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化學習方法

  想要學好數理化,關鍵在於瞭解各學科學習的特點,培養出比較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一忌“多而不精,顧此失彼”

  許多同學***更多的是家長***為了在高考中領先於其它人,總是絞盡腦汁想方設法要比別人學得多,這無疑是件好事。但他們最後所採用的方法卻往往是對他們最為不利的,那就是:購買和選擇大量的複習資料和講義,花去比別人多得多的時間,沒日沒夜的做,他們的精神非常可貴,他們的毅力非常驚人,其效果卻讓他們自己都非常傷心失望。有些家長甚至說:“我的小孩已經盡力了,還是沒有進步,一定是太笨了”。其實,他們犯了很多科學性的錯誤,卻不自知。

  1.高中階段所學的知識具有一定的範圍,再多的複習資料、講義,也只不過是這一範圍內的知識的重複和變形。你所做的很多題目都代表相同的知識點,代表相同的方法,對於那些你已經掌握的知識、方法,做再多的題目還是於事無補,簡單無聊的重複除了使你身陷題海,不能自拔,耗盡了你的精力不算,還使你失去了信心,因為你比別人努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

  2.每一套複習資料都經過編纂人員的反覆推敲,仔細研究,都很系統地將相應的知識點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方法融會於其中。所以同學只要研究好一兩套具有代表性的複習資料,你該學的一定都能學到,該會的都能學會。

  3.“丟了西瓜,撿了芝麻”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太貪心,這本資料也好,那本資料也不錯,好的資料太多了,同學們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題目是無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做無限的題目,永遠沒有盡頭,必然導致你對每一套資料都沒有很好的完成,都沒有系統地研究,反而會因為各種資料的風格、體系的不同,而使你的學習失去全面性、系統性,多而不精,顧此失彼,是高三複習的大敵。

  二忌“學而不思,囫圇吞棗”

  導致很多同學身陷題海,不能自拔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而不思”,題目是知識的載體,有的同學做了很多題目,卻仍然沒有明白它們代表同一知識點,不但不能舉一反三,甚至舉三不能反一,其真正的原因,是他們沒有養成思考、總結的習慣。華羅庚先生說過:“譬如我們讀一本書,厚厚的一本,再加上我們自己的註解,就愈讀愈厚,我們自己知道的東西也就‘由薄到厚’了”。“‘學’並不到此為止,‘懂’並不到此為透,所謂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煉的過程,即把那些學到的東西,經過咀嚼、消化,融會貫通,提煉出關鍵性的東西來。”這段話充分說明了思考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以下是“學而不思”的幾種具體表現,也許你就有過這樣的經歷。

  1.上課以為自己聽懂了,可你仍然作業不會做,去問老師的時候,老師告訴你,這就是上課講的例題或例題的變形;總是感到有做不完的題目,覺得每個題目都很新鮮,常常遇到那種好象從未見過的題型;

  2.從來不去想,怎樣發展自己的強項,怎樣彌補自己的不足,只知道老師叫幹什麼就幹什麼,佈置了作業就做,發了試卷就考。

  3.考試的時候突然覺得這就是老師講的某個典型的東西,卻有那種話到嘴邊說不出的感覺,或者豁然開朗、猛然醒悟的感覺;

  4.當老師要你總結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和策略或要你總結某一章所學內容的時候,你總是支支唔唔無話可說;

  5.一個自己所犯的錯誤,只是輕輕的告訴自己,下次要注意,只簡單地歸結為粗心,但下次還是犯同樣的錯誤。

  學而不思,往往就囫圇吞棗,對於外界的東西,來者不拒,只知接受,不會挑選,只知記憶,不會總結。你沒有在學習過程中“加入自己的註解”,怎能做到華羅庚先生說的“由薄到厚”,你不會“提煉出關鍵性的東西來”,就更不能“由厚到薄”,找到問題地本質,那麼,你的學習就很難取得質的飛躍。

  三忌“好高騖遠,忽視雙基”

  很多同學都知道好高務遠就是眼高手低、不自量力的代名詞,但卻不知道什麼是好高騖遠。

  有的同學由於自己覺得成績很好,所以,總認為基礎的東西,太簡單,研究雙基是浪費時間;有的同學對自己的定位較高,認為自己研究的應該是那些高於其它同學的,別人覺得有困難的東西;有的同學總是嫌老師講得太簡單或者太慢,甚至有的同學成績不怎麼樣,也瞧不起基礎的東西。其實,這些都是好高騖遠。

