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罪的意思

注音 ㄑ一ㄥˇ ㄗㄨㄟˋ

拼音 qǐng zuì

詞性 動詞

基本釋義

⒈  主動承認過錯並請求處罰。

肉袒伏斧質請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於城上請罪。——《資治通鑑·唐紀》

admit one's error and ask for punishment;

⒉  表示歉意。

apologize;

國語辭典簡編本

請罪「ㄑㄧㄥˇ ㄗㄨㄟˋ」

自己承認過錯,請求處分。

造句弟弟不小心打破花瓶,連忙向媽媽請罪

國語辭典修訂本

請罪「ㄑ一ㄥˇ ㄗㄨㄟˋ」

⒈  問罪。

《書經·湯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上天神後,請罪有夏。」
《左傳·僖公二年》:「敢請假道,以請罪於虢。」

⒉  承認己過,自請處分。

《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傳·王烈傳》:「盜請罪曰:『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彥方知也。』」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兩親家兩親媽,各自請罪,認個悔氣,都道一樁事完了。」

⒊  請求免罪。

《資治通鑑·卷五十四·漢紀四十六·桓帝延熹二年》:「歲時貢獻,皆先輸上第於冀,乘輿乃其次焉。吏民齎貨求官、請罪者,道路相望。」

引證解釋

⒈  亦作“請辠”。

⒉  謂責問對方己有何罪。

《書·湯誥》:“敢用玄牡,敢昭告於上天神後,請罪 有夏。”
孔 傳:“明告天,問 桀,百姓有何罪而加虐乎?”
《左傳·僖公二年》:“敢請假道,以請罪於 虢。”
杜預 注:“問 虢 伐己以何罪。”

⒊  自認有罪過,請求處分;道歉。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內史 慶 醉歸,入外門不下車。 萬石君 聞之,不食。

慶 恐,肉袒請罪,不許。”
《漢書·賈誼傳》:“故其在大譴大何之域者,聞譴何則白冠氂纓,盤水加劍,造請室而請辠耳。”
《官場現形記》第九回:“今番大人來在 上海,卑職沒有預先得信,所以來的遲了。今日特地前來稟安請罪。”
陳毅 《萊蕪大捷》詩:“堪笑頑酋成面縛,叩頭請罪詈元凶。”

⒋  請求免罪。

《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吏民齎貨求官、請罪者,道路相望。”
胡三省 注:“請罪,謂請求以脫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