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原文翻譯賞析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原文翻譯賞析

  《春夜洛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後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象和誇張,感情直率真摯又有餘蘊,令人回味無窮。

  一、原文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二、註釋

  (1)洛城:洛陽(現在河南洛陽)。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飛聲: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

  (4)春風:另一版本作“東風”。

  (5)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6)故園:指故鄉,家鄉。

  三、譯文

  陣陣悠揚的笛聲,是從誰家中飄出的?

  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就在今夜,聽到令人哀傷的《折楊柳》,

  有誰的思鄉之情不會油然而生呢?

  四、背景

  這首詩是735年(開元二十三年)李白遊洛陽時所作。描寫在夜深人靜之時,聽到笛聲而引起思鄉之情。

  王堯衢《唐詩合解》:“忽然聞笛,不知吹自誰家。因是夜聞,聲在暗中飛也。笛聲以風聲而吹散,風聲以笛聲而遠揚,於是洛春夜遍聞風聲,即遍聞笛聲矣。折柳所以贈別,而笛調中有《折楊柳》一曲。聞折柳而傷別,故情切乎故園。本是自我起情,卻說聞者‘何人不起’,豈人人有別情乎?只為‘散入春風’,滿城聽得耳。”

  五、賞析

  這首詩寫鄉思,題作《春夜洛城聞笛》,明示詩因聞笛聲而感發。題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點出季節及具體時間。起句即從笛聲落筆。已經是深夜,詩人難於成寐,忽而傳來幾縷斷續的笛聲。這笛聲立刻觸動詩人的羈旅情懷。詩人不說聞笛,而說笛聲“暗飛”,變客體為主體。“暗”字為一句關鍵。注家多忽略這個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說:“……‘誰家’、‘暗飛聲’,寫出‘聞’時的精神狀態,先聽到飛聲,蹤跡它的來處,卻不知何人所吹,從何而來,所以說是暗中飛出。”(《唐人七絕詩淺釋》)為一種理解。因為不知笛聲來自何處,更不見吹笛者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當。這裡“暗”字有多重意蘊。主要是說笛聲暗送,似乎專意飛來給在外作客的人聽,以動其離愁別恨。全句表現出一種難於為懷的心緒,以主觀寫客觀。此外,“暗”也有斷續、隱約之意,這與詩的情境是一致的。“誰家”,意即不知誰家,“誰”與“暗”照應。第二句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彷彿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誇張。“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勻、遍佈。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即為“滿洛城”的“滿”字預設地步;“滿”字從“散”字引繹而出,二者密合無間。

  聽到笛聲以後,詩人觸動了鄉思的情懷,於是第三句點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歸來也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晉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楊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詞語。北朝《折楊柳歌》中說:“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蹀坐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大約都是據曲意填的歌詞。所以,詩人聽到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鄉思。一般說,久居他鄉的人,白天還沒有什麼,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鄉。在春秋季節,人們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為全詩點睛,也是“聞笛”的題義所在。三,四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鄉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頗能顯現李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詩人的故鄉是他從小生於此,長於此的地方,作為祖國的一部分,那種形象尤其令詩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詩的第一句是猜測性的問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而打動了許許多多聽眾,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說笛聲由春風吹散,傳遍了洛陽城。這是詩人的想象,也是藝術的誇張。第三句說明春風傳來的笛聲,吹奏的是表現離情別緒的《折楊柳》,於是緊接一句說,哪個能不被引發思念故鄉家園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餘韻嫋嫋,久久縈繞於讀者心間,令人回味無窮。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幾歲就離家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絃,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大約作於開元二十二年(734)。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陽。在唐代,洛陽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東都。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繁華喧鬧了一天的洛陽城已經平靜下來。李白大概正在客棧裡,因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故園情,作此詩。

  “誰家玉笛暗飛聲”,誰家的玉笛,在靜夜裡悄悄地響起?詩人或許正在讀書、閒坐,或做著其他的事,一曲笛聲不期然響起,夜深人靜,笛聲清遠而動聽。他被吸引住了,循聲望去,卻辨不清笛聲來自哪裡。“玉笛”,指玉製的笛,或笛子美稱,或羌笛的代稱,不確定,存疑。

