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有哪些

  ?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轉眼之間,一學期的工作又接近了尾聲。一學期來,我們高段數學教研組全組教師堅持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積極參加各項教研活動,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新修改的課程標準,不斷的完善和改進教學方法,為提高我校的數學教學質量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以下就針對本學期數學教研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明確目標和方向,認真制定計劃並實施。

  好的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工作前周密詳細有效的計劃,因此在開學初組內就認真研討了本組計劃,莊主任和顧主任還親自到組內與我們一起研討,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指導。組內每位老師也都對自己的個人工作制定了詳細的計劃。

  二、堅持理論學習,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發展,我們深深認識到,教師如果不學習,教研活動就會成為 “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因此,本學期我們根據實際情況,立足校本,有計劃、有步驟地組織成員學習教育理論,認真貫徹課程標準的教學內容、要求,並落實於教學實踐中。要求組員徵訂雜誌,閱讀大量相關專業書、報刊和教學參考資料,並建議大家除了學校訂的雜誌,自己還可以訂閱《小學數學老師》和《小學數學教育》,並組織教師學習修訂版的《新課標》的內容,以不斷吸收新的先進的教學理念,更新觀念。

  三、狠抓教學質量之一:狠抓課堂教學,落實教學六認真

  教學質量乃學校發展之“根”之“本”,因此教研組的首要工作便是抓教學質量。要想抓好教學質量,首先要落實教學常規。各位老師均認真專研教材、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課後認真反思、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差生。

  三、狠抓教學質量之二:重視每次考試,認真反思

  要想出成績,除了認真上課,我們還得做的就是及時檢測,重視每一次的考試。而且每次單元考試後、月考後、半期考試後組內老師都聚在一起對本次考試情況認真分析,找出學生存在的問題,以便在後期的教學中及時調整和修正。

  三、狠抓教學質量之三:積極備戰,認真複習

  每個人的容量都是有限的,看過的、記過的、學過的,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因此抓好複習也是抓好教學質量的要素之一。複習前,全組老師認真針對教材、針對學生制定了有效的複習計劃,並在課中認真去踐行,併為大家提出了複習中應注意的事項。圖為我上的複習展示課。

  四、重視教研全面提升專業技能和素養

  如果說教學是學校發展的“根”,那教研就是“根”所需的“養料”,教研是推動教學的有效工具。因此,教研組的第二項重點工作就是搞好教研。

  ***一*** 認真開展好學校每週三下午的數學教研活動。

  1、 教研活動主要通過如下方式開展的:

  ①集體備課:以年級組為單位,先選定課題,組內成員充分研究教材,並針對學生實際,一起學習,一起交流,經過努力不斷的修改、完善,以形成最佳方案。這樣既發揮了個人的特長,又充分體現了集體的智慧,使教案更有系統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2、上課:推薦1人開課,其餘教師參與聽課,並思考課中存在的不足,同時邀請其他教師一同參與。

  ③評課反思。在共同參與課堂實踐後有組長組織互動式評課,全體成員共同反思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再加以整理形成教案。

  ④課堂在實踐。由同一教師或同組的教師其它班級再實踐,課後與第一次比較、分析和總結。

  3、組長將集體備課、開課、評課的亮點和缺憾,記錄在教研組手冊裡。這樣將每位教師的特長加以整理,有利發揮協作精神,集中智慧,又使大家在多種教法的比較,鑑別中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充分實現了組內資源共享。

  ***二***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與課改。

  開學初我們就確定了本學期的課改主題,那就是“如何上好數學單元課”,組內所有老師積極參與進來,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教學進度上了一堂單元課,並在組內認真反思和研討。

  ***三***勇於承擔併成功承辦了區級教研課《長方體***二***》

  4月1日,全區開展了一次別具一格的單元研討課,是由我們學校的顧主任和客家小學的董世強老師執教,之所以別具一格,因為執教老師在高清錄播室,聽課老師在3D演藝廳觀課,如區教研員黃偉老師所說:“我們今天猶如觀課了一場奧運會的直播”讓全區老師領略了學校裝置的先進,同時也學習了兩位老師的教學技巧,課後老師們積極研討,教研員鄭大明老師說這是最成功的一次教研活動。

  ***四***積極參加區級微課題研討

  組內老師本著對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負責,本著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積極參加了學校的區級微課題的研討,顧曉林主任和何曉梅老師的《學生作業批改生本嘗試》、劉美蓉和鍾娟的《如何有效提高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五***積極參加校外培訓和學習