  最深刻的道理,往往存在於最簡單的事實之中。一切高樓大廈都是平地而起的,一切高深的理論,都是由基礎理論總結出來的。同學們可以仔細地分析老師講的課,無論是多難的題目,最後總是深入淺出,歸結到課本上的知識點,無論是多簡單的題目,總能指出其中所蘊藏的科學道理,而大多數同學,只聽到老師講的是題目,常常認為此題已懂,不需要再聽,而忽略了老師闡述“來自基礎,迴歸基礎”的道理的關鍵地方。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雙基,千萬別好高務遠。

  四忌“敷衍了事,得過且過”

  二

  化學

  化學困難還是簡單,學的好還是不好,關鍵在於記憶化學基本知識點,進而推而廣之,進而登堂入室,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些化學知識的記憶方法,幫助同學們在學習的時候有所啟發。

  一、理解記憶方法,即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分析比較和歸納總結,找出內在聯絡,總結規律性,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特別是針對化學原理、化學計算和方程式記憶。

  二、口訣記憶方法,“升失氧,降得還”、“見量化摩,求啥先求摩”這些都是常見的化學口訣,明白口訣理解內涵,學好化學方程式變得更加簡單。

  三、歸類記憶方法,通過對所學的化學知識進行系統分類,進而進行推論,例如在進行電解質判斷時候,將所學的化合物進行歸類,接著再將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包含的類別記住。

  四、對比記憶方法,對於新舊知識中比較相似和對立的地方進行比較,也是一種增強記憶的方法,例如化學中的黃色粉末主要有硫磺和過氧化鈉,可以比較他們的性質和特點,另外例如硫酸和硝酸,都有著酸性和強氧化性的特點。

  五、關鍵詞記憶方法,找出關鍵詞是化學記憶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化學平衡的特徵在於“逆、等、定、動、變”五個字,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關鍵詞進行記憶,是提高化學成績的好方法。

  時刻記住以上五種方法,可以幫助同學們在化學學習中有意無意的用到,進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化學成績,同時也能提高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數學

  初中數學學得好,除了勤奮還要有方法

  數學是初中階段的三大主科之一,初中數學主要學習圓、三角形、四邊形、函式、根式、有理數、方程組、不等式等,這些複雜多變的數學知識可能會讓很多初中生頭疼,同時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如果數學學不好,也會直接影響物理、化學等理科的學習。

  學好熟悉不僅僅是勤奮,還要注重學習方法,死做題是沒有用的,那麼初中數學學習需要哪些方法呢?

  首先是要深刻理解數學概念,很多同學只注重記得概念,而不是理解概念,事實上數學的學習中,定理推論和性質等學習概念非常重要,牢記概念,同時牢記概念的來源和運用,這樣才能將概念用在解題中。

  其次是多看例題,光做題不如看看例題,一般來說課本例題也好,課外書上的例題也好,都是非常典型的題目,看例題的時候可以將課堂的學習具體化,對數學知識概念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透徹,此外在看題的時候,要掌握例題的解題方法,同時思考有沒有更寬的解題思路,或者看例題的時候可以自己先感覺下如何解題,然後再和例題的解題做一個比較,這樣堅持下來,總結經驗,就能夠對付各種難度層次的數學題目。

  最終是多做練習,想要學好初中熟悉,多做練習是必須的,不過多做練習也不是題海戰術,要做題也要思考,這樣才能鞏固概念,拓展思路。

  理解概念、多看例題、多做練習,在考試的時候心態冷靜,發揮出正常的水平,就可以取得不錯的初中數學成績。

  物理

  初中物理入門——學習過程重視三方法

  初中物理是一門概念比較多,需要計算同時也需要理解的課程,學好初中物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同學們在入門期間,一定要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比較好的習慣,這樣才能使得將來的學習事半功倍。

  一、預習:研讀課本是第一步。

  學習物理,一定要做好課前預習,提前瞭解課本中每章、每節的內容,可以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此外對於不理解或者有疑惑的地方可以標記,進而在課堂上進行重點聽講,如果仍然不明白,可以在課後立即詢問老師,以免出現疑問越積越多。

  二、上課:認真聽講很重要。

  活得好成績不是天生就可以的,在學習過程中,上課聽講其實非常重要,無論是新授課、習題課、複習課還是實驗課,同學們都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標出重點和不理解的地方,高效的上課時間,是學好初中物理的最關鍵一環。

  三、複習:自我督促很關鍵。

  除了做好老是佈置的習題之外,學好初中物理還要多進行復習,特別是對於老師上課時候的重點以及自己標記出來的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過溫習,或是向同學老師請教的方法使得自己的知識更加完善和牢靠,此外還需要多做一些課外習題,以便能夠更好的將知識融會貫通。

  初中物理想要學好,關鍵在於瞭解學科學習的特點,培養出比較好的學習習慣,這樣才能既學的輕鬆,又可以取得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