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化的意思

注音 ㄩㄣˋ ㄏㄨㄚˋ

拼音 yùn huà

基本釋義

⒈  執行變化。

⒉  迷信謂用法術變出。

⒊  猶消化。亦比喻融會貫通。

⒋  太平天國起義軍謂如廁為“運化”。

引證解釋

⒈  執行變化。

《易·復》“復其見天地之心乎” 三國 魏 王弼 注:“然則天地雖大,富有萬物,雷動風行,運化萬變,寂然至無,是其本矣。”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體極不兼應》:“天地之道,功盡於運化;帝王之德,理極於順通。”
明 歸有光 《思子亭記》:“天地運化,與世而遷。”
《醫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訣·肺臟經文》:“一呼一吸,訊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為人身之橐籥。”

⒉  迷信謂用法術變出。

明 高明 《琵琶記·感格墳成》:“汝等可變作人形,與他運化土石,務要頃刻完成,不要驚動孝婦。”

⒊  猶消化。亦比喻融會貫通。

明 袁宗道 《雜說三九》:“昔之人為經論所障,猶是雜食米麥,不能運化。”
清 錢泳 《履園叢話·科第·元》:“至辛卯會試, 潘(潘庭筠 )首場,遇同鄉友抱病,擬曳白, 潘 勸之,且示以己作,囑其運化。”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裡事·拾草寫淨》:“王弇山 試鴻博日, 徐笠山 以不工排律, 弇山 取己稿示之,令其運化。 徐 竟録之,以雷同為考官奏參。”

⒋  太平天囯 起義軍謂如廁為“運化”。

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行軍總要》:“又不準損壞所過地方民間各器具以及在民房運化擄掠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