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緊張而又忙碌的一學期工作將要結束,我們四年級數學組的每位教師正以認真、務實的態度忙於期未的收尾工作.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時光匆匆,一學期教育教學工作又告一段落。在這一學期的工作中,我們教研組的三位同仁依舊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一、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本著“多學、常思”的宗旨,本學期我組各位教師除了經常閱讀有關的專業資料和網路資訊外,還積極投身參加各種“數學研討活動”並聽了許多優秀數學教師的課。學習了他們先進的教學理念、全新的教學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法,並將學到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平時的教學中來。比如王雲老師的《角的認識》;張秀英老師的《垂直與平行》;李玉慧老師的《三位數乘兩位數》。提高了組內老師們的教學理論水平及教學研究水平,為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積極實踐著。

  二、加強常規管理。

  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加強了課堂教學常規管理,使備課、上課、質量檢測、作業批改、輔導學生的各個環節都符合規範化的教學要求。

  1、本學期教師做到了認真備課,課前作好充分準備,在課堂教學中,堅持面向全體,兼顧兩頭。在學校常規教學檢查中,教師們都能按要求超前備課,特別是青年教師王雲老師每節課都能寫好詳案,並能及時寫好教後反思。

  2、進一步規範學生作業,力求提高作業練習的效能,作業佈置精心合理,作業做到批改準確,反饋糾錯及時,採用雙等級+評語的批閱方式,鼓勵學生天天進步。保持作業本整潔,書寫規範,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3、認真落實輔差,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本年級學生學習參差不齊,每個班級都存在後進生。因此我們十分注意抓差補缺、拾遺補漏。

  補差對於數學學科而言既是重點也是難點。每個數學教師在這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心血。每個教師還制定了詳細的輔差計劃,做好輔差記錄。平時課堂上加強了對學困生的關注,教師們還隨時利用課餘時間給學生補差。特別是臨近期末考試這段時間,王雲和張秀英老師放學後找時間給差生補課,確實很辛苦,也很難得。以至於這些學生都有較大的進步。

  三、推進教研活動的開展,建立有效課堂。

  本學期我們組的每次教研活動,都做到了提前準備,按時組織開展。堅持了以教學為中心,重點研討課型的設計和每個單元的知識點的彙總及題型的針對訓練上。我們相互交流教學經驗,切磋教法,學情分析、集體備課、反思心得,以此來矯正疏漏,取長補短,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

  為了建立有效課堂,本學期我們教研組進一步踐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並在教學中針對數學概念課做了專注研討,和同仁們交流學習,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總之,本學期我們年級數學教研組雖沒有金燦燦的獎牌,也沒有耀眼的光環,但我們有的是團結奮進,和諧共處,辛勤付出,默默耕耘。以致我們在期中考試中取得了大提升!當然在工作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我們有信心縮短差距,積極彌補,力爭在新的一學年裡有更大的進步。

  篇二

  緊張,充實的一個學期很快就要過去了。這個學期,我們全組在學校教學工作的指導下進行教學改革。按照“先學後講,精講精練,當堂達標,單元過關”的思路組織教學和教研活動。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我們研究了“保底促中拔尖子”的策略,建立檔案,儘可能多的消除學困生,同時也積極投入到了提高課堂效率的課題研究中。在工作中,我們充分發揮了中青年教師的優勢,團結一致,努力將每一項工作做好。

  一、按照“先學後講,精講精練,當堂達標,單元過關”的思路組織教學和教研活動。

  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主陣地,是教學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能達到當堂達標,我們把重點放在了教研和備課上。開學當天就組織全組又一次學習了新課標,接著各自通讀教材,把握好全冊的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單元責任到人,單元負責人要把其負責單元的預習和練習設計及精講部分提前備出,然後在教研活動中全組進行二度備課,對預習和練習進行修改和完善,並根據各自所教的班對精講部分進行適當的調整,最後教學。下課後便是我們教研的時候,我們不分時間不分場合,遇到小問題就短時間小教研,遇到共性的問題提到教研時間大教研,急的問題就勢教研,可緩和的問題,每人都調查,心理有準備了再教研。每次的教研活動,每位老師都會毫無保留的將自己的經驗說出來,這是我們組的老師們。

  老師們珍惜每一次學習研討的機會。本學期我組在九月聽了侯為民,朱愛英等教師的課,並進行了認真的研討,讓我們對數學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在活動中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的競爭意識,形成一個你追我趕的競爭氛圍。在這個學期我們年級組織了學困生和優生數學競賽。在競賽的內容上我們首先由兩位教師自己出一份試卷,然後再由教研組審議,補充,最後集中測試評卷。並對考試中成績優秀的學生進行了獎勵。競賽後每位教師都進行了透徹的分析,並積極採取了措施,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做了詳細的計劃。

  二、做好學困生轉差工作。

  1、我們在平時對學困生輔導的時候,注意進行分層輔導,對不同的學困生採取不同的輔導方法和輔導不同的內容,給不同的學困生制定不同的目標,以此來激勵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如設立“你追我趕欄”。

  2、在班上建立起“一幫一一對紅”的幫學對子,讓學習好的學生幫助學困生,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

