。限於目前審計機關的技術力量和裝備水平,實施工程結算審計難以做到全程跟蹤審計,更無法採取技術掃描和鑽芯取樣等先進檢測手段,因而審計所依賴的工程實施過程抽樣檢測資料只能以監理部門提供的監理日誌為主要參考依據。但工程結算審計中發現,監理單位提供的監理日誌並不能客觀反映工程實施過程的真實情況,或填寫不規範,或當時編造虛假記錄,或事後補做虛假記錄,或找不具監理資質的人員編造日誌。所有這些,說明工程監理單位沒有按規定進行監理驗收,監理存在“走過場”的現象。如我們在裝飾工程專案審計中發現,居室裝修普遍存在較嚴重的質量問題,牆面、頂棚抹灰層脫落,通體磚顏色深淺不一造成地面花,地縫大,地不平等現象。究其原因,除了施工單位偷工減料,沒有嚴格按材料工藝要求進行施工,建設單位忽視對裝飾工程的質量管理外,監理單位沒有盡職是主要原因。這既給工程質量造成很大隱患,又使工程結算稽核難以深入進行。

  二、問題的成因簡析

  (一)很多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編制人員,在編制工程專案決算時為了省時間圖省事,往往不對竣工工程進行實地現場勘察,甚至在對工程圖紙及相關變更材料均不熟悉的情況下就草率編制,導致已變更取消的工程專案在工程結算中仍然出現等高估冒算的情況。有的則有意增大工程造價,以提升其勞務費的“含金量”,進而造成工程造價增大。

  (二)施工單位施工過程中對技術資料的未能完整歸檔或有意不建檔,造成建設單位在工程竣工後無法建立完整的工程資料檔案並按要求報送工程結算所需資料,從而使審計工作週期拉長、風險加大。

  (三)建設單位缺乏工程技術專管人員和工程技術專業知識或工程技術人員職業道德水準不高,造成工程專案施工中不合規的變更籤證增多,從而使得工程造價隨意增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