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專業學術論文

  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在藥物研究與開發、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管理等領域從事藥物製劑與劑型製備、藥物分析檢驗、質量鑑定、藥房調製劑以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自主學習在藥學領域中的應用

  知識的傳授是有限的,而學習能力的延伸是無限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長遠、發展的眼光來看,教育的任務應當由傳授學生知識向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轉變。自主學習重視學生全面發展,通過教師預設案例及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理解知識、應用知識,培養學生適應社會、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學生培養的新型學習方式,在藥學、醫學、民族醫學、英語等專業廣泛應用,逐漸受到各大院校的認可。本文將總結自主學習在藥學中應用的成功案例,以期為該方法在藥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合理應用提供參考。

  1 自主學習在藥學領域的應用

  1.1 在中藥學中的應用

  為避免在中藥學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獨立性,改變“填鴨式”教學,李海燕等[6]在中藥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增強學生自主學習意識,逐步從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在講授每章概述內容時,強調共性內容,然後在學習具體藥物時,只需掌握共性以外的個性特徵,向學生傳授學習的方法,切實做到“授人以漁”;創設最佳的學習氛圈,增加歷史典故以及經典醫案,激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適當引入病例,通過分析病例,促使學生將所學的中醫基礎、中醫診斷等知識結合起來,溫故知新,增強自主學習興趣;充分利用中藥標本和校園藥圃,讓學生鑑定藥材,學以致用,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何世民等[7]強調中藥學的教學方法應當與時俱進,認為自學與網路教學是“實地現場教學”模式強有力的補充,建議將中藥學中較為次要和簡單的內容,採用教師佈置自學要求和思考題,依託課程中心和網路課件引導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教學,該項改革受到大多數學生的認可。

  舒樹苗等在課堂教學環節,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幫助學生制訂學習方案、確定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實施自主學習;在實踐教學環節,通過開設創新性實驗並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比例;安排實訓教學環節;合理規劃見習、專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進行社會實踐並撰寫實踐總結,保證自主學習的順利開展。同時,建議應當設定與自主學習相應的質量評價標準***如學習能力***和評價方法***如形成性評價***。王君明等[9]建議以問題為基礎,在發現、提出及解決問題過程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並提出將課堂多樣化,提高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動性。

  1.2 在中藥炮製學中的應用

  竇志英等[10]在中藥炮製學理論教學模式的改進中,強調將學生作為認知主體而不僅僅是教育物件,提出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也要體現廣泛性和綜合性的問題,營造師生研討的氛圍來保證課前設計的質量,並充分利用現代網路資源、多媒體技術、情景教學法、討論式教學法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理念及原則方面,培養學生的中醫藥思維、批判性思維及創新意識。做好課後教學工作以完善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提高了學習興趣,樹立了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薛海萍[11]創設了中藥炮製學虛擬實驗室,使學生可進行模擬實驗操作,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1.3 在中藥藥理學中的應用

  王暉等採用啟發式教學,根據中藥功效主治讓學生自己分析判斷藥物可能的藥理作用,並引出藥理作用可採用什麼方法證實等問題,並採用PBL的教學法增加設計性實驗,讓學生自主查閱書籍和文獻等,設計實驗方案,全班集體討論,確定最終方案。通過這兩種教學方法的應用,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效果。方曉豔等[13]在教學過程中,統籌教材,突出重點,採用求異、求同不同方法比較藥物間藥理作用,並將中藥藥理作用與中藥功效主治相互滲透、中藥藥理與現代藥理的相互比較,以期能提高大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1.4 在藥劑學及中藥藥劑學中的應用

  楊文婷等[14]在藥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知道教學計劃和教學要求、自主建立處方分析題庫、設計工藝操作單元的磁貼、注重學生的自我總結和反思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並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對專業前景的展望、培養自信的態度、公開地鼓勵表揚等,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機。章聖朋等[15]在理論教學方面,注重新課匯入方式、突出案例分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實驗教學方面,加強設計性實驗,激發學生主動學習,並建立模擬藥廠,提高學生感性認識,縮短實驗室教學與生產實踐之間的距離;在實踐教學方面,學生可自主選擇高校研究所、藥劑科室等單位實踐,關注學生個性化教育,為提高藥劑學教學質量提供思路。

  徐靜在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法[17]結合案例教學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潘雪英[18]建議在備課時,對於學生自己能學會的知識,要相信學生,引導學生自學;對於新舊知識有直接聯絡的,採用遷移類比的方式,誘導學生自學;而對於難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採用動手操作、演示等方式,指導學生自學。張荷蘭等[19]在藥劑學中實施小組自主學習,建議應當教會學生自主學習的策略和基本的合作技能;選擇適宜的教學內容以利於有效激發自主學習的慾望;同時需要學生具備具備閱讀、理解、歸納以及自制等學習能力。

