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才能有效的學好高中數學

  高中數學學習是中學階段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不少學生升入高中後,覺得不能適應高中數學的學習,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學好高中數學的方法

  1、正確對待學習中遇到的新困難和新問題

  高中數學是初中數學的提高和深化,初中數學在教材表達上採用形象通俗的語言,研究物件多是常量,側重於定量計算和形象思維,而高中數學語言表達抽象,邏輯嚴密,思維嚴謹,知識連貫性和系統性強。

  在開始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同學們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勝不驕,敗不餒,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愈挫愈勇,千萬不能讓問題堆積,形成惡性迴圈,而是要在老師的引導下,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要提高自我調控的“適教”能力

  一般來說,教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後,因自身對教學過程的不同理解和知識結構、思維特點、個性傾向、職業經歷等原因,在教學方式、方法、策略的採用上表現出一定的傾向性,形成自己獨特的、一貫的教學風格或特點。作為一名學生,讓老師去適應自己顯然不現實,我們應該根據教師的特點,立足於自身的實際,優化學習策略,調控自己的學習行為,使自己的學法逐步適應老師的教法,從而使自己學得好、學得快。

  3、要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提高自學能力

  數學不是靠老師教會的,而是在老師引導下,靠自己主動思維活動去獲取的,學習數學就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並經常發現和提出問題,而不能跟著老師的慣性運轉,被動地接受所學知識和方法。

  課前預習而“生疑”,“帶疑”聽課而“感疑”,通過老師的點撥、講解而“悟疑”、“解疑”,從而提高課堂聽課效果。預習也叫課前自學,預習的越充分,聽課效果就越好;聽課效果越好,就能更好地預習下節內容,從而形成良性迴圈。

  4、要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提高閱讀能力

  審題是解題的關鍵,數學題是由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構成的,拿到題目要“寧停三分”,“不搶一秒”,要在已有知識和解題經驗基礎上,譯字逐句仔細審題,細心推敲,切忌題意不清,倉促上陣,審數學題有時須對題意逐句“翻譯”,隱含條件轉化為明顯條件;有時需聯絡題設與結論,前後呼應挖掘構建題設與目標的橋樑,尋找突破點,從而形成解題思路。

  5、要養成良好的演算、驗算習慣,提高運算能力

  學習數學離不開運算,初中老師往往一步一步在黑板上演算,因時間有限,運算量大,高中老師常把計算留給學生,這就要同學們多動腦,勤動手,不僅能筆算,而且也能口算和心算,對複雜運算,要有耐心,掌握算理,注重簡便方法。

  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是一門邏輯性強、思維嚴謹的學科。而訓練並規範解題習慣是提高用文字、符號和圖形三種數學語言表達的有效途徑,而數學語言又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基礎。因此要逐步夯實基礎,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

  6、要養成解後反思的習慣,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解完題目之後,要養成不失時機地回顧下述問題:解題過程中是如何分析聯想探索出解題途徑的?使問題獲得解決的關鍵是什麼?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怎樣克服的?這樣,通過解題後的回顧與反思,就有利於發現解題的關鍵所在,並從中提煉出數學思想和方法,如果忽視了對它的挖掘,解題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因此,在解題後,要經常總結題目及解法的規律,只有勤反思,才能“站得高山,看得遠,駕馭全域性”,才能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

  7、要養成善於交流的習慣,提高表達能力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一些典型問題,同學們應善於合作,各抒己見,互相討論,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也可主動與老師交流,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在老師的點撥中,他的思想方法會對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只有不斷交流,才能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提高表達能力。如果固步自封,就會鑽牛角尖,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遵循認識規律,善於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去發現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注重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絡,把握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不滿足於現成的思路和結論,善於從多側面、多方位思考問題,挖掘問題的實質,勇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因為只有思索才能生疑解疑,透徹明悟。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無問題狀態,就說明他思考不夠,學業也就提高不了。

  8、要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提高理解力

  為了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老師補充內容和方法很多,如果不做筆記,一旦遺忘,無從複習鞏固,何況在做筆記和整理過程中,自己參與教學活動,加強了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自己的理解力。

  總之,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勤奮的學習態度,科學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不僅學會,而且會學,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學好高中數學的兩大要素

  第一大要素:圖是高中數學的生命線

  圖是初等數學的生命線,能不能用圖支撐思維活動是能否學好初等數學的關鍵。無論是幾何還是代數,拿到題的第一件事都應該是畫圖。有的時候,一些簡單題只 要把圖畫出來,答案就直接出來了。遇到難題時就更應該畫圖,圖可以清楚地呈現出已知條件。而且解難題時至少一問畫一個圖,這樣看起來清晰,做題的時候也好 捋順思路。

  首先要在腦中有畫圖的意識,形成條件反射,拿到一道數學題就先畫圖。而且要有用圖的意識,畫了圖而不用,等於沒畫。

  有了畫圖、用圖的意識後,要具備畫圖的技能。有人說,畫圖還不簡單啊,學數學有誰不會畫圖啊。還真不要小看這一點。很多同學畫圖沒有好習慣,不會用畫圖 工具。圓規、尺子不會用,畫出圖來非常難看。不是要求大家把圖畫的多漂亮,而是清晰、乾淨、準確,這樣才會對做題有幫助。改正一下自己在畫圖時的一些壞習 慣,就能提高畫圖的能力。