  “散入春風滿洛城”,春風徐徐,笛聲飄散在風中,風又吹送笛聲,飄滿了洛陽城,讓人想到“此曲只應天上有”。這一句雖帶有藝術的誇張,卻襯出笛聲的動人、夜的安靜。惟其如此,才會在詩人的聽覺與想象中飄滿洛城,似乎其他的聲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靜聽。

  “此夜曲中聞折柳”,今夜,縹緲的笛樂中,我聽到了思鄉懷親的《折楊柳》。笛樂飄飄,如此動人,究竟吹的是什麼曲子呢?“折柳”,即《折楊柳》,漢代橫吹曲名,內容多寫離別之情。如《舊唐書·樂志》載北朝流傳的一首《折楊柳枝》:“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歷代文人仿作的《折楊柳枝》曲辭,也都是抒發離愁別緒的。在這裡,折柳既可理解為聽到的是一首折柳曲,還可理解為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的意緒。“柳”諧音“留”。古人送別親友時,折柳相贈,暗示留戀、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種習俗,也代表一個場景、一種情緒。古人還有折柳寄遠的習慣,是盼遠遊親人早歸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園情”,聽到這笛聲的,誰不會動思鄉之情呢?聯絡第一句看,這種遊子懷念故園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隱藏的、莫可名狀的,因偶然聽到的笛聲突然明朗、強烈起來了。笛聲來自何處,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遊子?是樂工?是歌妓?這些都讓詩人和讀者去猜測。而這些又都無須一一去分別,因為思鄉之情對遊子來說,都是共有的。它綿綿不絕,瀰漫在夜空中,纏繞在遊子心頭,抹不去化不開。“何人”一詞概括性極強,實則是突出詩人思鄉之情尤重。(前部分簡析文字載自“潼江小屋”,有刪改)

  熱愛故鄉歷來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我們今天常說的愛國主義情感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長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他的形象尤其令人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雖然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僅僅限於描寫音樂,更重要的是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這首詩感人的地方。

  六、賞析:

  這首<春夜洛城聞笛>正如它的題作一樣,主要是詩人聽到了笛聲從而引起了對於家鄉的思念。而其中的“春夜”更是直接說明了當時的季節以及時間。

  而全詩也是進口主題的,從一個“聞”字引人入勝。第一句開始就被笛聲打動,而第二句更加笛聲無限擴大甚至是整個洛陽城都可以聽到,這明顯是誇張,但其實是詩人浪漫的想象。

  第三句中道明瞭笛聲吹奏的曲子,而後又進一步的說明了試問誰又不會思念家鄉呢?這種緊湊的感情是一種水到渠成,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回味無窮。

  這首詩整體上來說是非常具有李白創作的特色,也就是全詩感情色彩特別的濃厚。另外,有人說這也不單單是寫思念家鄉的,而是更崇高的感情,和愛國有關。

  其實,這一點也是有理有據的,因為李白從小就生長在自己的家鄉,而家鄉也是祖國的`一部分,在聽到笛聲的時候勾起了對於家鄉的思念是再自然不過的了。畢竟從20多歲就離開了家鄉,思念家鄉也是情理之中,而這首詩也是最能引起遊子心中思鄉的強烈共鳴。

  七、賞析

  這是一首情意綿長的思鄉曲。

  這是一個偶然的機遇中所觸動的思鄉。從第一句的詢問口氣中,對此不期然而聽到的玉笛之聲,有些出乎意料。但它藉著春天柔和的東風,吹奏著古老的《折楊柳》離別的曲調,破空而來,將綿長惆悵的鄉思灑滿了全城。在夜空中飄蕩著,一時間浩渺無際,抓住了人們的心靈。

  本來是平靜的春夜,被一聲玉笛吹得陷入了鄉思的愁城。究竟是玉笛之聲有如此神奇的魔力?還是客居洛城的遊子太多?應該說首先是詩人自己積澱於心中的故園之思是深沉的,被笛聲中的樂曲一觸發,便更是不可收拾,廣漠無際地延伸開來,彷彿充塞於整個洛陽城,洛城便成了思鄉的愁城。

  這是李白所特有浪漫的誇張手法,例如《子夜吳歌·秋歌》中有長安一片月,萬戶扌壽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是由月光、秋風,把徵婦對良人的思念扌壽衣聲中的玉關情,散佈於長安;而這首詩則借東風吹揚的笛聲把故園情瀰漫於洛城。藝術的感人力量是強烈的,也是真切的。

  八、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詩歌內容和情感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詩歌的節奏和內涵。

  2、品味詩歌語言,體味詩歌的意境。培養賞讀詩歌的能力,增強古詩文修養。

  3、學習詩人借景抒情的寫法。

  4、啟發和引導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口味和審美情趣。

  學情分析

  學生差距較大,大多數素質低,基礎薄弱。語言表達能力欠缺,課外知識積累較少。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運用再造想像感悟詩歌內容.

