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精選10篇)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精選10篇)

  導讀:教學計劃是課程設定的整體規劃,它規定不同課程型別相互結構的方式,也規定了不同課程在管理學習方式的要求及其所佔比例。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基礎

  (一)指導思想

  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常州市教育局《關於在全市省級實驗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研究工作的通知》為指導方針,深入學習關於“綜合實踐活動”的相關理論和典型案例,積極開展以體現學生個性化學習、突出活動課程特色為宗旨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實踐、思考和創造中生動活潑地發展。

  (二)理論基礎

  1.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發展的實際

  首先,活動專案、活動主題或活動課題的確定,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學生個體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活動主題、專案或課題。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或課題要儘可能由學生從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來自主提出,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的活動專案要貼近社群和社會現實,勞動與技術教育以及資訊科技教育的主題或專案要克服以往那種以“課文”的形式呈現的方式,從實際生活中提出活動專案。

  第二,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自然情境和社會情境,或特定的活動場所(如勞動基地、勞動教室等)中開展調查、考察、參觀、訪問、實驗、測量、勞動、服務等實際的活動。

  第三,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總結階段,要引導學生聯絡個體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生存的環境和社會現實來總結、反思,獲得實際的體驗,深化對自然、對社會和對自我的認識。

  2.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係

  第一,學生要形成問題意識,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第二,學生要善於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第三,在課題的展開階段,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方式。

  第四,在課題的探究過程中要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的原則,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持續、深入地探究,防止淺嘗輒止。

  3.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係

  4.把資訊科技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目標:

  1、情感目標:透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知識目標: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識。

  3、能力目標: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過程目標: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人格目標:獲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善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師生學習方法說明

  (一)活動前

  1.瞭解每個學生及其家庭、地區的實況,掌握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以此為設計活動的基礎。教師應備每個學生的詳細資料。

  2.按課程標準和學生的需要、地區特點等制定學期單元計劃。考慮課時安排、內容的選擇和平衡、廣度和深度,注意各單元之間、單元中各活動之間、學期學年的活動之間,以及活動課程與其它學科的聯絡和整合,讓活動具有連續性和發展性。

  3.制定活動教案和能照顧個別差異的指導計劃,特別是考慮如何幫助每個兒童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促使他們積極地參加進去,讓原有水平不同的兒童都能透過活動得到各自應有的發展。

  4.創設適宜的環境和條件,主要利用學校、班級的環境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刺激的、能激發好奇心的、能自由遊戲、開展活動的空間,讓學生生活其中能體驗人際交往、同伴合作的樂趣,感受自然季節的變化,環境中的裝置、教室裡的安排、佈置等應當考慮多功能性、變化性、發展性,有利於學生重組合、再創造。

  (二)匯入活動

  1.激發學生的活動動機、興趣。

  2.引起學生對其生活的地區、周圍環境的關注,擴充套件學生的視野。

  3.引發學生討論、自主選擇、決定活動計劃。

  4.創設學生能自我選擇的、表現個性的機會(如自由選擇活動的主題、內容、同伴、材料、方式、創設不同的活動區、興趣組等)和計劃有吸引力的活動。

  (三)活動中

  1.尊重學生自主性、創造性,保障學生的參與權。讓活動課成為不是老師叫學生做什麼,而是學生主動想做什麼的課程。

  2.注意觀察學生各種反應,隨時調整環境,提供必要的幫助,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但決不妨礙他們自由地嘗試和利用自己的經驗。

  3.和學生一起活動,但不是學生活動的支配者,指揮者,而是他們的支持者,合作者。

  4.對學生的活動儘可能多地給予鼓勵、讚揚、肯定、積極的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牢記每個學生都有長處,讓學生儘可能多地體驗到成功感、滿足感,發展自信心。

  5.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認同、相互學習、相互支援、相互交流、團結合作,幫助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發現同伴的長處與自己的不足,獲得合作、協商、對話、分享、尊重他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等待人處事的技能和能力。

  6.引導學生採用多樣化的活動方式(觀察、調查、製作、實驗、操作等)、多樣化的表現方式(語言、圖畫、音樂、動作、表演、作文等)、多樣化的活動方式(集體、小組、個別等),重視科學方法的學習。

