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毫無犯意思

注音 ㄑㄧㄡ ㄏㄠˊ ㄨˊ ㄈㄢˋ

拼音 qiū háo wú fàn

釋義 秋毫:動物秋後新換的絨毛。比喻十分纖細之物。形容軍紀嚴明;對百姓無絲毫侵犯;也形容為人清正廉潔。

成語出處 西漢 司馬遷《史記 淮陰侯列傳》:“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簡體字 秋毫无犯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語辨形 毫,不能寫作“豪”。

相似詞 雞犬不驚道不拾遺

相反詞 胡作非為無惡不作

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韓信因得不到項羽的重用就投奔劉邦,在丞相蕭何的推薦下,劉邦拜他為大將,劉邦問韓信有什麼高見。韓信把劉邦與項羽進行一番對比,說劉邦的軍隊與項羽的軍隊不同,對百姓的利益秋毫無犯,可以得天下

英語翻譯 (of high disciplined troops) not commit the slightest offence against the civilians

日語翻譯 秋毫も犯(おか)さず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ㄑㄧㄡ ㄏㄠˊ ㄨˊ ㄈㄢˋ

拼音 qiū háo wú fàn

成語解釋 秋毫,秋天鳥獸所生的細毛。「秋毫無犯」指連細微的秋毫都不侵犯,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不動用。◎語本《史記.卷七.項羽本紀》。

【語義說明】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不取用。
【使用類別】
用在「嚴守紀律」的表述上。
【成語造句】
<01>孫將軍的部隊雖然長駐本地,但紀律嚴明,秋毫無犯
<02>到各地遊覽時,對環境切記要秋毫無犯,好讓大家都能欣賞美景。                  
<03>國軍所到之處,不但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並且協助居民耕作收割。
<04>老師對今天遠足,同學們經過瓜田時,都能強忍飢渴,秋毫無犯,十分贊許。

成語典故 ◎1《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項羽大怒,曰:「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1>,秋豪2>不敢有所近,籍3>吏民,封府庫4>,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注解〕(1)關:關中,地名。位於今陝西省。東至函谷關,南至武關,西至散關,北至蕭關,位於四關之中,故稱「關中」。(2)秋豪:即「秋毫」,鳥獸在秋天所生的細毛。後比喻微細的事物。豪,通「毫」,細而尖的獸毛,夏落秋生。(3)籍:名冊、檔案上。(4)府庫:國家儲藏財物的處所。◎2《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項王所過,無不殘滅者,天下多怨,百姓不親附,特劫於威彊耳。名雖為霸,實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義兵從思東歸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為秦將,將秦子弟數歲矣,所殺亡不可勝計。又欺其眾降諸侯,至新安,項王詐阬秦降卒二十餘萬,唯獨邯、欣、翳得脫,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愛也。大王之入武關,秋豪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典故說明 據《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載,項羽代秦,進入關中後,劉邦的部屬曹無傷派人來告密,說劉邦攻破秦咸陽想要在關中稱王,並且把珍寶據為己有。項羽聽了很生氣,決定攻打劉邦。項羽的叔父項伯知道這個消息後,想到好友張良正在劉營,於是連夜趕去見他,要他快點離開。可是張良不肯,反而引他見劉邦。劉邦向項伯獻酒祝壽,定下兒女婚約,接著說:「我自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秋毫般細微的東西都不敢動用,官民登記簿冊,查封府庫,日夜等待將軍早日到來。我所以派兵鎮守函谷關,是為了防止盜賊出入,和突發的事變。我日夜盼望將軍到來,怎麼敢造反呢!希望回去代為向將軍說明。」項羽聽到項伯的轉述,承諾好好對待劉邦。又《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 亦載,韓信被劉邦任命為大將軍後,分析楚漢兩軍形勢,認為和項羽的殘暴不仁相較,劉邦進入關中後,軍紀嚴明,連秋毫般細微的事物都不敢傷害,並廢除秦國的苛法,只和百姓約法三章,所以秦民都希望劉邦成為秦王。後來「秋毫無犯」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任何東西都不侵犯,絲毫都不取用。

近義成語一介不取 分文不取

反義成語雞犬不留

相關漢字成語:
相關漢字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