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精選21篇)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精選21篇)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

  聽說中國地質博物館有很多好看的石頭,還有很多沒有見過的化石,所以蛇年的初七一大早,媽媽就帶著我和幾個同學早早的來到中國地質博物館參觀。

  當我們走進靜靜的博物館展廳,就被一層地球展廳一個轉動的藍色大地球吸引住了,在這個轉動的大地球上,我看到了海洋、高山還有我們中國。這個展廳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科學的小遊戲,這個遊戲是用來測試自己用積木搭的房子可以抗幾級地震。我和同學一共測試了好幾次,最後我總結經驗是搭建的房子底部積木越多,房子越矮越結實,我搭的房子可以抗8級地震。

  在寶石展廳參觀時,在那些五彩繽紛的寶石裡,我最喜歡的是月光石,因為它發出一種像月亮一般淡淡的光芒,讓人的內心感覺很平靜。另外在礦物岩石廳裡,我們還發現了很多岩石裡面有閃閃發光的水晶晶洞,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我對媽媽說:“我長大了也要去山上鑿洞,說不定也會發現很多的水晶。”媽媽笑著說:“你好天真啊!不過只要你好好學習長大了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去探寶”。展廳中還有很多有趣的互動遊戲,透過這些遊戲也增加了我們很多的自然知識和辨別真假水晶的常識。

  在三樓古生物廳,我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恐龍化石,還看到了一些昆蟲、小魚、青蛙、樹木的化石,發現以前的生物比現在的生物要小,透過一段影片我也知道了古生物化石形成的過程。

  不過最讓我遺憾的是沒有看到四樓的國土資源廳,媽媽說那個展廳展示了長江黃河的地質地貌,可惜我沒有看到,不過我希望有一天我會看見真的長江和黃河!

  在樓外的廣場,我們還發現地上刻著地球的結構圖,看起來形象易懂,我們站在上面跳來跳去,並說出我們所在的位置,可有趣了,這也算一個意外的小收穫!

  這次來地質博物館參觀,讓我懂了許多關於地球、礦物、化石等知識,真是太有意義了。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2

  難忘的一天—參觀地質博物館 十一終於到了,我和爸爸媽媽決定去地質博物館。可能你會問:為什麼去地質博物館?石頭有什麼好看的呀?那我來告訴你。有一次爸爸去外地出差,帶回來一塊沉積岩,那塊岩石形狀很奇特,一層一層的,我一下就喜歡上了它。去地質博物館可以看到更多的岩石。 我們中午出發,先坐地鐵,然後又坐公共車到了西四。地質博物館是一座淺灰色的大樓。樓右側是一個巨大的恐龍,名字叫巨型山東龍。樓正面是一尊李四光的頭像,旁邊還有許多大石頭。 地質博物館一共有四層。

  第一層是地球;第二層是岩石、寶石;第三層是史前生物;第四層是植物。每個具體的展臺前都有一臺觸控式螢幕幕,我一點它,上面就會出現一些相關的知識。展廳裡還有很多模型。比如地震模型:你用積木搭一棟房子,按下綠色按鈕,它就能模仿地震的效果。 我最喜歡的是史前生物廳。這裡展出的有三葉蟲、菊石、恐龍、孔子鳥等的化石。我還看了一個化石是怎麼形成的flash mv. 參觀完地質博物館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我覺得要學的知識太多了,以後我要多看書,才能更多地瞭解這些石頭。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3

  學完石頭書這篇課文後,我就一直想去一次地質博物館,雖然之前去過很多次。寒假的一天,我終於跟媽媽一起去了!在20分鐘的奔波後,我們來到了地質博物館,首先,我們看到一個恐龍,脖子長長的,頭像橢圓形,眼睛小小的,身長好幾米。我們走進博物館,看見許多礦石和水晶,然後看到半個地球型的房子裡有個橢圓形,走進去一抬頭髮現是一個地球模型在講“地殼”的演變。繼續往裡走,我看見了許多化石,我發現這些化石全是動物的屍體。

  再往裡,我看見了火山模型,然後看見了火山是怎麼噴發的。

  到二樓,我看見一個地方可以與假恐龍拍照片,於是我就央求媽媽讓我拍一張,媽媽點點頭說:“好”。

  到三樓,我看見了許多恐龍蛋。

  到四樓,我看見了可以看9D電影的地方。好想看電影啊!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給我點了一部“歡樂聖誕”。阿姨把我放在椅子沙發上,給我戴上了一副奇怪的眼鏡,讓我能參加到電影裡面,跟電影裡的人物一起做動作。好刺激!玩了好一會兒我們才回家,今天挺高興!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4

