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舌香的意思

注音 ㄐ一 ㄕㄜˊ ㄒ一ㄤ

拼音 jī shé xiāng

基本釋義

⒈  即丁香。古代尚書上殿奏事,口含此香。

國語辭典修訂本

雞舌香「ㄐ一 ㄕㄜˊ ㄒ一ㄤ」

⒈  可含於口中用以去除口臭的香料。原產於南方。

《野叟曝言·第二七回》:「含了幾片雞舌香兒,叫了四五名家人,吩咐了說話。」

⒉  丁香花的別名。參見「丁香」條。

引證解釋

⒈  即丁香。古代尚書上殿奏事,口含此香。

《初學記》卷一一引 漢 應劭 《漢官儀》:“尚書郎含雞舌香伏奏事,黃門郎對揖跪受,故稱尚書郎懷香握蘭,趨走丹墀。”
唐 劉禹錫 《郎州竇員外見示與澧州元郎中郡齋贈答長句二篇因而繼和》:“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雞舌香。”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接武》:“御杯共醉龍頭榜,春雪同含雞舌香。”
亦省作“雞香”、“雞舌”。 唐 黃滔 《遇羅員外袞》詩:“豸角戴時垂素髮,雞香含處隔青天。”
唐 李商隱 《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攻討》詩:“暫逐虎牙臨故絳,遠含雞舌過新年。”
元 李裕 《次宋編修顯夫南陌詩》:“雞舌遙聞韻,猩脣厭授餐。”
《天雨花》第四回:“願為雞舌噙於口,常作靈臺貯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