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

  現在家長都非常重視對孩子的家庭教育,千方百計地培養孩子的外語、美術、音樂等多方面的能力,結果加重了孩子的負擔,卻收效甚微,這恐怕是現在一些家長最大的誤區。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什麼,希望有所幫助!

  一、良好的生活習慣:

  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兒綜合素質的體現。它包括飲食、起居、排便、衛生等習慣,做到按時睡眠、起床、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嚥,飯前便後正確洗手、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當為孩子立規矩,如:玩具玩完後必須放回原處,逐漸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和愛清潔,講衛生,有條理的好習慣。

  二、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

  禮貌看起來是種外在行為的表現,實際上它反映著人的內心修養,體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家長要教育孩子,學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請原諒”。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文明舉止,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別人問話要先學會傾聽,並有禮貌地回答。

  三、良好的道德習慣:

  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幼兒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積極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具有高度責任感,將來才能成為社會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種行為規則,尊敬關愛長輩,不隨地大小便、不損壞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財務,遵守交通規則,能換位思考、團結友愛等等。

  四、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影響,與幼兒的成材直接相關。學習好的孩子學習習慣都比較好,而學習不好的孩子多數並不是因為腦子笨,而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應培養孩子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本人認為以下十個方面對你的孩子取得優異的.成績是至關重要的。

  1、勤于思考、敢於攻關破難的習慣。有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往往不肯動腦思考,遇難而退,或轉向父母尋求答案。在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代孩子解答難題,而是要用堅定的神色鼓勵孩子動腦筋,用熱情的語言激勵孩子敢攻克困難。所以在輔導孩子學習時,不能只對一題一文進行輔導,最重要的是教育孩子學會用腦,幫助孩子克服內部或外部的困難和障礙,使孩子樹立堅定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毅力。

  2、在規定時間內學習的習慣,力戒拖延和磨蹭。孩子在學校裡的學習是有嚴格時間規定的,在家裡也應該有固定的學習時間。例如,放學後應先寫作業後玩,或者在晚飯後稍稍休息一下,立即做功課。有關調查表明,學習好的學生,一般都在嚴格規定的時間內準備功課,這樣做主要是使學生形成一種時間定向,一到什麼時候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學習的願望和情緒。這種時間定向能在很大程度上使開始投入學習的準備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使孩子能夠很快地專心學習。所以在對孩子的要求上,不要只滿足於孩子“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而要教育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精神專注,高效率地完成任務,幫助孩子學會控制干擾,訓練他們高度的專注能力。

  3、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家長不要埋怨孩子為什麼不懂,更不能加以斥責,要鼓勵孩子提出什麼地方不懂,找出不懂的原因,然後積極啟發他們,幫助他們動腦筋,切忌煩躁、死記硬背或放下不管。

  4、複習舊課和預習新課的習慣。經常督促孩子按時複習當天課程,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是幫助孩子鞏固當天所學知識,為第二天上好新課打下基礎的好辦法。如果當天所學的知識不鞏固,甚至沒有學會,日積月累,在學習上就會產生積重難返的大困難。所以一定要培養學生養成預習--聽講--複習--作業--總結的系統學習方法。

  5、做完作業細心檢查的習慣。做作業時不少孩子只顧趕進度,很少顧及到一些細節問題,在作業中常常出現差錯,做完作業之後,應該教孩子從細微處檢查是否有漏洞。因此,家長應教會孩子檢查的方法,如看看是否漏題、漏答、漏單位等,養成細心檢查作業的習慣。

  6、記憶的習慣。一分鐘記憶,把記憶和時間聯絡起來,這裡還含有注意的習慣。一分鐘寫多少字,讀多少字,記多少字,時間明確的時候,注意力一定好。學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關鍵的。

  7、閱讀的習慣。讓孩子經常進行廣泛的閱讀,讀中外名著、寓言童話、散文詩歌或偉人傳記,與高層次的思想對話,很多教育盡在不言中,一旦形成習慣,學生會終生受益。閱讀時,摘抄好詞、好句、好段,日積月累,反覆消化吸收,對以後的寫作大有裨益。

  8、寫日記的習慣。寫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多寫感受,切忌平鋪直敘,堅持住、寫下去,寫作水平肯定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9、定計劃的習慣。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所以,我們就要培養孩子定計劃的習慣,讓他們明白自己想要幹什麼。

  10、錯題集的習慣。平時做作業或考試時做錯的題目,專門用一個本子抄錄下來,認真思考,反覆推敲,力求下次遇有同類型的題目不再出錯。整理錯題集是很多學生公認的好習慣。

  五、良好的思維習慣:

  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助於孩子從正確的角度和方面思考問題,有助於孩子能力的鍛鍊、知識的獲取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的解決問題。如:感覺接觸瞭解新鮮事物,善於觀察,勤於動腦,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和解決,特別是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六、良好的勞動習慣:

  培養孩子愛惜勞動成果,孩子勞動不是為了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而是為了培養初步的勞動習慣,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脫衣服、學著鋪床疊被等,另外幫家長幹些家務活,如:幫助擺碗筷、擦桌、掃地、倒垃圾等等。

  前面我們清楚了應培養孩子哪些良好的習慣,但良好的習慣必須在有意識的訓練中來形成,不可能在無意識中自發地形成。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抓住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12歲以後,孩子已逐漸形成許多習慣,新習慣要想紮下根來就難多了,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氣力=後期教育花一噸的氣力。因此應抓住培養習慣的最佳時期,透過獎勵和懲罰(注意:絕不是體罰,“懲罰”孩子是一門藝術!),反覆幾次,一個好的習慣就可形成了。

  2、瞭解孩子、尊重孩子。如何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關鍵在於瞭解孩子。父母應當善於與孩子溝通,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在幹什麼。當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時,父母不是當即質問或訓斥,而是平心靜氣地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經過這樣的思考,父母就容易瞭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3、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家長首先要轉變觀念,增長培養意識,提高自身素質,以身作則。每當我上網遊戲的時候,兒子就為其貪玩找到了理由,說是上樑不正下樑歪。本人雖有系統的教育理論,因缺乏耐心與毅力,實踐的效果並不理想。因此,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家長一定要堅持不懈,嚴格要求,以身作則。

  總之,家庭教育最為重要的是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可以這樣說,“播下一種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命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