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過新年教育隨筆

  如何讓孩子們體驗到過新年的快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篇一

  新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新的一年的開端,為了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探究慾望,讓孩子們體驗到過新年的快樂,知道自己又大一歲了,並能在學習詩歌中感受新年的快樂,並學習新的詞彙、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從三個環節出發,第一從圖片中理解詩歌的含義,直觀中感受敲鑼打鼓放鞭炮的具體形式;瞭解人們的喜悅之情。那為什麼大家都會覺得開心呢?新年有哪些事是讓我們覺得開心的?這裡在孩子分組自由的交談中大家都講述了新年開心的理由:“長大了”、“新年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好看的”……;孩子們的積極性高,交流中也看到了孩子們對新年的理解,對喜悅的理解,從而也學習了用詩歌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喜悅之情。而最後環節觀看禮花,更讓孩子們感受了新年的氛圍,把活動的氛圍也得到了一個提升。

  在幼兒學習兒歌時,利用幼兒在新年看到的景象,結合簡單的圖片和文字,讓幼兒學習兒歌,幼兒對聲詞掌握得非常好。但在第二環節孩子的自由講述中,我看到孩子們對新年的認識是多樣的,這裡我只是採用語言的表述,沒有直觀形象的感知,如果在孩子講述中,我結合一些圖片把孩子所講述的內容進行歸類、總結;從而梳理孩子的經驗,這樣可能可以讓更多的孩子認識與瞭解。而圖片來源在課前請家長與孩子們收集的,那麼孩子們可能對活動的表述又另外一個景象了,因為這樣可以讓孩子真正給參與活動中來。讓家長參與教學活動、讓孩子參與教學活動,我想在《新年的祝福》這個社會性的主題教學中,一些活動的開展是應該家庭、幼兒園結合教育,這樣孩子才可以更好地體驗與得到。

  篇二

  《過新年》是一個打擊樂活動,我們小班的孩子對於打擊樂活動的接觸並不是很多,所以孩子對於這樣的活動是非常的感興趣的。打擊樂活動也是比較容易出亂的活動。孩子們拿著樂器經常性會不受控制的揮一揮、甩一甩,那在打擊樂器活動中,如何讓幼兒能有效的管理好自己的樂器呢?在本次的活動中,我採用了一種新的嘗試,在生活化、遊戲化活動的不斷衝擊,我在本次的活動中放棄了樂器材料,而是讓孩子選擇任意可以發生聲音的器具。

  活動開始前,“孩子們,你們看今天老師帶來了什麼?”孩子們不自覺的發出“嗒、嗒嗒”的聲音。孩子雖然心裡清楚這是節奏圖,但對於他們來說,這相對而言是陌生的。嗒、嗒、嗒是平時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把握好節奏而採用的一種方法。本次打擊樂活動的第一個出示的節奏圖是XX XX/XX XX/ X X/,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這兩種節奏圖之間的區別,孩子們發現前兩個是下面有下劃線的,後面是沒有的,前面的靠的比較近,後面的分的比較開。他們說前面的是兩個是好朋友。“對啊,前面是好朋友比較小,所以我們在拍手的時候要快一點,後面的比較大所以要拍的比較慢!”在製作節奏圖的時候,我刻意把前面的畫的小一點,後面的話的大的時候。和孩子商量後,討論得出的結果是左右手輪流著拍,這樣也可以方面孩子對於節奏圖的掌握。這真的是一個不錯的方法。“那敲什麼可以什麼發出聲音呢?孩子就開始著手尋找可以打擊的樂器,孩子的第一個發現的那就是椅子,於是我們剛開始嘗試著敲擊桌子起來。不一會兒孩子說基本都能較好的掌握的前半段的節奏圖了。為了避免教學方法的單一性,我對孩子提出了第二個要求,我們的身體能發出聲音嗎?孩子們的第一反應那就是我們的嘴巴,於是我在提出要求一定是要敲擊才能發出聲音了哦,孩子的思想一下子就被打開了,可以拍肚子、拍膝蓋等,所以接下來孩子的打擊的“器具”也就越來越多了。雖然說這裡沒有我很現代的打擊器具,我們利用的都只是我們的雙手,但孩子玩的是不亦樂乎,我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很好的完成。