  3、在平時還儘量多關心學困生,多注意和他們在一起交流思想,讓他們喜歡你這位老師,願意和老師交流,他們就會慢慢地喜歡學習你所教的學科。

  4、還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鼓勵他們不懂就要問,每當學困生有了什麼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樹立他們的學習自信心。老師們在自己的教學中對學困生幫助的方法用了很多,在平時的輔導中,對學困生付出的愛也是很多的。同時也注意了在平時的教學中將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轉化學困生進行有機的結合,以此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三、全組積極投入到了提高課堂效率的課題研究之中。

  如果學生對老師產生良好的情感,則一定會遷移到這位老師所教的學科中,形成一股積極的教育力量。因此,我們要從思想、生活、學習上關心學生,瞭解他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有什麼困難;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建立融洽的師生關係,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雖然這已經大大超出了數學教學的範疇,然而它對數學教學所其的積極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其次是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做一些投影片或教具,讓學生看一看、畫一畫、做一做。讓課本上的圖形動起來,用動態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概念***如線段、直線、射線的關係。圖形的拼組和分割等***,其效果是傳統教學方式無法比擬的,這樣既使學生學到了知識,又增加了趣味,也提高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讓他們從一道道數學題中感受到數學的樂趣。

  最後,我們全組從預習練習入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連貫性,環環相扣,特別是新教材的安排在內容上呈螺旋式上升。對於有知識基礎的課,如:《三位數加三位數的進位加法》這一課,讓學生利用現有的知識去試算例題。在試算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這就讓學生髮現在學習新知識時應注意的地方,並以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狀態去學習,勢必會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於學生第一次接觸的知識,沒有知識基礎的課,學生也可以去預習。讓第一次籠統、不精確地感知提前到預習時,避免學生毫無頭緒的進入課堂,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精煉。如:《直線、射線和角》《角的分類》等課,通過預習讓學生對直線、射線、平角和周角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在課堂上進行進一步認識,為教學贏得了更多的時間。

  在課堂練習設計時我們突出重點、抓住關鍵,並有一定的層次性、階梯性。每一個過程都要做到“讓學生跳一跳剛好摘到”的效果,使得學優生或學困生都能獲得練習的最佳效果。此外,練習設計也是多種多樣,這樣才能使學生保持比較持久的注意力,如:聯絡實際生活,讓學生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手腦並用操作性的練習;一人出題大家算;題型的多變式練習。使學生學習起來興趣盎然,學得輕鬆,學得主動,學得靈活,使課堂練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足之處是在保底促中是如何拔尖子,讓優生不僅優在習慣上而且又在思維上。總之,我數學教研活動在今後的工作中要繼續發揚成績,彌補工作中的不足,我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使我們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層樓。

  篇三

  緊張而又忙碌的一學期工作將要結束,我們四年級數學組的每位教師正以認真、務實的態度忙於期未的收尾工作。平時全組教師努力把教學抓緊、抓細、抓實,在實踐中不斷地探討、不斷地反思、交流,求得共同成長,以真正達到教學效率的提高。我們具體做了以下幾方面:

  一、做好常規工作,提高教學效率。

  學期初,我們組老師認真學習了教導處工作計劃,明確了工作方向和重點,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為了充分發揮每位老師的特點,同仁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借鑑,採用了集體學習教材,討論研究重點、難點,並有一人負責主講,進行集體分節備課,每位老師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特點、教師自己的教學風格再進行修改,在教學上體現出自己的個性.讓每位老師上好每一堂課。同時我們教研組人員重視學生對數學的認識過程,使學生體會和認識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是一個充滿著觀察、實驗、歸納、類比和猜測等等的過程。課堂上能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功的快樂,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樹立自信心;重視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探索與創新精神,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數學的表達和交流。作業批改及時認真,都能對學生的訂正進行及時復批。每位老師每天都實行了“日落原則”,當天的知識當天搞清。

  這學期老師們除了重視學困生的輔導外,還加強了優等生輔導。平時利用休息時間和興趣班進行趣味數學的輔導,使得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每次趣味數學輔導時,我們教研組人員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精心選材開展活動。教學中重視數學能力和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更注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二、提高教研活動質量,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1、我們藉著教研組這個舞臺,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使自己的理論水平進一步得到提高,用理論指導實踐,使自己的業務能力進一步得到加強。從而使自己的數學素養得到提升。我們主要學習了《新課標》的理論、素質工程提升、小學數學教育等理論。促進了每位教師專業化成長。

  2、我們通過教研組的活動,真正做到了課題的實施落實到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從課堂中發現的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來作為我們教研組的課題進行研究,提高我們的教學質量。

  3、我們四年級數學活動是每月進行一次數學競賽,這樣的活動孩子們非常喜歡,同時得到了家長的大力支援,很好地激發了孩子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僅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回家後還小手牽大手,與家長們一起研究了課外的數學知識,大大地開拓了孩子們的數學視野,拓寬了解題思路,使孩子們受益匪淺。

  我們四年級數學教研組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一個團結溫馨的團體,我們充分利用每週星期四下午進行學習與研討,討論教材問題、教學中的問題、學生問題等等,大家在教研中暢所欲言,互相幫助,解決問題。我們組雖沒有轟轟烈烈的業績,但大家都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勤勤懇懇工作著。我們決心今後的工作中做到“對待事業要愛,理論學習要鑽,科學意識要強,教學業務要強。”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勵,把工作搞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