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消費情況市場調查報告

  在確定銷售計劃之前,應先進行市場調查,以免做出不切實際的預測。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關於相關資料,供您參考。

  一

  作為新興行業,汽車經銷業在中國尚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為了更好地借鑑發達國家同業經驗,本期特別為您刊登美國勞工部關於汽車經銷行業的調查報告。本報告從汽車經銷行業的行業特徵、從業環境、行業職位設定、從業人員培訓和學習機會、就業前景及收入幾個方面著手,針對汽車經銷行業的人才問題進行分析。僅供國內同行參考。

  對美國***事實上中國亦是如此***汽車經銷行業來說,存在著從業人員學歷較低的人才短缺問題,即行業缺乏真正受過正規汽車服務技能培訓的車輛保養和維修人才。此外,雖然這一行業的就業機會不斷增多,但是行業就業仍然會受美國國內經濟低迷影響。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汽車經銷行業從業人員收入整體相對較高。

  汽車經銷行業特徵

  汽車經銷商是汽車廠商和消費者聯通的橋樑和紐帶。新車經銷商主要從事轎車、運動型多功能汽車***SUV***、客車及貨車的新車零售。新車經銷商的人員設定是汽車經銷行業從業人員總數的十分之九。絕大部分新車經銷商把汽車銷售與汽車售後服務結合在一起,主要包括汽車修理維修服務、二手車零售、零部件銷售和置換等業務。經銷商為潛在消費者提供一步到位的購車和金融服務。從另一種方面講,二手車經銷商在二手車銷售和金融服務兩個領域只為社會提供十分之一的就業崗位。

  轎車、卡車及貨車的新車銷售取決於消費者消費口味的變化、汽車製造商品牌地位、汽車車型以及經銷商的行業地位等幾個方面。商業經濟的運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汽車銷售,當一個國家的經濟處於整體下滑趨向時,汽車消費者就可能會推遲購買新車的時間。相反地,如果整體經濟處於不斷髮展和上升的階段時,消費者就會感覺到國家經濟有更多保障,所以汽車銷售數量就會隨之上升。任何國家的消費者都對貸款利息問題非常關注。事實上,當一個國家經濟較為低迷時,汽車經銷商為了刺激消費者購買,就會為消費者提供回扣以及一些金融服務,以促進汽車銷售,從而達到減少庫存的目的。

  據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NADA***的資料表明,新車銷售收入佔據了新車特許經銷商***轎車和卡車新車經銷商***總收入的一半以上,汽車銷售也為新車經銷商的其他部門增加了盈利來源。通過新車銷售,經銷商可以從汽車後市場、維修和客戶服務獲得收入,並且也為未來二手車的回收和再銷售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對於汽車後市場的銷售部門來說,在汽車銷售人員完成新車銷售即交易結束後,他們的服務和產品銷售才剛剛開始。汽車後市場銷售人員為新車和二手車的購買者提供服務協議和保險服務及相關的購買金融服務。具有代表性的服務包括延伸保障服務和額外的服務條款,如內層油漆密封劑***undercoat sealant***和環保油漆保護包裝***environment paint protection packages***等服務,從而提高汽車銷售帶來的收入。

  轎車和卡車租賃是汽車消費者的另一個選擇。近年來,租賃服務的發展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由於汽車屬於奢侈消費品,很多人不能夠或者是不願意在新車購買上進行投資,而通過租賃手段以每月很低的租賃價格取代一次性的高額投資。

  汽車經銷商的服務部門提供汽車修理服務、配件銷售和零部件置換服務。大部分經銷商的服務部門只提供轎車和輕卡的售後服務,但是還有一些會提供重型卡車、巴士、拖拉機相關服務的店面。一些經銷商還設有汽車車體修理製造廠,主要覆蓋汽車的碰撞修理、表面整修和塗漆等業務。經銷商的汽車服務業務是否對消費者的購買產生很大的影響?事實上,對經銷商服務是否認可直接影響消費者未來是否購買此經銷商經營產品。