  7.引導學生活動不斷延伸和擴充套件,與家庭、社群結合,與各學科結合,向縱深發展,不淺嘗輒止或半途而廢。

  8.保證活動的安全。

  (四)活動後

  1. 積極的評價,重視活動的過程,重視學生在活動中所表現的主動性、創造性、參與意識等。

  2.引導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3.評價與指導一體化。

  4.鞏固兒童的實踐態度,鞏固其獲得的知識、技能、能力等,並進一步促使其發展。幫助學生舉辦成果展示會、推廣或利用成果等。

  5.與學生一起分析討論活動的成敗,制定或修改下一步的計劃等。

  6.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環境,調整活動形態或組織形式,調整活動計劃、內容、材料等。

  四、實施措施

  (一) 總體規劃、協調部署活動的開展。

  學校設立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配備了具有強烈責任心和一定創新精神的綜合實踐活動任課教師,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學習研討,並在期初推出三類相互銜接的計劃,即“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以及“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開展活動時,由教導處、大隊部等部門協調安排,統籌兼顧。

  (二)自主科學地組織活動開展。

  1、活動實施自主化。綜合實踐活動是教師與學生合作開發與實施的。教師和學生既是活動方案的開發者,又是活動方案的實施者。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我們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例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活動的目標、內容、方式、時間、地點、以及指導老師,自己決定活動結果呈現的方式。

  2、組織形式靈活化。首先是指從時間上來說,或安排在課表計劃內,或在放學後,或在週六上午;從空間上看,或課堂、或校內、或校外,走出校園,不一而足。從組織方式來看,可以是個人獨立探究、小組合作探究,也可以是跨班級、跨年級合作。

  3、課時安排彈性化。彈性課時制意味著將每週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例如,可以將每週的時間集中在一個單位時間使用,也可將幾周的時間集中在一天使用,亦可根據需要將綜合實踐活動時間與某學科打通使用等等。

  五、具體內容

  九月份:

  1、學習有關綜合實施活動的理論,並制定學期實驗研究計劃,完善方案。

  2、設計年級組計劃及班級方案。

  3、學習《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以及《綜合活動資源包的合理使用》

  十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

  2、教研課,對綜合實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共同探討,共同研究,以便提高課題的研究。

  十一月份:

  1、各班按計劃開展活動。

  十二月份:

  1、研究如何認真辦好活動成果的展板。

  2、學生總結匯報交流活動,以及學生活動成果的展示。

  3、上交案例、論文、活動總結(反思)及學生活動過程的資料。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思想,實施素質教育,更好的培養學生各方面綜合實踐的能力,帶領學生們走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學生們的知識、情感等方面的體驗。活動課程來源於學生們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環境,並有一定的研究難度和研究意義。課題的選擇要從培養學生們應具備哪一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併兼顧到有哪些學科的參與,重點就是要解決什麼問題,最終的研究價值是什麼等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學生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共有學生一百多人,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對於一些操作性的課題興趣濃厚。但由於學校出於一些安全方面的考慮,對於一些需要離開校園的社群調查活動開展有很大的阻力,因此,本學期,把重心放在校園內,學生身邊的事情,著重透過一些研究性學習課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著重培養學生們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透過學生的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資訊科技、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四、教學措施

  1、教學方法採用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把模仿、體驗、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路學習、社會實踐等方式融合好,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過程成為手腦並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過程。

  2、瞭解和研究學生,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絡。努力創造條件,使全體學生都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儘可能注意個性的培養,指導學生可以在主動學習中獲得成功,並分享成功的快樂。

  3、把積極的勞動與技術態度和正確的勞動與技術價值觀的形成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始終。

