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詩翻譯與賞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詩翻譯與賞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詩詩人是怎樣描寫自己的情感的?他把自己的情感又寄託在哪裡?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全詩翻譯與賞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王勃的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註解:

  1、城闕:指唐代都城長安。

  2、輔:護衛。

  3、三秦:現在陝西省一帶;輔三秦即以三秦為輔。

  4、五津:四川境內長江的五個渡口。

  5、輔:以……為輔,這裡是拱衛的意思。

  6、三秦:這裡泛指秦嶺以北、函谷關以西的廣大地區。本指長安周圍的關中地區。秦亡後,項羽三分秦故地關中為雍,塞,翟三國,以封秦朝三個降將,因此關中又稱“三秦”。

  7、風煙望五津:“風煙”兩字名詞用作狀語,表示行為的處所,譯為:江邊因遠望而顯得迷茫如啼眼。全句是在風煙迷茫之中,遙望蜀州。

  8、五津:指岷江的五個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這裡泛指蜀川

  9、君:對人的尊稱,這裡指“你”

  10、宦(huàn)遊:出外做官。

  11、海內:四海之內,即全國各地。古人認為陸地的四周都為大海所包圍,所以稱天下為四海之內。

  12、天涯:天邊,這裡比喻極遠的地方。

  13、比鄰:並鄰,近鄰。

  14、無為:不要效仿。

  15、歧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處告別。

  16、沾巾:淚水沾溼衣服和腰帶。意思是揮淚告別。

  韻譯:

  古代三秦之地,拱護長安城垣宮闕。

  風煙滾滾,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與你握手作別時,彼此間心心相印;

  你我都是遠離故鄉,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內只要有了你,知己啊知己,

  不管遠隔在天涯海角,都象在一起。

  請別在分手的岐路上,傷心地痛哭;

  象多情的少年男女,彼此淚落沾衣。

  譯文:

  三秦之地拱衛著都城長安,瀰漫的霧中怎麼也望不到想象中的五津 。

  我與你都充滿著離別愁意,(因為我們)都是遠離家鄉,外出做官的人 。

  只要四海之中有了解自己的人,天涯海角也好似親密近鄰。

  (我們)不要在分手的路口,像青年男女那樣(讓淚水)沾溼佩巾。

  評析:

  首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壯闊,極精整。第一句寫長安的城垣、宮闕被遼闊的三秦之地所“輔”(護持、拱衛),氣勢雄偉,點送別之地。第二句裡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泛指“蜀川”,點杜少府即將宦遊之地;而“風煙”、“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為迷濛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已攝下文“離別”、“天涯”之魂。

  因首聯已對仗工穩,為了避免板滯,故次聯以散調承之,文情跌宕。“與君離別意”承首聯寫惜別之感,欲吐還吞。翻譯一下,那就是:“跟你離別的意緒啊!……”那意緒怎麼樣,沒有說;立刻改口,來了個轉折,用“同是宦遊人”一句加以寬解。意思是:我和你同樣遠離故土,宦遊他鄉;這次離別,只不過是客中之別,又何必感傷!

  三聯推開一步,奇峰突起。從構思方面看,很可能受了曹植《贈白馬王彪》“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的啟發。但高度概括,自鑄偉詞,便成千古名句。

  尾聯緊接三聯,以勸慰杜少府作結。“在歧路”,點出題面上的那個“送”字。歧路者,岔路也,古人送行,常至大路分岔處分手,所以往往把臨別稱為“臨歧”。作者在臨別時勸慰杜少府說:只要彼此瞭解,心心相連,那麼即使一在天涯,一在海角,遠隔千山萬水,而情感交流,不就是如比鄰一樣近嗎?可不要在臨別之時哭鼻子、抹眼淚,象一般小兒女那樣。

  南朝的著名文學家江淹在《別賦》裡寫了各種各樣的離別,都不免使人“黯然消魂”。古代的許多送別詩,也大都表現了“黯然消魂”的情感。王勃的這一首,卻一洗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中心思想:

  朋友即將上任,詩人勸慰他不要為遠別而悲傷:雖然遠隔天涯,但友誼不會因為距離的遙遠而淡薄,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雖為送別詩,但全詩卻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體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賞析:

  首聯“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首句寫送別之地長安被遼闊的三秦地區所“輔”,突出了雄渾闊大的氣勢。第二句點出友人“之任”的處所——風煙迷濛的蜀地。詩人巧用一個“望”字,將秦蜀二地聯絡起來,好似詩人站在三秦護衛下的長安,遙望千里之外的蜀地,這就暗喻了惜別的情意。“望”字不僅拓寬了詩的意境,使讀者的視野一下子鋪開,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兩地的距離,使人感覺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為離別而憂傷。這一開筆創造出雄渾壯闊的氣象,使人有一種天空寥廓、意境高遠的感受,為全詩鎖定了豪壯的感情基調。頷(hàn)聯“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詩人勸慰友人:我和你都是遠離故土、宦遊他鄉的人,離別乃常事,何必悲傷呢?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遠走天涯,舉目無親,更覺惆悵,作者在這裡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藉以減輕他的悲涼和孤獨之感。惜別之中顯現詩人胸襟的闊大。  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把前面淡淡的傷離情緒一筆盪開。詩人設想別後:只要我們聲息相通,即使遠隔天涯,也猶如近在咫尺。這與一般的送別詩情調不同,含義極為深刻,既表現了詩人樂觀寬廣的'胸襟和對友人的真摯情誼,也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樣,為離別淚溼衣巾,而要心胸豁達,坦然面對。足見情深意長,同時,全詩氣氛變悲涼為豪放。 這首詩四聯均緊扣“離別”起承轉合,詩中的離情別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現,又具有深刻的哲理、開闊的意境、高昂的格調,不愧為古代送別詩中的上品。

  作品鑑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詩意在慰勉友人勿在離別之時悲哀。

  此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尾聯點出“送”的主題。全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送別詩中的悲涼悽愴之氣,音調明快爽朗,語言清新高遠,內容獨樹碑石。此詩一洗往昔送別詩中悲苦纏綿之態,體現出詩人高遠的志向、豁達的情趣和曠達的胸懷。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闕”,是皇宮前面的望樓。“城闕”,指唐的帝都長安城。“三秦”,指長安附近關中一帶地方。秦末項羽曾把這一帶地方分為三國,所以後世稱它三秦之地。“輔”,輔佐,可以理解為護衛。“輔三秦”,意思是“以三秦為輔”。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

  關中一帶的茫茫大野護衛著長安城,這一句說的是送別的地點。“風煙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從灌縣以下到犍為一段的岷江五個渡口。遠遠望去,但見四川一帶風塵煙靄蒼茫無際。這一句說的是杜少府要去的處所。因為朋友要從長安遠赴四川,這兩個地方在詩人的感情上自然發生了聯絡。詩的開頭不說離別,只描畫出這兩個地方的形勢和風貌。送別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詩人身在長安,連三秦之地也難以一眼望盡,遠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無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視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從河源直看到東海。“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從三峽直看到長安。該詩運用誇張手法,開頭就展開壯闊的境界,一般送別詩只著眼於燕羽、楊枝,淚痕,酒盞不相同。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彼此離別的意味如何?為求官飄流在外的人,離鄉背井,已有一重別緒,彼此在客居中話別,又多了一重別緒;其中真有無限悽惻。開頭兩句調子高昂,屬對精嚴,韻味深沉,對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於當時律詩還沒有一套嚴格的規定,卻有其獨到的妙處。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