  星期天,我和媽媽和姐姐還有阿姨小靜,去地質博物館,那裡非常好玩。我們看見雷龍的模型,雷龍真的好大!我問媽媽雷龍吃肉還是吃草?媽媽說:雷龍是吃草的。哦原來雷龍吃草不吃肉,我還看見金礦石了,和梅花玉,我進到博物館的時候,感到很涼爽。我看見了恐龍骨頭,也看見了玉,和以前古代用的房子,不過房子只是個模型,我們幾個小孩在一二三樓玩抓人,我的運氣很好不是抓的,小靜是抓的,當她看見我的時候,她一眨眼我就不見了,因為我一蹲下,椅子正好擋著我,所以她一眨眼我就不見了,我們來的時候遊客很多很多,我們搶了幾個座位,坐在椅子上休息了一會,就繼續去玩了。那裡真的很好玩,這個博物館是我第一次來,媽媽阿姨給我們每人買了一瓶飲料,作為紀念,要走了,我還沒玩夠,就要走了。這個叫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我們坐地鐵去,坐地鐵回,那很好玩,下次有時間,我們還去。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5

  一月一日那天,媽媽帶著我去了地質博物館。

  媽媽跟我說她也不知道怎麼走的時候,我連忙開啟電腦查,查完出發到地質博物館買好票進了地質博物館,第一個看到世界上臀部最大的恐龍——汝陽黃河巨龍,然後去了地下一層,首先看到了幾種岩石,有沉積岩、變質岩和岩漿岩,然後看見了雪山模型,還看見了實體化石、恐龍腳印化石、恐龍的生存環境和許許多多的恐龍化石,最有趣的是一個超小恐龍化石,身長不到一米,還有很多大恐龍化石和貝殼化石,之後我和媽媽到了螺旋場館,看到了有趣的花紋石頭,然後去了古象館,最後去了自然生態館,那裡有天然的水晶和水晶晶洞。最後去看了4D電影:狂野大雪地。電影講述了一個兔子為了保護自己拔的大蘿蔔被劍齒虎追趕,跑到了小熊家,使得小熊一家分散,最後小熊和兔子一起趕跑了劍齒虎,小熊一家又團圓了。

  我永遠忘不了這一次去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6

  今天,我、哥哥、爸爸、媽媽、妹妹和奶奶,一起來到了鄭州地質博物館。

  先開始我們在負一樓看見工人挖煤和一些火山爆發、地震的一些資料,最後我們還感受了地震的力量呢!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一樓,不過一樓只有一個看海嘯的地方。

  然後,我們走進了一個長廊。對,這個長廊就是二樓。這裡有很多品種的恐龍和恐龍蛋。還有一部分恐龍的資料。然後呢,還有一些人類對恐龍問題的解答。接著我們又來到了三樓見到了一些漂亮無比的礦石,我們又來到了四樓,見到了一些象牙和骨頭。真是壯觀極了!最後,我們來到了五樓礦物資源廳,我們看到了一些用水利、風力和火力發電的場景。

  這次參觀使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7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和妹妹來到期盼已久的地質博物館參觀。

  走進博物館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達數十米高的汝陽黃河巨龍母子龍的模擬造型,他們好像在歡迎我們似的。

  博物館大廳裡,擺放著各種精美絕倫的礦物質和晶體。透亮的方解石像珊瑚一樣美麗極了。紅的像血一樣的雞血石,是要不是親眼所見,我可真不敢相信有這麼紅的石頭,這種紅色太純淨了!

  我最喜歡的恐龍展廳裡陳列著栩栩如生的恐龍模型和化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黃河巨龍的化石骨架,它有十米多高,清晰的骨骼,鋒利的牙齒,讓人看了不寒而慄。這裡還展出了出自河南的世界上最大的一窩恐龍化石和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化石。竊蛋龍大約和語文課本差不多大,我不禁想,蛋那麼一小點兒,會不會被其他大型恐龍踩成肉餅?

