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不咎意思

注音 ㄐㄧˋ ㄨㄤˇ ㄅㄨˋ ㄐㄧㄨˋ

拼音 jì wǎng bù jiù

釋義 既:已經;往:過去;咎:責備。已經過去的事不再追究責任。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簡體字 既往不咎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既,不能寫作“即”;咎,不能寫作“究”。

相似詞 既往不究

相反詞 賞罰分明信賞必罰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魯哀公問孔子的弟子宰我用什麼樹木製作土地神神主,宰我回答夏朝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周代人用慄木,慄木就是讓人害怕。孔子聽到這種回答十分不滿,責備宰我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英語翻譯 let the past be forgotten

日語翻譯 既往(きおう)は問(と)わない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ㄐㄧˋ ㄨㄤˇ ㄅㄨˋ ㄐㄧㄡˋ (變) ㄐㄧˋ ㄨㄤˇ ㄅㄨˊ ㄐㄧㄡˋ

拼音 jì wǎng bù jiù(變)jì wǎng bú jiù

成語解釋 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語出《論語.八佾》。

【語義說明】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
【使用類別】
用在「寬恕諒解」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我們就此既往不咎,從今以後仍是好朋友。
<02>只要你能夠誠心改過向善,我們是可以既往不咎的。
<03>戒嚴時期,到處可見「匪諜自首,既往不咎」的標語。
<04>過去的恩怨,我們就此既往不究,從今以後依然是好朋友。
<05>對於知錯能改的學生,校方本著既往不咎的精神,不再給予處分。
<06>你這只是小錯誤,只要能悔改,學校必然既往不咎,給予自新的機會。
<07>既然他已承認並改正了錯誤,我們站在鼓勵向上的立場,就既往不咎了吧!
<08>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大家才會以既往不咎的心胸原諒你過去種種不是。

成語典故 《論語.八佾》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栗。』」子聞之曰:「成事不說1>,遂事不諫2>,既往不咎3>。〔注解〕(1)成事不說:已經做過的事,不便再解說。見「成事不說」。(2)遂事不諫:對於已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遂事,已經完成的事。(3)咎:責怪,追究罪過。

典故說明 春秋時,孔子有個學生名叫宰我,能言善道。有一天,魯哀公問宰我:「土地神的牌位要用什麼木材比較好?」他回答說:「可以參考古人的作法,像夏朝時是用松木,殷商時期多用柏木,而周朝一般都是用栗木,意思是要讓人民『戰栗(通「慄」)』。」孔子後來聽到宰我這番話,覺得他隨便猜測古人的用意,毫無根據,十分不妥當,就說:「已做過的事就不便再解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也不便再挽救,而對已經過去的事更不便再去追究是非。」意思是要宰我說話小心,對沒有把握的事不要亂加臆測。「既往不咎」就是出自典源文中的一個成語,表示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追究責難的意思。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嚴懲不貸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