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音色音樂的音色

  音色是指聲音的感覺特性。不同的人聲和不同的聲響都能區分為不同的音色。那麼你對音色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音色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音色的解析

  發音體的振動是由多種諧音組成,其中有基音和泛音,泛音的多寡及泛音之間的相對強度,決定了特定的音色。音色是音樂中極為吸引人、能直接觸動感官的重要表現手段。一般來說,人們區分音色的能力是天生的,音樂的音色分為人聲音色和器樂音色。人聲音色高音、中音、低音,並有男女之分;器樂音色中主要分絃樂器和管樂器,各種打擊樂器的音色也是各不相同的。

  概括地說,音色=純音+變換+混合方式。

  所謂頻譜,實際上就是多種不同頻率的純音,以不同的遞變,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形成的屬性。

  音色的作用是巨大的,可以以下公式闡述:

  1. 聲音=樂音+噪音

  2. 樂音=源音+節拍

  3. 源音=音調+響度+音色

  4. 音色=純音+變換+混合方式

  具體的來說,音色的型別,是由振源的特性和共振峰的形狀共同決定的。就振源來說,諧波衰減快,音色就很柔和,聲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好,例如人聲和絃樂器;諧波衰減慢,音色就很堅硬,聲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差,例如木管樂器***特別是雙簧管和薩克斯管***。就共鳴腔來說,共振峰出現在較低的頻率上,音色就暗淡,例如長笛;共振峰出現在較高的頻率上,聲音就明亮,例如小號。某些音色具有多種特性,例如人聲的音色既柔軟又暗淡,雙簧管的音色既堅硬又明亮,圓號同時具有暗淡和明亮的音色。

  波形和音色是有密切關係的,確定的波形具有確定的音色。反過來則不同,同一種音色可能有多種波形。

  兩個截然不同的波形,但頻譜卻是一樣的,原因就在於功率頻譜不記錄諧波的相位。人的聽覺也是如此,對相位沒有感覺,所以這兩種波形的聲音聽上去是一樣的。

  諧音是由單個諧波構成的音,在頻譜上只呈現出一個峰。只發出諧音的樂器是不存在的,諧音只能依靠電子發聲器來產生。然而任何普通的音色都由若干諧音組成,這些諧音的頻率都是某個諧音訊率的倍數,這個諧音稱為基音,也稱第一諧音,比它高的諧音依次稱為第二諧音、第三諧音,等等。例如,鋼琴上的c1頻率為261.6 Hz,那麼這個音就應該有以下的諧音:

  諧音 1 2 3 4 5 6 7 * 8 9 10 11 * 12

  頻率 261.6 523.2 784.8 1831 2878 3139

  音高 c1 c2 g2 c3 e3 g3 #a3 c4 d4 e4 #f4 g4

  音樂的音色

  需要把音色和音質區別開來。“音質”這個詞,一般籠統的意義是聲音的品質,但是在音響技術中它包含了三方面的內容:聲音的音高,即音訊的強度或幅度;聲音的音調,即音訊的頻率或每秒變化的次數 ;聲音的音色,即音訊泛音或諧波成分。

  在生活中我們常說,某某人的嗓子音色很美,或音色沙啞、獨具個性。我們還會評價小提琴家或鋼琴家“音色豐富多變”,甜美或如洪鐘般輝煌……等等。這些,都不包括在我們要講的音色概念中,我們這裡要說的音色,在中國的辭典裡稱作“音品”或“音質”,即某種人聲***如男高音、女高音***或某種樂器特有的聲音種類。

  以人聲來說,女高音嘹亮柔美,男高音挺拔高亢,女中音比較暗一些,渾厚而溫暖,男中、男低音則是莊重厚實,給人一種堅定的感覺。樂器的音色種類就更豐富了,小提琴的纖柔靈巧,大提琴的深沉醇厚,雙簧管的優雅甘美,小號的英雄氣概等等……。作曲家對於音色的運用非常講究,這些各種各樣的聲音特質對他們來說,就象是畫家手中的色彩一樣,會令他們的旋律、和聲、節奏、力度產生鮮明的效果。

  每一種音色都有著特殊的意味。假設你要寫一首描寫男子漢英雄形象的進行曲,你不大可能選擇小提琴、長笛、雙簧管這一類音色纖柔的的樂器,而是會考慮響亮有力的銅管,如小號、長號。再假如,要寫一首表達纏綿愛情的樂曲,定音鼓、大鑔肯定是不行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音色有著特別的表現力。

音樂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