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護理論文參考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生活質量的提高,耳鼻喉疾病的關注逐漸的加強,尤其是臨床治療中有效的護理效果更加被關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耳鼻喉科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耳鼻喉科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耳鼻喉科患者,將其按照隨機分配的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48例,對照組採取常規的護理辦法,研究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採取臨床護理路徑這一護理模式,分析對比患者治療效果與各項指標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為97.9%,對照組患者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為89.6%,且研究組患者的住院總天數以及總住院費用均明顯低於對照組患者,三組資料均有明顯的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規範化、標準化的護理辦法,能夠降低患者的住院費用以及住院天數,進而提高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滿意度,是一種科學的護理辦法,值得推廣。

  【關鍵詞】 耳鼻喉科;臨床護理路徑;應用

  耳鼻咽喉科原名“五官科”,後經歷衛生部改革之後正式命名為“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科”是診斷治療耳、鼻、咽喉、及其相關頭頸區域的外科學科,常見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主要有:耳部疾病:中耳炎、耳鳴、外耳炎、耳聾、鼓膜穿孔、鼓膜修補、聽力障礙;鼻部疾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竇炎、鼻息肉、過敏鼻炎、鼻部整形;咽喉疾病:喉炎、慢性咽炎、扁桃體炎、鼾症、聲帶息肉、急性咽炎以上為耳鼻咽喉科疾病分類中比較常見的病症[1-3]。除這些之外,耳鼻咽喉科還有慢性中耳炎、鼻中隔偏曲等等。由於耳鼻咽喉科的疾病種類繁多,對於耳鼻咽喉科的護理要求也越來越高[4]。我院對耳鼻喉科的患者採用了臨床護理路徑這一護理模式,取得了令人滿意跌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6例耳鼻喉科患者,將其按照隨機分配的方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48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39例,年齡最小21歲,最大72歲,兩組患者各臨床資料如年齡、性別、病種、文化程度等各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性***P>0.05***,可以進行組間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採取常規的護理辦法,具體做法為護理人員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徵進行觀察並進行常規的檢查,遵照醫囑對患者給予護理。研究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採取臨床護理路徑這一護理模式,具體做法為:

  ①提高醫護人員的專業素質。醫護人員是保證護理安全的基礎,因此應加強對醫護人員的管理。首先,對於一些新上崗的護士和實習生要進行系統的培訓,保證新人護士和實習生能夠牢牢地掌握專業知識,技術操作熟練而又規範,另外,對醫護人員進行安全警示教育,不斷強化安全意識。利用晨會等時間對於醫護人員進行各種形式的安全教育[5]。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和服務意識,提高醫護人員的職業責任感和道德情操,對於工作認真細緻,給患者帶來安全感和信賴感。鼓勵醫護人員參加技能培訓、網路學習或者自學考試,通過不斷的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

  ②心理疏導:醫護人員應根據不同的情況給予恰當的心理疏導,幫助病人儘快的進入角色,對疾病有正確的認識,並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③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係,人生病後會產生較強的依賴感和對疾病的恐懼心理,此時醫護人員應耐心向患者解釋手術的過程,打消患者不必要的疑慮,增加患者的安全感[6]。

  ④對患者家屬進行醫學知識的普及教育,包括患者的飲食營養、心理安慰等方面,使得患者能夠保證飲食的營養以及心情平靜,另外對於經濟能力較低的家庭積極幫助患者家屬辦理醫療保險等各項手續,解決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後顧之憂[7]。

  1.3 各項觀察指標 所有患者在治療結束後,對兩組患者各方面的資料進行整理、對比分析。主要觀察資料有兩組患者在住院總天數比較、住院總費用比較以及對醫院和醫護人員滿意度的比較三方面。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所有研究資料均採用SPSS18.0統計學軟體處理。

  1.5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採用SPSS18.0統計學軟體分析,計量資料採用均數加減標準差表示***χ±s***,計數資料採用t檢驗,組間對比採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所有患者在治療結束後,對兩組患者各方面的資料進行整理、對比分析,發現研究組患者住院總天數為4.71±1.36天,對照組患者住院總天數為6.81±2.75天;研究組患者住院總費用為2361.2±548.3元,對照組患者住院總費用為3376.3±683.2元;研究組患者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為97.9%,對照組患者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為89.6%。三組資料均有明顯的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臨床護理路徑***CNP***是病人在住院期間的護理模式,是針對特定的病人群體,以時間為橫軸,以入院指導、接診時診斷、檢查、用藥、治療、護理、飲食指導、活動、教育、出院計劃等理想護理手段為縱軸,製成一個日程計劃表,對何時該做哪項檢查、治療及護理,病情達到何種程度,何時可出院等目標進行詳細的描述說明與記錄[8]。護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機械地執行醫囑或等醫生指示後才為病人實施治療護理,而是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護理工作。病人亦瞭解自己的護理計劃目標,主動參與護理過程,增強病人自我護理意識和能力,達到最佳護理效果,護患雙方相互促進,形成主動護理與主動參與相結合的護理工作模式[9-10]。

  我院耳鼻喉科採用臨床護理路徑這一護理辦法後,研究組患者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為97.9%,對照組患者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滿意度為89.6%,且研究組患者的住院總天數以及總住院費用均明顯低於對照組患者,三組資料均有明顯的差距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結論: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規範化、標準化的護理辦法,能夠減少患者住院天數、為患者節約住院費用、並且能夠提高患者對醫院服務的滿意度,是一種科學的護理辦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桂濤.臨床護理路徑[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01***:1-3.

  [2] 王秀君.臨床護理路徑讓護理變得有計劃[N].健康報,2010-10-25007.

  [3] 王玉玲.臨床護理路徑應用管理的研究進展[J].天津護理,2009,***04***:242-243.

  [4] 潘筱玲,張紅梅,鄧婕.耳鼻喉科護理工作中常見危急安全隱患及護理[J].全科護理,2010,29:2694-2695.

  [5] 張月林,張冬梅,李海永.耳鼻喉科護理隱患及“四注”護理法的成效[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2,08:621.

  [6] 杜芳.護理記錄模板在耳鼻喉科護理記錄中應用[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彙編[C].中華護理學會,2010.2.

  [7] 戚敏,蔡克文,黎志成,曾祥麗,岑錦添.耳鼻咽喉科護理人員的臨床聽力學水平評估[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五官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彙編[C].中華護理學會,2010.3.

  [8] 李紅,王俊華,藤敬香.耳鼻喉科在實施病人護理滿意度調查中存在的問題及效果評價[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眼耳鼻喉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彙編[C].中華護理學會,2011.3.

  [9] 劉綵鳳.開展優質服務工程提高耳鼻喉科護理滿意度[A].中華護理學會.全國眼耳鼻喉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彙編[C].中華護理學會,2011.3.

  [10] 高麗,徐會娟.耳鼻咽喉科護理實施風險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08:330-331.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