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級常規教育隨筆

  無規矩不成方圓,幼兒園的教育也是如此。那麼會寫些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對不起”應該是和“沒關係”連在一起的,為什麼會沒有用呢?這是怎麼回事呢?我順著孩子們的聲音來到廁所,瞭解到事情的經過:原來是浩則上小便時,不小心將尿,尿到了宇城的褲子上,浩則連忙說,對不起,而這是宇城說:“沒有用,沒有用”,正好成浩聽到了也跟著說,“沒有用,沒有用,已經尿到褲子上了”,旁邊圍觀的孩子也順勢加入了其中……於是便出現了開始的一幕。

  這時,再看看浩則,他不斷的環顧著周圍的小朋友,一臉的無助與無奈,怎麼辦?已經說對不起了,可是沒有用,已經賠禮道歉了,可是人家不原諒。這是我已有點生氣了,便問宇城:“對不起,為什麼沒有用?難道你不原諒雲帆?宇城抬起頭眼睛看著我,不說話。那是誰說的,“對不起,沒有用”?我的嗓門提高了八度,周圍一片寂靜……“是老師說的”***毛毛說***老師說的?“哪個老師,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

  就是那天彥博的頭讓浩則給碰起了一個包,你說對不起,有什麼用,已經起包了,沒有用”……噢!我想起來了,那是上一週,浩則在教室裡跑,一不小心把彥博撞倒在地,頭碰到地上,起了一個包,彥博哭了,當時我一看到他的頭,情緒很激動,而這時浩則也很害怕一直說,“對不起,對不起,”當時的我根本沒把他的道歉當會事,只顧著彥博的頭,道歉有什麼用?頭都起包了,說對不起能把她頭上的包給消了,沒有用……當時的我是在氣頭上,根本沒把自己的話當回事,沒想到,這樣不遜的語言倒讓孩子們給吸收了,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作為幼兒園老師面對著這些尚未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幼兒來說,安全是“重中之重”,當出現孩子的安全受到侵害時,情緒會受到很大的干擾,對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所作所為往往是沒有知覺,出言不遜,而這樣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害到其他的幼兒,給孩子們形成一種錯誤的概念,今天,孩子的直言告訴了我,也提醒了我,在這個崗位上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謹慎,不管遇到什麼事情要冷靜,心平氣和的處理每一件事情,因為,我們經營著是一份特殊的職業。

  篇二

  這個學期裡,我發現班級中幼兒行為習慣養成方面大體有三種情況:有一些幼兒不但學習習慣好,上課認真聽講,用具整理得井井有條,也很懂禮貌、守規則,各項常規都很好,一般不用老師提醒就能做到。而有一部分幼兒,吃飯磨蹭、集體活***講話、區角活動打鬧、爭搶玩具、不午睡……需要老師不斷地提醒。還有一部分幼兒表現在某些方面的情況比較明顯,如有的幼兒沒有良好的傾聽習慣,有的吃飯挑食,有的行為拖沓,還有的規則意識不強。針對這些情況,我採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為幼兒樹立好榜樣。教師要從自身做起,言傳身教。凡是要求幼兒做到的,我和班主任老師也按照這些要求做。見面有禮貌的問好,吃完飯擦桌子、漱口,有需要協作的事情主動幫忙,在教室裡儘量小聲說話,輕輕走路等等。讓幼兒知道好習慣是每個人都需要養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體生活中,同伴群體也為幼兒提供了相互模仿的物件,影響幼兒的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所以,我經常在班級中表揚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兒,讓其它幼兒模仿學習,發揮同伴間的榜樣作用。幼兒有了學習的榜樣,就清楚的知道自己該如何做,馬上就會改正。

  第二,正面鼓勵,耐心引導。班級中沒有養成良好常規習慣的幼兒不僅讓人格外費心,而且還會對其它幼兒產生不好的影響。因為他們經常犯錯,挨批評次數多,但我感到,對這部分幼兒過多地用批評教育效果並不佳,更好的辦法是運用正面鼓勵,積極引導,在幼兒良好行為出現時及時表揚。前一階段,男孩站隊時特別亂,愛吵鬧。但有一次,我讓全體幼兒在門口站隊,發現明明很自覺地站好,動作迅速。我馬上表揚了他,其它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學習。那天早操明明做操站隊都非常棒,我又表揚了他。及時地對幼兒表揚鼓勵,哪怕是一個讚賞的眼神,都會使幼兒產生更加要好好表現的慾望,也就是產生了"良性迴圈"的效應。

  第三,讓幼兒明確自己的不足,集中突破。有相當一部分幼兒在某一具體行為方面出現問題。有的是不講禮貌,有的是午睡習慣不好,還有的是吃飯挑食……這就需要針對具體問題來解決。亮亮個方面表現都不錯,但做事總愛磨蹭、拖拉。個別交流中,我給她指出,你上課回答問題很好,也很守紀律,如果做事迅速就更好了。陸路學習習慣不好,我與家長溝通交流,讓家長監督他回家先完成當天的作業以後再玩,並且每天晚上都留一段時間專心的畫畫,看書或是寫數字。現在,陸路上課集中注意聽講有了明顯進步。

  以上三點是我在幼兒養成教育實踐中的一些體會。我感到家庭教育在幼兒養成教育中起著重要作用,並通過家長會、家園聯絡等途徑積極向家長宣傳養成良好習慣的重要性,要求家長陽正確地教育孩子,只有讓幼兒做到了在家與在園一個樣,良好習慣的養成才有真正的意義。養成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幼兒從他律到自律,使常規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讓幼兒從小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受益終生。

  篇三

  如今天的活動內容是否合適,活動準備是否恰當,對幼兒的指導是否清晰等等。有時候往往是一個小的細節,影響了整個活動。有時當孩子做錯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說什麼,而是先沒有表情的望著他,他就會改正自己的行為。

  若是打人、瘋鬧,我也會先看他幾秒鐘,然後再問他在幹什麼,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這件事做的對嗎?他說不出,就先問旁邊的孩子,再讓他自己說。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讓他們自己判斷對錯,學習自己管自己。

  選派一些小隊長和值日生大班的孩子喜歡幫助老師做事情,所以請一些能力較強的幼兒當我們的小手、小腳、小耳朵,來約束某個別幼兒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時候也可以對個別幼兒實施換位思考。如,某幼兒比較吵鬧,就安排他來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讓他體會一下,大家一起吵鬧所帶來的無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約束,一起改善班級常規。

  在孩子們的心裡建立起威望讓孩子真心喜歡你,其實也不難。如注意自己說話的技巧:對全體孩子們說的,要聲音洪亮,節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時的掃向每一個孩子,根據語氣和說話的內容或微笑或皺眉。注意在提要求時,表揚某個孩子。***例如,“請小朋友們把椅子搬到教室裡去。真能幹,搬了兩把椅子!很能幹,椅子擺的好整齊!對,排隊走真整齊”在幼兒搬時,看著他們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