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車行》杜甫古詩教案

《兵車行》杜甫古詩教案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杜甫詩意;

  2.思想教育目標:杜甫的品質;

  3.能力培養目標:誦讀、鑑賞。

  教學重點:詩意。

  教學難點:詩意。

  教學型別:鑑賞。

  電教或實物展示手段:;。

  教學過程與步驟:出示詩歌——

  《全唐詩》卷216_11 【兵車行】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孃妻子走相送,

  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闌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

  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是嫁比鄰,

  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

  一、誦讀提示——(先範讀;再指導;再範讀;再生讀)

  這首詩屬於歌行體。歌行體的詩長於敘事,且多含感嘆之意,而這首詩旨在揭露當時的最高統治集團連年發動“開邊”戰爭,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詩人的情緒顯然已超出感嘆而變為怨憤,這是全詩的基調。必須始終把握住這個基調,才能讀好這首詩。下面談幾點意見供參考:

  1.第一段寫親人送別出征戰土,這是詩人親眼所見,要表達出詩人“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感情,聲音要沉重一些。前四句可用平調讀,最後兩句當用升調讀——這是本段的高潮點,詩人的怨憤之情初現。

  2.第二段開頭兩句是詩意轉換處,可以讀得平緩些,聲音稍稍放低,但“點行頻”王字為下文敘事總綱,須重讀。

  以下直至結尾皆用“行人”口氣讀,但其中的抒情語字字都融合著詩人的感情,要跟敘事語區別開來。

  本段可分三層:前六句為第一層,先敘事後抒情。敘的是服役時間過長,佔去人的大半生,讀時當有怨而不傷之意,至“歸來頭白還戍邊”,怨情稍稍加重。讀後宜作一頓,為下文直抒胸臆作鋪墊。下文“邊庭”二句有怨有憤,為本段高潮點,應當讀得擲地有聲。中間四句為第二層,極言戰爭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用“君不聞”領起,是“行人”問“長者”,也是詩人訴諸讀者,感情十分強烈,有指控之意。最後兩句為第三層,這是“行人”為自己也為同伴們申訴委屈,讀時聲調放低些,寓怨憤于嗟嘆之中;讀完可作稍長停頓,如樂曲中的半終止,為轉換話題作鋪墊。

  3.第三段前半段寫秦兵家庭的困難。“長者”二句是承上啟下話,當用比較柔和的調子讀。“敢申恨”者,不是無恨,而是“申”亦無用,有奈何不得之意。“且如”四句當一氣讀出,但速度不宜快,要作低迴之勢,至“租稅從何出”稍稍振起,因為“行人”的怨憤在這句話中表現得含蓄而又深刻。後半段順勢說到“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簡直令人悲痛欲絕,讀至“生女”二句當再作低迴之勢,聲調悽楚。

  最後四句為全詩高潮所在。“君不見”一句當突然振起,有指點之意。“古來”一句道盡戰場的慘景,也集中地表達了“行人”和詩人的怨憤,要緩緩讀出,“無人收”三字乃血淚鑄成,尤應加以強調,使人能想見此中情景。

  二、整體感知

  《兵車行》是歷史生活的真實記錄。

  唐玄宗天寶年間,朝廷對邊疆少數民族發動頻繁進攻。八載(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內),久攻不下,後雖僥倖取勝,但所部六萬三千人損失大半;到這年冬天,所派駐龍駒島(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軍覆沒。十載(751)四月,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又奉命進攻南詔(主要轄境在今雲南省),結果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由於這兩次戰爭中喪師鉅萬,朝廷乃大舉徵兵。這件事,在《資治通鑑·唐紀三十二》裡有生動的記載: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時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圖景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兵車行》這首詩,很可能就是詩人見到這樣圖景的當時或其後不久寫的。

  但詩人把這個歷史鏡頭捕捉到自己的詩中來,不過是拿它作為一出社會悲劇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圖是揭露統治階級對人民的殘酷壓迫。因此,緊接著這個序幕,就透過“行人”答問逐層深入地展示這出悲劇的內容:“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這是說丁壯們無限期地超期服役;“邊庭流血成海水”——這是千百萬戰士戰死沙場;“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粑”——這是說全國農村生產凋敝;“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這是說人民連生計都無法維持,而朝廷依舊通索租稅。可見,這種藝術概括方式的基本點是,由點到面、由現象到本質地勾畫出安史之亂前的一個歷史時期里社會的真實狀況。讀完這首詩,我們不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難,而且能觸控到詩人那顆同情人民的火熱的心。