  館外,最吸引人的是各種各樣的大礦石,在太陽的照射下,閃閃發光。走近一看,是一塊兒金礦石,裡面黃騰騰的小顆粒就是金子。紫水晶更奇特,不切開和石頭沒兩樣。切開以後,就是醜小鴨變白天鵝,星光燦爛,美麗無比。

  透過這次參觀,我增長了許多見識。走出大門,給博物館擺了擺手,開心的回家了。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8

  週三我們要去了,我已經期待了很多天,一大早,我迫不及待地坐上了車,汽車在馬路上疾馳,一個多小時,我們便到達目的地。

  到了那裡,阿姨帶著我們來到了畫鵝卵石,我用雙手拿起一塊圓圓的鵝卵石,走回桌子前,輕輕地把鵝卵石放在桌子上我看著鵝卵石像什麼,我用毛筆輕輕點了紅色,再往鵝卵石上點了許多的紅色我再用藍色往鵝卵石上點了許多的點。

  我用了不同的顏色也點了許多的點,最後我給鵝卵石取了名字,叫五彩班點石還給我的作品拍照。

  畫完鵝卵石之後,阿姨繼續帶著我們來到了挖礦石體驗區,我走到放鏟子的兩個大桶,我拿出一把鏟子,走到沙土裡,用力的挖了起來,我挖到許多的小石子,我把石子放到了地上,還沒接著挖的時候,老師叫我們去排隊了。

  我們最後體驗了黑暗隧道、颶風、火災、地震,還參觀了六大景區,今天我特別開心!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9

  星期天,爸爸帶我去地質博物館參觀。

  博物館分老館和新館,我們先去老館,它主要介紹了一些考古專家,還有一些蠟像,我覺得這些蠟像做的很逼真,我感覺好可怕。

  新館分為四樓,先從一樓到二樓,二樓主要介紹了恐龍。例如,霸王龍是一種非常兇猛的肉食恐龍,它大大的腦袋,短短的身子,牙齒就像鋒利無比的匕首。我看了以後對霸王龍也有所瞭解了。

  三樓主要介紹了煤炭和石頭。四樓主要介紹了生命的起源。生命是先從海里的魚兒開始的,然後出現了陸地上的生物,陸地上慢慢又有了許多猴子,猴子慢慢進化,變得後背挺起來一些,後來又直立了一些,最後進化成跟人一樣,後背挺直,可以直立行走了。所以說猴子是我們人類的祖先。生命真是奇妙啊!

  參觀完地質博物館,我和爸爸都覺得增長了知識,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0

  十一長假,媽媽準備帶著我和小姨去地質博物館玩。

  來到地質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隻巨大的霸王龍。它們身呈藍色,看起來很威武。進了博物館內,我來到了通往負一樓的小道上,笑道兩旁都是一些古代動物的化石,有恐龍化石、魚的化石、蛇的化石等。我發現一塊石頭上有一個指甲般大小的鏡片,我用一隻眼觀看那鏡片裡的東西,是一些小圓球,媽媽告訴我是古生物的細胞,哦,原來這個鏡片是一個放大鏡。我來到一塊恐龍化石的面前,那塊恐龍化石上恐龍的雙臂有羽毛的痕跡。這使我想起了三年級時學的一篇課文——《飛向藍天的恐龍》,課文插圖和這塊化石基本相同。

  我們走到了負一樓,這裡有許多恐龍,翼龍、三角龍、霸王龍……接著,我們來到裡一個小山洞內,那裡有一個娛樂設施,和恐龍賽跑。遊戲規則是這樣的:有一臺跑步機,還有一個螢幕,開始選和哪一隻恐龍比賽,再選一個時代,選過後螢幕裡會出現一個人,就是你,後面有隻恐龍追你,你在跑步機上跑,看誰先到達終點。我和三角龍比賽,我用盡全力跑,經過了半分鐘後,我險勝三角龍。

  看過負一樓,我們來到了二樓,二樓全是古代動物,有猛獁象、始祖鳥、甲冑魚……三樓可以成為最漂亮的一樓,這一樓都是自然金石、鑽石、水晶。我最喜歡紫水晶洞,洞大概有五個籃球這麼大,洞裡都是紫水晶,漂亮極了。

  到了下午,我們戀戀不捨地回了家,我說:“這次去地質博物館不僅讓讓我學會了許多知識,也讓我增長了見識,正式一舉兩得啊!”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1