  為了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和教育教學技能,本組老師積極參加各種校外學習和培訓,並及時將自己在外面學到的先進理念和方法與全組老師進行彙報交流。爭取做到一人會,眾人會。

  五、老師們積極參加學校各種賽課活動

  除了教學教研,為了能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素養,無論是上學期的賽課活動,還是本學期的說課比賽,比賽的指令一旦發出,組內老師高度重視並積極準備,上學期由何曉梅和劉美蓉參加了青鳥杯講課決賽,並獲得了“特等獎”,教研組也因此被評為“優秀教研組”。本學期由劉豔豔老師參加了本次說課比賽的決賽並獲“二等獎”

  六、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各種賽事

  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養,加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驅力,因此本學年我們積極帶領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賽事並多人次獲獎。

  七、齊心協力、團結一心——積極配合學校完成各項工作

  一個組要良好發展,離不開一個優秀的團隊。家長開放日上,娟娟和何老師分別要上一堂展示課,為了讓這堂課盡善盡美,組內老師齊心協力、團結一心,選課題、磨課、議課……無論是深夜還是週末,一個電話、一條簡訊,大家就馬上趕到學校共同研討,最後的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非常棒!得到了家長的一致好評!

  八、積極參加區級微課題研討

  組內老師本著對學校的教學質量的負責,本著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積極參加了學校的區級微課題的研討,顧曉林主任和何曉梅老師的《學生作業批改生本嘗試》、劉美蓉和鍾娟的《如何有效提高寄宿制學校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九、碩果累累

  1、何曉梅、劉美蓉老師在2016年12月的青鳥盃賽課活動中分別獲得“特等獎”

  2、教研組也因此被評為“優秀教研組”

  3、劉豔豔老師參加青鳥杯說課比賽獲得“二等獎”

  4、劉豔豔老師論文獲得成都市“三等獎”

  5、參加龍泉驛區思維檢測決賽68名學生獲獎,幾位老師分別被評為“金牌教練”。

  6、參加成都市第二屆聯合杯大賽,羅子逸獲得了二等獎,楊子力和王懿未獲得了三等獎。

  7、在本年度期末考試中,六年級數學從第六升為全區第四。四年級第三、五年級第四。

  十、成績的背後

  成績的背後是各位數學老師任勞任怨、踏實工作辛勤勞動的艱辛!為了每次決賽,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的,大家都是積極應戰,無論是深夜、還是週末、還是午休,大家總是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時間,研究課題、研究教法學法,研究決賽題型,出題、訓練學生做題……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十一、認真反思、改進措施

  任何工作無論多麼努力和盡善盡美,都會有遺憾和不足,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反思和改進,不足之處,我們的成績還需努力爭取再提升。我們的差生還需進一步加強跟進,減少後進面。

  十二、改進措施。

  1、 落實常規的同時,要更大力度加強老師的專業能力的提升,多聽課、多學習。

  2、 在學生的計算能力方面須再加強,細化到每一天、每一課,讓每個孩子的計算紮實過關。

  3、 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素養,思訓課繼續跟進,不能鬆懈。

  4、 今年的期末考試反映出來我們的差生面很大,因此接下來我們需要建立差生檔案,努力減少差生面。

  5、 多開展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全面提升學生的內驅力。

  6、 個別班級的學生學習習慣還有待加強。

  總之,“學無止境、教無定法、研無止境”。縱觀教研組工作,從教學工作和取得的成績來看,我們組在成長。我們知道,我們的工作還有很多需要提高改進的地方,我們將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大膽探索,不斷創新,為了不斷的超越自我,使我校的小學高段數學教學更上一層樓,還要繼續努力。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建議

  一、注重培養學生分析等量關係的能力

  在應用題教學中能正確分析等量關係是解應用題的關鍵。解答應用題的過程就是分析數量之間的關係,進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過程。學生解答應用題時,只有對題目中的數量之間的關係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題目正確地解答出來。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學生對題目中的某一種數量關係不夠清楚,那麼也不可能把題目正確地解答出來。而要分析等量關係首先要理解並熟記一些常用的等量關係。例如,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每份數×份數=總數、單價×數量=總價、速度×時間=路程,以及幾何圖形計算的有關公式等等。下面就如何分析等量關係舉幾個例子加以分析:

  ***一***培養學生解一般應用題時分析等量關係的能力

  例如,某公司要生產手機54萬部,前10天每天生產1.5萬部,餘下的要在20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產多少萬部?當學生弄清題意後老師就提問要想求平均每天要生產多少萬部?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餘下要生產多少和需要的時間***用哪個等量關係?***餘下要生產的量÷餘下的時間=平均每天要生產的***,餘下要生產的量題裡沒告訴我們又要怎麼求?用哪個等量關係?***一共要生產的前10天共生產的=餘下要生產的量***,前10天共生產的又沒告訴我們要怎麼求?用哪個等量關係?***每天生產1.5萬部×10天=前10天共生產的***一個題目分析下來要用到好幾個等量關係,只有這樣一步一步分析等量關係學生才能找到解應用題的途徑,才能列式解答。

  ***二***培養學生解分數應用題時分析等量關係的能力

  分數應用題的等量關係的分析要找到題中的關鍵句,也就是分率句。在分析分數應用題時,我要求學生先從分率句中找出單位“1”的量,然後再寫出三個字的等量關係即“1”×=量。例如我國領土遼闊廣大,南北相距5500千米,東西相距的千米數是南北的52/55。東西相距多少千米?從分率句東西相距的千米數是南北的52/55中先找到單位的“1”的量“南北相距的千米數”用南北相距的千米數乘52/55等於東西相距的千米數即南北相距的千米數×52/55=東西相距的千米數。不管是分數乘法或分數除法應用題都可能用相同的等量關係,只要找到了等量關係再根據單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計算,單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計算。

  ***三***培養學生列方程解應用題時分析等量關係的能力

  列方程解應用題找等量關係更是必不可少的。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等量關係可以順著題意找,找到等量關係後設未知量為x與已知量共同參與列式。例如,商店原來有一些餃子粉,每袋5千克,賣出7袋以後,還剩40千克。這個商店原來有多少千克餃子粉?它的等量關係順著題意,用原有的重量減去賣出的重量就等於剩下的重量即原有的重量-賣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根據等量關係就可列出方程***x-5×7=40***。

  二、注重培養學生列表或畫線段圖的能力

  畫圖分析應用題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在整個應用題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應用題是比較抽象的,用列表或畫線段圖分析能幫助學生弄清題裡各數量間的關係。

  ***一***一般應用題中有關實際數與計劃數的問題可以藉助列表進行分析

  例如,食堂買來280千克大米,計劃吃7天。實際每天比計劃少吃5千克,這批大米實際吃了多少天?可列下表加以分析

  每天吃的千克數 天數 總千克數

  計劃 2 8 0 ÷7 7 天 2 8 0 千克

  實際 比計劃少吃5 千克 ? 天 2 8 0 千克

  從表中很容易看出,要想求實際吃了多少天,就要先求計劃每天吃的,用計劃每天吃的減去實際比計劃每天少吃的5千克就可以求出實際每天吃的,從而求出實際每天吃的列式為:280÷***280÷7-5***。用這種方法分析這類應用題即使程度再差的學生都能解答,特別是中下生效果很好。

  ***二***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可以畫線段圖幫助分析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藉助線段圖能夠幫助學生弄清有關數量和標準量的關係,找到解題的途徑。教學時,經常指導學生作線段圖訓練,使學生掌握作圖的基本方法:必須先畫表示單位“1”的線段,注意線段的規範性以及作圖的靈活性,運用補、截、移、疊等作圖技巧,講究作圖的科學性。同時引導學生認真看圖,分析思考,理解數量關係,使學生的思維與作圖同步進行。這樣就能充分發揮線段圖的直觀啟示性。

  三、注重培養學生對比辨析的能力

  對於易混、易錯的題目,有意識地設計一些似是而非的變式題組讓學生練習、比較,從而掌握解題規律。例如***1***少年宮舞蹈隊有23人。合唱隊的人數比舞蹈隊的3倍多15人。合唱隊有多少人?***2***少年宮合唱隊有84人,合唱隊的人數比舞蹈隊的3倍多15人。舞蹈隊有多少人?通過對比使學生理解和掌握***1***的一倍數已知用算術解***2***的一倍數未知用方程解。又如分數應用題中學生非常容易混淆的兩道題:***1***一根繩子8米剪去1/4,還剩多少米?***2***一根繩子8米剪去1/4米,還剩多少米?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白***1***中的1/4是表示分率,而***2***中的1/4米是表示數量不能混淆。

