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感悟(精選6篇)

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感悟(精選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經歷的人和事不同而產生新的感悟,這個時候,文字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記憶這些感悟。那麼問題來了,你會寫感悟的文章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感悟(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感悟1

  為堅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精神,結合“我與六一的約定”選擇1個重點目標談計劃,說舉措,並舉例談開學以來針對此目標所做的亮點工作。我選擇的重點目標是“提升教學質量”,在教學工作中,踏實、用心、勤學習、勤思考、勤反思、勤實踐。

  根據雙減中對作業管理的要求,線上教學以來我嚴格把控作業量。從練習題中篩選習題佈置,控制好作業量,保證學生睡眠時間。

  最佳化作業設計。佈置作業設定分層作業,分選做題、必做題,節假日設計個性化作業,不佈置超難度、重複性、懲罰性作業。從不讓家長檢查作業,從不給家長佈置作業。

  加強作業輔導。每次作業都認真逐題批改,批改有記錄,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採取個別面批,做好對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和學有餘力學生的指導。

  課堂練習。課堂練習結合課本習題、練習冊和生活實際情境去選擇。比如結合生活,在認知1千米表象時,我用到了高德地圖,選取學生熟悉的情境恆大綠洲4期西門到樂尚大門的距離為1千米這個學生易感知的表象來,幫助學生接受新知。

  其實,需要實踐操作的內容,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和大家不斷探討,來找出更高效的教學及學生管理方法。

  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感悟2

  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制定出臺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材料管理辦法。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依法依規堅決查處超範圍培訓、培訓質量良莠不齊、內容低俗違法、盜版侵權等突出問題。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從事學科類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並將教師資格資訊在培訓機構場所及網站顯著位置公佈;不得洩露家長和學生個人資訊。根據市場需求、培訓成本等因素確定培訓機構收費專案和標準,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全面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字)》。進一步健全常態化排查機制,及時掌握校外培訓機構情況及資訊,完善“黑白名單”制度。

  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積極完善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依據不同科目特點,完善考試方式和成績呈現方式。堅持以學定考,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防止偏題、怪題、超過課程標準的難題。逐步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比例,規範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絕違規招生、惡性競爭。

  各地在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雙減”工作的同時,還要統籌做好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和普通高中學生的校外培訓治理工作,不得開展面向學齡前兒童的線上培訓,嚴禁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等名義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不再審批新的面向學齡前兒童的校外培訓機構和麵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對面向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科類培訓機構的管理,參照本意見有關規定執行。

  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感悟3

  xx小學繆華良校長的講座令我感受頗多。繆校長在介紹鳳凰小學的“校本化實踐的三項行動中”中提到“有所不為,做好五個‘無’”。“雙減”下的作業設計確實需要“有所為有所不為”。

  沙龍交流中,各位教育專家碰撞智慧火花。特別是素養導向下的作業設計與落實的探討,為作業最佳化設計提供了思路、闡明瞭方法。浙江省教研室喻伯軍老師總結了八個字:“精選、先做、全批、返回”,高度凝練,醍醐灌頂。如何擊破這八個字,如何落實這八個字,我想可以採用以下四種方式:

  一、主題式作業,實現學科整合

  主題式作業是對學習資源的一種重新整合,這類作業有利於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融通學科,使語文外延得以充分展開,構建大語文。如學習了《燕子》一課,讓學生把課文內容畫出來,並用簡短文字說明,或根據內容製作小燕子。美術課上老師進行評價,講解,修改作品,實現語文與美術的整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實踐式作業,實現知識內化

  實踐式作業的設定要激發學內化課本知識的作業,學會把語言內化為技能。如學習了《守株待兔》一課,可以組織學生把它改編成課本劇表演出來。這樣的作業訓練了學生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讓語文學習充滿挑戰。

  三、分層式作業,實現各取所需

  作業的設定的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增加學生對作業的選擇性,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層級的作業。我們可以為學生設定基礎性作業(側重字詞句等基礎性知識訓練的習題),能力性作業(側重於段落、篇章和習作等練習題),拓展性作業(側重於讀寫結合,內容拓展性習題),三種作業自助餐供學生選擇,使不同學力的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學有所獲。

  四、趣味式作業,實現學而不厭

  單調的學習活動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並會心生厭倦。因此作業的設定也應貫徹愉快教學原則,增強趣味性。如在學習了“田”、“地”“雪”字之後,佈置學生猜謎語作業。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形象地記憶生字,一石二鳥。

  思想引領行動,行動踐行思想,聚焦“雙減”,深化課改,不斷提升作業設計能力,減輕學生作業負擔,為學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賦能。

  7月24日中央釋出了雙減意見,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執行。雙減又稱“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

  目標:

  1、保護學生的身體健康,並將負擔提升到未成年保護法的高度。

  2、減輕家庭教育負擔。

  3、將教育迴歸到學校。

  4、1年內有效減輕、3年內成效顯著。

  並規定,理調控作業結構,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標,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加強質量監督,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對於學生作業量給出了明確的標準,小學一、二年級不佈置家庭書面作業,可在校內適當安排鞏固練習;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

  要求教師認真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反饋,加強面批講解,認真分析學情,做好答疑輔導。不得要求學生自批自改作業。

  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感悟4

  對於課餘時間,鼓勵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開展適宜的體育鍛煉,開展閱讀和文藝活動。保護好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家長要積極與孩子溝通,關注孩子心理情緒。

  在校內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學校應提供延時託管服務;初中學校工作日晚上可開設自習班。學校可統籌安排教師實行“彈性上下班制”。

  充分用好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得利用課後服務時間講新課。

  對於免費線上學習服務,教育部門要徵集、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利用國家和各地教育教學資源平臺以及優質學校網路平臺,免費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推動教育資源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組織優秀教師開展免費線上互動交流答疑。各地各校要加大宣傳推廣使用力度,引導學生用好免費線上優質教育資源。

  對於教育機構,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對已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面排查,並按標準重新辦理審批手續。未透過審批的,取消原有備案登記和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ICP)。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地要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制定標準、嚴格審批。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未經審批多址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透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透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外資不得透過兼併收購、受託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

  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感悟5

  今年開學季,家長朋友們討論最多的話題莫過於“雙減”政策。減負不代表減輕肩上的責任,作為家長,我們永遠是孩子成長的第一責任人,面對“雙減”,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如何適應新變化,做有擔當的好父母呢?

  首先,我們要做到不減責任。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教導,家庭的薰陶。減輕學業負擔,不代表減去父母的責任,與之相反,它更要考驗父母的擔當。優秀的父母不在於學歷的高低、文化的多少,而在於是否有責任意識。陪伴是責任,養育是責任,以身作則是責任。履行父母的責任,就是對孩子人生負責。

  其次,我們要做到不減質量。雙減,減去了作業的總量,減去了課外培訓,學習迴歸課堂,但同一個班級的孩子各有所長,在普遍性的教育模式中,難免出現行為和成績上的差異。作為最瞭解孩子的人,家長要更專注於培養孩子的自控力、專注力和情緒管理能力,與老師攜手,共同為孩子成長助力。要知道,孩子的學習是爬坡,更要家長和學校的“雙向奔赴”。

  第三,我們要做到不減成長。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評價人生的方式絕不僅僅是贏在起跑線,能夠跑完馬拉松的才是高手。如今沒有了課外培訓,我們更該利用孩子多出來的時間,做好父母的陪伴,策劃合理的安排。家庭是孩子成長的主陣地,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中最重要的教育。真正優秀的父母,不在於為孩子報了多少班,而在於是否真正參與了孩子的成長。減負減不掉孩子的成長,因為成長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完成的一場修行。

  第四,我們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營養師——給孩子一份心靈的力量。孩子生理上的成長,需要離不開食物、水、陽光和空氣,而孩子心理上的成長,同樣需要充足的養分。心理成長包括認知、情感、人格方面的逐步的完善,它需要耐心的陪伴和培育。當孩子遇到煩惱的時候,我們是否能讓他願意敞開心扉,放心傾訴?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及時發現,給予他精神的力量?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我們是否能及時安慰、鼓勵?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是否能解讀他的心理密碼,關懷他內心的溫度?要知道,讓孩子成為身心健康的人,是比成績更重要的事。

  第五,我們要做好學習引領師——給孩子做好學習的榜樣。在孩子學習的過程,父母不是監督師,不是糾錯師,而是引領師。我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為孩子眼中的榜樣。真正最好的教育是行為層面,讓孩子真正行動的方式永遠是言傳身教,當父母發自內心地愛上學習,不斷成長,孩子自然能從中汲取充足的能量。做個成長型家長,讓自己的不斷學習、不斷成長、不斷拔節的榜樣行動,影響孩子,改變孩子,成就孩子吧!

  最後,我們要做好孩子人生的指導師——給孩子人生方向的指引。家長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一個人的成長,如果沒有導師的指引,就無法認清生命的方向,更談不上切實思考和行動。當孩子沒有目標的時候,家長要做好方向引導,幫助孩子立志立大志,將個人的學習成長與國家命運緊緊相連,幫助孩子找到成長的內生動力。

  “雙減”政策是國之大計,家之大業,更是家長素質和孩子能力的雙重比拼。讓我們做一個有擔當的家長,和在學校的共同努力下,為孩子們成就更美的明天!

