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爬山八大注意事項

  夏季爬山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而且可以陶冶情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夏季爬山注意事項有哪些

  夏季爬山是一項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不僅可以鍛鍊身體,而且可以陶冶情操。但是,爬山是一項耗氧量很大的運動,特別是在夏季,如果把握不好可能發生意外。所以參與爬山鍛鍊一定要牢記以下八項注意:

  1、注意因人而異

  爬山雖然是一項很好的健身活動,但並非人人適宜。在爬山前最好先檢查一下身體,如果患有心臟病,最好不要爬山。因為爬山體力消耗較大,加重心臟負荷,容易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另外患有癲癇、眩暈症、高血壓、肺氣腫的病人,也不宜爬山。患關節病或膝踝關節容易受傷的人不宜爬山***和爬摟***。

  2、注意太陽出來再上山

  冬天天亮得晚,摸黑出門鍛鍊容易出危險。冬天的早晨是一天中氣溫最低的時候,室內外溫差很大,猛地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容易發生血管痙攣,誘發心絞痛或心梗。此時血液黏稠度最高、血糖最低,因此早飯後再去爬山為好。

  3、注意多喝水

  爬山前哪怕是不渴也要喝一杯水,既可稀釋血液,又可減輕運動時的缺水。爬山時也要注意隨時補充水分,最好是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可以減輕疲勞感,儘快恢復體力。少量多次,每次喝三大口,經常喝,不要等渴了再喝。

  4、注意循序漸進

  爬山前應做些簡單的熱身活動,爬山的高度和時間應根據自己的體力和平時活動情況而定。如果感覺疲勞,或者有心慌、胸悶、出虛汗等,應立即停止運動,就地休息,千萬不可勉強堅持。

  5、注意用脈搏控制強度

  爬山中的脈搏始終保持在自己的有氧健身靶心率之內,170減年齡***不要超過180減年齡***,一旦稍快就應該停下來讓脈搏減慢後再爬,可以短暫站立1、2分鐘再爬。也可以休息10分鐘到20分鐘,注意不要馬上坐下,應站一會兒再坐下休息。注意不要躺倒休息,還要穿上衣服,防止著涼。

  6、注意防止摔倒

  老年人腿腳不太靈便,爬山時最好拄一根柺棍,並注意身體前傾。更要避開有積雪的地方,防止崴腳或滑倒。

  7、注意不要迷路

  爬山應選擇那些人比較多的線路,避開懸崖峭壁和佈滿荊棘的小路,不要鑽那些沒人走的山林。上山時間不要太早,下山時間不要太晚,有條件最好帶上通訊工具如手機,萬一發生意外,便於同外界聯絡。

  8、扭傷切忌區域性按摩

  在爬山中發生急性扭傷時,切忌區域性按摩或熱敷,最好冷敷20~30分鐘,能起到消腫和止痛作用。

  適量爬山謹防運動給心臟惹禍

  爬山遊玩,鍛鍊身體,是很多人在春天喜歡做的事。可如果不注意控制運動量,爬山鍛鍊也會給心臟引發大問題。沙坪壩區的王大爺就在近日一次老年登山會途中突然喘不過氣,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後方才脫離危險。醫生說,過大的爬山運動量是導致老人心血管疾病突發的最主要原因。

  據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心內科耿召華博士介紹,冬天過去後,春天溫暖的氣候比較適宜進行戶外爬山活動。但在冬天運動量較小的情況下,人們在爬山時往往不注意控制運動量。有的人爬得太快太猛,心肌耗氧量會明顯增加,這種情況下就很有可能因為過度勞累造成頭暈、心慌、胸悶、乏力等不適症狀,甚至誘發心絞痛,非常危險。另外,山裡的氣候潮溼,有心血管病史的爬山者易被鏈球菌感染,造成風心病發作。山上交通不方便,如果出現心血管疾病的其他併發症不及時救治,患者極易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近年來,出現心肌梗死並不都是中老年人的事情,年輕患者也要注意保護心臟健康。耿召華博士建議,有冠心病,高血壓病史的患者,爬山時應該依據自己身體情況,最好選擇海拔不高、山勢緩和的小山進行爬山鍛鍊。爬山的最佳時間應該是下午,因為清晨4點到上午10點,血液為時段性血粘階段,此時進行爬山等劇烈運動容易發生危險。同時,爬山過程中要根據身體情況適當休息,千萬不要一味逞強。隨身一定要攜帶好急救藥品,放在好拿出的位置。如果出現急性反應,要第一時間送醫院救治,以防出現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