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護理畢業論文參考

  婦產科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和專業性都很強的學科,隨著社會的進步,患者法律意識的增強,婦產科護理安全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探婦產科家庭式護理實踐

  【摘要】文章重點介紹了婦產科專科家庭式護理必備的知識與技能,內容涉及婦產科家庭式護理理論、營養護理、心理護理、常見疾病護理常規和健康教育、專科操作規範及母嬰保健知識等。本文就婦產科家庭式護理臨床實踐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並探討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創新視角;婦產科;家庭式;護理實踐;理論研究

  一、臨床資料

  2003年1~6我科收入產婦47例中有例選擇了家庭分娩方式,產婦年齡22-32歲;其中初產婦77例,經產婦11例;23~25歲為65例,25~30歲為22例,30歲以上為3例;孕周均在37~41周。除l例胎兒過大,頭盆不稱而最後選擇了剖宮產術,其餘89例均為自然分娩。由此可見家庭式分娩提高了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

  1.全程導樂陪伴分娩,丈夫陪產家庭式分娩 進了產房,孕婦最好的精神後盾――丈夫或者家人,也能有效地消除產婦恐懼、緊張等情緒。丈夫可為妻子的分娩請一個經驗豐富的隨身“教練”時刻陪伴在產婦的旁邊,教你如何呼吸、如何用力,提供有用的方法和建議來減緩產婦的痛苦,以促進分娩過程的順利完成。

  2.硬膜麻醉無痛分娩 硬膜麻醉無痛分娩能讓產婦從生理感覺上消除痛苦。尤其適合:特別怕痛的初產婦、宮縮強烈導致嚴童產痛的產婦。不過,“無痛分娩”技術對醫院的環境和條件要求相當嚴格,所以建議孕婦在決定是否採用“無痛分娩”之前,諮詢好所在醫院的服務如何,產房裝置是 否合乎標準,醫護人員人力是否足夠等等.這些在專業的婦嬰醫院都能有完善的配置和保障。產婦的抑鬱多發生在產後頭幾個月,其發生率相當高,在西方國家大約佔產婦的 10%~20%。在我國,由於有較多的老一輩人親自照顧,心理上比較平衡,發生率可能低一些。

  二、LDR家庭式分娩

  “以後產婦分娩時不再有焦慮、恐懼和痛苦,不再有孤獨、害怕。近年來產科服務正朝著溫馨的家庭式分娩方向發展, LDR產房,是集待產***Labor***、接產***Delivery***、產後康復***Recovery***等功能一體的、家庭化的產房,顛覆以往所有的分娩護理模式,使全新的家庭式分娩成為安全、時尚的分娩。以家庭化的溫馨舒適的房間環境來淡化醫院的氣氛,產婦從“待產”到“生產”到“恢復”都能有親人陪伴,在醫院中也享有“在家”溫馨生產的環境。

  LDR是匯入FCWI,實行不同於傳統產房的護理模式,以產婦為中心來提供各種醫療服務,產婦無需轉運於各個房間,孕產婦的所有檢查和治療,均由LDR家園的專人陪同進行,而且做到從住院到出院所接觸的醫護人員都是同樣的。

  LDR產房將醫院的生產急救裝置以壁畫或壁櫥的方式隱藏起來,產科醫生、兒科醫生、助產士、護士在場進行嚴密的母嬰監護,進行高標準的醫療護理、嚴密的消毒隔離,確保母嬰安全。

  LDR產床看似與一張普通的床沒有區別,但事實上其中另有玄機,只要按動電鈕,LDR產床即可在幾分鐘內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功能齊全的產臺。它可充分調節以適應待產和各種分娩體位,包括截石位、坐位、蹲位、側位、Sims半俯臥位和 Trende lenberg術,協助產婦任意變換最適合的姿勢,從而做到輕鬆待產、快樂生產。

  三、缺乳產婦的護理

  產後排出的乳汁量少,甚或全無,不夠餵養嬰兒。其原因有二,一是乳脹,乳絡不通,排出不暢,宜活絡通乳;二是氣血不足,乳汁缺乏,宜補益氣血通乳。護理過程中,注意辨其虛實,採取不同護理措施。

  1.注意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以助產婦機體功能迅速恢復。

  2.適當活動,注意勞逸結合,促使氣血流通。可做簡單體操,逐漸增加運動強度。

  3.加強精神護理,暢情志,避惱怒,忌憂鬱,儘量使心境保持平和,則肝氣條達,疏洩有度,以致乳汁暢行。

  4.讓孕婦作好母乳餵養的心理準備,樹立信心,相信自己的奶能夠滿足嬰兒需要。排除哺乳影響體形美的想法。不要輕信不利於母乳餵養的傳言。丈夫及家人的語言和行動給以支援,防止不良心理的產生。