  新車經銷商的二手車銷售部門,主要銷售回收的折價二手車以及之前以供出租的轎車、卡車和貨車。汽車技術的進步提高了新車的耐久性和使用壽命,也保障了高質二手車的回收。近些年,在新車利潤逐漸下降的形勢影響下,二手車銷售成為新車經銷商的主要利潤來源。一些豪華車製造商也在極力促進認證二手車的發展,為一些沒有能力購買某些特定新車型的消費者提供服務。在美國經濟整體下滑的趨勢下,消費者對二手車的需求會隨著新車銷售的下降而上升。

  在過去的十年中,二手車經銷商的影響力不斷擴大。但是相對新車經銷商而言,二手車經銷商數量較少,經營規模從一個小的經銷店到大的全國性的銷售市場不一而足。正如二手車經銷商隨著二手車需求的增長投入資金一般,新車經銷商的二手車銷售也可以使他們從二手轎車、卡車和貨車的銷售上獲得豐厚的利潤。一些大規模的經銷店從事這些庫存較大的流行車型的二手車銷售,並附質量保證。這些經銷商針對產品簽訂保證協議,還與其他經銷商一起提供衛星式裝置網路服務。此外,租賃公司的增加也可以為經營二手車銷售的經銷商持續提供有質量保證的汽車,同時也促使二手車市場的就業機會增多。

  近來,汽車經銷商加大了利用網路銷售新車和二手車的力度。通過網路,消費者可以更加便捷地瞭解到車型評論、車型特徵並進行價格對比。許多網站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保險、金融、租賃以及質量保證的研究分析。因而,網路的推廣可以使消費者更全面地瞭解汽車資訊,也減少了消費者與銷售人員見面所浪費的時間。

  工作條件和環境

  汽車經銷行業的從業人員工作時間普遍比其他行業人員要長。據2004年調查,84%的汽車經銷行業員工為全職,有38%的員工一週工作40小時以上。為了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服務的需求,許多經銷商在夜間和週末等非工作時間也提供服務。雖然,正常工作時間是每週五天,一週40小時的工作時間,但是事實上這個行業往往超出了這個工作時間的限制。

  大部分銷售部門的行政管理人員在汽車展廳工作的時間要遠遠多於其在個人辦公室的時間,而大多數普通員工需要在擁擠簡陋的辦公室裡與其他人一起辦公。對於汽車銷售人員來說,他們需要完成公司定給他們的銷售配額及個人的收入目標,所以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競爭特性往往帶給了他們巨大的壓力。因此,普遍來說,壓力過大使得汽車銷售從業人員比其他的行業人員更容易轉行。

  服務技師和汽車車體修理人員往往在通風和採光較好的修理車間裡工作。但是,這些車間噪音非常大,而且技師和修理工需要與滿是灰塵和油膩的汽車零部件打交道,從社會角度來說,他們的工作地位並不是很體面。在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搬運笨重的零部件和工具,因而割傷、燒傷或者其他身體傷害都在所難免。通過保持維修車間的清潔和整齊有序並注重採取傷害預防措施可以有效避免重大危險事故的發生。在2003年,美國汽車經銷行業每100個全職工人就會有5.1例工傷以及與職業相關的疾病發生,這與美國全國5.0的傷害平均值相近。

  二

  一、我國汽車市場目前的規模

  20**年國內汽車銷量575、82萬輛,同比增長13、54%,轎車銷量278、74萬輛。表明中國轎車業對中國的汽車業有很大影響,轎車增長率雖有所降低,但兩位數的增長速度仍然算是比較快的。

  20**年1-11月,國內轎車產銷351、23萬輛和341、17萬輛,同比增長41、45%和38、52%。其中轎車銷量前十位企業共銷售轎車234、41萬輛,佔汽車銷售總量的68、7%,顯示出市場的集中程度越來越高。

  中國汽車的需求主體主要有三個:私人用車、集團用車和出租用車,近年來轎車的銷售量在汽車行業中的比重逐年上升。私人用車需求成為轎車需求的主體,這同中國經濟快速穩定增長和新的汽車政策有很大的關係。

  20**年,中國的汽車市場將是以中級車為消費主力、高階轎車之間競爭更加激烈、經濟型轎車保持溫和態勢的局面,隨著自主品牌的實力逐漸壯大,市場競爭將更趨激烈,特別是在國內廠商蜂擁的經濟型轎車領域,由此,市場的洗牌在所難免。