  4、綜合實踐活動還要把課堂教學與校內外的勞動結合起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在課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潔衛生,剪下來的廢紙屑不能亂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繼續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思想,實施素質教育,更好的培養同學們各方面綜合實踐的能力,帶領大家走入更廣闊的社會活動空間,豐富同學們的知識、情感等方面的體驗。活動課程來源於同學們的生活和真實的社會環境,並有一定的研究難度和研究意義。課題的選擇要從培養同學們應具備哪些方面的綜合能力進行全盤考慮,要對提出的課題進行反覆的論證,併兼顧到有哪些學科的參與,重點要解決什麼問題,最終的研究價值是什麼等等。在開展活動課之前,要儘可能地激發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同學們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共有同學們一百多人,大部分同學有一定的動手能力,對於一些操作性的課題興趣濃厚。但由於學校出於一些安全方面的考慮,對於一些需要離開校園的社群調查活動開展有很大的阻力,因此,本學期,把重心放在校園內,同學們身邊的事情,著重透過一些研究性學習課題,培養同學們合作精神,提高同學們的人際交往能力。

  三、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同學們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同學們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著重培養同學們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透過同學們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同學們瞭解資訊科技、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四、教學措施

  1、教學方法採用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學,把模仿、體驗、探究、反思以及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路學習、社會實踐等方式融合好,使綜合實踐活動的學習過程成為手腦並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樂趣的過程。

  2、瞭解和研究同學們,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課程之間的聯絡。努力創造條件,使全體同學們都能主動愉快地學習,進行自主探究,儘可能注意個性的培養,指導同學們在主動學習中獲得成功,並分享成功的快樂。

  3、把積極的勞動與技術態度和正確的勞動與技術價值觀的形成滲透到整個教學過程中。把同學們的創新精神和時間能力的培養貫穿於教學始終。

  4、綜合實踐活動還要把課堂教學與校內外的勞動結合起來,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在課堂上做手工要注意清潔衛生,剪下來的廢紙屑不能亂扔,使用工具要注意安全。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它打破教育與生活的隔離,孩子們在學校當中在與其他場合當中一樣,需要享受一種完整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教改也好,課改也好,第一項任務就是把生活的權利還給孩子,把學習的過程變成生活的過程,加強學校教育與兒童生活、社會生活的聯絡。它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表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空間。

  二、學習情況分析

  四年級小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社會閱歷和人生體驗還非常有限,所以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應該是“在體驗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體驗為主,在研究和解決問題方面,強調養成初步的方向。實施綜合實踐課程,就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他們瞭解周圍的生活環境,關注自己及同伴當中的心理健康、人際交往問題,激發他們對自然和社會問題的好奇心,擴大視野,積累經驗。總之,就是要讓他們更多地去看,去聽,去想,去試。

  考慮到四年級兒童的心理特點,我們的綜合實踐課設定了三大主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希望透過這三大主題激發著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

  三、課程總體目標: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與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

  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自主學習和實踐,在開放的學習情景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

  2、獲得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之間的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形成親近自然、關愛自然、關心社會以及自我發展的責任感。

  3、發展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認知、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養成探究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4、培養學生透過多種途徑獲取資訊,整理與歸納資訊,並恰當地利用資訊的能力。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獨立思考,標新立異,大膽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思路、新方法,並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激發他們探究和創新的慾望,培養創新能力。

  6、養成合作意識、民主意識、科學意識、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善於交往等良好的個性品質。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5

  一、 指導思想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培養創新型人才已經成為教育的主要目標。素質教育的理念告訴我們打破學校以往的封閉性,引導學生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學習已是必然的趨勢,因此,貫徹新課程理念,讓學生透過親自參與、親自實踐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 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的一般年齡是9--11歲,玩性較重,處在兒童期的後期階段。大腦發育正好處在內部結構和功能完善的關鍵期,在小學教育中正好處在從低年級向高年級的過渡期,生理和心理特點變化明顯,他們開始懂得生活中的一些道理,對事物的模仿性強,尤其是對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是培養學習能力、情緒能力、意志能力和學習習慣的最佳時期。同時,四年級孩子開始從被動的學習主體向主動的學習主體轉變,心理發生了明顯的轉變,雖然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是,辨別是非的能力還極其有限,社會交往經驗缺乏,經常會遇到很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

  是不安的開始。如果經過正確的引導,孩子可以安然度過這個不安的時期,綜合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學習的旅途中將會實現一次具有人生意義的深刻轉折,從此踏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三、 本學期的主要工作

  本學期共有20周,除去節假日和學期的首尾周外,其實約共有14周即28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因此這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我打算從以下三方面進行:首先,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開展一項課題研究活動;其次,根據實踐活動的體驗開展相關經驗和體會的彙報與交流活動;最後,指導學生做好相關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工作,爭取做到盡善盡美、有始有終!