  早上,太陽早已把它耀眼的光芒撒向了大地,我和爸爸媽媽也已經坐著高鐵來到了鄭州。

  一到鄭州,我們便馬不停蹄地趕往此行的目的地——地質博物館。剛到博物館門口,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隻巨大的墨綠色恐龍模型。等爸爸買完票後,我便飛快地跑過去看那兩隻恐龍模型的簡介,從簡介中我知道了這兩隻恐龍的名字叫“黃河巨龍”。它的體型是目前全世界已發現的恐龍化石中最大的,因為它的化石是在我國黃河地區發現的,所以叫“黃河巨龍”。我們繼續往館內走,看到了一個超大的玻璃展櫃,裡面放著一塊巨大的玉石。這塊玉石晶瑩剔透,從遠處看,好像是一座白色略透的小假山。接著我們又看了許多顏色各異的礦石,有鐵礦石、鉬礦石、鋁礦石······瞭解到由於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巖洞,如各種形狀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牡丹石等。還知道了風化的分類,它們分別為物理風化、化學風化和生物風化,如果它們同時進行的話便又形成了球狀風化和差異風化。而丹霞地貌、雅丹地貌等便是風化的產物。

  接下來,我們還要去參觀地下展廳——瞭解生命的起源······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2

  我們來到地下展廳,開始繼續參觀生命演化廳。

  生命演化廳裡主要講了:地球上的生命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是在螺旋式發展進化之中,而生命胞核的DNA又呈現雙螺旋結構,在這個雙螺旋的展廳內,向我們講述地球生命從無到有、從低階到高階的進化歷程。

  透過參觀我知道了世界上最早的生物是藻類,而植物、魚、昆蟲、恐龍以及後期的各種哺乳動物都是由它進化而來的。植物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植物可以透過光合作用自給自足,它不需要進食也不需要排洩。而動物則分種類需要吃其它比它弱小的動物或植物來維持生命,同時它們也需要排洩。

  透過參觀,我獲得了更多的自然知識,地球真是太奇妙了!以後我還會更多的去了解它。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3

  期待已久的國慶假期終於到來了,我們全家踏上了去合肥的旅程。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位於天鵝湖畔的安徽省地質博物館。站在館前的廣場上,一眼望去,博物館的外觀像是地質岩層一樣,表達了人類希望解開地球奧秘的願望。尤其廣場上的兩隻黃山龍雕塑更是奪人眼球,讓我迫不及待地想進館看看。

  進入館內我們一邊走,爸爸一邊介紹道:“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安徽省地質博物館新館是全國最大的地質博物館,館藏標本約4.5萬件,其中最珍貴的要數巢湖魚龍化石,安徽隕石、黃山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蛋化石了!”

  聽著爸爸的介紹,我們不知不覺地走到了一層的礦物岩石廳。在這裡,我看見了會發光的螢石、形狀各異的鐘乳石、璀璨奪目的紫水晶。同時,我還了解到了石頭的硬度劃分等級一共有12級。最硬石頭的是金剛石、最軟的石頭是滑石。以前在工地上工人們都用滑石來做記號。在晶石廳我還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寶石和鑽石,他們也屬於礦物岩石大家族喲!

  接著,我們還參觀了地球廳和生命演化廳,那裡系統地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結構、海陸變遷和生物演變的過程。

  最後到了我最愛的展廳——恐龍廳。大廳中央展示了有代表性的九具恐龍骨架。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黃山發現的黃山龍化石骨架了,它是個體中等的晰腳類恐龍,生活在中侏羅世時代,四足行走,以植物為食,完整體長為10-12米。黃山龍是在安徽境內發現的第一個侏羅世也是第二個恐龍化石種。黃山龍化石的發現出土,特別有代表意義,曾有研究學者猜想說也許黃山地區曾經是一個“恐龍樂園”。

  一轉眼參觀結束了,爸爸給我在禮品商店買了一小盒礦物標本作為禮物,我喜歡極了!短短兩個小時的參觀,讓我充分感受了地質與生命進化的魅力,也讓我學到了不少的自然知識。

  親愛的地質博物館,有時間我一定會再來的!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4

  六月的微風中飄散著花香,在這個美好的季節裡,我們六一班榮幸地被評為了市級優秀班集體,所以學校獎勵我們班去參觀地質博物館。清早,我們全體師生便懷著激動而興奮的心情坐上了8路公交車,前往地質博物館。