  2、瞭解古曲《折楊柳》的意義,理解詩句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

  活動1【匯入】課前交流

  思念家鄉,可以說是中國詩歌當中一個歷久常新的主題。提起它,我們的腦海裡會湧現出許多有關思鄉的詩句。同學們都知道哪些關於思鄉的詩句呢?

  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的夜晚,每陣西風裡斷雁的叫聲,都會牽動遊子的離愁別緒,都會勾起對故鄉的眷戀。詩人們都會把難以排遣的思鄉之愁訴諸於筆端。於是我們便能欣賞到那一首首悽婉哀傷的詩歌,感受著詩人那纏綿的思念,那柔美的哀傷。下面我們來看一首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思鄉之作——《春夜洛城聞笛》。是什麼勾起了他的思鄉之情?

  活動2【講授】揭示課題,瞭解詩人。

  1、詩的題目告訴了我們什麼?誰能用自己的話把詩題的意思說一下?知道“洛城”在哪嗎?

  2、簡介作者。請1~2名學生根據積累介紹李白,老師適時補充。

  活動3【講授】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古詩,注意字的讀音。

  2、抽查生朗讀,師生共同糾正讀音。

  3、師:同學們,讀好古詩不僅僅要讀準它的字音,還要講究節奏,停頓,讀得有韻味,如同唱歌一樣。教師示範,學生模仿。

  4、老師指名生讀,評議,再指導.

  5、師範讀,生練讀。

  6、師生合作讀。

  7、師:我們反覆讀了幾遍,是什麼勾起了詩人的思鄉之情?你感受到詩人聞笛的心情了嗎?是什麼曲子勾起了他的思鄉之情呢?讓我們接下來學習詩句,尋找答案吧!

  活動4【講授】再讀古詩,感悟想象

  1、學習一、二句

  (1)、師:請同學們想一想有可能是誰家的笛聲呢?(生答)你從這笛聲中悟出了什麼情感?(生答)

  (2)、師:你覺得這兩名詩中哪些字用得好呢?(生答。師對“暗”飛“散”重點講解)

  (3)、師:想一想,這麼淒涼,這麼憂傷的曲子在春風裡飄散,飛遍了整個洛陽城。作者用了什麼樣的修辭手法呢?

  (4)、有感情地齊讀一、二句。

  2、學習三、四句

  (1)詩人此夜聽到的是什麼曲子?那麼“聞折柳”是什麼意思呢?

  “折柳”指“折楊柳”曲調。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折柳。據說“柳”諧“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指那個地方的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折楊柳》曲傷離惜別,其音哀怨幽咽。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盪起來。

  (2)、欣賞《折楊柳》

  (3)、師:春宵人靜之時詩人忽然聽到了一陣悠揚的笛聲,仔細一聽,這笛聲乃“折柳”曲。詩人此時的心境如何呢?他想到了些什麼?

  (4)、師:李白因望明月而思鄉,又因聞折柳而思鄉。這種寫作手法叫什麼?(觸景抒情)

  景物與情感緊緊融合在一起,使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水乳交融

  活動5【練習】鞏固提升

  出示唐代詩人武元衡的《春興》,與本詩進行對比,完成下面小題

  (1)、如何理解詩題《春興》。

  (2)兩首詩同是寫思鄉,其中蘊含的情感和運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請結合詩歌三、四句簡要分析。

  活動6【作業】總結與佈置作業

  1、透過學習本課,你都學到了哪些知道?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2、運用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寫一段200字的文章。

  九、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漢族,祖籍隴西成紀。一說出生於碎葉城(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4歲時跟隨父親遷至劍南道綿州。一說即出生於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