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財神節來歷是什麼

  七月二十二財神節,道教中這一天是財帛星君李詭祖的成道日。李詭祖去世後在這一天羽化得道,位列仙班,成為天上星宿中的財神,在天庭的職銜是“都天致富財帛星君”,專管天下的金銀財帛。因此民間在這一天要舉行規模巨集大的慶祝活動。後來民間有人說這是財帛星君的生日,實際上是成道日。

  

  中國的民間習俗是正月初五拜財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財神生日,又叫財神節。該習俗遍及整個中國大陸,港澳臺,南亞國家及華人聚居之地。

  這一天,所有的經商業戶,都要大放鞭炮,大宴賓朋,感謝財神的到來,感謝親戚朋友的大力支援......大吉大利、開開心心、歡歡喜喜,所有美好的語言一起開放。鞭炮自清晨開始,一直延續到午後。中午宴賓朋,晚上親人聚,熱熱鬧鬧一整天。祭祀時,紅燭高燒,鞭炮齊鳴,用面做成元寶、聖蟲,或用錢做成錢龍,吃水餃謂之“元寶”,意謂招財進寶。

  財帛星君李詭祖又稱增福相公,文財神,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姓李名詭祖,淄川五松山人。生日九月十七,成道日七月二十二。魏孝文帝時任曲樑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後立祠祭祀。唐武德二年***619 年***,被唐高宗賜封“財帛星君”,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賜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代***1271-1368***被賜封“福善平施公”。淄川五松山嬤嬤幢有祭祀李詭祖的“增福廟”和李相公墓。

  財帛星君李詭祖在民間最受歡迎,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增幅財神畫像文雅非凡,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鬚,面帶笑容,左手執“如意”,右手執“聚寶盆”,寫著“招財進寶”四字。身後二童子為他打著日月障扇。左青龍,右白虎,口吐孔錢和元寶,顯得這位財神爺神通廣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源而來的金銀財寶。

  青島財神節有什麼活動:

  財神節不僅是青島人民的節日,該習俗遍及整個中國大陸、港澳臺、南亞國家及華人聚居之地。財神節本沒什麼特別之處,但在青島,青島人卻十分熱衷。這一天,青島民間所有經商的、炒股的、買外匯的甚至普通老百姓,都要大放鞭炮,大宴賓朋,感謝財神的到來,感謝親朋的支援,大吉大利、歡歡喜喜、熱熱鬧鬧一整天,場面不輸春節。

  在外地做生意、打工的青島人,這天也會趕回來一起拜財神、迎財神。為上半年忙碌的工作來個總結,同時祈求財神爺保未來一年生意興隆、升官加薪。人們之間互相祝福著:“發財、發財,恭禧發財。”

  這一天鞭炮聲不斷,早上八點就可以聽到生意,晚上更是鞭炮齊鳴,禮花綻放,整個城區沉浸在一片節日的氣氛中。下午六點,家家戶戶都在財神像前紅燭高燒、供品佳餚、上香磕頭祈禱,供品大都是八色供或十二色供,有些人家還會供蒸魚整羊。供奉祈禱完畢,全家人再煮水餃擺宴 席,慶賀一番。財神節講究吃“菜”,因為諧音“財”,吃水餃謂之“元寶”,意謂招財進寶,供祭慶賀儀式通常持續到很晚才能結束。

  財神爺,又稱“增福財神爺”,五路財神,即為福、祿、壽、財、喜。財神手捧一個寶盆,“財神到”、“招財進寶”也由此而來。古今的人們雖異時而同心,在追求財富,謀求幸福的希望面前,人們都表現出了共同的興趣和期盼。因而,財神節也被塗上輕鬆、喜慶的色彩,這是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