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與簡介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發展一般規律的學說,它堅持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堅持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下面就讓小編來給你科普一下什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內容

  辯證唯物論

  辯證唯物論就是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即研究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它以物質和意識或思維和存在的關係為主線,系統論述了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實踐觀和意識觀。相應有四個原理:

  ***1***物質存在形式原理***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時空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方式***。

  ***2***實踐本質原理***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主體能動性等特點***。

  ***3***意識的本質和能動性原理。

  ***4***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於世界本質的原理,是唯物論,是黨的思想路線的哲學基礎。

  最後本講闡述了關於正確認識物質和意識辯證關係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意義。

  唯物辯證法

  該部分回答了“世界怎麼樣”的問題。它通過闡述唯物辯證法的聯絡和發展的兩個觀點,進而講解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和範疇,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對立。其內容可概括為“兩個觀點、三大規律、四對範疇”。

  其重要原理有:

  1、普遍聯絡的觀點中關於系統及其整體性、整體與部分關係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普遍聯絡的觀點及其方法論意義。

  2、度的含義及其認識意義。

  3、質量互變規律的內涵及其方法論意義。

  4、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

  5、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辯證關係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6、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原理,即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原理。它內含以下內容:***1***運用矛盾的同一性原理分析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矛盾的轉化原理以及二者之間的綜合。

  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及其方法論意義。

  8、矛盾發展的不平衡性原理及其方法論意義。

  認識論

  本部分圍繞著實踐、認識、真理三個核心及認識發展過程中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原理、認識發展律、真理髮展律等三大規律,強調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主體對客體的能動反映,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理論,實現了在實踐基礎上唯物論和辯證法的高度統一,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和歷史唯物論的有機結合,正確回答了“怎樣認識世界”的問題。

  其重要原理有:

  1、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區別原理

  2、認識的主體及其形成和發展

  3、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原理***實踐的觀點是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

  4、認識發展辯證過程的原理

  5、認識運動的不斷反覆和無限發展的原理

  6、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原理

  7、真理的具體性原理

  8、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係原理

  9、檢驗真理標準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原理

  10、真理和價值的辯證關係原理

  唯物史觀

  本部分圍繞著社會和人兩個主題,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唯物論的主要內容。

  首先,總括性地說明人類社會的產生、本質和社會規律的特點以及社會有機體及其結構,這是學習和掌握歷史唯物主義諸原理的前提。它主要包括兩方面:第一,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和本質;第二,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觀念結構。

  其重要原理有:

  1、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發展原理

  2、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原理

  3、社會的實踐本質原理

  4、社會是不斷自我更新的有機體原理

  5、社會意識形態相對獨立性原理

  其次,著重講述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動力以及社會歷史的主體,並從兩方面加以具體闡述:第一,社會的發展規律和動力;第二,歷史的創造者。

  其重要原理有:

  1、社會基本矛盾運動規律

  2、“生產力標準”的依據及意義

  3、社會發展規律和人的自覺活動辯證關係原理

  4、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原理

  5、交往理論

  6、科學技術雙重效應

  7、歷史觀和黨的群眾觀的統一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

  實踐的觀點是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實踐的原則是馬哲的建構原則。

  馬哲從實踐出發去反觀、透視和理解現存世界,把物件、現實、感性當做實踐去理解。

  馬克思把自己的哲學物件規定為作為現存世界基礎的人類實踐活動,把哲學的任務規定為解答實踐活動中的人與世界、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關係,從而為改變世界提供方法論。

  馬克思第一次把實踐提升為哲學的根本原則,轉化為哲學的思維方式,從而創立了以實踐為核心和基礎的嶄新形態的現代唯物主義。

  科學的實踐觀是馬克思創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思想機制。實踐觀點不僅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批判唯心主義的銳利武器,而且是同舊唯物主義的分界線,並由此終結了傳統哲學。

  辯證和歷史統一

  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

  唯物論 辯證法

  唯物主義自然觀 唯物主義歷史觀

  存在決定思維、物質決定意識、自然界先於人類而存在,這是一切唯物主義都必須堅持的根本原則。

  人類的物質實踐活動是唯物的、辯證的,也是社會的、歷史的。馬哲在實踐的基礎上揭示了自然觀和歷史觀的統一,從而正確地、徹底地解決了哲學的基本問題,把唯物主義貫徹到底。

  不斷髮展的學說

  辯證法是馬哲的基本精神。辯證,是破舊立新,以新物質代替舊質,是實踐的內在要求。

  實踐作為人類的基本存在方式,是人對外部自然的一種否定性關係。

  馬哲同時代的步伐保持密切的聯絡,以強烈的歷史感和責任感,嚴格依據實踐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及時修正某些被實踐證明業已陳舊的個別觀點和結論,以保持和發展自己學說的科學性、真理性;同時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鮮明的黨性原則,對來自各方面的反馬克思主義的和其他的辯證觀點和理論,進行毫不含糊的批判與鬥爭,指導現實以正確的方向和道路,並在同各種錯誤的批判和鬥爭中豐富和發展自己。

  馬哲是開放的理論體系,不僅要吐故還要納新。馬哲的理論活力來自實踐。是對以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成果的批判繼承,隨著發展會不斷總結新經驗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內容及其相應理論形式。

  馬哲是不斷髮展的,把馬哲看作是活生生的發展的學說,使之永遠同實踐和科學的發展相一致,反對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絕對化和僵化的傾向。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