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煩慮亂意思

注音 ㄒㄧㄣ ㄈㄢˊ ㄌㄩˋ ㄌㄨㄢˋ

拼音 xīn fán lǜ luàn

釋義 同“心煩意亂”。

成語出處 漢·蔡邕《讓高陽侯印綬符策》:“臣是以宵寢晨興,叩膺增嘆,心煩慮亂,喘呼息吸。”

簡體字 心烦虑乱

常用程度 一般

感情色彩 中性

相似詞 心煩意亂心煩意冗

英語翻譯 be hot under the collar <be in a lather>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ㄒㄧㄣ ㄈㄢˊ ㄌㄩˋ ㄌㄨㄢˋ

拼音 xīn fán lǜ luàn

成語解釋 義參「心煩意亂」。見「心煩意亂」條。

成語典故 此處所列為「心煩意亂」之典源,提供參考。戰國楚.屈原〈卜居〉(據《楚辭》卷六引)屈原1>既放2>三年,不得復見。竭知3>盡忠,而蔽鄣4>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注解〕(1)屈原:西元前343??,名平,字原;又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曾做左徒、三閭大夫,懷王時,遭靳尚等人讒言毀謗,被放逐於漢北,於是作〈離騷〉表明忠貞之心;頃襄王時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譖言而流放至江南,終因不忍見國家淪亡,懷石自沉汩羅江而死。重要著作有〈離騷〉、〈九章〉、〈天問〉等賦,對後代文學影響極大。(2)放:驅逐、流放。(3)竭知:用盡智慧。知,通「智」,音ㄓˋ,智慧。(4)蔽鄣:阻礙,阻隔。鄣,同「障」。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心煩意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煩意亂」原作「心煩慮亂」。戰國時楚國人屈原秉性堅貞,他為國家竭盡了忠心智慧,卻屢遭奸臣讒言毀謗,而被放逐在外三年都沒能再見到君王一面。在「心煩慮亂」,不知如何在這汙濁世界自處的情況之下,他只好去見太卜鄭詹尹,希望能藉占卜解除自己的疑惑,結果卻徒勞無功。後來「心煩意亂」這個成語就從「心煩慮亂」演變而出,用來指心情煩躁,思緒凌亂。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