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幘的意思

注音 ㄢˋ ㄗㄜˊ

拼音 àn zé

基本釋義

⒈  推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態度灑脫,或衣著簡率不拘。

國語辭典修訂本

岸幘「ㄢˋ ㄗㄜˊ」

⒈  頭巾戴得高露出額頭。形容穿著率性隨便。清·吳梅〈桂枝香·憑高岸幘〉詞:「憑高岸幘。愛面郭小樓,紅樹林隙。」也作「岸巾」。

《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岸幘笑詠,無異常日。」

引證解釋

⒈  推起頭巾,露出前額。形容態度灑脫,或衣著簡率不拘。

漢 孔融 《與韋端書》:“閒僻疾動,不得復與足下岸幘廣坐,舉杯相於,以為邑邑。”
《晉書·謝奕傳》:“岸幘笑詠,無異常日。”
唐 白居易 《喜與楊六侍御同宿》詩:“岸幘靜當明月夜,匡床閒臥落花朝。”
宋 陳與義 《岸幘》詩:“岸幘立清曉,山頭生薄陰。”
郭沫若 《頌武漢》詩:“天塹通衢我再來,披襟岸幘嘆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