  四、活動目標

  知識與能力:

  透過各種方式的研究性實踐學習活動,學會分析問題並探索研究的方法,樹立合作意識,從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蒐集相關資訊和對資訊的整理、應用能力。

  過程與方法:

  瞭解科學探索的一般過程,從中獲得親身探究的經驗和體會。讓學生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調查的方法和過程,懂得對資訊進行分析與處理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透過蒐集資料、整理資料,瞭解實施課題的相關內容,從而增強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養成勤奮刻苦的學習習慣,並在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學會團結協作、互幫互助,達到共同進步。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五、 具體工作安排

  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擬定為一個長線活動,在長線活動的設計思路上我遵循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指導原則,讓學生自主活動。

  長線活動:我們村的綠色蔬菜

  1.認識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重要意義。

  2.瞭解學生對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在想法。

  3.指導學生根據主題分解出切實可行的子課題並形成合理的活動小組。

  4.指導學生制定活動方案和活動計劃,完成活動安排,保障活動的順利實施。

  5.指導學生根據活動計劃開展小組活動。

  6.引導學生開展好討論、交流等彙報活動,做到相關資訊的及時疏導、反饋以及分享。

  7.指導學生做好相關資訊的收集和整理。

  六、 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方式應採用多元性評價。教師可根據學生在活動中面對困難的態度、處理問題的的方法、與人交往的技巧、小組合作的團隊精神、成果展示的創新等等進行注重過程性的評價。另外,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也可以透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家長之間等互評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性的評價。總之,評價的目的在於激勵孩子,帶給孩子成長的自信以及學習的樂趣。

  任何一個孩子的身上都會有閃光點,只要老師們做生活的有心人,用獨到的眼光去發現並學會合理地把它放大,讓孩子從中找到自信和體會到學習的快樂,那我們的教學才會具有生命力!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種實踐性的綜合課程;我們將始終著眼於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素質,開發人的潛能,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和諧的、充分的發展為宗旨。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實踐為主要環節,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設計”、“製作”、“想象”、“反思”、“體驗”等一系列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進而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總之,透過各種途徑和有效的實踐方法,學生真正得到綜合素質的提高,使新課程健康、快步的發展。

  二、課程目標

  1、透過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

  2、瞭解資訊科技、勞動技術、社群服務和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3、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與調查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與處理的方法、研究探索,實驗實證的方法;

  5、使得親身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塑造完美人格,初步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造新生活的小主人。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對自我的責任感。

  三、背景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確定單元活動的主題、活動的方式,在活動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成果或作品。

  四、研究內容:

  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課程內容的多樣性,這一課程形態的目標特點及我校實際情況,綜合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主要圍繞“愛我祖國,愛我家鄉,愛我社群”這一主題開展綜合活動課程,並恰當處理好新生成的目標和新的主題。

  五、具體目標:

  1、學生透過對周圍環境的考察、調查、訪問等認識人與環境的密切關係,增進學生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增強關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思想意識和能力。

  (1)走進自然,增進對自然的瞭解與認識,理解人與自然的內在聯絡。

  (2)關心自然環境,自主探究自然問題,具有環保意識;

  (3)參與環境保護的活動,增強環境保護能力。

  2、主動積極地參與社會活動和社群服務,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公共意識和愛心並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1)走入社會,增進對社會的瞭解與認識,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係;

  (2)關心社會現實,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群活動,服務社會,發展社會實踐能力;

  (3)遵守社會行為規範,養成社會交往能力,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關心他人,關心社會,具有服務社會的意識和對社會負責的態度。

  3、學生了解社會上的許多職業分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勞動技術,具有自我認識能力,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1)反省自我,增進自我認識,確立自信,樹立人生理想,積極進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學會適應社會生活,養成負責的生活態度;

