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意思

注音 ㄔㄥˊ ㄒㄧㄚˋ ㄓㄧ ㄇㄥˊ

拼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

釋義 盟:盟約;和約。因強敵兵臨城下而被迫簽訂的屈辱性和約。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簡體字 城下之盟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盟,不能寫作“蒙”。

相似詞 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相反詞 自食其力、自強自力

成語故事   楚國攻打宋國(在今河南商丘縣)的時候,宋國國都被楚軍重重包圍。城裡的宋國人無糧無柴,很是恐慌。於是派華元趁黑夜悄悄潛入楚軍主將子反的營帳,用強硬的口氣對子反說:“我們的國君叫我明白告訴你:我們已經到了糧空柴盡的地步了。但是,你們如果以為趁此可以逼迫我們訂立‘城下之盟’,把我們置於死地,那是絕對辦不到的!”子反見華元這麼厲害,當即答應撤軍,平等談判,友好結盟。

英語翻譯 a treaty signed under coercion <humiliating treaty of peace>

日語翻譯 城下(じょうか)の盟(ちか)い(一般に屈辱的な条約)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ㄔㄥˊ ㄒㄧㄚˋ ㄓ ㄇㄥˊ

拼音 chéng xià zhī méng

成語解釋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的和約。◎語出《左傳.桓公十二年》。後用「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

【語義說明】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
【使用類別】
用在「喪權條約」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戰爭結束後,失敗的國家,也只有簽訂城下之盟
<02>清朝統治者屈服於外敵壓力,屢次簽訂城下之盟
<03>如今敵眾我寡,只好簽下城下之盟,以減少傷亡。
<04>八國聯軍攻佔北京,迫使清朝政府簽訂城下之盟〈辛丑條約〉。
<05>我們兩家公司實力相當,既談合併就要公平,怎能逼我們簽下城下之盟,完全受制於他們?
<06>宋朝因為積弱,所以和外族交戰,往往無論勝敗都簽下了城下之盟,蘇洵因此寫了一篇〈六國〉來諷刺。

成語典故 ◎1《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莫敖屈瑕曰:「絞小而輕,輕則寡謀。請無扞采樵者以誘之。」從之。絞人獲三十人。明日,絞1>人爭出,驅楚役徒2>於山中。楚人坐3>其北門,而覆4>諸5>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注解〕(1)絞:春秋時的一個小國,在今湖北省鄖縣西北。(2)役徒:服勞役的人,指采樵者。(3)坐:堅守不去。(4)覆:隱藏、埋伏。(5)諸:之乎二字的合音。「之」是代詞,「乎」是助詞。◎2《左傳.文公十五年》新城之盟,蔡人不與。晉郤缺以上軍、下軍伐蔡,曰:「弱不可以怠。」戊申入蔡,以城下之盟而還。◎3《左傳.宣公十五年》夏五月,楚師將去宋。申犀稽首於王之馬前,曰:「毋畏知死而不敢廢王命,王弃言焉。」王不能荅。申叔時僕,曰:「築室,反耕者,宋必聽命。」從之。宋人懼,使華元夜入楚師,登子反之床,起之,曰:「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雖然,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去我三十里,唯命是聽。』」子反懼,與之盟,而告王。退三十里,宋及楚平。◎4《左傳.哀公八年》吳人行成,將盟,景伯曰:「楚人圍宋,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猶無城下之盟;我未及虧,而有城下之盟,是棄國也。吳輕而遠,不能久,將歸矣,請少待之。」弗從。景伯負載,造於萊門。

典故說明 「城下之盟」原意是: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的和約。《左傳.桓公十二年》有一段記載:春秋時期,勢力強大的楚國常併吞周圍小國,藉以擴張自己的勢力。桓公十二年,楚王派兵攻打絞國,楚軍在絞國南門外駐守,但絞國人堅決不出城門,所以一時之間無法攻下。為了誘出絞國人,楚軍故意派不帶武器的人到北門外打柴,絞國人果然中計,出城抓了三十個楚人回去,第二天更加大膽,出城追到山裡去抓打柴的楚國人。沒想到在回程時,中了楚軍的埋伏,打了大敗仗,只有被迫簽下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後來「城下之盟」泛指被迫簽訂的屈辱性條約。如《宋史.卷二八一.寇準列傳》:「城下之盟,《春秋》恥之;澶淵之舉,是城下之盟也。以萬乘之貴而為城下之盟,其何恥如之!」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