  二、中國汽車市場的趨勢。

  20**年4月1日,新的消費稅調整辦法開始實施以及《關於鼓勵發展節能環保型小排量汽車的意見》的頒佈為小排量轎車的發展迎來了春天。標準的出臺使小排量轎車前景看好。微型轎車和經濟型轎車都有很好的市場表現。

  但國內轎車生產能力的增長開始超過市場需求量的增長,市場對價格越來越敏感,以及轎車企業不斷增加,競爭日益激烈,國內轎車市場的價格大戰將越演越烈,競爭將更加殘酷,這就讓中國轎車行業在面臨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三、中國汽車市場的領導品牌

  華普車型多,但是每一個產品都沒有一個很好的影響力,這個算是華普在研發方面的缺陷。

  豐田的CAMRY,奇瑞的QQ,都由產品帶動公司的發展。******以前QQ佔了奇瑞的半壁江山,漸漸的旗雲也上來了,至於其他車型也許產量都不高,但是在品牌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作用。

  但經過調查在私有車主方面,雖然上海大眾的擁有率從22%下滑至17%,一汽大眾則從15%下滑至12%。市場領導者地位正受到其他品牌的威脅,如廣州本田***其市場佔有率由2%上升至5%***、東風雪鐵龍***其市場佔有率由2%上升至4%***以及東南汽車、北京現代、豐田。 但是在區域性市場上,舊有的品牌格局幾無實質性變化仍然領導著中國汽車品牌。調查顯示,上海大眾及上海通用在上海的私家車擁有率分別為42%和14%,一汽大眾在北京的份額為22%,廣州本田雅閣在廣州的份額則為14%。所以說領導中國汽車市場的仍是通用和一汽公司。

  四、影響汽車市場未來十年的人口變化趨勢。

  1、中國人口變化分析,我國人數越來越多,人均收入增加也不斷生活水平提高,不論對私家車的需要還是客運與貨運的汽車業都有一定的推動。

  2、汽車進入普通家庭的分析:先看市場潛力。中國目前大約平均每120人擁有1輛汽車,而美國是1、3人1輛,西歐是1、6人1輛,日本是2人1輛,全世界平均是8人1輛。中國如果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僅按靜態計算,市場需求即高達1、6億輛,相當於目前汽車產量的80多倍。

  3、再看家庭收入狀況。資料顯示,在全國大約3億家庭中,年收入10萬元以上的家庭佔1%,3-10萬元的富裕家庭佔6%,1-3萬元的小康型家庭佔55%。從國際汽車市場的規律看,一個家庭的兩年收入之和相當於一輛轎車的售價時,這個家庭便要購買轎車。按此標準測算,全國富豪型家庭約300萬個,如有二分之一購車,便可消化價位在20以上的轎車150萬輛;富裕型家庭約1800萬個,如有五分之一購車,便可消化價位在6-20萬元的車360萬輛;小康型家庭約1、65億個,估計其中年收入3萬元的家庭不下10%,即1650萬個,這部分家庭如有五分之一購車,便可消化價位在6萬元的轎車330萬輛。3個消費層面共可吸納6-20萬元價位的轎車840萬輛,相當於全國轎車產量的8、4倍。另外,全國城鄉居民銀行儲蓄存款4、3億萬元中,如有5%轉化為購車消費,即可消化售價在20萬元的轎車107萬輛,或10萬元的轎車215萬輛或5萬元的轎車353萬輛。

  五、其他影響因素。

  1、現實的汽車消費還受到多方制約,如準購證、停車泊位、附加費用等,但不管怎麼說,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人們對轎車消費的慾望在增強這也就是加快程序的另一推動因素。

  2、遲緩程序的不利因素,世界石油價格上漲導致汽車消費的新趨向變化。

  3、政府為擴大內需,調整了消費政策,被壓抑的汽車消費潛力逐步轉變為現實購買力。

  4、是加入WTO後人們的預期改變了,持幣待購的汽車消費能力逐步釋放。

  5、是中國人“從眾心理”的消費習慣起作用,推動了一些城市的汽車消費熱潮。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