  四、注重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發散思維是解決問題時沿著各種方向、不同途徑去探索和思考。讓學生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聯想訓練以及一題多解訓練,以培養學生思維的多向性和靈活性。如,飼養小組養的白兔和黑兔共有18只,其中黑兔的只數是白兔只數的1/5。白兔和黑兔各有多少隻?可以用四種不同的方法解答***1***方程解:解:設白兔有x只,則黑免有1/5x只,列方程x+1/5x=18。***2***歸一法:從分率句中可知白兔有5份,黑兔有1份,共6份,用18÷6×1=3***只***求出黑兔,用18÷6×5=15***只***求出黑兔。***3***按比例分配法:從分率句中可知白兔有5份,黑兔有1份,共6份,黑兔佔一共的1/6,白兔佔一共的5/6,用18×1/6=3***只***求出黑兔,用18×5/6=15***只***求出白兔。***4***用分數的方法:從分率句中可知白兔是單位“1”,而黑兔的只數是白兔只數的1/5,18÷***1+1/5***=15***只***是白兔的只數,15×1/5=3***只***是黑兔的只數。平常教學時多進行一題多解的訓練拓展學生的解題思路,並對多種解法加以比較從中找到最佳的解法。從而使學生懂得,在解應用題時,要儘可能地選用最簡捷的方法。

  五、注重培養學生驗算的能力

  驗算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自我評價能力的重要步驟。驗算的方法有估算、代入,另解。下面就估算舉例加以說明。

  例如,油菜籽的出油率是42%%。要榨出2100千克的油,需要油菜籽多少千克?在做這道題時往往有學生出現2100×42%%=882***千克***的錯誤解法。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想一想:要榨2100千克油,只需882千克油菜籽是否符合客觀實際呢?從而判斷答案是錯誤的。再引導學生重新審題,理解“42%%”的意義,就是表示油是油菜籽的百分之幾的數,得出油菜籽千克數×42%%=油的千克數,找到了正確的解法,2100÷12%%=5000***千克***,這樣就能做到及時發現錯誤,糾正錯誤。

  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準備與設計

  第1條

  教學目標的擬訂須建立在認真學習《課程標準》、仔細研讀教材、作業本和全面分析學情的基礎上,要通盤考慮總體目標、學段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要善於把課時目標合理地分解為環節目標。

  第2條

  課時教學目標的擬訂要關注知識技能目標與過程性目標。知識技能目標的描述要明確、清晰、可檢測。過程性目標要關注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落實,著眼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可以從學生的學習任務為視角進行敘述,也可以從教師的教學任務為視角進行敘述。注意三維目標的滲透與融合。

  第3條

  要充分依據教材提供的材料設計教學,因為教材是體現課程標準及教學理論的規範文字,其中凝聚著教學經驗,提供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主要依據。

  第4條

  教材研瀆要關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結構,理清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及在各學段、各冊的分佈情況,並以此為背景研讀課時教學內容,合理劃分課時。

  第5條

  研讀課時教學內容時,教師應熟做每一道例題和習題,深入分析例題和習題蘊涵的知識點,關注例題與習題的匹配與關聯,分清習題的層次。在把握教學重點、難點的同時,要充分考慮知識的形成線索和學生學習的認知線索,在此基礎上通過補充、修改、調換、刪減等方式完善教材資源。

  第6條

  要拓寬教材研讀的視角,除了參考教學用書以外,倡導參閱不同時期、不同版本的教材。

  第7條

  科學的學情分析是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學情分析包括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態度、習慣與能力,生活經驗和學習環境等要素。對任教班級的整體水平做到心中有數,以便於適時進行分層教學。

  第8條

  平時作業、學生訪談、課前測試和教師經驗等都是學情分析的基本方法與途徑。

  第9條

  教學環節的構建和情境的創設都須注重數學問題的設計。事實上,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一般由若干個教學環節組成,但環節不宜過多。每一個教學環節通常都蘊含著一個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的有效設計是推進課堂教學程序的關鍵。

  第10條

  問題的設計要關注思考性和挑戰性,有利於課堂生成,有利於展現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同時要預設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充分估計學生可能碰到的困難,思考應如何根據學生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預設教學指導策略。

1.小學數學教研小結3篇

2.小學數學教研組小結3篇

3.小學數學教研心得體會

4.高年級六年級數學教研組工作總結

5.小學數學教研組總結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