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虎馮河意思

注音 ㄅㄠˋ ㄏㄨˇ ㄆㄧㄥˊ ㄏㄜˊ

拼音 bào hǔ píng hé

釋義 暴虎:空手打虎;馮河:徒步過河。徒手和虎搏鬥;蹚水過大河。比喻勇猛果敢。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簡體字 暴虎冯河

常用程度 生僻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馮,不能寫作“憑”。

相似詞 有勇無謀、貿然行事

相反詞 有勇有謀謹言慎行深謀遠慮

成語故事   仲由,字子路,年輕時就以勇力聞名。後來子路做了孔子的學生。孔子曾對別人說:“此從我有了子路後,再也沒有人敢當面惡言惡語中傷我了。”
  子路不好讀書。孔子勸他,他說:“南山的竹子,不用加工就是直的,砍下來做箭,可以射穿犀牛皮。學習有什麼用!”孔子說:“把它裝上羽毛和箭鏃,會射得更遠。” 子路不聽。
  有一次,子路問:“夫子,您如果統帥三軍,希望誰跟您在一起?”孔子說:“喜歡空手打虎、徒步過河(暴虎馮河)、自以為勇敢不怕死的人,我不喜歡。我要遇事善於冷靜思考、千方百計爭取成功的人。”
  後來子路在衛國做了官。公元480年,衛國發生內亂,死了許多人。孔子知道了說:“哎,子路這一次有難了!”果然,子路一個人奔回京城,堅決要求懲處作亂的人,結果被殺。

英語翻譯 brash physical courage <attack a tiger unarmed and cross a river without a boat>

日語翻譯 ぼうこひょうが,素手で虎を打ち,徒(かち)で川を渡る;〈喻〉無謀な行動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ㄅㄠˋ ㄏㄨˇ ㄆㄧㄥˊ ㄏㄜˊ

拼音 bào hǔ píng hé

成語解釋 暴,徒手搏鬥。馮,徒步渡河。「暴虎馮河」指不用武器,空手與虎搏鬥;不靠舟船,徒步渡河。#語本《詩經.小雅.小旻》。後用「暴虎馮河」比喻人做事有勇而無謀。△「如履薄冰」、「如臨深淵」、「戰戰兢兢」、「臨深履薄」

【語義說明】比喻人有勇而無謀。貶義。
【使用類別】
用在「魯莽不智」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憑一時的衝動做事,無異是暴虎馮河
<02>他那種暴虎馮河的蠻幹作風,難成大事。
<03>這種事就是要仔細琢磨,暴虎馮河怎麼成?
<04>警方辦案,事先都須經仔細部署,不許你暴虎馮河,貿然行事。
<05>經驗告訴我們:單憑暴虎馮河之勇,通常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06>你這完全是暴虎馮河,憑你一個人的力量,怎麼打得贏那些地痞流氓?
<07>我原以為他只會暴虎馮河、橫衝猛撞,今日方知他是小事糊塗,大事精明。

成語典故 #《詩經.小雅.小旻》1>國雖靡止,或聖或否。民雖靡膴,或哲或謀,或肅或艾。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不敢暴虎2>,不敢馮河3>。人知其一4>,莫知其他5>。戰戰兢兢6>,如臨深淵7>,如履薄冰8>。〔注解〕(1)典故或見於《論語.述而》。(2)暴虎:明知與虎鬥要靠器械,卻示其勇而不用。暴,音ㄅㄠˋ,徒手搏鬥。(3)馮河:明知渡河須藉舟船,卻示其勇而不用。馮,音ㄆ|ㄥˊ,徒步渡河。(4)一:指「暴虎馮河」之事為非。(5)其他:指小人邪辟之謀,禍國殃民。(6)戰戰兢兢:形容戒慎恐懼的樣子。見「戰戰兢兢」。(7)如臨深淵:好像走到深水潭的邊上。比喻行事十分小心謹慎。深淵,比喻危險的地方。見「如臨深淵」。(8)如履薄冰:好像走在薄冰上。比喻處事極為謹慎小心。履,踐踏、踩。見「如履薄冰」。〔參考資料〕《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典故說明 「暴虎馮河」當是一句早在先秦就已流行的成語,在《易經.泰卦》的爻辭就有「馮河」的說法,在《詩經.鄭風.大叔于田》也見到「暴虎」。而在《詩經.小雅.小旻》和《論語.述而》中更見到「暴虎」和「馮河」的連用。「暴虎」是指徒手與虎鬥。和凶猛的老虎搏鬥,本應借用器械,現在為顯現自己的勇猛,所以丟開器械徒手而上。要渡過大河,本來應借舟船而渡,如今為表現自己的厲害,所以丟開舟船,直接涉水而過。暴虎者,很容易被虎所傷;馮河者,很容易被水所溺。這都是愚勇的行為,也是危險的行為。所以《詩經.小雅.小旻》說「不敢暴虎,不敢馮河」,表示知道危險。知道危險還要去做,那是有勇無謀的愚蠢行為,所以《論語.述而》篇中,子路在孔子面前表示自己能領三軍,勇往直前,子路是孔門弟子中性情最衝動的人,因此孔子機會教育說他像暴虎馮河,死而無悔的人,孔子欣賞的是能「臨事懂得戒慎,想出最妥善因應辦法」的人。從這裡知道「暴虎馮虎」一語早在先秦時代即已流行,用來比喻人做事有勇無謀。

近義成語有勇無謀 勇而無謀

反義成語智勇雙全 臨事而懼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