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思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基本釋義

國語辭典簡編本

延「ㄧㄢˊ」

1.拉長、伸長。

造句長、伸、年益壽

2.將時間向後推遲。

造句

3.招致、引進。

造句請、攬、

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ㄧㄢˊ

拼音 yán


[形]
長。《文選.班固.西都賦》:「歷十二之延祚,故窮泰而極侈。」晉.左思〈嬌女詩〉:「從容好趙舞,延袖像飛翮。」
[動]
1.拉長、伸長。如:「延長」、「延年益壽」。《韓非子.十過》:「延頸而鳴,舒翼而舞。」晉.慕容廆〈與陶侃箋〉:「每瞻江湄,延首遐外。」

2.擴展、蔓衍。如:「火勢蔓延」。《文選.潘岳.關中詩》:「微火不戒,延我寶庫。」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九鯉湖日記》:「松偃藤延,縱目成勝。」

3.引導、引進。如:「延入」。《文選.賈誼.過秦論》:「秦人開關而延敵。」《漢書.卷六八.霍光傳》:「獨夜設九賓溫室,延見姊夫昌邑關內侯。」

4.招攬、邀請。如:「延請」、「延攬人才」。《紅樓夢》第一○九回:「那知賈母這病日重一日,延醫調治不效。」

5.連及。如:「禍延子孫」。《書經.大禹謨》:「罰弗及嗣,賞延於世。」

6.向後推遲。如:「拖延」、「延期」。
[副]
遲緩。如:「延誤」、「延緩」。
[名]
姓。如漢代有延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