  這首詩的意義還不止於此,更為重要的是,它表現了詩人反對“開邊”戰爭的堅定立場。“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意未已”,說明他認識到這種不義的戰爭是一切苦難的根源;他敢於把戰爭的責任加在最高統治者身上,這樣的勇氣是當時眾多的詩人所不具有的。詩人的這種立場是一貫的,在《前出塞·其一》中他寫道:“君己富士境,開邊一何多。”這正是杜詩人民性之所在。

  三、鑑賞要點

  1.章法嚴密

  先說形式。這首詩的結構方式古稱“一頭兩腳體”。全詩共三段:第一段(即“頭”)共6句(按樂句計算,下同),一韻到底;第二、三段(即“兩腳”)各 14句,並四次換韻。從整體看,節奏整齊而又略有變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結,橋之則三,合則為一。

  再說內容。其特點有二:一是前後呼應,例如第一段以“牽衣頓足攔道哭”寫戰土家屬,頗有生離死別之意,下面就用“邊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沒隨百草”來證明“行人”此去決難生還;又如第二段以“千村萬落生荊妃”“未生隴畝無東西”寫農村生產凋敝,第三段再說“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也就顯得順理成章了。二是層層遞進,這在“行人”答話裡表現極為鮮明。這篇答話由“點行頻”三字領出,接著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營田”為例加以證明,又以“武皇開進意未已”說明頻繁徵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質,使意境加深一層。循此繼進,先以“君不聞”翻出一層新意,揭露“開邊”戰爭給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危害,土地無人耕種,荊花遍野;後說本地區人民無以為生而朝廷依舊催索租稅,意境又深。再順勢說到戰爭怎樣改變了傳統的社會心理,以半寬慰半哀嘆的方式將怨憤之情暫時隱藏起來。經過如此層層蓄勢,最後更以“君不見”翻出又一層新意,描繪了古戰場的陰森景象,將滿腔的怨憤一齊渲洩出來,也表達了人民強烈的'反戰願望。

  2.生動的場景描寫

  詩的開頭寫士兵家屬前來送別的場面。前兩句為“賓”,寫出徵士兵。“轔轔”“蕭蕭”是聽覺形象,令人有人馬雜沓之感,可以想見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視覺形象,表明一切準備就緒,只待一聲令下就要出發。後四句為“主”,寫士兵家屬,突出地描寫了他們的動作細節。“走”,表明這些人聞訊後立即跑了來,心情萬分急切。他們料定,很可能這是生離死別,所以一見面就“牽衣”而泣,“頓足”而呼;待到隊伍出發了,他們攔在道上,不讓自己的子弟離去,而且哭得更厲害了,千萬人的哭聲匯成了震天巨響,彷彿吞沒了一切……。詩人用這些細節給這個場面渲染了極其悽慘的氣氛,藉此表達了人民對無休止的“開邊”戰爭的怨憤,使這首詩具有明顯的傾向性。

  結尾寫青海戰場的景象,好像是用攝影機拍下的一個全景鏡頭:漫山遍野,白骨縱橫,在陰沉的天色和橡檬細雨中,不時地閃出磷火,傳來淒厲的鬼哭聲。如此陰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慄!詩人這樣來描繪古戰場,其意仍在諷今——揭露“開邊”政策的罪惡,頗能發人深思。

  3.名句賞析

  (l)“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這是對前兩句“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所作的形象說明,讀罷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長髮,15歲開始用頭巾束髮。如今,一個剛到柬發年齡還不怎麼會束髮的孩子就被徵入伍,而且要到遠離父母的北方去“防河”,這是何等可憐啊!所以,連里正也動了心,替他束髮。人過40,頭髮漸白,又剛從前線回來,理當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線去。從這兩件事可以看出統治者的殘酷簡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2)“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這兩句寫社會心理的變化。在封建社會里,人們重男輕女,生男則喜,生女則悲;可是現在不同了,反以生男為“惡”,生女為“好”。這種變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負擔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實造成的,反映了人們心靈受傷害之深。這兩句主賓分明:上句是自我寬慰之辭,為“賓”;下句是哀嘆之辭,為“主”。以自我寬慰烘托哀嘆,更顯出哀嘆之深。這樣的心理變化也是對統治者窮兵顆武政策的有力控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