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白靈菇怎麼樣管理好

  在種植白靈菇的時候我們也是要講究其中的技術和方法的,你知道種植白靈菇有什麼好的技術和方法嗎?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種植白靈菇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種植白靈菇的方法

  白靈菇菌袋在發滿菌絲後,不能像平菇那樣可直接出菇,必須要經過一個菌絲後熟期才可能出菇,該後熟期往往成為不少菇農難以逾越的技術障礙。根據菌絲特性不同,該階段一般約需30~60天不等,個別菌株甚至長達80天左右,生產安排上極不方便,而且大大延長了生產週期。

  採用短育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通過人工調控措施,可大大縮短其後熟期,其基本做法是:先將溫度調至30℃左右,使其菌絲充分發育,然後降低溫度,如將菌袋移入低溫冷庫就是很現實的做法,在0℃~10℃環境中維持15天左右,令菌絲體在相對不適條件下形成自我保護,從而加速其“生育”過程。

  當菌袋色澤放入冷庫前更加潔白,敲擊時發出空心木的聲響,手感硬度較高且彈性較強時,即可將其移出冷庫,置入塑料大棚中,儘量提高棚溫,加大溼度,給予適量的強光刺激和較大的通風。約一週左右,接種塊處即出現微黃色菌液,此後應儘量降低溫度,待其現蕾。一般該時段約在11月中旬前後,棚溫保持15℃以下並不費多大力氣,只要覆蓋好草苫,加強早晚及夜間的通風,同時加強地面澆水和空間噴水即可。僅需1~2天短時10℃以下,菇蕾很快形成。一般每個出菇面僅有1~3個菇蕾,在其完成分化前給予疏蕾處理,只保留1個,常規條件下,即可長出個大、均勻、端正、色白的優質菇品。

  白靈菇亂現蕾防治

  白靈菇亂現蕾,即不在菌袋兩頭正常現蕾,在菌袋中間出現菇蕾,對產量影響很大。

  以下四點能有效防止白靈菇亂現蕾:一是菌袋裝料要規範。儘量將料袋裝勻、裝緊,不留空隙,尤其是手工裝袋更要嚴格把關。二是菌絲後熟要充分。發菌階段保持避光培養,溫度相對恆定,完成初步發菌後保持原條件繼續後熟培養。後熟期間不能突見強光,不能移動菌袋,直至完成現蕾前的所有準備。三是保持偏低的溫度。棚溫保持在4℃~15℃,最適溫度為8℃~12℃。棚溫高於16℃時,菌袋兩頭的出菇能力會受溫度影響而降低。四是棚室溼度要均衡。開啟袋口後菇棚溼度保持在80%~95%,如果溼度低於70%,兩頭出菇部位的基料表面很快失水,導致現蕾困難,充分成熟的菌絲必將從其他部位出菇。

  白靈菇栽培注意事項

  1、後熟培養 白靈菇菌絲長滿袋後不能立即出菇,需要經過50-60天的生理成熟才能出菇。這個階段應控溫在20-25℃,如溫度低,時間還要延長,空氣相對溼度提高到75%,增加一定的光照。

  2、搔菌 當白靈菇菌絲將要達到生理成熟時***後熱40天左右***,開始搔菌。這樣做可定位出菇,減少袋內菇、畸形菇的發生,從而提高優質菇的成品率。具體方法:開啟準備出菇的那頭菌袋口***最好採用一頭出菇法***,用經過消毒的鑷子去除中間的接種塊,然後重新系上袋口,袋口和料面要保留一定空間,扎口不可太緊。

  3、催蕾 把經過搔菌的菌袋雙排擺放於塑料大棚內,要做到集中入棚、集中催蕾,搔菌的那頭朝外,菌袋最上面覆蓋避光的編織袋***減少袋內出菇***,空氣***相對溼度提高到80%,增強光照,加強通風,溫度控制在0-20℃。晚上若外界氣溫很低,早晚只需拉放草苫即可增加低溫和溫差刺激了,不必撩開塑料膜。這樣經過10-15天的催蕾,就會在搔菌處出現米粒狀原基。

  4、出菇 剛出現原基時,去掉袋繩,不可完全開啟袋口。棚溫控制在12-18℃***不可低於5℃或高於20℃***,空氣相對溼度85-95%,根據棚溫調整光照、通風量。當菇蕾長到黃豆大小時撐開袋口,當菇蕾長到花生米大小時進行疏蕾,每袋只保留1個健壯、菇形好的菇蕾。疏蕾後做到乾乾溼溼,乾溼交替的管理,隨著菌蓋、菌柄的分化,就可以完全開啟袋口了。開啟口後出菇架。採用單排牆式出站為好,保證足夠散射光,適當延長通風時間,10天后即可採收。

  採收潮菇後,脫去外袋,將未出菇的一頭向上,進行覆土出菇,還能出一個優質菇,總生物轉化率可達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