悽惋的意思

注音 ㄑ一 ㄨㄢˇ

拼音 qī wǎn

基本釋義

⒈  哀傷。

引證解釋

⒈  哀怨。

《世說新語·賢媛》“桓宣武 平蜀” 劉孝標 注引《妒記》:“﹝郡主﹞見 李 在窗梳頭,姿貌端麗,徐徐結髮,斂手向主,神色閒正,辭甚悽惋。”
唐 蘇鶚 《蘇氏演義》捲上:“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曲,聲甚悽惋,曲終自投河而死。”
《資治通鑑·唐懿宗鹹通十二年》:“上與 郭淑妃 思公主不已。樂工 李可及 作《嘆百年曲》,其聲悽惋。”
明 李東陽 《麓堂詩話》:“《劉長卿集》,悽惋清切,盡羈人怨士之思。”
哀傷。 宋 陳恕可 《齊天樂·餘閒書院擬賦蟬》詞:“琴絲宛轉。弄幾曲新聲,幾番悽惋。”
清 陳裴之 《香畹樓憶語》:“惟覺悽惋太甚耳。”
哀傷。 《紅樓夢》第二二回:“賈政 一聞此言,連忙答應幾個‘是’,又勉強勸了 賈母 一回酒,方才退出去了。回至房中,只是思索,翻來復去,甚覺悽惋。”
柳青 《狠透鐵》一:“他說得那樣悽惋、傷心,弄得大夥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