  四、術後腹脹肌注新斯的明促進排氣的護理

  患者,女,36歲,因妊娠37周,無腹痛,已破水31h而入院。由於高齡初產胎兒珍貴,B超顯羊水少,家屬強烈要求手術等因素,於次日上午在連續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宮產術。手術順利,術中術後失血不多,術後73h自述腹脹難忍,不排氣。按醫囑肌注。甲硫酸新斯的明1mg,用藥後l0min忠者出現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全身出冷汗、舌硬、問話能聽懂,但回答時吐字不清,雙腿肌肉震顫、活動受限、生命體徵正常。按醫囑肌注阿托品0.5mg。用藥後10min左右上述症狀開始緩解,約30min後症狀全部解除,約1h後排氣,腹脹明顯減輕,並逐漸消失。甲硫酸新斯的明為抗膽鹼酯酶藥,多用於重症肌無力,術後功能性腸脹氣。

  過最可引起噁心、嘔吐、腹瀉、流淚、流涎等。禁用於機械性腸梗阻或尿路梗阻、心絞痛、室性心動過速、癲癇及哮喘患者,常用量每次0.2~0.5g極量為1mg。術後腹脹是婦科手術後常見的種症狀,應根據病情采取妥善有效的方法。根據此例患者出觀的反應,為我們今後用藥敲響了警鐘。因而總結了以下兒點意見,供同行們借鑑:***1***該忠者禁食水86h以上,體質虛弱,所以採取的排氣方法要慎重。***2***用藥時要嚴格掌握劑量,不能使用極量。***3***用藥時應備好拈抗劑、阿托品。***4***減輕腹脹,促進排氣時應先採取其他措施,量避免使用此藥。***5***用藥後隨時觀察癇情,隨時發現問題隨時斛決。***6***術後鼓勵患者早採取半臥位,離床活動,以促進腸蠕動及排氣。***7***術後無禁忌證的情況下進全流食,以刺激腸蠕動,避免腹脹,及早排氣。

  參考文獻:

  [1].首個家庭式分娩進駐湖南[N].三湘都市報,2010-07-15***A19***.

  [2]農愛慄.基於創新視角的婦產科護理實踐與理論研究[J].健康導報:醫學版,2014,***01***:68.

  [3]何桂英,馬金巧.1例術後腹脹肌注新斯發生明不良反應患者的急救護理[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05***:606.

  篇2

  淺析婦產科護理管理對策

  摘要:作為婦產科護理管理者,要抓好護理工作,提高護理質量,應做到“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使護理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同時抓好護理隊伍建設,規範護理行為,提升服務品質,真正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也為護理人員服務。

  關鍵詞:護理管理對策

  我院是一所在社會資金支撐下發展的公立醫院,隨著醫院改革的不斷深入,各方面矛盾的不斷凸顯,困擾著醫院管理者。本文針對婦產科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對策,進一步規範護理行為,提高護理質量,提升服務品質,有效地推動了醫院護理事業的發展。

  1明確護理管理者的職能

  陳京立認為,作為一名護理管理者應該立足於管理人性化、質量控制標準化、管理企業化、決策科學化。在臨床護理管理中要注重用科學的管理理論指導實踐,重視科學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護理管理中主要的物件是人,只有追求科學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相結合,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重視以人為本,調動各級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潛能,增強團隊凝聚力,穩定護理隊伍,全面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才能有效提高護理質量,促進護理的發展。

  2在護理管理中發現婦產科護理隊伍中存在的問題

  2.1重要性認識不足。新上崗的、年輕的護士對婦產科護理工作的專業性和重要性認識不足,將護理工作簡單地等同於接生、打針、發藥,認為只要以“醫囑”為中心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就行,使得產科質量無法提高,管理上存在很多不安全隱患。

  2.2護理理念滯後。婦產科現有的護理人員學歷低,大部分為中專畢業,只有個別受過專科教育,小部分自學或函授大專、本科,知識水準已明顯落後,護理理念跟不上,不能適應病人的需要和護理工作的需求,護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嚴重挫傷。

