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約會鄉愁

  故鄉,在呼喚;鄉愁,在瀰漫。我們,都在逃離著故土,卻又在渴望著迴歸,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矛盾心理,誰又知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愫?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用情去感知這個世界,用愛去融入這個紅塵……

  --題記

  路上的行人,漸漸稀少;路上的車子,莫名的擁擠。都市的霓虹燈,依然閃爍,只是跳躍的影子,減少了很多,很多。儘管,夜仍然是夜,酒仍然是酒。

  身居繁華的喧囂都市,心卻奢望寧靜如水的寂然小村。群山,青草,綿羊,牧童,還有綿延的雲,朦朧的霧,更有生生不息的情,暖至靈魂的愛……

  勞累了一天,緊繃的神經,終是要放鬆。或者,用情撫摸;或者,用愛溫潤;或者,用酒精麻醉;或者,用往事穿插……

  有時,狂躁的自己,甚至用暴走釋放心情的無助,謀求靈魂的歸宿。當精疲力盡的身體,躺在草坪上,望著繁星閃爍的夜空,心總會莫名的疼:遠方,應該也是星月燦爛吧!

  是,夜?漆黑了誰的心,又敲碎了誰的夢幻?

  只是,有些路,總要一個人走。或者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暗傷,不見太陽,不經雨露。只不過,這傷,或深,或淺,而已。

  都說世相迷離,我們常在如煙世海中丟失了自己,而凡塵繚繞的煙火又總是嗆得你我不敢自由呼吸。千帆過盡,回首往事,那份純淨的夢想早已漸行漸遠,如今歲月留下的,只是滿目荒涼。

  林徽因如是感慨,是那個年代的因果嗎?可是,一唱雄雞天下白,歲月悠然走了將近一個世紀,紅塵依然……

  陌上花開,風在呢喃。誰,陪你聆聽季節的呼喚?誰,陪你仰望星空的轉換?

  一個人,一杯酒,飲盡紅塵的冷暖;一個人,一杯茶,品味歲月的酸甜;一個人,一本書,閱覽浮世的清歡。一切,都只是雲煙過眼,終會如風。

  夜,深了,冬夜,更冷了。

  獨自坐在吧檯上,一杯酒水,靜靜地陪著,說不上寂寞,也說不上狂歡後的孤獨,就那樣陪著夜,陪著這個城市,將故鄉拋棄。

  誰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你看,移動的舞步,閃爍的燈光,靚麗的身影,流淌的音樂,無不展現著迷人的風景。間或,激情的接吻;或者,浪漫的紅玫;還有,高貴的紫羅蘭……夜,總是撩人的。

  誰說,熟悉的地方只有錯過的人?你看,流動的大街小巷,匆匆的行人,遇見就是緣分,一個微笑,一次牽手,或許都會溫暖異鄉的寂寞。快速的列車,擦肩的你我,一聲你好也會化解彼此的陌生。

  是誰,在等你緩緩歸?

  那片荒蕪的土地,那條曲折的泥路,那葉落寞的小船,那條清澈的淮河,還有兒時嘻戲的時光:田野中挖野菜的春日暖陽,麥田裡撿拾麥穗的炎炎夏日,沙灘上流連忘返的秋水清涼,雪地裡堆壘獅子的歡歌笑語。還有,倚門微笑的親人……

  是誰,在輕輕召喚:歸來吧,外面的世界很無奈?

  你,終究是這個城市的過客,也是這個紅塵的過客。有些人,有些事,亦是如此,無需刻意,只要心安就好。

  人說,背上行囊,就是過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故鄉。其實,每個人都明白,人生沒有絕對的安穩。既然我們都是過客,就該攜一顆從容淡泊的心,走過山重水複的流年,笑看風塵起落的人間。

  我們總是在埋怨著什麼,在索取著什麼,卻總會忘記我們付出了多少。不是嗎?

  當我們埋怨城市的地鐵,多麼多麼擁擠的時候,而我們的家鄉卻還是泥濘滿地;當我們向這個城市索取更多的報酬時,可曾想過我們為這個城市增磚添瓦?當我們向父母羨慕別人的豪車名宅時,我們可曾理解父母的艱辛?

  是的,都市的繁華也是多少人努力的結晶,相反我們又為自己的故土做了什麼呢,或許最清楚的還是自己。

  誠然,這個社會不乏貪婪者,利用手中僅有的一點點權勢,坑民利己,踐踏著法律的尊嚴,或許可以蒙得了一時,但他可以肆虐一世嗎?

  故鄉,在呼喚;鄉愁,在瀰漫。我們,都在逃離著故土,卻又在渴望著迴歸,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矛盾心理,誰又知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愫?

  雪小禪說,每一個在鄉村生活過的人都是幸福的,在漫長的人生中,那是豐沛厚實的滋養。

  歲月,悄然從指尖劃過,那沒有結局的曾經,是碎了一地的夢。驀然回首,已是無言,這滿地碎片,叫我們如何拾起?