  國大亮等[20]從知識、情感、能力三方面剖析了教學設計的要素,詮釋教學設計對中藥藥劑學教學活動的指導作用,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張繼芬等[21]藉助Moodle平臺,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引入中藥藥劑學教學中,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團隊合作、學習探究和知識創新能力,實現高質量的教與學。時軍等[22]在中藥藥劑學教學實踐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新課引入採用日常例項、背景知識或已學知識,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圖片、動畫等輔助作用幫助同學們理解抽象概念,將重難點知識詳細講解,課後注重自學輔導,培養探索與創新能力,使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

  1.5 在中藥製劑分析和中藥成分分析中的應用

  邵晶等[23]通過問題預設、案例討論分析、熱點問題追蹤、專題專案設定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課前準備並引導學生按照正確方向進行自主知識構建,綜合自主學習過程學生的參與程度、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及創新能力對學習結果進行考核,為了更好地激勵學生參與整個教學活動,提高學習興趣,引入競賽機制。所建立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教學為輔”的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探究性、合作性、創新性,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為達到期望的效果,要求教師在問題及案例的設定時,應當與科技進展和前沿相聯絡,並考慮其針對性、準確性、實際性、合理性及與專業的相關性、與其他專業的連貫性等。

  1.6 在中藥化學中的應用

  徐暾海等[24]在自主學習模式與理念的應用、教學內容的組織、教學程式的安排、作業的設定、教學形式的選擇以及參考文獻的推薦等方面,調動學生有效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將概念知識轉化為操作技能、把陳述性知識內化為操作性知識的能力。魏娜等[25]在中藥化學的教學中,將課程講授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分析比較醌類、黃酮、苯丙素類的結構及性質,找出相似性與差異性;第2階段從生源途徑的共性上理解萜、三萜、甾體的結構特點;第3階段則是生物鹼類獨立講解。通過規劃合理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併為更好地開展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參考。劉浩宇[26]採用情景式教學、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等方法,使學生逐漸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求索,從學習知識轉變為學會學習,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李文軍等[27]在中藥化學中開展“以三棵針為原料提取鹽酸小檗鹼”、“複方丹蔘片中丹蔘提取工藝優選”等本土化、科研事例等案例,在案例的分析、思考、討論、交流、報告撰寫過程中,使中藥化學的教學貼近社會,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1.7 在天然藥物化學中的應用

  韓維娜等[28]注重理論教學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運用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和雙語教學,並強調實習教學和實驗課教學的重要性,建立了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實踐教學為平臺的教學方法,加強了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由於不同院校教學條件、教學內容等存在差異,在借鑑過程中應當注意靈活變通,切不可生搬硬套。劉可越等[29]在天然藥物化學課程中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發展自主學習技能的教學模式時,為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新型教學環境,運用PBL教學法[30]和雙語教學方法,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全面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1.8 在生藥學中的應用

  鍾世紅等[31]深入挖掘生藥學課程特色,靈活運用啟發式教學法、課題式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改進實驗課教學、改進見習模式、引導學生聯絡實際***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樂學、善思,調動學生的主動作用,鼓勵其主動發展,以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推進教學改革的實施。

  1.9 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鄧海山[32]在理論課教學中,首先創設一個複雜而有意義的情境***問題、實物、影象、活動、語言、原有知識及相關背景***,並尋求解決之法;然後引導學生在已有答案的基礎上舉一反三,增強學生對知識和學習方法的遷移能力;最後,讓學生對所獲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總結、反思,培養學生的反省認知能力。在實驗課教學中實施開放式、設計性實驗教學。課堂之外,構建自主學習的網路平臺、建立自適應測驗系統,促進學生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提高。通過構建分析化學課程的自主學習體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獲得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1.10 在藥物治療學中的應用

  吳昊姝等[33]針對藥物治療學的教學目的,將課程教學分為兩個階段,第1階段採用教師教授總論章節並結合藥物治療例項進行講解,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第2階段採用讓學生自由組團,開展文獻調研、綜述寫作、PPT 製作及展示、課堂討論等多種個性化教學手段,由教師和學生一起綜合評價學生的自主學習、知識運用和團隊協作能力,並根據自主學習和考核特點,建設具有網上互動和評價功能的課程網站,促進學生課後自主學習,增強獲取專業知識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

  2 展望

  自主學習是以學生主動性為學習的內在動力,為實現“教學是為了不教”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教”得有方,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大膽創新,將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融合使用、合理調配,形成完善的方法和質量評價體系,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貫穿於整個教學活動中,最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自主學習在藥學中的成功應用,為其在藥學及相關學科的進一步推廣積累了經驗。隨著藥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成果的不斷累積,如何將現有的研究成果進一步的昇華,則是今後應當關注的方向。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