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彎曲》的教學反思

《抵抗彎曲》的教學反思

  10月10日,因為大店口的老師來聽課,學校安排我在長林上一堂科學課。我選擇了《抵抗彎曲》一課。

  這堂課,我改變了科學一貫的教學模式(提出問題-猜測-設計方案-實驗-彙報蒐集整理資料)。而是本著讓學生在體驗中不斷改進方案,實施方案。注重的是學生的體驗。

  從學生模仿演示試測一張紙的抵抗彎曲能力開始,讓學生對差異大的實驗結果進行分析,讓他們自己來發現影響抵抗彎曲能力的因素有紙的厚度、寬度、材料、形狀、長度等,在學生不能順利說出這些因素時,可以把學生實驗中的用紙拿出來,讓他們比較,就能明顯地發現兩者的區別。同樣的引導方法,也能讓學生說出紙架空的高度和架空的寬度不同。這裡的引導是非常順利的,即使是在借班的五年級,他們也能如我所願。

  用一句“假如要讓結果更接近,應該把這些不同的因素改變成怎樣?”自然的匯入第二階段的實驗方案中去,丟擲一句“怎樣使這些不同變為相同?”把學生的思維導向了實驗方案的選擇。在這裡的引導“比如說老師提供給大家的紙應該怎樣?“這話非常有用,學生自然會想到要選擇相同的紙,從而也就理解了紙的厚度、寬度、材料、形狀、長度的相同。架空的高度,寬度的.控制,因為在演示時,我使用了兩塊木塊,學生自然就也想到了相同的木塊,在這裡學生因為對架空的高度和寬度本身的理解不夠,所以使用投影的說明就很有必要,即讓學生進一步明確了架空的意思,又讓學生知道了最關鍵的一步操作方法。

  在放墊片的方法指導上,強調的是一個一個地輕輕地放在中間。不要求重疊,因為在操作中是很難重疊的。

  在發給材料實驗測試一張紙的抗彎曲能力後,讓學生彙報,結果自然還會有一些誤差,這時讓學生自我分析很有意,這是一次對自己實驗過程的反思,學生說出了更多的產生誤差的原因,比如朝上的面可能有變化。反思在這裡就是對實驗的又一次地改進。這當中或許會有冷場,這時的教師可能需要作一些提示、補充。

  然後引導學生在改進第一次實驗的基礎上,測試兩倍紙和三倍紙的抗彎曲能力,結果彙報的差異會更大,(因為選用貼上的緣故,我很後悔把紙粘在一起製作兩倍紙、三倍紙)再次讓學生反思誤差的成因,在表揚的基礎上,教師點出科學誤差是科學實驗的產物,強調嚴謹對於科學的重要性。不過,誤差再大,對我們研究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也沒有什麼影響。學生還是會明顯地發現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係是:紙越厚,抗彎曲能力就越強。

  在這節課的最後小結上,我點出這節課我們研究的主題是:紙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並提出一總結性的問題:這個實驗方案中有哪些保持不變的因素?哪些改變的因素?提醒學生要研究的因素就是要改變的因素,為第三單元的學習做了一個準備。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設計,自己覺得很嚴謹,像是健美的模特,沒有一絲贅肉。每一步都是相關聯的,都是為後面的教學準備的。比如“開堂的演示”不僅是為了匯入,為了讓學生的模仿,也為學生控制架空的高度和寬度提供了思維的源泉。比如說第一次試測時為大家提供的各種不同的紙,不僅是想得到一個差異大的結果,更是為學習影響實驗結果的因素準備,而且對於教師的引導也有巨大的幫助。再如對每一次結果的反思,這也就是在訓練學生的思維,在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總結的提問,也不僅僅是總結,更重要的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一個鋪墊。

  課堂中的幻燈演示也是恰到好處,解決了實驗中最難的一步,讓實驗的結果在自己的控制之內。

  本堂課自己最滿意的是整個教學結構的嚴謹。和幻燈片得到的效果。

  意外的是,把兩倍紙、三倍紙用固體膠粘在一起後,得到的結果誤差比直接疊大的多,這使我對新教材的改動“把粘寫在教學參考用書”不理解。或許,編者的用意也就是隻要學生能得出“紙越厚,抗彎曲能力就越強”這個結果就OK了。不過,這對實驗的控制真的是不利的。粘的厚度和麵積對結果的影響是巨大的。“粘”也就成了造成誤差的罪魁禍首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