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意思

注音 ㄏㄨㄢˋ ㄉㄜ ㄏㄨㄢˋ ㄕㄧ

拼音 huàn dé huàn shī

釋義 患:憂慮。沒有時怕得不到;得到後;又恐怕失去。指對個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計較。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簡體字 患得患失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成語辨形 患,不能寫作“幻”;失,不能寫作“矢”。

相似詞 斤斤計較自私自利

相反詞 公而忘私大公無私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經常與學生討論為人的問題,他說:可鄙的庸俗低階的傢伙不能與之同事,當他沒得到權勢或好處時,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設法得到。而當他得到時,卻又怕丟失掉。像這樣的人都是利慾薰心,處處為個人打算,什麼壞事都能幹得出來

英語翻譯 worry about personal gains and losses

日語翻譯 利害得失(りがいとくしつ)によくよくする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ㄏㄨㄢˋ ㄉㄜˊ ㄏㄨㄢˋ ㄕ

拼音 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語解釋 在沒得到以前怕得不到,得到以後又怕失去。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語本《論語.陽貨》。△「無所不至」

【語義說明】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
【使用類別】
用在「貪得患失」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明天的考試盡力而為就是,不必患得患失,弄得自己焦慮難安。
<02>就因為你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讓人受不了,以致每段戀情都不了了之。
<03>考試前夕最忌諱患得患失的心態,容易導致生活失常,而使成績不理想。
<04>這個獎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也無法強求,你不要患得患失,自尋煩惱。
<05>老師叮嚀我們用平常心去看待明天的冠亞軍之爭,不要患得患失,以免表現失常。

成語典故 《論語.陽貨》子曰:「鄙夫1>可與事君2>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3>;既得之,患失之4>。苟患失之,無所不至5>矣。」〔注解〕(1)鄙夫:人格卑陋的人。(2)事君:事奉君主。(3)患得之:害怕得不到。(4)患失之:害怕會失去。(5)無所不至:無所不用其極,比喻什麼壞事都做得出來。見「無所不至」。

典故說明 孔子是春秋時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曾說:「人格低下的人是不能侍奉君王的,因為他們只注重名利,沒得到前害怕得不到,得到了又擔心會失去。如果擔心到手的名利失去的話,為了繼續保有它,他們就什麼事都做得出來。」這就是說,如果君主身邊的人品德不好的話,他們為了保有既得利益,就會無所不用其極,影響朝政,蒙蔽視聽,進而使國家人民受到危害,所以這種人是絕對不能事君的。孔子用「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說明小人對名利得失的憂慮。後來「患得患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的得失心很重。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