  不知不覺,20多分鐘過去了,我們到達了地質博物館的門口,在這裡我們和嶽老師合了張影,便有序地走進裡面。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隻會動的、特別龐大的恐龍。它的頭抬得高高的,脖子不時地扭動著,尾巴和前爪也不停地擺動著。我們的目光被這隻恐龍吸引了,站在那裡一動不動,目不轉睛地看著這隻神奇的“恐龍”,直到老師讓我們立正站好,我們才回過神來。

  老師把我們分成了兩組,分別由兩個講解員帶領,我們這一組先參觀一樓。一樓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在講解員阿姨的解說下,我認識了秦龍、原角龍、竊蛋龍、霸王龍……這些恐龍中,我最喜歡原角龍了,因為它和別的恐龍不一樣,別的恐龍的頭上是禿禿的,而它的頭頂上卻長著一個半圓形的角,它的身體圓圓胖胖的,一副憨態可掬的樣子。講解員阿姨耐心而細緻地給我們講解了恐龍的誕生、生存和滅亡的過程,這使我們全面地瞭解了恐龍。

  接著我們上了二樓,呈現在眼前的是家鄉各地的名勝風景,一幅幅實景模擬畫面讓人目不暇接。其中最吸引我的是烏蘭布和沙漠,那一個個小沙丘和我五年級時在磴口見到的簡直一模一樣,太逼真了!再透過講解員阿姨的解說,我們不但親近了自然,也開闊了眼界,還了解了家鄉的地貌特徵和各地的特色風景。

  來到三樓,那一塊塊五彩斑斕的石頭便躍然眼前,講解員阿姨讓我們和她互動——回答阿姨提出的問題,如果答對了,就能獲得一個記事本兒。於是,我們聽得更加認真了,就這樣我們瞭解了這些大理石和礦石是怎樣挖掘出來的,又是怎樣被搬運過來的,它們的價值又是多少……到了提問時,我積極回答阿姨提出的問題,還得了一個筆記本呢!其他同學也是爭先恐後地搶答問題,那氣氛特別活躍。

  參觀完後,我們又返回了一樓,第一組的同學已經從4d電影廳出來了。輪到我們了,我們個個高興得手舞足蹈。坐好後,電影開始播放了,我們的座位不時地前後晃動兩下,讓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戴上眼鏡後,那就更逼真了,有時電影裡下雨、颳風,我們也能體會得到——頭頂上的空調和一些灑水的機器都打開了,坐在中間的同學都被淋得不知如何是好了,有幾個膽小的女同學更是嚇得神色慌張。那情那景,不時地讓我們感受到了在風雨中飄搖的滋味。電影結束了,我們又回到了現實中,這真是一次有趣而刺激的體驗呀!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將近中午,我們坐著8路車戀戀不捨地返回了學校。這次地質博物館之行,不但讓我們親近了自然、開闊了眼界,還讓我們瞭解了生物進化和家鄉的地貌地質特徵,對於我們來說,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

  總有幾朵生命力頑強的槐花不肯凋零,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讓我們感受到校園生活的美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我們正漫步在小學畢業的路上……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5

  昨天,我們在劉老師的帶領參觀了中山路小學的地質博物館。

  博物館裡的展品真是琳琅滿目,讓我驚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花花綠綠的水晶,晶瑩透亮。其中,最好看的就是螢石了,碧澄澄的,晶亮亮的,猶如螢火蟲提著的小燈籠,難怪它叫螢石了。我不禁摸了摸美麗的螢石,冰冰涼,溜溜滑。劉老師告訴我們,水晶一般有黃、綠、藍、紫四種顏色。

  奇怪,這些寶貝都是從哪兒來的呢?我們繼續前行,原來,它們是從微不足道的岩石中開鑿出來的!岩石分為三種:變質岩、沉積岩、岩漿岩。這些貌不驚人的石頭怎麼會出現在博物館裡的呢?它們的奇特之處在哪裡呢?我一邊認真地看,一邊仔細地聽劉老師的講解。就拿最普通的岩漿岩來說吧,它是被火山中岩漿沖刷後留下來的,它歷經千萬磨難,所以十分堅硬,普通的工具是很難將它劈開的。

  “大魚缸裡有一條魚!”我們分湧而至,仔細端詳,哦,是條石頭魚。劉老師讓我把魚拿出來。我小心翼翼的用雙手捧起它,咦?好輕啊!真是輕如鴻毛!我摸了摸千瘡百孔的浮巖,真粗糙,和螢石完全不一樣。劉老師說:這種石頭叫浮巖,如果魚缸裡有水,浮巖雕成的魚兒就會浮起來,絕不會沉到水底,因為它的“肚子”裡有許多的空氣,這也是它那麼輕的原因。