  (3)瞭解與認識現代生產和勞動技術,端正勞動態度,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4、發展主動獲得知識和資訊的能力,養成主動獲得資訊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探究的態度,發展資訊素養、探究能力和創造精神。

  (1)學會自主提出問題、制定獲得方案,並組織實施;

  (2)形成自主收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3)開展問題探究,體驗探究過程,對感興趣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和自我問題進行深度探究;

  (4)養成主動探究的習慣,形成問題意識,發展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

  5、認識家鄉,透過對家鄉地理、人文、風情、民俗、土特產、工農業生產等方面的調查,學生對家鄉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六、實施措施

  1、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根據地方和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研究性學習為主線,用綜合主題或綜合專案的形式將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資訊科技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2、把資訊科技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在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過程中,積極運用網路技術等資訊科技手段,為學生進行合作探究開闢空間,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範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3、整合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教室的界限,把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與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

  4、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可以採取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包括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班級合作探究的方式、跨班級與跨年級合作探究的方式等。

  七、活動評價:

  1、方案卡與評價表展示

  2、舉行一次現場展示會,評選“先進小組”

  3、專案作業展示

  4、手工製作資料收集展示

  5、撰寫總結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我國當前課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種新的課程形態,其內容主要包括資訊科技教育、研究性學習、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該課程強調學生透過實踐,增強探索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絡,瞭解必要的通用技術和職業分工,形成初步技術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創新精神。而這種教育功能的實現要求該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必須有正確的目標定位,先進的教育理念,適宜的實踐主題,良構的實施環境和發展性的學習評價。

  二、活動目標

  1、在情感態度方面:

  重點培養學生關心他人、關心社會、關心生態環境、關心地球、關心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的態度,培養合作精神和自我發展意識;培養學生珍視生活、陶冶性情、熱愛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著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各種形式的表達能力;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識方面:

  主要是透過學生探究學習,發現和獲得知識。即不再是以間接經驗為主,而是直接經驗為主。讓學生了解資訊科技、社會生活、探究活動的一些常識。

  三、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體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五、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反對透過量化手段對學生進行分等劃類的評價方式。在評價時應重過程輕結果,特別要關注學生參與的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關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應採用“自我參照”標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要重視對過程的評價和在過程中的評價,使評價成為學生學會實踐和反思、發現自我、欣賞別人的過程。同時強調評價的激勵性,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特長,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勵廣大學生積極進取、勇於創新的氛圍。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經過系統的學習,在知識、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與進步,他們對於課上的要求都能認真的完成,小組實驗、研究、調查及製作等都能較好的配合。課堂上他們動手動腦都很積極,一些常規已經基本養成並且紀律也相對穩定,這些為新課程的學習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為繼續學習進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出自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從新疆實際出發,緊密結合學校實際,開發出學生喜歡、教師好用、收效明顯的系列課程資源,進一步提高課程實施的有效性,正是本編委會力圖實現的目標。

  三、教學目標與要求

  1、培養學生初步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對不同主題的探究活動,使學生了解不同的問題要有不同的研究方法。透過使用簡單、常見的材料,使它們變廢為寶,培養學生操作簡單工具的能力;養成科學、嚴謹的學習態度。

  2、通過了解身邊小事,從中知道如何學會低碳生活,做到保護我們的環境。

  3、透過設計探究與發現活動,觀察生活中有哪些靜電現象,靜電有什麼作用。從“毛驢過河”的活動中領悟到了哪些科學原理。

  4、透過探討家鄉的山和水,瞭解新疆的山水資源及其分佈情況,新疆的山水養育著我們,我們能為它們做些什麼。

  5、透過室外觀察。查閱資料、記錄填表等研究性學習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增強學生勇於參與、積極合作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注重實踐的過程,實事求是地反映生活。

  2、走向社會,開展活動的方式方法。

  3、組織有關的活動素材。

  五、教學措施:

  1、教師認真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活動過程,對整個活動操作做到心中有數。

  2、努力創設活動情境,引導學生在活動時有所創造,有所收穫。

  3、利用現代化媒體,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

  4、善於組織小組活動,讓每個學生有展示自己的機會,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機會。

