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怎麼做更美味

  豆腐時至今日,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深受我國人民、周邊各國、及世界人民的喜愛。發展至今,已品種齊全.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豆腐的製作方法。

  豆腐的製作方法

  芙蓉煎豆腐

  主料:豆腐500克。

  輔料:胡蘿蔔10克,蛋清、食用油各適量,鹽、味精、糖、水澱粉、香菜各少許。

  做法:1、胡蘿蔔去皮,切成小粒,豆腐切成厚塊,香菜切段。

  2、起鍋倒入食用油,放入豆腐,用小火煎至稍黃,加上適量的水、鹽、味精、糖,燜煮一會兒,用水澱粉勾芡出鍋。

  3、鍋放在火上,燒熱後下入食用油,倒入調好味的蛋清、胡蘿蔔粒,用小火炒熟,倒在豆腐上面,撒上香菜段即可食用。

  功效:此菜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元素,有利水除溼的功效。

  小貼士:煎豆腐時火不要太大,炒蛋清時鍋要洗的乾淨一點,炒出的蛋清才不會有黑點。

  白芝麻核桃煎豆腐

  主料:豆腐300克。

  輔料:白芝麻30克,核桃仁20克,雞蛋50克,食用油、鹽、糖各適量。

  做法:1、白芝麻洗淨,核桃仁切碎,分別用鍋炒熟,豆腐切成厚 片,雞蛋打成蛋糊,放入鹽、糖調勻。

  2、豆腐片裹上雞蛋液,撒上白芝麻、核桃仁待用。

  3、取平底鍋,燒熱食用油,分別下入豆腐片,用中火煎至兩面金黃,剷起放入盤子即可。

  西蘭花炒豆腐

  主料:豆腐500克。

  輔料:西蘭花300克,紅椒10克,鹽、胡椒粉、水澱粉、食用油、姜各適量。

  做法:1、西蘭花切成小朵,用沸水氽片刻,撈出瀝乾水,豆腐切塊,紅椒切段,薑切片。

  2、起鍋倒入食用油加熱,下入豆腐用小火煎至略黃,盛出。

  3、用鍋中餘油爆香薑片,下紅椒翻炒,再依次倒入西蘭花、豆腐,輕輕翻炒幾下。

  4、下鹽、胡椒粉調味,最後用水澱粉勾芡即可。

  功效:西蘭花的維生素C含量極高,有利於人的生長髮育和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

  小貼士:西蘭花氽水後,應用涼開水過水,燒煮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會破壞其營養成分。

  小白菜炒豆腐

  主料:豆腐500克。

  輔料:小白菜200克,食用油適量,料酒少許,醬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1、豆腐切小塊,入開水中氽一下,瀝乾水,小白菜摘成段。

  2、鍋置火上,倒入食用油,燒至八成熱的時候放入豆腐。

  3、小火煎至豆腐呈金黃色。

  4、放小白菜和豆腐一起炒熟,加上鹽、味精、料酒、醬油調味即可。

  功效:小白菜中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可防止面板粗糙及色素沉著。

  小貼士:用小白菜製作菜餚,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損失營養。

  豆腐的功效與作用

  1.更年期的“保護神”

  有效的預防骨質疏鬆、乳腺癌和前列腺的發生。

  2.預防心血管疾病

  豆腐健腦的同時,還能抑制膽固醇的攝入。大豆蛋白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不僅可以預防結腸癌,還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降低乳腺癌的機率

  製作豆腐的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可調整乳腺對雌激素的反應,日本婦女尿中的異黃酮濃度為美國、荷蘭婦女的100~1000倍,這與日本人常食大豆有關,也是日本相與歐美國家相比乳腺癌發生率較低的一個原因。此外,還可以有效的預防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的發生。

  4.抗血管

  製作大豆中含有的皁苷,清除體內自由基,具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具有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的功效。

  5.牛奶的替代品

  豆腐的營養價值與牛奶相近,對因乳糖不耐症而不能喝牛乳,或為了控制慢性病不吃肉禽類的人而言,豆腐是最好的代替品。

  6.補益清熱養生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生食品,常食之,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於熱性體質、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後調養者食用。現代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髮育也頗為有益,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

  豆腐怎麼搭配美味又營養

  豆腐+肉,蛋白質好吸收

  大豆有“植物肉”的美譽,它是植物性食物中蛋白質最優秀的食品。用大豆做成的豆腐,當然蛋白質也不會差。不過,豆腐中的蛋白質氨基酸的含量和比例並不是非常合理,也不是特別適合人體的消化吸收。

  因此,如果在吃豆腐的同時加入一些蛋白質質量非常高的食物,就能和豆腐起到“蛋白質互補”的作用,使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而這些高質量蛋白的食物,就非肉類和雞蛋莫屬了。因此,肉末燒豆腐、皮蛋拌豆腐等,都能讓豆腐的蛋白質更好吸收。

  豆腐+蛋黃、血豆腐,鈣補得更多

  就像吃鈣片的同時要補維生素D一樣,吃豆腐要補鈣,就要搭配一些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因為在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維生素D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雖然豆腐含鈣非常豐富,北豆腐中的鈣比同量的牛奶還多,但在吃豆腐時,搭配維生素D含量豐富的食物才能更增效用。

  蛋黃含有很豐富的維生素D,因此鮮美滑嫩的蛋黃豆腐就是補鈣的優秀菜餚。動物內臟,如肝臟,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也很高,所以將白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紅白豆腐”也非常理想。另外,雞胗、豬肝等動物內臟也對增加豆腐的鈣吸收有很好的作用。

  豆腐+海帶紫菜,能多補碘

  豆腐不但能補充營養,還對預防動脈硬化有一定的食療作用。這是因為豆腐中含有一種叫皁甙的物質,能防止引起動脈硬化的氧化脂質產生。但是皁甙卻會帶來一個麻煩:引起體內碘的排洩,如果長期食用可能導致碘缺乏。所以,吃豆腐時加點海帶、紫菜等含碘量豐富的海產品一起做菜,就兩全其美了。

  豆腐+青菜、木耳,更防病

  豆腐雖然營養豐富,但膳食纖維卻比較缺乏,單獨吃豆腐可能帶來便祕的麻煩。而青菜和木耳中都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正好能彌補豆腐的這一缺點。另外,木耳和青菜還含有許多能提高免疫力,預防疾病的抗氧化成分,搭配豆腐食用,抗病的作用更好。需要注意的是,菠菜、莧菜等綠葉菜中草酸的含量較高,應先焯一下再和豆腐一起烹調,以免影響豆腐中鈣的吸收。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