  雙減下的家庭教育感悟6

  新近出臺的雙減政策是對教培行業從業人員的沉重打擊,然而本該更有衝擊力的普職比五五分流卻沒有讓家長們人心惶惶。

  教培行業是在市場需求下自然產生髮展起來的,在服務社會的同時取得合理收入也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當各路資本大舉進入,從業人員數量超過在編教師數量,甚至於在職教師也紛紛介入的時候,課堂教學有益補充的性質就變了,社會服務的初心也不復存在了。一個國家的年輕人要是都買不起房子結不起婚生不起養不起孩子了,這個國家肯定是沒有未來的。

  但是,打擊教培機構,嚴管K12輔導,全面推行5+2就能真的徹底取締課外輔導遏制雞娃的軍備競賽嗎?

  當然不能。在當前中考普職錄取比例嚴格限定在5:5的基本國情之下,所有家長都會希望孩子考上普高大學接受到高等教育,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上職高技校。在中國人的傳統認知中,與上普高念大學相對應的是研究所辦公室公務員事業編精英白領,而與職高技校相匹配的則是工廠工地技工普工操作工,沒有人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從社會地位到經濟收入都低人一等。所以無論怎樣減負,焦慮與需求都依然還在。然而有錢人可以高價請一對一甚至住家教師,教師或者水平足夠的家長也還可以在家裡輔導自己的孩子,真正受到傷害的只是那些家長水平不高經濟條件也不充裕的普通家庭。

  補課的確是有用的,特別是對於大多數的中等生,透過適當的指導訓練,短時間內單科提高几十分不是難事。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全員輔導也是一種教育公平,嚴格限制反而會加劇教育不公。而且,一個確定無疑的事實是:中國目前的.普高與職校錄取比例並不是50:50,而是58:42。那麼依然堅持5:5分流不是開歷史的倒車嗎?不是與廣大學生家長的美好願望背道而馳嗎?

  問題在於今天中國社會的一個基本事實: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嚴重過剩就業難,另一方面大量的工廠店鋪依然招不到人難以為繼。

  中國的高等教育並不是供給不足,而是發展太快良莠不齊。1978年的大學錄取人數是40萬,到1998年不過108萬,然而到了2018年,就變成了887萬。今年的大學畢業生更是達到了909萬人,以至於國家不得不擴招研究生來延緩就業壓力,其實,讓許多沒必要考研的人盲目湧入考研大軍也是人力資源和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

  現在中國社會的所謂內卷,只是大學生的內卷,不是職校生的內卷。因為大學生太多了,才要向上擠壓去考研讀博出國留學;才會互相傾軋考公考編人滿為患;才會向下擠壓以至於清北碩士去當家政保姆,985碩士去捲菸廠當普工,更有7萬碩士21萬本科生送外賣的說法。當然,那些願意去幹普工去送外賣的大學生還是腳踏實地未來可期的,可怕的是那些身嬌肉貴眼高手低寧願啃老也不去工作的大學生們。據統計,中國16歲~24歲的年輕人中失業率為13.9%,不是沒有崗位,而是沒人去做。

  06年我在濟南見過一個農村的小建築隊,20幾個人裡幾乎就沒有40歲以下的,他們的孩子們就算是考不上大學,也沒有願意跟著他們再幹建築的。現在我在青島萊西,身邊有很多做服裝鞋帽玩具的小工廠小作坊,裡面踩電機的也都是中年婦女,極少見到30歲以下的女工。

  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始終都是缺人的,看看58同城,看看工廠超市餐館的招工欄,只要不挑不揀,想要找份工作絕對是不難的。但是許多人即便是無所事事,也不願意屈尊俯就。這就是我們的人才培養方向和體系出了問題。如果沒有這麼多的大學,大多數學生初中畢業以後就只能去上職校技校了。所以雙減政策無損根本,嚴格執行的普職比五五開才是從源頭上卡住了大學的入口,保證了了職(技)校的生源。你連個大學文憑都沒有,想要考公考編坐辦公室當白領門兒都沒有,只有去工廠車間超市餐館才是順理成章。夠高!夠狠!

  看看人家德國吧。在德國那樣的高度發達國家,小學生們在接受了四年的小學初級教育之後就要初步分流到三種不同的中學,在其後五年的中學教育過程中還要不斷分流,最終只有四分之一的適齡青年能上大學接受高等教育,絕大多數學生都在校企合辦的各類職校中學到了實用技術拿到了等級證書。而且各工種都有許多級別區分,上升空間廣闊。正因如此,德國的製造業才長期佔居世界的高階市場,德國製造也成為了工藝精良的代名詞。

  中國當下的雙減政策,以及五加二託管,堅持普職比五五開,不允許公辦初中接收復讀生,不允許985211大學接收專升本學生,加強青年人的廉租房保障,嚴厲禁止996等等,都是國家整體調控佈局的一部分。

  總有一半學生無緣普高大學,必然要有大量的教培從業人員黯然離去。

  這是時代潮流,也是大勢所趨。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