  最重要的,也是高中生最需要培養的就是解圖能力。就是根據給定圖形能否提煉出更多有用資訊;反之亦然,根據已知條件能否畫出準確圖形。

  現在高考中會出現數學實驗題,這是新課標的產物,就是為了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題雖然新,但只要細心分析就會發現,其實解題運用的知識都是你學過的。高考題是非常嚴謹的,出題不可能超出教學大綱。

  第二大要素:考後總結

  老師、家長在學生考試後總是關注學生成績於上一次考試比有怎樣的區別。學生們也總是在沒考好時找各種理由,無論是為了安慰自己還是安慰老師和家長。家長們在看到孩子成績下降後不要過分緊張,只要讓學生養成一個很好的考試習慣,不愁成績上不去。

  學生在考試後應該總結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這次考試中有什麼優點值得表揚。這是自我肯定的過程,太多的人讓學生總結丟分原因了,卻忽略了除了丟的分,學生還得到了很多分呢。學生要客觀分析 得分情況,哪些分是靠自己紮實的知識和解題的技巧輕鬆拿到手的;哪些分是腦中有大概印象再加一點運氣成分拿到手的。不管是怎樣拿到的,只要是得分了,就值 得表揚。

  第二,自己還有哪方面問題。在肯定自己優點的時候要客觀,分析問題的時候更要客觀。很多學生喜歡說一句話“我馬虎了,不小心算錯了。”我相信,這是實 話,但是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馬虎?其實究其根源是計算能力不過關。這是小學算術沒學好,我沒有辦法。計算也是一種能力,需要學生反覆訓練才能得到的一 種能力。發現問題,針對自己的問題制定相應訓練,防止下一次考試時再在同一個問題上丟分。

  第三,總結心理。心理因素也是影響考試成績的一部分,例如此次考試是全年級打亂順序,學生坐在陌生的教室中考試感到緊張,這就有可能影響考試的發揮。這 種問題不是發現後短時間就能解決的。要知道,高考時不止是打亂班級順序的問題了,你可能到一個你根本沒去過的學校參加考試,身邊的坐的同學是你認識的可能 性幾乎為零。所以,學生要學會自我調整,不要讓這些客觀外在條件影響考試水平的發揮。

  還是那句話,數學是講理的學科,做完題後想一想,你這樣做是不是有道理。數學有三種表現形式,漢語言文字、符號語言和圖形。如果能把數學的這三中表現形 式在思維中統一起來,那就說明在你腦海中已經形成了數學思維。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學會聽、看、畫、寫、算,充分利用各種感官,架構數學思維,才能夠學好 高中數學。

  考好高中數學的四大絕招

  長期參加高考數學閱卷工作,感觸頗深。如何在高考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對每個考生來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對你數學成績的影響也許是幾分、十幾分、甚至更多。根據我的觀察與分析,以下四方面對考生解答高考數學題應有幫助。

  ***一*** 審題與解題的關係

  有的考生對審題重視不夠,匆匆一看急於下筆,以致題目的條件與要求都沒有吃透,至於如何從題目中挖掘隱含條件、啟發解題思路就更無從談起,這樣解題出錯自 然多。只有耐心仔細地審題,準確地把握題目中的關鍵詞與量***如“至少”,“a>0”,自變數的取值範圍等等***,從中獲取儘可能多的資訊,才能迅速找準解題 方向。

  ***二***“會做”與“得分”的關係

  要將你的解題策略轉化為得分點,主要靠準確完整的數學語言表述,這一點往往被一些考生所忽視,因此卷面上大量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考生自 己的估分與實際得分差之甚遠。如立體幾何論證中的“跳步”,使很多人丟失1/3以上得分,代數論證中“以圖代證”,儘管解題思路正確甚至很巧妙,但是由於 不善於把“圖形語言”準確地轉譯為“文字語言”,得分少得可憐;再如去年理17題三角函式影象變換,許多考生“心中有數”卻說不清楚,扣分者也不在少數。 只有重視解題過程的語言表述,“會做”的題才能“得分”。

  ***三*** 快與準的關係

  在目前題量大、時間緊的情況下,“準”字則尤為重要。只有“準”才能得分,只有“準”你才可不必考慮再花時間檢查,而“快”是平時訓練的結果,不是考場上 所能解決的問題,一味求快,只會落得錯誤百出。如去年第21題應用題,此題列出分段函式解析式並不難,但是相當多的考生在匆忙中把二次函式甚至一次函式都 算錯,儘管後繼部分解題思路正確又花時間去算,也幾乎得不到分,這與考生的實際水平是不相符的。適當地慢一點、準一點,可得多一點分;相反,快一點,錯一 片,花了時間還得不到分。

  ***四*** 難題與容易題的關係

  拿到試卷後,應將全卷通覽一遍,一般來說應按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順序作答。近年來考題的順序並不完全是難易的順序,如去年理19題就比理20、理21 要難,因此在答題時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在某個卡住的題上打“持久戰”,那樣既耗費時間又拿不到分,會做的題又被耽誤了。這幾年,數學試題已從“一題把 關”轉為“多題把關”,因此解答題都設定了層次分明的“臺階”,***寬,入手易,但是深入難,解到底難,因此看似容易的題也會有“咬手”的關卡,看似難做 的題也有可得分之處。所以考試中看到“容易”題不可掉以輕心,看到新面孔的“難”題不要膽怯,冷靜思考、仔細分析,定能得到應有的分數.

1.怎麼才能正確的學好高一數學

2.高中數學學習方法技巧

3.高中數學有哪些優秀的學習方法

4.高中數學有哪些學習方法與技巧

5.高中數學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