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碩士論文範文

  改革開放30年間,我國醫學事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醫學生關愛教育基本策略

  一、關愛的理論研究

  關愛是自然的人類感情,是所有的人彼此聯絡以及與他們的世界聯絡的方式 [1]。關愛一詞來源於英語Caring,意為照顧、顧及、愛護、幫助、考慮、掛念等,也有學者將其譯為“關懷”或“關心”。從心理層次來分析,關愛是認知、情感和行為的統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學科對關愛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很難對“關愛”一詞下統一的定義。

  國內外對於“關愛”的重視和研究的歷史不長,但關於關愛的思想較豐富,如亞里士多德的友愛觀和盧梭的關愛思想、彼得?麥克菲爾的體諒德育教育模式關於“關愛”在教育實踐中的運用、吉利根和內爾?諾丁斯的關懷倫理學思想。

  目前,護理界普遍認為關愛在護理上有三層含義[2]。筆者認為,醫學關愛可理解為:醫院中,醫務工作者在治療病人的工作中,熟悉患者病情照顧患者,採取適當的醫療活動來滿足患者的需要,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真心實意的、充滿感情地給予病人關愛、照顧。

  二、實施醫學生關愛教育的意義

  1.實施關愛教育是社會發展對醫學生教育的時代呼喚

  醫學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國家的棟樑、民族的希望。對醫學生實施關愛教育,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和品質,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要求的醫學人才。實施關愛教育不僅可以增強醫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還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關愛教育應當成為學校教育的主旋律。

  2.實施關愛教育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需要

  “愛”在中華傳統美德中佔有核心地位,我國公民公德教育也是以“愛”為核心的,主要包括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其實質是關愛。關懷是親社會人格建構的基礎。

  我國傳統醫德強調“醫乃仁術”、“仁者愛人”,這是中國傳統醫學倫理思想的核心。“仁”本質就是關愛,“術”是指醫療技術,仁是術的前提,術是實現仁的手段,兩者相輔相成。因此,“學會關愛”應當成為醫學生教育和醫務人員自我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

  3.對醫學生進行關愛教育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現實生活中,學生對關愛的認識不夠,由於各種因素,導致學生關愛情感的缺失,人際的冷漠、責任心和感恩心的缺失,因此,對醫學生進行關愛教育,這是醫學宗旨的體現,也是減少或消除醫療實踐中普遍情感淡化、醫療冷漠、缺乏同情心和感恩心、喪失精神關懷等“畸形” 現狀及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途徑。

  三、實施醫學生關愛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建構關愛教育課程體系

  相對於其他職業,醫學對人道德素質的要求較高。人文道德素質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需要在醫學院課程設定中加大人文素質教育力度,特別是關愛教育的內容。筆者認為,開展關愛教育,要以培養關愛品質為核心,充分借鑑弗洛姆關於愛的四要素說,即關心、責任心、尊重和了解,分階段制定目標,包括情境體驗、價值體驗、活動實踐三種基本課型的體驗式學習為主。關愛教育除了可在專門開設的課程中有計劃地進行外,還可以結合學科教學日積月累地進行,如人體解剖學、護理學等學科教學,在學習相關知識中產生對自然的感恩、敬畏、關懷之情,實現滲透性教育的目的。

  ***二***加強關愛實踐活動

  活動理論認為,一切心理結構都是在個體的主體活動中建構的。要形成關愛品質,需要藉助相應的關愛活動進行。劉秀娜等在研究護理本科生關懷行為認知的相關影響因素時發現,護生每學期參加社會活動的次數與關懷行為的認知呈現顯著正相關[8]。

  培養醫學生關愛能力的實踐活動是豐富多樣的,如觀看影視作品、參觀展覽、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節假日獻愛心等活動。如我校愛心社組織愛心常規活動,學校“青年志願者服務站”開展社會公益活動,手語班服務特殊學校,“天使血庫”無償獻血活動等。

  ***三***營造校園關愛文化,提升師生關愛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充滿著深刻的教育意義,學校應該致力於建立和維繫一種連續性和關愛的氣氛。國內外研究發現,學校的關愛環境與護生的關愛能力呈正向相關關係[3]。

  如我校愛心文化建設中蘊含著關愛主題教育理念。我校的愛心文化建設是面向全體師生的,在全國率先提出“三為”的育人理念:“一切為了學生的成才,一切為了學生的平安,一切為了學生的幸福”;向全體師生提出“四愛”理念:“愛校如家、愛崗敬業、愛生如子、愛人如己”;對醫學生提出具體的“五心”培養:“忠心、孝心、誠心、耐心、熱心”;在對全體學生普遍關愛的基礎上,在全國率先提出對“厄運”學生的關愛、幫扶。在 “仁術工程”建設的基礎上,開展愛心文化活動,如入學及畢業典禮誦讀醫學生誓詞、護士節等儀程,設立愛心日,建立愛心基金等,全方位、多角度夯實關愛主題的愛心文化建設。

  ***四***完善關愛教育網路

  關愛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要積極探索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互動關愛教育網路,並通過以下途徑落實:1、堅持全員關愛。加強學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務工作的育人隊伍建設。建立教師聯絡學生寢室制度,每個教師都有育人的任務,落實“導師”制度。其次,對教師的關愛也是不容忽視的,學校必須採取相應措施關愛教師;2、加大扶助大學生弱勢群體力度,提升學生幸福感;3、引導社會和家庭力量共同關愛育人。邀請傑出校友、企業家、專家教授和社會知名人士到學校作專題報告,對大學生進行成才教育。及時、有效的和家長聯絡,一起做好學生教育引導工作。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