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智慧教師演繹精彩課堂的論文

學做智慧教師演繹精彩課堂的論文

  數學是一門古老而又抽象,邏輯嚴密而又應用廣泛的學科,作為一門難度較大的課程,它讓許多學生學而生畏,畏而生厭,從而導致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光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好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如何能使學生帶著興趣和期望來學習,來感受數學的魅力,這是每個數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下面我就此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規範的課堂常規,是學好數學的關鍵

  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就人生。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於數學課具有邏輯性強和思維連貫的特徵,因此在數學課上我對學生提出一個基本要求:認真聽講。因為課堂學習是學習的關鍵,認真聽完一節思維連貫的數學課後,對學生來說如迷茫中找到希望,會明白很多之前不懂的道理,如果這個時候稍微溜號,就會對知識的起源、發展和應用產生障礙,也會影響對日後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上課認真聽講對學好數學是至關重要的。

  二、適當地為數學課潤潤色、調調味

  數學有的時候是枯燥乏味的,甚至是抽象難懂的。遇到這樣的內容,我便透過各種渠道蒐集與本節內容有關的書本之外的,能讓學生感興趣的小故事、口訣、數學史甚至是數學謎語。例如學習了黃金數,我就會告訴學生,哪裡有0.618,哪裡就閃爍著美的光輝。知道媽媽為什麼穿高跟鞋嗎?就是為了體現黃金比例啊,學生一下就樂了。

  又如,“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4條腿;兩隻青蛙兩張嘴,四隻眼睛八條腿……”膾炙人口的兒歌《數青蛙》在課堂上響起,這不是一堂語文課,而是一堂數學課――整式。當我在黑板上寫下“一隻青蛙……兩隻青蛙……三隻青蛙……”的時候,當學生從逐漸增加的數感到思考越來越費力的時候,我話題一轉,說:“同學們想想,可以用一個什麼來代替越來越龐大的數呢?”於是,班上熱鬧了,學生開始爭先恐後地發言。最後,在我的引導下,學生異口同聲地“創編”了一首新的兒歌――“n只青蛙n張嘴,2n隻眼睛4n條腿。”話音剛落,教室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學生都為自己能夠巧妙地解決問題感到高興自豪。此時同學們的表現、心情以及他們的心理我都盡收眼底。巧妙預設,精彩便隨之而來,課堂如平靜的水面投入一粒小石子,激起了孩子們思維的火花,為孩子們帶來積極的數學學習的情感體驗。學生不是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等待點燃的火把。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才是我們所要的課堂。

  三、功在課下,用勤奮與付出為學生真正減負

  “要想學生少做一道題,教師背後要多做十道題甚至更多的題”。對於學生來說,有限的時間內要學習7~8科,而且隨著年級的深入,數學課程越來越難,怎樣才能用最有效的方法幫助學生學習數學呢?每學期初,我都會來到書店,把在我的`視野裡能蒐羅到的各種好的資料都收入囊中,每學期十幾本甚至幾十本教參資料是我一學期備課的寶貝。每一本資料我都細細地研究,把同類型的習題歸類,總結出突破口、易錯點、變式訓練等,然後在講課時有的放矢地教給學生。現在,學生問我的問題已經不是這道題如何做了,而是“老師,做這型別題的方法是什麼?你看我的想法對嗎?”“老師,我發現這兩道題有共同的地方啊!”“老師,這道題我把已知和求證顛倒過來也成立啊!”就這樣,我的辛勤沒有白費,學生在這種思維訓練下,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逐漸增強。我堅信,工作幾分責任,事業幾多成果。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讓他們能夠在輕鬆、活潑、自由的課堂氣氛中學習數學,變枯燥為有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正是我們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