  6、每一課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靈活取捨,創造性地使用,將新生成的補充到資源包中。

  7、在教學中,可參考資源包的活動與形式,再結合本校資源狀況拓展與調整,將資源包校本化實施。

  六、德育滲透

  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帶孩子去想,而不是帶孩子去做,教師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在活動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活動方法與方式的指導,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實踐方式。本次活動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操作起來不是很困難,教師只需根據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給予相應的幫助和指導即可,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努力去實踐、去學習、去總結。另外,這次活動需要留給學生充裕時間去實踐,讓他們利用課餘時間走出學校深入社會去調查研究,所以教師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支援和積極配合。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跨學科的實踐性綜合課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走出課堂,在一個真實、開放的情境中,透過參觀、調查、訪問、觀察、測量、製作等方式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等個性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有所理解、有所體驗、有所感悟。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實踐能力,但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卻並不瞭解,因此要逐步培養學生一些探究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從生活和學習中挖掘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主題,能夠試著和同學展開小組合作學習,在有效的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與創新的潛能。

  四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培養學生對生活、學習的積極態度,使他們具備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要讓他們初步掌握參與社會實踐的方法,資訊資料的蒐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學生形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成為創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綜合實踐活動內容的實施

  1、課程的實施方式

  (1)組織形式(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全班活動、班級活動,跨年級活動),體現統一性與多樣性相綜合。

  (2)活動地點(班內、校內、家裡、社群)

  (3)活動時間(集中課時與分散課時相結合)

  2、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充分利用校內外資源,辦出學校特色。將綜合實踐活動與開發校本資源、社群資源結合起來,利用校內外豐富的資源,按計劃有系列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利用好學校圖書室和網路室,充分發揮現有圖書的功能,正確引導學生到圖書室、上網查詢資料;利用好學校內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引導學生開展研究探索活動,豐富知識,提高活動能力;引導學生對學校的進一步調查和了解,瞭解學校的面貌、校訓、校風、教風、學風、辦學宗旨等,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活動中去。

  (2)充分利用社群資源。學校地處街道,有豐富的社群資源,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比較豐富,要充分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帶領學生去基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3、課程內容:

  (1)小小收藏家

  (2)我們身邊的塑膠

  (3)水火箭的製作與發射

  (4)健康飲食活動

  (5)文明禮儀伴我行

  (6)走進花的世界

  (7)剪紙

  (8)生活中的標誌

  (9)有趣的紙世界

  (10)錢幣,歷史生活

  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教學計劃 篇10

  一、指導思想

  綜合實踐活動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本課程是一項探求在自然常態教學條件下,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力求把這門課作為一像語文、數學一樣的課程要求去實施、去開發,使之常態化,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開拓一條有助於學校發展特色的新路子,本學期我們構建“以研究性學習為核心,以資訊科技教育為補充與拓展,以勞動與技術教育及社群服務與社會實踐為主要活動形式”的小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模式。繼續開展並利用學校周邊有利環境進行課題開發,力求把實踐學習融入學生生活,體現個性化發展的教育理念。

  二、具體工作

  1、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資源

  (1)開發學校資源。一是利用校園豐富的植物資源;學校的植物園經過上學期的努力,已初具模型,本學期的重點是讓學生親身參與植物園的開發與利用

  2、安排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

  每週一節課定為綜合實踐活動課,也可以把綜合實踐活動的課時與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在實踐過程中,要以綜合主題或綜合專案的形式將四大指定領域融合在一起實施,使之彼此滲透,形成整合。

  另外,指導老師要充分利用雙休日、節假日的時間資源和豐富的校外資源指導學生以活動小組的形式開展好綜合實踐活動,期間也可發揮家長的指導作用,以保證活動的質量和學生的安全。

  (1)在活動的主題、專案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興趣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群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專案。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蒐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例項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後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著重對活動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穫進行總結和反思。

  3、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對本課程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評價應以形成性、發展性評價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的意識。評價應注意多樣性和可選擇性,可自評、生評和師評相結合。在期末做好實驗班級活動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評價工作。

  三、綜合實踐教學計劃(暫定)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