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的應用效果分析論文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護理,護理是人們謀求生存的本能和需要。遠古人在與自然的搏鬥中,經受了猛獸的傷害和惡劣自然環境的摧殘,自我保護成為第一需要。北京猿人在火的應用中,逐步認識到燒熱的石塊、砂土不僅可以給區域性供熱,還可以消除疼痛。原始人創造了“砭石”和“石針”,以之作為解除病痛的工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的應用效果分析相關論文。僅供大家參考!

  床旁護理模式在產科的應用效果分析全文如下:
 

  [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討在醫院產科護理工作中,採用床旁護理模式的臨床應用情況和效果。方法:隨機選擇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間,在我院產科進行分娩的產婦96例。將她們按照抽籤法隨機劃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各有48例產婦***,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床旁護理進行產後臨床干預,並就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和比較。

  結果:經過臨床對比顯示,觀察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總掌握率***81.25%***以及護理滿意度***95.83%***均明顯高於對照組產婦***49.48%,68.75%***,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採用床旁護理模式進行產科臨床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水平,增強她們的護理滿意度,因而是一種理想、有效、科學的產科臨床護理方法。

  近些年來,人們對醫院護理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對產科護理的要求尤為明顯,這就使得醫院必須積極創新臨床護理模式,從而更好地滿足產婦及家屬的護理需求。本文隨機選擇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以來,我院產科病房收治的96例成功分娩的產婦。按照抽籤法進行平均分組,並分別採用常規護理和床旁護理進行產後干預。統計、分析和比較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情況。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之間,在我院產科進行分娩的產婦96例。產婦均為初產婦,年齡在22歲~30歲之間***平均2***±2.5歲***,無其他軀體疾病或精神類疾病;新生兒均為單胎,且身體狀況均健康。將96例產婦隨機平均分成兩組,即對照組48例,觀察組48例。經比較,兩組產婦及新生兒在基礎資料方面的對比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常規護理。即在產婦成功分娩後,立即對產婦進行基礎性的臨床觀察護理,並將新生兒帶至嬰兒室進行臍帶、沐浴、撫摸等一般性護理。

  1.2.2 觀察組 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床旁護理。即產婦成功分娩後,始終將新生兒放置於產婦身旁,在對產婦進行常規護理***方法同對照組一致***、心理干預的同時,對新生兒進行臍帶、沐浴、撫摸以及臀部等的護理,並在實施過程中向產婦及家屬講解和指導相應的護理知識、手法和技巧,而後在空閒段對產婦及家屬進行新生兒護理教育、心理安撫以及哺乳期健康指導,並指導產婦及家屬自行進行新生兒的各項護理工作。

  1.3 統計學分析 通過SPSS13.0軟體對兩組產婦的臨床護理干預情況和效果進行分析、對比和統計,並進行X?檢驗。當差異值P<0.05時,組間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的新生兒護理技能掌握情況分析

  臨床對比顯示,對照組產婦在撫摸、沐浴、臍部護理和臀部護理的掌握優秀率分別為37.5%、58.33%、43.75%、58.33%,其總的掌握率為49.48%;觀察組產婦在撫摸、沐浴、臍部護理和臀部護理的掌握優秀率分別為70.83%、79.17%、85.42%、89.58%,其總的掌握率為81.25%。觀察組產婦明顯優於對照組產婦,組間比較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分析

  統計學分析表明,對照組產婦的護理總滿意度為68.75%***33/48***,觀察組產婦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5.83%***46/48***,觀察組明顯高於對照組,組間比較具有明顯的差異性***P<0.05***。詳見表2。
 

  3討論

  隨著社會時代的不斷髮展,年輕產婦對如何照顧、護理幼兒基本沒有思想概念和實踐經驗,特別是新生兒的護理工作更是一竅不通[1]。而受到社會文化發展的影響,人們對嬰幼兒的重視程度以及產婦分娩後醫院的護理效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傳統的常規護理已經無法滿足產婦及家屬的需要[2]。而床旁護理模式正是基於這種情況下出現的一種新型的產科臨床護理干預模式,它採用“一對一”的形式,對產婦及其家屬就新生兒護理進行詳細、全面的知識講解、健康教育、技術指導、飲食護理、突發情況護理以及其他的護理干預,從而極大的提高產婦及其家屬在新生兒護理方面的知識和技能,融洽同產婦、家屬之間的關係,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度,樹立產婦的護理信心,從而更好的確保新生兒的產後健康[3]。

  臨床研究顯示,在本次隨機選取的96例分娩產婦中,採用床旁護理的產婦在新生兒護理技能***撫摸、沐浴、臍部護理和臀部護理***的總掌握率***81.25%***方面明顯高於採用常規護理的產婦***49.48%***,且在護理滿意度***95.83%***方面明顯高於常規護理產婦***68.75%***,組間比較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在產科產後護理過程中,採用床旁護理模式能夠更好的提高產婦在新生兒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方面的掌握情況,融洽醫患關係,從而為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提供更好的護理和保障。