  在活動結束後,孩子們開始陸陸續續的去上廁所了,陳明澤寶貝跑了過來,老師你看我的腳也可以發出聲音來,在他的帶動下,孩子們就開始斷斷續續的用腳來嘗試,孩子踩了《過新年》的節奏去上廁所,走進走出的玩的很開心。這樣的打擊樂活動,我們的孩子非常的剛興趣,在陽光體育的時間裡,我發現我的孩子用奶粉罐、用可樂瓶在敲擊今天新學的節奏,雖然說孩子對於節奏的把握不是很準確,但是她們非常的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隨著時間的遷移,我們的孩子對於節奏的把握會越來愈好的。

  篇三

  “新年帶著幸福來”是一首比較歡快的歌曲,讓孩子們在理解新年的含義、享受節日快樂中感受歌曲的活潑情緒。整個活動我運用聽伴奏熟悉旋律——看圖譜理解歌詞——學唱歌曲——能用輕快的聲音表現歌曲的歡快。整個活動比較順利地進行了下來,但是未免還有許多的問題。

  一、興趣匯入、讓幼兒熟悉旋律

  聽音樂對於孩子們來說似乎是與生俱來的愛好,那麼如何組織一個幼兒熱於參與的音樂活動,還是需要許多的方法介入。在執教“新年帶著幸福來”這首歡快的歌曲時,我從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入手,讓幼兒在欣賞旋律的基礎上表現新年裡的快樂事兒。過新年的時候你最喜歡什麼呢?請你聽著音樂來做一做吧。孩子們在音樂聲中跳著舞著,在音樂停止的時候請你告訴大家你做的是什麼?隨著孩子們的回答,我適合地出現了與歌曲中的歌詞相符合的圖片。在孩子們的回答中歌詞初具雛形,帶出歌詞也順理成章。但是在這個看似熱鬧的開頭中,是否真正達到了我想要的目的呢?孩子們在熱鬧中能否真正地去傾聽音樂呢?

  二、圖譜介入,幫助孩子們記憶歌詞

  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我想教具的準備是十分重要的,但不能多,不能太花,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的,是具體形象的,便於操作的,趣味性強的。在孩子們的回答中歌詞基本成形,所以如何讓孩子們更順利地記憶,我利用了圖譜的幫助,色彩鮮豔而簡單的鑼鼓、鞭炮,房子直觀生動地再現了歌詞內容,孩子們十分容易地就記住了。突破了歌詞關,如何引導孩子們去演唱便成了整個活動的重點環節。

  三、遊戲誘導,讓孩子感覺受“唱”的快樂

  歌唱教學的重點,我想是讓孩子們用感情去演唱。唱出孩子們的歡快、唱出新年的幸福。於是在多次引導的基礎上運用教師對比範唱,讓孩子們感受怎的唱才能讓人感覺是快樂的是幸福的。同時如果讓孩子一次次地枯燥地練習,那麼再好的音樂也會找不到唱的快樂,於是我藉助遊戲與孩子們一起尋找快樂。幼兒分成男生與女生二排,孩子們自由地尋找夥伴面對面站立,運用唱的方式給自己的朋友送上新年的幸福祝福。要求孩子們在唱的時候要面帶微笑。由於是給自己的朋友送祝福,所以大家都能用心地唱,唱完一次再換一個朋友,唱完一次再換一個朋友,多次下來,大家並沒有感到無聊與枯燥。相反能很好地表現歌曲了。但是運用這樣的方法,同時給我們提出了比較高的音樂活動規範化的要求,如何讓每一個孩子能自主地參與,真的需要不斷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