  2.3服務意識欠缺。護理人員在工作中出現服務差、態度不好、情緒化嚴重等現象,護理工作質量無法保證和提升。

  2.4保護意識不強。婦產科因專業性的原因,涉及到職業暴露、病人的隱私較多。如遇到不孕不育、非法懷孕、性病等病人,在詢問病史、檢查時,沒能注意周邊的環境是否合適,保護病人的隱私意識不強;在接生、處理傷口時不注意防護,出現了職業暴露,增加了護理風險。

  3護理管理對策

  3.1加強對護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隨著基礎醫學不斷取得新進展,婦產科也在不斷髮展。由以母親為中心的理論體系轉變為母子統一管理的理論體系,產前的診斷技術不斷創新,助產技術的日新月異,護理工作人員在學校所接受的教育已遠遠不能滿足專業和社會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在特殊崗位的婦產科,就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婦產科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使之認識到護理工作不是簡單地打針、發藥、接生、執行醫囑,護理工作還體現在對患者的心理支援、生活護理、與患者溝通、指導康復等工作中,同時在對醫療風險控制和醫療安全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3.2加強護理理念和職業道德培養。

  新的護理理念是以人為本,一切以病人的需要為出發點。要讓婦產科質量服務產業化、專業化、標準化、制度化、規範化,就要培養護理人員有服務質量管理意識,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理念。具體在工作中要多關心和照顧病人,注重病人軀體和精神心理方面的整體健康。培養護士,尤其新上崗的護士要有關懷病人的意識和能力,滿足病人的需求;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命。良好的道德往往可以彌補某些技術上的不足,最高的技術永遠無法彌補道德上的缺陷,工作中應注重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對醫學道德的認知和理解;培養護士愛崗敬業精神,增強服務意識,對工作盡職盡責,對病人熱情負責的品德。

  3.3提高認識,轉變服務觀念。

  我院圍繞“保需方、促供方”的醫改基本思路,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市場意識和服務意識,為使醫療服務逐步納入規範化、制度化、標準化、人性化的管理軌道,突出把社會效益、群眾利益、和諧醫患關係放到第一位,組織護士到外院參觀學習,還邀請護理專家到我院就醫患溝通、溫馨服務、規範用語、禮儀觀念、營銷思維、管理理念等方面進行講學,使護理人員對職業充滿了激情,熱愛患者、熱愛人類、熱愛護理事業;同時規範和提升了管理水平,開展了溫馨服務,設立愛心服務導診諮詢,引導就醫,解答疑問,讓患者從細微處感受到了變化。

  3.4加強護理安全管理。

  3.4.1嚴格安全管理制度。

  婦產科的專業性、特殊性,加之大部分的產婦、家屬缺乏相應的醫學知識,認為住院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與醫護人員有關,這對醫護人員產生了一定的壓力,增加了護理風險。作為護理管理者就要制訂嚴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明確職責,規範職業行為,增強風險意識;同時加強重點環節管理,以便及時採取措施解決問題,使護理質量與安全得到保證,減少醫療糾紛。

  3.4.2加強對病人隱私的保護。

  隱私權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資訊祕密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收集、利用和公開的一種人格權。隨著社會文明程序的不斷推進,隱私權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已成為當代公民保護自身人格的一項重要權利。因此應加強對患者隱私的保護。如在詢問患者病史時要注意周圍的環境是否合適;在進行隱私部位護理操作時,態度要嚴肅認真,注意對隱私部位進行遮擋。尊重患者是護理服務理念的最高境界,護士把尊重患者意識自覺地融入到日常護理工作中,對護理工作將是一個很大的推進。

  3.4.3增強職業防護意識。

  護理管理者要做好一線護士職業暴露預防措施的安全教育,制定嚴格規範的措施,減少護士隊伍的職業暴露;改善護士隊伍的工作狀態,護理時應做好個人防護,尤其在進行性病護理時,如戴乳膠手套、口罩、隔離服、防護眼鏡。同時做好預防知識的培訓,使護士在遭受職業暴露後能運用所學知識積極應對應激源,提高護士的健康安全水平。

  4小結

  作為婦產科護理管理者,要抓好護理工作,提高護理質量,應做到“以人為本,人性化管理”,使護理人員熱愛本職工作,同時抓好護理隊伍建設,規範護理行為,提升服務品質,真正為病人提供優質服務,也為護理人員服務;還須時時更新護理管理觀念,適應新形勢,具備超前意識,做到防患於未然。

  參考文獻

  [1]朱姝,王營,孫秀玲.關於護理過程中患者隱私權的探討[J].中國醫學倫理學.20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