  在神奇的博物館裡裡我們還看到了孔雀石、三葉蟲化石等等有趣的化石。想不到地質衍生變化有這麼多奧秘,這是不虛此行!看看這些,我更愛我們居住的地球,保護地球刻不容緩!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6

  今天外面下著鵝毛大雪,房子的屋頂和草地上落滿了厚厚的雪,但是爸爸依然決定帶我去地質博物館玩。

  到了地質博物館,在第一層是珍貴的恐龍化石,雖然沒有我在常州恐龍園看到的恐龍化石壯觀,但是這裡的恐龍化石還是很多的。這裡每一層介紹的都不一樣,有恐龍化石、有外太空隕石、猿人頭骨等珍貴的化石。我最喜歡的是介紹萬物起源的地方。這裡讓我瞭解了世界最原始的樣子,一開始這個世界只有微生物,他們生活在海里,然後經過幾千萬年,甚至是幾億年的地殼運動,這些微生物也開始慢慢進化成不同的種類,漸漸地有了恐龍。在白堊紀時,有了更多的動物,但是隨著行星撞擊地球,恐龍也滅亡了,再經過了冰河世紀很多珍惜的動物也開始滅亡了,冰河世紀結束後,人類誕生了。我還看到了從猿人變成人類的`過程,這個過程形象的告訴我,猿人從彎腰走路到漸漸直立行走的,這時候成為了真正的人類。

  很快,我們參觀完了,我知道有很多珍惜動物滅亡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動物,不要捕殺動物,讓動物成為我們的朋友,今天我真的很開心!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7

  今天是個陽光燦爛的日子,正如我的心情一樣,因為我要去參觀東方地質博物館。

  媽媽帶著我很快來到了目的地。瞧!門口有一隻“大獅子”,它正“抖”著威武的鬃毛,好像在歡迎大家的到來呢!走進大廳,我看到了兩塊恐龍化石:一塊化石的名稱叫馬門溪龍,它是世間上脖子最長的恐龍……看到這裡,我情不自禁地望了望它那天梯般的脖子;另一隻叫霸王龍,它是食肉恐龍中的“大王”。

  來到博物館五樓內,我看到了許多五花八門的礦石:這塊像一隻憨態可掬的大熊貓;那塊像一隻正趴在沙灘上曬太陽的海龜;還有一塊像一朵大而鮮豔的玫瑰……我又走進了一點兒,細細觀察,只見每一塊礦石上都有天然的紋路,漂亮極了。

  一走進恐龍化石廳,我一眼就看到了魚龍的化石。只見大魚龍的肚子裡還有11條小魚龍。我覺得小魚龍們好可憐,還沒出生就變成了化石。那裡還有重達六十幾千克的木化石,足足需要三個小孩才能抬起來。

  大自然母親可真神奇啊!它獻給了人類那麼多珍貴的寶藏,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8

  昨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河南省地質博物館。一進大門,我就被嚇住了,因為我看見了兩隻汝陽黃河巨龍的模型,我覺得好威風啊!但是,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對恐龍母子,威風頓時變成了溫馨。

  進入博物館內部,我們就來到了地球廳。地球廳裡介紹了太陽的八大行星。水星離太陽最近,所以最熱。地球在第三環,不冷不熱,適合生存。海王星公轉軌跡不同,是垂直的,體積是地球的4.5倍。這裡還講述了宇宙的形成,以前沒有宇宙,只有一個起點,這個點是密度無限大的,接著就有了大爆炸,然後宇宙就形成了。

  我們又走到化石廳,裡面有:迷你豫龍的骨架、河南獸(長頸鹿)的骨頭、汝陽黃河巨龍的骨架……還有始祖鳥的化石,還有恐龍蛋化石。

  觀賞完化石廳後,我們又來到了古象廳,裡面有好多猛獁象化石。當我看完進化圖後,發現原始象和馬來貘差不多。只是到後來,它們的鼻子越來越長,最後變成了現在的大象。

  走著走著,就到了礦石廳。裡面一個個方解石像一塊塊瑪瑙一樣,還有水晶,一個個都那麼的透亮,孔雀石在黑暗中能發出暗綠的光,還有金、銀、煤、鋅、硫磺……

  我們把博物館全部轉了一遍,繞到了出口,便走了出去。出來的時候,我說:“今天收穫真大呀!有了快樂,也學了新知識。”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19

