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耳的種植方法

  木耳色澤黑褐,質地柔軟呈膠質狀,薄而有彈性,溼潤時半透明,乾燥時收縮變為脆硬的角質近似革質。至於木耳在種植上有哪些技巧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木耳種植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木耳的品種分類

  木耳

  實體叢生,常覆瓦狀疊生。耳狀。葉狀或近林狀,邊緣波狀,薄,寬2-6cm,最大者可達12cm,厚2mm左右,以側生的短柄或狹細的基部固著於基質上。初期為柔軟的膠質,粘而富彈性,以後稍帶軟骨質,幹後強烈收縮,變為黑色硬而脆的角質至近革質。背面外面呈弧形,紫褐色至暗青灰色,疏生短絨毛。絨毛基部褐色,向

  上漸尖,尖端無色,***115-135***μm×***5-6***μm。裡面凹入,平滑或稍有脈狀皺紋,黑褐色至褐色。菌肉由有鎖狀聯合的菌絲組成,粗約2-3.5μm。子實層生於裡面,由擔子、擔孢子及側絲組成。擔子長60-70μm,粗約6μm,橫隔明顯。孢子腎形,無色,***9-15***μm×***4-7***μm;分生孢子近球形至卵形,***11-15***μm×***4-7***μm,無色,常生於子實層表面。

  毛木耳

  實體初期杯狀,漸變為耳狀至葉狀,膠質、韌,幹後軟骨質,大部平滑,基部常有皺褶,直徑10-15cm,幹後強烈收縮。不孕麵灰褐色至紅褐色,有絨毛,***500-600***μm***4.5-6.5***μm,無色,僅基部帶褐色。子實層面紫褐色至近黑色,平滑並稍有皺紋,成熟時上面有白色粉狀物即 孢子。孢子無色,腎形,***13-18***μm×***5-6***μm。

  皺木耳

  實體群生,膠質,幹後軟骨質。幼時杯狀,後期盤狀至葉狀***2-7***cm ×***1-4***cm,厚5-10mm,邊緣平坦或波狀。子實層面凹陷,厚85-100μm,有明顯的皺褶並形成網格。不孕面乳黃色至紅褐色,平滑,疏生無色絨毛;絨毛***35-185***μm×***4.5-9***μm。孢子圓柱形,稍彎曲,無色,光滑***10-13***μm×***5-5.5***μm。

  燕耳

  房縣的黑木耳因其“形似燕,狀如飛”,又被稱為燕耳,有山珍之王的美稱。房縣是全國著名的黑木耳生產基地縣,是馳名中外的“木耳之鄉”,而且房縣黑木耳被國家認定為地理保護產品。

  

  培養條件

  黑木耳屬於腐生性中溫型真菌。 菌絲在6~36℃之間均可生長,但以22~32℃最適宜;15~27℃都可分化出於實體,但以20~24℃最適宜,河南省 盧氏縣就是因為良好的天然環境造就了盧氏黑木耳為其地理保護產品。 菌絲在含水量60%~70%的栽培 料及段木中均可生長,子實體形成時要求耳木含水量達70%以上,空氣相對溼度90%~95%。 菌絲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長,子實體生長期需250~1000 lx的光照強度。為好氣性真菌,pH5~5.6最適宜。黑木耳栽培方法有 段木栽培與塑料袋代料栽培等多種。

  椴木栽培

  黑木耳人工栽培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起源於 中國,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的第一個食用菌品種,至 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唐朝川北大巴山、 米倉山、龍門山一帶的山民,就採用“原木砍花”法種植黑木耳。這種原始種植方法持續了上千年,清朝中國東北 長白山、河南 伏牛山等也開始種植黑木耳,入冬三九天將落葉樹伐倒,依靠黑木耳孢子自然傳播繁育。靠天收耳,產量極低。1955年,中國科技工作者開始培育黑木耳固體純 菌種,發明了椴木打孔接種法,這種方法使木段栽培黑木耳產量大大提高。但是兩三年完成一個週期,絕對產量仍不高,每根1米長、直徑為10~13釐米的優質木段,3年僅產100~150克黑木耳,還常受自然災害的侵擾而減產。這種方法至今僅僅被林區極其少數耳農延用。

  塑料袋地栽

  該技術改變了依靠木 材生產木耳的歷史,使黑木耳栽培從林區走向了田間大地。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木屑、秸杆為原料,利用塑料袋盛裝,每袋裝0.5千克乾料,經過 滅菌、接種、 養菌,擺在田間大地、果園林下出耳。塑料袋地栽黑木耳技術極大地擴寬了黑木耳栽培原料與栽培區域,大大縮短了生產週期,迴歸自然的栽培方式產品實現天然無公害,更利於規模化、機械化、標準化生產,發展前景廣闊。

  塑料袋地栽黑木耳由遼寧省朝陽市食用菌研究所發明成功,1994年被列為“ 和“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同年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ZL 94110092。8;ZL 94110204。5***,2000年獲得“全國食用菌行業十佳優秀科技成果”,2006年得到世界銀行、國務院扶貧開發小組、民政部的獎勵和支援。塑料袋地栽黑木耳以其“源於自然,迴歸自然”的方式,順應了黑木耳“冷冷熱熱、乾乾溼溼”的生活習性,栽培成功率和產量、質量高,成了黑木耳栽培的主流。

  貯藏條件

  木耳貯藏適溫為0℃,相對溼 度95%以上為宜。因它是膠質食用菌,質地 柔軟,易發黏成僵塊,需適時通風換氣,以免黴爛。

  貯運方式

  木耳貯藏 保 鮮的難度較大,即使在適宜的溫、溼度環境條件下,也只能 貯藏2―3周,故不宜久貯,只作週轉運輸性的短期 保鮮運貯。需採用筐、 箱或 塑料袋包裝。現將木耳採摘後晒乾,可大幅提高貯藏時間.

  《 禮記》已有木耳記載。《 呂氏春秋》提到:“味之美者,越駱之菌。” 蘇恭的《唐本草注》記載:“桑、槐、楮、柳、榆,此為五 木耳……煮漿粥,安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爾。”

  張仲景說:木耳赤色和仰 生的,都不能吃。按《生生編》載:柳蛾補胃,木耳衰精。是說老柳樹上的 蛾,吃了能補胃理氣,而木耳由朽木所生,得一陰之氣,所以有衰精冷腎之害。

  木耳的人工培育要點

  人工培育的一般都是用木頭,但不是枯木,一般是新伐下來的木頭,製成一段一段的,然後在上面鑽孔,植入 菌,就能生長出來,然後採摘上市。

  木耳的採摘須知

  生長在古槐、 桑木上的很好,柘樹上的其次。其餘樹上生長的木耳,吃後使人動風氣,發舊疾,肋下急,損經絡背膊,煩悶。只要是有蛇、蟲從下面經過的木耳,有毒,尤其是楓木上生的木耳,有大毒,如誤食會使人狂笑不止。

  採來的木耳如顏色有變,就有毒,夜間發光的木耳也有毒,欲爛而不生蟲的也有毒,食用後對身體會有傷害。如吃木耳 中毒,可生搗冬瓜藤汁解毒。


猜你感興趣:

1.木耳種植技術有什麼

2.栽培黑木耳方式

3.大棚

4.木耳如何在家種植

5.如何種植黑木耳

4.栽培黑木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