  有些感受,只有憑著記憶慢慢尋找最初的味道,回憶已經很擁擠,卻不見過路人,皆是匆匆過客。生命中,總有一些令人唏噓的空白。只要,我們可以平靜的呼吸,仔細的聆聽,還有微笑著生活,足矣。

  其實,有些東西一直就在,只是你以為它已經走遠罷了。

  一段路,一個人可以走,兩個人可以走,多人可以陪你走。只是,沿途的風景,路過的行人,期許的情感,不同而已。這一程,或短,或長,有喜,有愁,有苦,有甜,享受獲取是的欣喜,憂傷失去時的悲憫。若可以,不悲不喜,多好!

  儘管世事繁雜,心依然,情懷依然;儘管顛簸流離,腳步依然,追求依然;儘管歲月滄桑,世界依然,生命依然。

  我們一直,延續著生命,剔除著醜陋,傳承著美好,這個世界何處不是春暖花開呢!於是,記憶的碎片,在一點一點的交織,一個人的浮世清歡,一個人的細水長流,都鐫刻在歲月的風鈴上,譜寫一曲悅耳的音樂。

  於是,山是水的故事,雲是風的故事,你是我的故事。

  關於生活隨筆之懂得拒絕,恰好是尊重***二***

  不懂拒絕,其實是得了一種叫“不好意思”的病。過度友善的人,不忍或害怕拒絕別人,他們總是懷抱善意,寧可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也不想讓別人失望。然而,害怕拒絕,害怕讓別人失望,也是一種自卑。

  懂得拒絕,恰是最好的尊重  生活總有點欺軟怕硬。一個完全不懂拒絕的人,也不可能贏得真正的尊重。

  不懂拒絕的人,遲早要學會狠下心腸。

  1 不懂拒絕,是一種病

  很多人都喜歡《歡樂頌》裡的關雎爾,因為她人長得甜美,心地也好。但她也常常為人詬病:正因為心地太好,她不懂得拒絕別人。

  關雎爾很多時候加班加得晚,都是因為幫別人做事。終於有一次,同事又病了請她完成剩下的工作,最後也是她簽名確認。

  同事做的那一部分錯漏百出,經理知道後卻只罵了關雎爾。因為最後簽名的是她,所有責任都要她來承擔。而那個同事,出事之後一句話也沒替她說,也沒有一句安慰。

  關雎爾的傻白甜行徑,其實也是今天許多人的寫照:

  因為想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所以對朋友的請求來者不拒。終於,我們溫暖了別人,卻累死了自己。

  2 你有多重要?

  “TA一定是走投無路了,才來找我……”、“要是我把TA拒絕了,我就是壞人……”這是我們在接受求助時的心理。

  不懂拒絕的背後,是我們往往將自己放在太重要的位置。

  鬥米恩升米仇的故事,卻告訴了我們一個無法違背的人性:

  幫得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幫得了第二次,就有後面無窮多次。而無休止幫助的劇情發展,往往是始於感恩,終於嫌隙。當哪一次幫不上忙,你就會變成罪人。

  3 你的位置,決定了你的作為

  《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這部電影裡面,從不拒絕救助任何人的超人,面臨著一個巨大挑戰:民眾在恐慌,這麼一個能力巨大的人,他為什麼只是幫助人?未來會不會有一天,他用這種強大力量反過來殺人?

  因此在法庭上,眾人拷問的是超人的這個問題:你到底是誰?

  不懂拒絕別人的人,有意無意地其實是把自己當成了超人。而他們之所以不懂得拒絕,其實正是因為他們跟超人一樣,根本沒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誰。

  關雎爾沒有弄清楚自己的身份,她只是公司的其中一個職能,在一個講究分工協作的五百強企業,她根本不可能完成所有職能的執行。所以她累死累活,最終只能得到跟超人同樣的質問。

  4 拒絕!時而溫柔、時而狠狠地拒絕!

  “有所為,有所不為”,是孔子的話。“有所不為”就是拒絕。什麼樣的人有所不為?君子。

  君子就是一種身份地位。像君子一樣,對於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就有他們該做和該拒絕做的事。

  三毛說: “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因此,拒絕別人,一定要先給出一個正當理由。“我要下班”、“我不喜歡這樣做”都是正當理由。哪怕單純就是不想幫,“我不想”也是最好的理由。

  如果不想傷害別人的面子,話就說得圓一點。

  錢鍾書去世後,早年就暗戀楊絳的費孝通又再上門,臨走時,楊絳送他一句話:“樓梯不好走,你以後也不要‘知難而上’了。”

  費孝通也是聰明人,以後也只能死了那條心。

  拒絕,不是對來者的侮辱。相反,不浪費大家的時間,是對雙方最大的尊重。

  而每一次拒絕,你都是再一次回答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也促使對方思考這一個問題:

  我到底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