  星期三,學校組織三到六年級秋遊,我們走到西山林語上車,我真想看博物館是什麼樣子的。

  到了博物館,我們從後們進去,參加了地質災害講座和演習,給我印像最深刻的是體驗火災現場和勘探岩石。我們先走進火災現場,進去以後是煙霧騰騰,我急忙蹲下捂住口鼻,快速逃出。

  我們又去了勘探岩石山,我看看有什麼石頭吧有安山石、火山石、石英岩……我開始挖了,我挖到了 一塊銀色的石頭。我拿著她給兌獎處的阿姨看。阿姨說:”這個不是,要的是大石頭。、”我繼續挖可是我一 塊也沒找到,老師說“集合了 時間到了。”我還是什麼都沒有找到,很遺憾得離開了這裡。

  最後老師有帶我們去大廳參觀,有六大景區 石花洞、周口店遺址、活火山……我們參觀完了後再大門口照 了張大合影便坐車回學校了。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20

  十月二十八日,是個細雨綿綿的日子,我非常高興,因為學校組織全校同學去房山世界地質博物館參觀,我想去了一定能看見很多我沒有見過的東西,能學到很多地質知識。

  我們帶著滿腦子的好奇踏上了去地質公園的旅途,到了目的地,工作人員郭老師對地震,泥石流,火災,強風的自然災害中求救,自救的常識做了講解。我們還親自體驗了火災,強風地震來臨時應該怎樣正確應對。

  挖掘岩石是我最高興的體驗了,我們拿著鏟子在土裡挖呀挖,每挖到一塊石頭就像挖到寶一樣,然後迅速到四周展板前對照介紹,尋找自己挖到的是什麼種類的岩石。我們在歡樂的玩中學到了知識。

  時間過的真快,我們該返回學校了,幾天我非常開心,因為我學到了很多地質東西。

  中國地質博物館觀後感 篇21

  就在上幾個學期的時候,學校組織我們班全體同學一起去地質博物館去參觀,參加科學活動周的系列活動之一,我們想到那裡去了解有關地質運動等知識。

  我們在去地質博物館路上興致勃勃,隨著那歡樂甜美的歌聲我們來到了的南寧市地質博物館參觀。

  我們走進地質博物館,就先發現一個透明的方解石,下邊寫著“方解石是晶族”。接著就看見許多的岩石,有橢圓的,有正方的,有金黃的,有暗紫的,各式各樣。每塊岩石上面還有一些關於這塊岩石的圖片與資料。

  我們一直懷著好奇的心情繼續向博物館裡面走,一邊走一邊聽那裡的工作人員介紹岩石,還一邊做了筆記。

  我們隨著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一塊大大的,較黑的石頭前停下。這塊石頭泥土棕色的,棕色中夾著幾分白色,摸起來挺粗糙的,沒有光澤,可是這塊黑石頭上有很多的小孔,姐像蜜蜂的巢一樣。我們想:“鐵隕石怎麼黑乎乎的,是不是哪個人不小心把它們掉進火坑了,被火燒焦,變黑了呢?”我們疑惑不解。

  工作人員給我們介紹道:“這塊岩石叫做‘鐵隕石’,這鐵隕石主要由鐵紋石和鎳紋石兩種礦物組成,其次含有少量的石墨、隕磷鐵鎳礦、隕硫鉻礦、隕碳鐵、鉻鐵礦和隕硫鐵等。它的外表裹著一層黑色或褐色的1毫米厚的氧化層,叫熔殼。外表上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圓坑叫做氣印。此外還有形狀各異的溝槽,叫做熔溝。這些都是由於它們有隕落過程中與大氣劇烈磨擦而形成的。鐵隕石的切面與純鐵一樣,比較亮。”

  我們便觀察起這塊隕石來,它每塊隕石的顏色不一,形狀也各異。用手摸一摸它,冰涼涼的。後來我們開始分析,可能是隕石進入地球大氣層燃燒所以被燒黑了,後來經過這麼多年,它才冷卻了。

  過後,我們請教了機器——電腦,看看網上怎麼解釋的,網上的結論是這樣的:

  隕石,在沒有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是遊離於外太空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若是落入大氣層,在沒有被大氣燒燬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隕石,簡單的說,所謂隕石,就是微縮版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留下的殘骸。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