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愛國精神分析

《木蘭詩》愛國精神分析

  備課時看見課本上閱讀提示中有這麼一句“表現了古代勞動人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突然覺得不對勁。“愛國精神”?愛國精神從何而來?越想越不對勁,於是便提出來與她們討論,討論更堅定了我的想法:詩歌中根本就沒表現愛國精神。理由如下:

  先讀木蘭從軍的緣由這一部分。木蘭一出場便以一反常態的嘆息吸引了我們的目光,引起了我們的思索;也表現了木蘭姑娘的憂慮與猶豫。最後決定從軍,是因為“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書催的很緊,可父親年邁體弱,而且“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正是由於“可汗”的無理徵兵才使得孝敬父母的木蘭為解父難,無奈之下,被迫從軍。可笑的是參考書上居然無中生有的說木蘭從軍還因為“考慮到天子徵兵是保衛國家的大計”,他是如何知道這場戰爭是保衛國家而不是發動侵略姑且不論,這行詩句根本就沒有一個字能聯絡到保衛國家上去。牽強附會,竟至於此,令人驚歎。有趣的是即使這樣的'穿鑿在參考書的分析中也僅此一處,看來其它地方再想生拉硬扯是實在聯絡不上了。可“愛國精神”竟赫然出現在閱讀提示的第一行,實在令人費解。

  再看第二部分備戰與離家。“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很多文章分析這幾句渲染了匆忙緊張的氣氛,表現了木蘭從軍的積極性,這一點也值得商榷。記得古代民歌中有這樣幾句“魚戲蓮葉中,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表現了魚兒在蓮葉間悠然往來,自由嬉戲的場面。相似的鋪排手法,前幾句怎麼就能體會出匆忙積極,甚至積極性來呢?而離家這幾句更是極力表現了木蘭離家後對父母的無限思戀,離家愈遠思親愈切,本來她是應該在家中與父母安享天倫之樂的,可卻因為不合理的徵兵制度被迫離家從軍,走向生死難料的戰場,這是何等的無奈與悲涼,多麼令人同情。試問“愛國精神”又從哪裡體現出來?

  第三部分最能表現“愛國精神”的戰場作者卻一筆帶過,而且寥寥幾筆中也隱含著戰場的淒涼(“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與戰鬥的殘酷(“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能說作者是在表現木蘭的“愛國精神”嗎?

  接下來的第四部分還朝辭官,回鄉與親人團聚則是著力表現了木蘭回家的急切心情與親人團聚後的喜悅。請看吧,當離家十幾年的木蘭,終於得以倖存回家時,家人歡迎她的場面是多麼熱鬧,木蘭終於又可以還女兒本色了,她迫不及待的脫下了被迫穿上的戰服,換上了舊時的紅裝,理雲鬢,貼花黃,多麼輕鬆,多麼自由,多麼歡快。這才是她嚮往已久的生活啊!這個部分正好與此前她無奈從軍,被迫離家,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戰爭是多麼可惡,和平是多麼美好。在這裡我們能挖掘出“愛國精神”嗎?我們能說她當初從軍是積極的嗎?

  所以說《木蘭詩》表現了“愛國精神”完全是強詞奪理,無稽之談。

  但是如此明顯的謬誤,卻偏偏被我區區一個普通的中學老師發現了,專家權威們竟都沒審查出來,難道他們真的看不出來嗎?我看未必,那“愛國精神”這高尚的帽子被錯戴到《木蘭詩》的頭上,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讓我們反省一下吧!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